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2024-04-11 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掌握计算11减几的思维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口算11减几。

  3、养成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11根小棒(10根1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老师把活泼可爱、蹦蹦跳跳的跳跳龙请到了教室里,想见见他吗?(课件出示)他带来了两道题,你会做吗?

  1、(课件出示)你能从11倒着数到0吗?

  2、(课件出示)口算:(抢答)

  8+3

  9+2

  7+4

  10—2

  15—3

  13—3

  10—1

  10—9+1

  10—2+1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树上原来有13只猴子,走了6只,还剩几只?

  生:湖里共有11只鹅,游走了2只,还剩几只?

  师:这些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个单元要学习的新知识,相信大家学了这个单元后就会计算了,大家有这个信心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减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新授

  1、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1铅笔图)

  师: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小男孩有11支铅笔,小女孩要2支。

  师:要求小女孩要了2支铅笔后还剩多少支铅笔,怎样列算式?

  学生:11—2。

  (2)引导操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这种减法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减法有哪些不一样?计算时你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11—2中个位上的1减2不够减。

  师:这种减法怎样计算呢?结合铅笔图想一想,怎样从1捆零1支铅笔中拿走2支铅笔?也可以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看能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边操作边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同学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师:谁愿意在班上介绍你的想法?鼓励学生介绍多种算法,如:

  学生甲:把一捆铅笔打开,拿出2支给小女孩后,还有8支和零的1支合起来还剩9支。

  学生乙:把1捆打开,只拿出1支。与零的1支合起来刚好2支交给小女孩,还剩9支。……

  师:同学们说出了不同的算法,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打开一捆小棒。(教师课件演示打开一捆小棒)

  (3)反思深化,探索算理。

  师:同学们分小棒的过程中,为什么都要把这1捆小棒打开呢?(课件动态显示)

  生:因为从零的1根中拿出2根,显然是不够的。

  师:太棒了,这“显然”一词用得非常好!

  学生甲:打开1捆,实际上就是把1个十变成了10个一,再把11根小棒分成2根和9根,拿出2根剩下9根。(课件动态演示)

  师:在11—2这个算式中,1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现在我们用算式来表示分小棒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分小棒来说分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学生甲:从1捆零1根中拿出1捆并打开。(教师引导学生说:算式中就是把11分成10和1)

  学生乙:从打开的这1捆中拿出2根,就是算式的10减2。(教师板书:先算10—2=8)然后把剩下的8根和原来零1根合起来,是9根。也就是算1加8等于9。(教师板书:再算1+8=9)

  师:看一看,你明白这种算法了吗?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算法?

  学生甲:逐步减1法。我们先用11减1得10,再用10减1得9,连续减1减2次,得出11减2等于9。

  学生乙:连减法。我们这样算:11减1等于10,10再减1等于9。

  学生丙:想加法算减法。我们这样算:因为2加9等于11,所以11减2等于9。学生丁:破十法。我们是这样算的:先用10减2得8,8再加1得9。

  师: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学生甲:我喜欢想2加几等于11,就可以算出11减2等于几的算法,我认为这种算法算得快。

  学生乙:想2加9等于11,还可以算出11减9等于2。

  教师:是的,你发现了这个秘密,真不简单!

  (4)算一算:11—9

  师:算11减9等于几?(课件出示11-9)

  生:你可以这样算?

  师:比较11—2=9和11—9=2,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学生甲:被减数相同都是11,减数和差交换了位置。

  生:算这两个减法算式,只需要想一个加法就行了。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课件)谁来说一下图片中的内容?

  学生:照片上有11个盖碗茶杯,一个小朋友在问:11个,拿走8个,还剩多少个?

  教师:谁能根据刚才同学介绍的内容,提出用减法算的数学问题?学生甲:照片上有11个盖碗茶杯,拿走8个,还剩多少个?

  教师:谁能列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算式?

  教师:怎样计算11—8?

  学生甲:我是这样想的:8加几等于11,因为8加3等于11,所以11减8等于3,11减3等于8。

  学生乙:计算11—8,我是这样想的:10减8等于2,2加1等于3。

  学生丙:我是这么想的,先将11减1得10,然后再用10减去剩下的7,得3。(师生为该组的学生热烈鼓掌)

  点评: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火花将照亮学生一生的学习旅程。学生根据图片上的数字信息,提出问题,敢于质疑,难能可贵。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丰富资源,利用学生的交流形象地沟通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水到渠成

  四、应用拓展

  1、游戏。(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同桌做游戏,一位同学写11减几的算式,另一位同学根据算。

  式说出结果,也可由你们自己设计游戏,爱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学生设计出的游戏形式,可以是两个学生抽卡片说得数,可以是小组长组织抢答,可以是小组与小组开火车,也可以对口令算数,还可以?

  2、看谁算得对。

  五、总结思考

  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想对老师和同学们提什么意见吗?你还有什么不足?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2.在具体情境中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指定的某物体的位置。

  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媒体:

  挂图,歌曲“弯弯的月亮”。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学生听歌曲

  生: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生:小河上面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学生兴致盎然的观察,并向大家分别汇报:小河的上面有一条小船;小船的上面有一条小桥;小桥的上面有一个小朋友;小桥的左面有房子;房子的前面有一口井;

  ……

  (就看图自由发言)

  教师投影播放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弯弯的月亮》。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歌曲中都有什么画面?

  对发言不能要求过高,能说就是最好了。

  歌词中的情景究竟什么样,老师也想像了一翻,大家看。(出示看图说话挂图)请小朋友观察后说情景中都有什么?

  教师认真倾听,不要对学生的发言多加限制,只要语句简练,就要给予肯定,当然最好能应用,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生活中除左右前后应用广泛,“上下”也是必不可少的。

  板书:上下

  通过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让他们在歌词所描绘的美丽景色中 感受上下

  让学生在描述具体的情景中,将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自然地综合起来,这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体验感悟

  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书在玩具的上面;

  玩具在书的下面;

  食品也在书的下面;

  钟表在书的右面;

  (这样说也可以)

  它们是分类摆放的;

  ……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同学之间互相检察,摆放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橱子上的物体的摆放情况,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

  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不要刻意要求用位置关系来描述,说分类摆放也可以。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的描述自己的发现。

  游戏:摆放物品。

  请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

  再把数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

  ……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橱子中书、玩具、食品的'摆放情况,让学生充分发现信息,交流信息,体会多层物体之间上下位置的相对性,从而丰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也综合运用了左右等来描述物品的相对位置。

  三、实践应用

  学生小组商量后,描述本组的发现:

  1.地球仪在写字台的上面;

  2.香焦在苹果的上面;

  ……

  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1.出示教科书的前两幅图:房间和水果架。

  请每小组任选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师对每组发言进行评价。

  2.出示“给小动面物分房子”图,请大家想一想,这些动物,分别应住在哪个房子里?

  请描述我的教室

  练习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上下关系相对性的理解,而且把左右、前后、上下综合起来 描述物品的位置。综合性较强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给动物分房子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但本题会因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出现多种分配方案,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计数器使学生认识个位,十位、百位,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含义,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体验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的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建立数感,能积极参与学习,形成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计数器,(学具)幻灯片(分片)数位、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生答 出示计数器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学具吗?

  (生如果不认识,师直接点出,这是计数器,是用来学习数用的)。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探

  究

  与

  体

  验 自由读,在计数器上标出个、十、百位。

  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指生读,齐读。

  学生动手拨

  读作二十四,写作24。

  因为十位拨的是2,个位拨的是4,所以就是24。

  24中的2表示2个十,4表示4个一。

  自己在计数器上拨数

  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汇报:

  读作四十二,写做42。因为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写做42。

  学生动手拨数、读数

  说意义,“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学生看图,照样子拨珠,同桌交流,汇报:计数器的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个位上没有珠,表示一个也没有用零表示。这个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60。

  1、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

  幻灯片出示。

  同学们,从右边数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若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讲解)。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拨数,写数、读数。

  (1) 教师说数学生拨。

  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个位上拨4。这个数读作多少?该怎样写出来?你们试着拨一拨、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写法及数表示的意义:

  十位上是2,就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个位上是4,就在个位上写4,表示4个一。读作二十四。板书24。

  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24中2和4各表示什么?

  1、练习拨一拨、读一读。

  教师说数,在十位上拨4

  在个位上拨2,读读、写写、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5。

  (让学生说说这两个5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4、出示图片(试一试)

  照样子拨珠再写数,并读出来

  重点引导:第2个计数器,个位上没珠,怎么办?写几表示

  引导学生归纳写数的方法。

  计数器的十位上是几就在十位上写几,计数器的个位上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 通过自己利用计数器拨数、读数、写数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数的写法、读法以及数位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和感悟,对数的意义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数的意义,这样学生对数的读法、写法、数位理解的就更加深刻了。

  巩

  固

  与

  应

  用 1、题: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题同桌互读

  指生读

  3、题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写出来。

  4、题:同桌交流,填空。 完成练习1、2、3、4题数字游戏。

  4题:指导第1图

  1个〇是十,4个〇是多少?

  1个△是一5个△是多少?

  4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数字游戏:分组进行:一人说数一人在数位表上拨。 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加深理解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抢答

  10-1=   10-2=   10-3 =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2、谈话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现在老师给大家讲讲故事:小白猫和小花猫一起去美丽的五彩池钓回许多金鱼,并把它放在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它们高兴极了,小白说:瞧,我钓的鱼多!小花猫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他们俩越争越厉害,小白说:“这里共有12条金鱼,我钓了5条黑金鱼,你钓了几条花金鱼?自己数数看吧!”可是金鱼游的太快,小花眼都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很无奈地说:“同学们,用你们的知识来帮帮我吧。

  3、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明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一】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

  1、探究12—5=的计算方法。

  (1)你是怎么样计算的12—5的?能给小花讲一讲吗?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小组讨论,比一比,看哪个组帮小花想的方法最多。

  (2)小组汇报算法,再进行择优,明确计算方法。

  教师点拨:大多数同学用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这两种方法都很不错。

  【活动二】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学习任务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4=   11-4=   11-2=

  12-3=   11-3=

  2、汇报算法。

  3、归纳算法: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和十几减9、8、7、6的方法一样,都可以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来计算比较好。

  三、测评训练

  1、完成做一做。

  2、计算。

  (1)6+5= 3+8= 4+8= 11-5= 11-3= 12-4=

  问:做完这些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

  (2)8+()=11   8+()=16

  6+()=15  11—8=()

  16—8=()15-6=()

  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用前后、左右等描述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

  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2.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2.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媒体:

  “龟兔赛跑”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前面有黑板、一面国旗,后面有一个书架。

  前面有讲桌,后面有学生。

  学生互相说,个别学生互相汇报:我的前面是xxx,后面是xxx

  学生按要求起立。

  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请每个小组最前的小朋友站起来;最后面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家看一看他们站的对吗?

  让学生听口令,摆物体。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

  刚才我们一直说关于前后的'话题,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前后。)

  在现实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前后奠定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示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初步感知现实情境中的前后即可。

  通过简单的游戏,使学生感知前后,在玩中学,乐中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 体验感悟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讲故事:这是故事的名字是《龟兔赛跑》,开始跑后,兔子在乌龟的前面,可是后来,兔子骄傲了,乌龟经过努力,终于跑到了兔子的前面,乌龟夺取了第一名。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这个故事中,用到了“前和后”。

  学生2:乌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3:兔子太骄傲了。

  学生互相交流:xxx的后面是xxx,xxx的前面是xxx。

  ……

  我的前面有四个,后面有两个。

  ……

  原来最后面的同学,变成了最前面的。

  ……

  因为方向反了。

  学生自由操作。

  出示教课书中“看图讲故事”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

  教师深入学生当中间,倾听、指导。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教师请三位小朋友站成一列,然后让其他的小朋友说一说这三位小朋友前后关系。

  刚才小朋友们讲的真好,现在请你们看一看,你的前面和后面有几个小朋友。

  体验相对,确定前后。

  请每一行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小朋友站起来。

  现在请全班的小朋友向后转,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

  方向发生了变化,前后顺序就变了。

  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并且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知道做好一件事情要有毅力、有耐心,要坚持到底。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正确确定前后,进一步加深对前后的理解,培养他们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把观察、操作同口关表达相结合,掌握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前后,让学生充分体会前后的相对性,也能更深一层理解到确定前后以“什么”为标准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惯。

  三 实践应用

  学生应用前后关系说明队列中每个同学的位置。

  学生认真观察,充分讨论后汇报。

  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自主发言。

  队列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

  你发现了什么?

  让前面同学围成一个圈。

  这样站,你又发现了什么?

  要确定圆圈里的小朋友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必须先选定一个小朋友,然后就可以说谁在谁的前面了或谁在最前面。

  出示课本中练一练的第二题,让学生说一说各组运动员的位置。(小兔拔河)

  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前后、左右的应用。

  将学生学到的知识主动的同问题相结合,进一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隐含规律,能自己确定简单的排列规律。

  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经历发现事物中有规律的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大头娃要到少年宫参加数学竞赛,一路上,他边开车边想:我怎样才能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呢?想着想着,一不小心闯进了红灯区,兔警察拦住了他,很严肃的问他:“你知道这几种颜色的信号灯代表什么意思吗?”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1、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各种颜色信号灯的含义。

  ①红灯停。

  ②绿灯行。

  ③黄灯缓冲。

  2、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信号灯闪烁的'规律。

  ①绿黄红

  ②绿红黄

  ③红……

  3、认真观察、感悟规律,说一说正确的闪烁规律。

  学生说一说。

  仔细观察每组排列的规律,先同桌说一说,然后班上汇报,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1、出示交通信号灯图片。师:同学们想大头娃会怎样回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

  师:大头娃和你们一样聪明,很快回答了兔警察的问题,兔警察放他继续上路了。

  2、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回答三种信号灯是怎样闪烁的有什么规律吗?

  3、师演示信号灯的规律。

  4、出示“说一说”题目

  问:下一个该亮什么颜色的信号灯?

  师:大头娃到了少年宫遇到了四个竞赛题目,让我们和大头娃一起参加数学竞赛好吗?

  出示:找规律一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有什么规律,然后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的教育。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推理,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实践与应用

  ①学生观察后独立贴图片。

  ②订正。

  学生边说边演示。

  ①观察后猜测,说出自己的理由。

  ②学生独立涂色。

  学生观察后确定规律,然后独立按自己确定的规律涂色。

  学生到前演示自己的成果,交流自己的想法。

  1、出示第二道竞赛题(即练一练第一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2、出示第三道竞赛题(即练一练第二题)

  师:猜一猜带“?”的图形应是什么颜色,并说一说你的理由,猜对了奖一颗智慧星。

  3、出示第三题

  要求学生自己确定规律,然后按自己确定的规律涂色。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能发现并能按规律排列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自己确定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小结。

  同学们,你们在这次竞赛中表现得都很出色,大头娃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我们用掌声鼓励自己同时也鼓励大头娃。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从故事情景中抽象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逐个进行有的说出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研讨交流

  猫咪咪一家开了一个快餐店面包房,店里有5个面包,猫妈妈又烤来了6个面包,这时小猪和小熊来买面包,小猪买走了8个面包,小熊把剩下的全买走了1、口算训练

  2、师出示咪咪快餐店情境(电脑课件或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讲故事,把自己理解的`故事情境讲给小组其他同学听。

  3、全班讲故事交流

  把学习数学与学生喜爱的讲故事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益,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探究与体验

  学生先自己思考提出问题,然后交流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1、面包房一共有多少个面包?5+6=11

  2、小猪买了面包后还剩下几个?

  3、小熊买走了几个面包?

  4、最后面包房还剩几个面包?

  5、 ┅┅根据你刚才讲的故事情景你能发现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研讨解决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研讨。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适当进行板书。5+6=11 11-8=3

  5+6-8=3

  3-3=0

  ┅┅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只要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即可,没有必要让学生把几种方法都会。

  实

  践

  与

  应

  用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讨论集体汇报

  车上有11人,到了下一站下去了2人又上来了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1-2+3=12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讨论集体汇报

  停车场上停着8辆汽车,又开进了2辆,开出了3辆,现在停车场上还有多少辆汽车?

  8+2-3=7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要求学生先看清图意,再列式计算并填空。

  2、完成第2题,要求学生先看清图意,再列式计算并填空。

  3、完成第4题提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出来。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先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然后集体汇报

  4、完成第3题,要求独立完成填在书上,也可以留做作业。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参与兴趣,巩固连减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用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体验答案的不唯一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认真观察后汇报:

  他们三口在捡贝壳;

  妈妈捡了22个贝壳;

  爸爸捡了50个贝壳;

  丫丫捡了18个贝壳。

  教师讲故事引入:

  放暑假了,丫丫一家三口去海滨渡假,(电脑出示画面)在这幅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创设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思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探究与体验

  爸爸最多,妈妈第二,丫丫最少。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说话。

  妈妈比丫丫捡的多一些,爸爸比丫丫捡的多得多。

  丫丫比妈妈捡的少一些,丫丫捡的比爸爸少得多。

  小组同学完整的描述三个数的关系。

  指名回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看哪小组猜的多,说得好。可能有:

  红红:48、49、50、51、52、53、54、55。

  聪聪:0-47都行。因为少一些一般不超过10,少得多一般比10多。 1、那么他们谁捡的多呢?

  怎样用语言更准确的描述呢?你能用“多一些、多得多”说一句话吗?

  使学生懂得描述几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描述。

  还可以怎么说?

  师述:妈妈捡的比丫丫多一些,丫丫捡的比妈妈少一些,“多一些”或“少一些”一般不超过10 。

  “多得多”或“少得多”一般超过10 。

  1、猜硬币游戏

  亮亮、红红、聪聪都有存零花钱的好习惯,亮亮存了58枚,红红说:我的'硬币比亮亮的少一些。聪聪说:我的硬币比亮亮的少得多。(电脑出示红红和亮亮的话)

  师:你们能猜出红红和聪聪的硬币可能有多少吗?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小组交流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自我获取知识的渠道。

  教师在关键时刻的讲解,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加深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的多的理解。

  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习惯。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个体的努力和小组的合作,经历了猜测的知识探究过程,不仅获得了解题策略,而且激发了兴趣,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与应用

  学生说图中的信息并用语言描述三种动物的关系。

  学生说题意。

  小组交流想法。

  51比52只少1,不能说少一些,40比52少得多,45比52少一些。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开始游戏。 完成练一练中的1、2题和进行数学游戏。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1、(电脑出示53页上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2、兔博士被一道题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它吧。(出示2题)

  3、咱们来做个游戏吧。

  师说游戏规则:两人一组,一人说一个数的一部分,另一人猜这个数,根据他猜的情况说大了还是小了,直到猜出为止。

  即时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练习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另外,练习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面也很广。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式题。

  教学准备:

  口算题卡、练习题卡、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有关计算,还学习了连加连减,在这里,老师准备了一些计算题卡,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口算

  34+20+5= 86-6-50= 40+20+8= 90-60-10= 35-5+60= 50+30-10= 抢答完成。

  指着后两张口算卡片提问,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我们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加减混合的知识。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出示例3。

  师:同学们来看,一辆5路公交车缓缓地开过来了,它停在了中山路站。

  1、仔细观察,请同学来说一说画面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车上原来有67人,下车的有25人,上车的有28人。)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现在有多少人?

  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板书)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几个算式

  67-25+28= 67+28-25= 28-25+67= 3、探究算法。

  (1)师提问:“在67-25+28= 67+28-25= 28-25+67= 里面既有加又有减,是加减混合的算式,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请个别同学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那同学们会列竖式计算吗?(会),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列式时要把数抄写正确,看清楚是加是减再计算,最后别忘了写横式得数)

  (3)分组让学生尝试计算(让两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个别纠正。

  (4)集体讲解,规范板书。

  (5)小黑板出示:(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列式时要把数抄写正确,看清楚是加是减再计算,最后别忘了写横式得数。)让学生齐读一遍。

  三、巩固练习

  1、(拿出练习卡片)列竖式计算下面两道题。

  56+34-20=()

  78-24+39=()

  2、我是口算小能手。

  55+30-5= 56-3+9= 36-4-32= 81-7-70= 37+10-5= 76+4-30=

  3、依次在□里填上得数。

  39 +8 -20 56 18

  4、我有46元钱,买故事书用去15元,妈妈又给了我19元,现在我有多少元钱?

  以上4道题由学生自由完成,集体展评。

  拓展题

  谁来当大王?

  自从孙悟空离开了花果山陪唐僧去西天取经,山里的猴子们就开始争着要当花果山的大王。一只老猴子说:“我来出一道题,25+47+25-7-30=?谁能算出来谁就是大王。”结果没有一只小猴子能算出来。你来试一试吧!想一想,能巧算吗?

  25+47+25-7-30= (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择优讲评。)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数100以内的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习惯,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结合学生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

  学习方式:观察、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图片 扣子 花生米。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喜欢。

  学生介绍有关邮票的一些小知识。 出示图片(邮票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邮票吗?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多邮票。谁能介绍一些有关邮票的小知识?

  教师评价:略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探究与体验

  学生自由数。

  我数的是100张。

  我是这样数的:

  (1) 一行是10张,正好是10行,所以是100张。

  (2) 我是一张一张数的。

  学生观察后数珠子。

  同桌同学互相说数法。

  汇报数法:

  我是一个一个数的,共30粒。

  我是两个两个数的,共30粒。

  我是四个四个数的,共30粒。

  生独立数后小组同学讨论数法。

  汇报:第二幅图,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等。共50粒。

  第三幅图,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数,等等。共80粒

  学生估计

  各组同学每人抓一把,数完后再把数加起来。

  小组派代表向班上汇报:(略)

  学生回答:

  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几个几个的数。 1、数一数邮票的张数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邮票的张数。

  数完后同桌同学交流邮票的个数和数的.方法。看谁数的方法多。

  教师评价:大家都动了脑筋,想出了那么多好的方法,真不错。

  2、分别出示三幅珠子图

  这是一串珠子,你们自己先观察再独立数一数,看谁数的快。

  数完后跟同桌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谁能跟大家说一说?

  教师评价(略)

  这里还有两串珠子,看谁数的快。

  数完后跟小组同学说一说数法。

  教师评价:(略)

  3、数花生米

  各组都有一杯花生米,你们先估计以下有多少粒,再数一数。

  组长组织,看怎么数既快又准确就怎么安排。

  再比较一下估计的与数的有多大的差别。

  小组向班上汇报你是如何数的?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数数的方法。

  在数数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数法。谁说一说?

  教师评价。 通过让学生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数邮票,看谁数的方法多。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数数积极性,还促进学生的求异思维。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实物,在具体的活动中发展数感,逐步探索数数的方法及技巧。

  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数的方法。汇报交流的情况。

  2题、自己先估计在数一数。后小组交流。

  完成练一练1、2题。

  1、学生独立数并填在书上,而后小组交流汇报。

  2、先估计一下,在实际数一数。 巩固数数的方法,使学生灵活的掌握所学方法。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十几减几”的口算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教学用具:

  例2小猫钓鱼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口算式子。

  8+6

  9+3

  7+6

  5+8

  13-9

  16-9

  18-9

  15-9

  a.根据7+6=13这道加法算式列两道减法算式

  b.刚才大家都算的很熟练,老师想请同学们以15-9为例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十几减9你们都会算了,那如果十几减8、减7、减6、减5呢?你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导出课题:十几减几(板书)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花和小白他们俩是一对爱提问题的兄弟,瞧!现在小花就给大家提出了一道问题,想考考大家:“有13条金鱼,花金鱼有5条,黑金鱼有几条?让学生齐读大题,并找学生列式解决。

  2、自主思考,探究交流

  求黑的有几条,算式怎么列?

  板书算式:13-8=5(条)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道算式到底该怎么计算呢。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3、交流汇报算法。

  谁愿意来汇报?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1)先用10-8=2,2再加个位上的3=5。那13-5呢?10-5=5,5再加个位上的3=8。

  (2)8+5=13,13-8=5.13-5=8。

  (师:也可以算出13-5,那也就是说用这个加法可以把这两道减法一起算出来)

  (3)13-3=10,10-5=5。哦,那你是分两步减。那13-5呢?13-3=10,10-2=8。

  (4)把8看成10,13-10=3,3+2=5。为什么要加2?(因为原来是减8,我们刚才是减10,多减了2,所以要反过来加2)那-5呢?

  把5看成10,13-10=3,3+5=8。为什么要加5?(因为原来是减5,我们刚才是减10,多减了5,所以要反过来加5)

  (5)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借助发现的十几减九的计算规律迁移出十几减几的计算规律。

  4、这时候小白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有13条金鱼,黑金鱼有5条,花金鱼有几条?”

  (1)找学生读大题,并列式解决。

  (2)探究13-5=()这道算式的'计算方法。

  (3)板书几种计算方法。

  5、观察这两道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看一看有没有相似之处?师引导并小结:这两道减法算式都是根据8+5=13这道加法算式算出来的。

  6、小结

  同学们刚才用了好几种简便的方法解决了这两道算式。那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有哪几种方法?师生一起总结。(一种是想加算减,一种是破十法,还有的是分两步减,还有把一个数看成另一个数,这是为了计算简便)

  这么多种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呢?

  计算时你们可以选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好,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5页“做一做”,思考第一题上下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完成这道题。请一位同学把你做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一下。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以第一组两道题说明一下。(在计算11-5的时候可以利用5+6=11来计算。因为5+6=11所以11减其中一个加数6就等于另一个加数5。那后面呢?也是这样。其实就是想加算减。)

  那好,就用这种方法很快地算出这几组题目:

  11-3

  13-6

  12-5

  14-6

  11-8

  13-7

  12-7

  14-8

  2、再看下一道,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请一位同学把你做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对吗?)全对的同学举手。以前面三题为例,请三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建房子(出示口算式子)

  12-5

  13-7

  14-9

  11-3

  11-6

  13-8

  12-6

  13-4

  15-8

  11-7

  15-6

  16-8

  12-8

  13-5

  17-8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掌握了太多本领了!那学完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你可以讲学到什么知识,也可以讲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决?

  其实这节课我们是用所学过的十几减九的方法解决了其他的十几减几的计算。也就是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字开花的游戏,巩固练习这一单元的学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主动思索,在游戏中说出与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准备:1—100的数位顺序表、豆粒、红花。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回答。 激趣引入:今天,1—100这100个数字朋友,想和咱们玩儿个游戏,你们喜欢吗? 游戏是一年级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这样的引入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实践活动

  1、小组按游戏规则开始活动。可能有:

  投到32的,所说数学问题有:

  (1)32比31多 1,32比58少得多。

  (2)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3)32+5=37

  (4)98小于32

  等等。

  学生按游戏规则记录自己的成绩和小组的总成绩。

  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回答的`问题因投中的数和学生的问题而定。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游戏吧!(电脑出示画面,蓝灵鼠用美妙的声音说游戏规则。

  (1) 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向下面的顺序表内投豆粒。

  (2) 投中哪个数,就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3) 说对一题记1分。

  (4) 能听出别的同学的错误也记1分。

  (5) 10分讲一朵花。

  (6)小组能得10朵花,就奖励一面小红旗。

  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

  师:看来这个游戏一点也没有难倒我们聪明的同学,咱们提高点难度。

  出示下一步的游戏规则:

  当投中某个数,需回答别的同学问的与这个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

  利用蓝灵鼠的画面出示游戏规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小组团结合作意识。

  体现了师生平等的关系。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让学生给对方提问,回答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使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几十加几(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和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交流、集体研讨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木棒、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妈妈比小白兔多采几个?小白兔比妈妈少采几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教师讲故事引入:有一天,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到大森林里去采蘑菇,妈妈采了23个,小白兔采了4个(出示课件或挂图)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用童话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充分利用已获得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究与体验:学生列式:学生动手摆小棒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汇报。列式是23+4=27(个)

  (1)用小棒摆的:单根的'和单根的加在一起再和整捆的相加。

  (2)先算3加4得7,7再加20等于27。

  (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提出来,就按学生的思路进行,如果提不出来,教师就直接交给学生)

  学生先自己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一共采多少个?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4=

  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算?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说出自己摆的过程,然后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3 + 4 = 27

  20 3

  7

  十个

  2 3

  + 4

  2 7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笔算的一般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完成试一试,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教师强化用竖式怎样算,并让学生用竖式算一算。

  从直观操作到抽象算理,结合摆小棒时的操作过程。探索出用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操作和对数位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竖式是怎样来的,体会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与应用学生在书上完成。

  练一练:

  第1题完成竖式

  第2题可设计多种形式来进行练习

  第3题,要求学生看图,弄清题意,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第4题游戏“谁帮小白兔填一填”

  要先口算在填符号。

  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下册教案文案04-24

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2-17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2-04

冀教版社戏教案08-29

冀教版《柳树》教案08-25

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5篇12-17

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5篇)12-17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03-01

冀教版英语教案01-03

数学冀教版教学计划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