教师在授课以后写好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维也纳的钟声教学反思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维也纳的钟声教学反思1
1.深度挖掘教材,体验心中的音乐首先要找准音乐的表现特点。
虽然本节欣赏课是随堂听课,教师准备的时间很少,因此,同样的教学方法没有上次欣赏《铁匠波尔卡》那么精彩,但这恰恰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不够深,由此造成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全身性地融入到音乐中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也大打折扣。
如何才能让音乐的风格特点在音乐课堂中鲜明地呈现,这是我们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把握的问题。我们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自己所上课的音乐是陌生的,完全不知道音乐是怎么回事,对音乐的理解也只是参考文献上的介绍而已。如此,你怎能让音乐从你的内心自然流露出来,又怎能发现这段音乐最具表现力的地方在哪里?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来欣赏这段音乐最有效?因此,深度挖掘教材,体验心中的音乐,教师首先要找准音乐的表现特点,只有找到音乐最富有特色的地方,找到它所谓“最柔软、最动人”之处,我们才可以相应地在学生心灵里引起足够的共鸣。
2.深度挖掘教材,体验心中的音乐要致力于精研学生学法。
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学生是否乐于在教师所设计的音乐活动中体验、表现、创造,这就关呼教师是否在设计教学时跳出“如何教”,转而对学生的学法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如何教,教师采用的方法,讲述的语言都缺少趣味性和生动性,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同样的设计,在后来几个班的教学中,因为教师注重学生学法的设计,通过“抢魔法棒、增加魔力指数、施魔法”等活动,用游戏“魔法师”这一人物形象贯穿课堂教学,增加了欣赏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效果就好多了。
维也纳的钟声教学反思2
《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三年级上册,第七课《钟声》的第二课时。本课作为一节欣赏课本应与《灵隐钟声》为一课时,但考虑到我校三年级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造成音乐欣赏能力参差不齐,而且两首作品演奏乐器差异较大,不适合在同一课时介绍。因此,将《维也纳的音乐钟》设计为一课时。
通过分析学情、查阅大量相关知识,本人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现做以下几点反思:
一、反思亮点、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因此我在本节课始终充当着“引导者”的身份。
本课导入环节,我播放了感染力很强的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视频片段《拉德茨基进行曲》,在鼓励学生配合指挥家杨松斯而拍手时,直观感受管弦乐的魅力,带领学生在心理上走进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在学生参与、体验用钢片琴模仿管钟时,在演唱、伴奏、表情、舞蹈等多元化的表演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倾听音乐的习惯,体会《维也纳的音乐钟》所呈现的积极、愉悦的情绪。
在了解“回旋曲”环节中,设计了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如:“全曲乐师演奏了做少次”?“全曲各角色的出场顺序”?“出场顺序有什么规律”?全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在课程的最后,设计了扩展聆听本课的表演歌曲澳大利亚民歌《钟声叮叮当》,感受美妙的钟声在空中回荡,轻声跟唱旋律,配合老师完成简单二声部合唱,共同创造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二、反思不足、吸取教训、弥补缺憾
1、加强自身文学功底。音乐欣赏课需要教师用最简单的语句描述最抽象的旋律,这对音乐老师的文学功底要求很高,而这一点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已经在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各类书籍,以后还将继续这个好习惯,相信随着文学功底的提升,我的语言魅力可以让音乐课更生动。
2、学唱、伴奏主部旋律环节,增加学生体验、表演时间。因为录课的紧张与授课总时间的限制,我在本课学唱、伴奏主部旋律的环节,进行的速度稍微有些快,没有给学生更多机会去体验伴奏,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去美化自己表演的主部旋律。欣赏课是感受音乐之美的课程,今后本环节我将留足学生体验、表演的时间,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真正体会和创作音乐之美。
三、反思疑点、加深研究、琢磨透彻
人音版《教师用书》中的《教学建议》里建议让学生认识并感受“音乐钟”(详见《教师用书》P107)。《作品分析》中介绍钟声的演奏乐器是“钟琴”(详见《教师用书》P108)。我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觉得本曲演奏“钟声”的乐器不应该参照教参上“音乐钟”或“钟琴”讲解。原因有以下几点:
1、“音乐钟”一般定义为会发出音乐的钟表。这个定义跟本课音乐与演奏乐器毫无关系。
2、“钟琴”定义不准确,有的学说认为“钟琴”是指木箱上的金属琴键(详见百度百科“钟琴”),有的学说将排钟也称之为钟琴(详见百度百科“排钟”)。这两种定义差别较大。
授课时如采用“音乐钟”或“钟琴”来讲解,容易引起歧义。我结合管弦乐队演奏的视频,直观的让学生观看乐器样子,聆听乐器音色,准确告诉学生,演奏的乐器的是“管钟”。
四、反思重、难点,突出重点,化难为易
本课的重点是“体验《维也纳的音乐钟》所呈现的积极与愉悦之情;了解管钟音色特点;
能够模唱主题旋律;了解回旋曲式。”为了突出重点,我在细节上很下功夫,例如:为了加深主部旋律的印象,我设计了单独聆听主部旋律3次,学唱主部旋律3-5次,伴奏表演主部旋律2-3次,聆听全曲辨别主部旋律3次,共计11-14次强化。而且这些环节并不集中,减少了学生反复聆听的厌烦感,做到了遗忘前的强化。
本课难点“用钢片琴(代替管钟)演奏简单旋律(1 5 1 5 )为主题伴奏;”。为了突破难点,我做了以下改进:
1、简化伴奏难度。最初设计的.伴奏是学生敲击引子旋律(1 5 2 5),在自己体验过程中发现,这种旋律在演奏中很容易出错。特别是对绝大多数没有演奏经验,更没有很多练习时间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更难了。因此,我改良了伴奏旋律(1 5 1 5),经过改良,学生基本上都能快速掌握。
2、设计了由易到难的体验环节。先是在了解音色时,体验敲击伴奏旋律,其次用伴奏旋律与教师共同演奏主部旋律,最后全班合作表演主部旋律。这样设计难度逐步提高,可以使学生适应的速度快、效果好,突破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反思新设想,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整节课从设计到最终的呈现,我认为有两点新颖的设计:
1、结合本课,扩展欣赏相关音乐。本课的导入与结尾的铺垫环节,都欣赏了不同的作品。我觉得欣赏课是感受音乐之美的课程,直接用音乐去打动学生,比教师的千言万语效果都要好,更能帮助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2、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定义。本课有两处定义都是由学生自己推导出来的,一处是“管钟”的定义。设计引导学生分析管钟的演奏方式、音色特点、外表形状,推导出管钟是一件形状像管子,音色像钟声的打击乐器。一处是“回旋曲”的定义。设计了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如:“全曲乐师演奏了做少次”?“全曲个角色的出场顺序”?“出场顺序有什么规律”?全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以上就是我对《维也纳的音乐钟》设计、实践后的一点反思。教学反思并不是教学设计的结束,而是重新打磨的开始。我将继续改进,希望观看本课的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使课程更加完善。
维也纳的钟声教学反思3
上周二,我到双语小学上了一堂公开课。最早得知这个消息是在两周前,当时的我都有点懵了,紧张,害怕。我深知这次上课的重要性,更懂得领导把这次宝贵的机会给了我,是要锻炼我,让我多学习,带领好音乐组。从周末开始我便筹划上课的内容,本来我校的特色课程口风琴是我最拿手的,但是由于此次上课不能用自己的学生,所以只能上课本上的内容,唱歌课或者欣赏课。全组的成员一起帮我分析,选课,双语的两位老师都是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一位上电子琴课,另一位是常年教低年级的老师,所以为了避开他们的长处,我选择了三年级的欣赏课作为授课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既具有低年段的活泼可爱的之处,又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所以我选择了专业知识较多的《维也纳的音乐钟》一课,经过三次试教,在吸取各位领导老师的宝贵意见后,我带着自信走向了双语的讲台。
第一次试教,我的教态较为严肃,并且传授的知识较多,给孩子的时间较少,领导提出意见后,我有了改动,并且将课件做了较大幅度的变动,教授的顺序也做了适当的调整。我本想将乐曲的旋律线部分作为重点,让学生边指边读,但是这个环节失败了,学生不理解,我还很费劲的给他们讲解,课下,我们全组为我修改,让我取消这个环节,换成直接出示旋律线,学生用手直接指出旋律线。在第二次试教中,我没有掌握好时间,提前2分钟下课了,领导告诉我,无论如何不可以提前下课的,哪怕最后将表演的环节多几次,也要准时下课。最后一次试讲,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完整的将课上了下来,我自己当时就觉得信心十足。
来到双语之后,我是第一节上课,课前的准备时间很少,并且多媒体突然间不好使了,但是我没有紧张,因为我的身边有智囊团,我的姐妹们急中生智,找来电教老师。开始上课后,首先的环节是律动,我很快就进入状态,没有丝毫的紧张感,课程进行中,我还展示了我的小提琴,顿时感觉学生的眼睛都亮了,这样我就更有底了。计时的老师提醒我还有两分钟下课的时候我正好要准备总结课程。
总之,我觉得这堂课我上的很完美,很生动,这也让我在以后的课堂上增加了自信。
【维也纳的钟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钟声嘀嗒教学反思05-27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学反思06-13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11-22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学反思06-13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06-15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10-27
穿越维也纳森林教学反思11-23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12-19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