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杵成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铁杵成针教案1
语言领域 铁杵磨针
活动时间:
活动目标
1、 萌发做事要有恒心、肯下功夫的意识。
2、 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的人物。
3、 理解成语内容,明白成语寓意,丰富词汇“杵”。
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明白成语寓意,在生活中能恰当地使用成语。
活动准备
1、 请幼儿收集李白诗作,了解诗人相关知识。
2、 故事录音《铁杵磨针》〉;表演用道具(“绣花针”“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背诵李白的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李白能成为著名的诗人,与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非常有关系,你们想听一听这个故事吗?”
(二)展开
1、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录音一遍。
师:“故事中有谁?老婆婆在干什么?她想把什么磨成绣花针?如果你来做你觉的'能实现吗?
2、 串讲故事,理解内容。
师:“李白问了老婆婆什么问题?老婆婆怎么回答的呢?‘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李白从这件事中受到教育,产生很大的变化,说说他有哪些变化?”
3、 表演故事,体验角色。
引导幼儿利用道具,用恰当的表情、动作和语气表现人物特点。
4、 为故事起名字,简单了解成语的特点。
(1) 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师:“你能为这个故事起个像,《郑人买履》一样简短的名字吗?”
(2) 简单了解成语的特点。
师:“‘郑人买履’、‘铁杵磨针’都是成语,它们大多由四个字组成,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语言交流的固定短语,它会告诉我们一个故事和一个深刻的道理。”
5、 讲解成语“铁杵磨针”所含的道理。
师:“‘铁杵磨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三)结束
引导幼儿再次看图讲成语,讲评幼儿表现,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铁杵成针教案2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⒊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
⒈李白诗歌,比赛诵读。
同学们,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吧,你最喜欢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着的小古文,请看课题。
(PPT出示:17、铁杵磨针)
⒉揭示课题,理解铁杵。
⑴读一读
指名读,读后评议。
(读得很正确,很流利,可是中间无停无顿。跟老师来读——铁杵/磨针 ,这样来读,有什么感觉?对,有了节奏,感觉很有味道,别人听了,会认为你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⑵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
(理解汉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这个字与木有关,“杵”是什么呢?是木头,是木棒?对,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呢?
⑶看一看
请看图片,这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针,不容易啊。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初读文本
⒈出示文本,标好停顿。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问之,曰(yuē):“欲作针。”白/笑其拙(zhuō)。
⒉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⒊教师引领,慢慢诵读。
(重点指导读好下面两句话:
相同语句,不同断句。
在/眉州象耳山下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⒋标出停顿,自由朗读。
⒌同位互读,互帮互辅。
三、检查自读
⒈读读词语,重点正音。
⑴ 示词语,指名朗读下面词语:
磨针溪 眉州弃去yù zhuō huán zúchǔ ǎo yù 欲作针笑其拙还 卒 业 铁杵老媪老妪
⑵教师领读,读出节奏,读得连贯。
⑶学生齐读,读得整齐,读得响亮。
⒉看看部首,猜猜字义。
老媪老妪
(看“媪”“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媪”“老妪”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
⒊指名朗读,纠正断句。
(指名朗读全文,重点纠正断句。)
⒋学生齐诵,诵得整齐。
五、细读感悟
⒈观察字形,说说“曰”字。
⑴找一找,“曰”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读一读带有“曰”字的语句。 ⑵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字形,说说“曰”的意思。 老妪(yù)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huán)/卒(zú)业。
(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曰”就是说的意思。)
⑶读一读带有“曰”的语句。
⒉人物称呼,不断变幻。
⑴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
(李太白 白太白)
⑵辩一辩:为什么不都称呼李太白?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
(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
⑶读一读带有上面人称的语句。
⒊联系语句,说说“其”字。
⑴出示句子:
白笑其拙。
太白感其意。
⑵议一议:李白笑谁笨拙?太白感受到了谁话中的'意思?
(老媪、老妪,所以,“其”在这里指老妪、老媪。)
⑶读一读带有“其”字的语句。
⒋听听故事,组组词语。
⑴教师讲述。
在眉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磨针溪这外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
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对,世间、世上;“传”呢?对,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你们来看看,“过小溪”的“过”,组个词,“路过”可以,“经过”也很好,“跃过”,也可以,“趟过”,这个词最好了;“笑其拙”的“拙”呢?笨拙;功到自然成,功?功夫;成?成功。古时一个字,现在一个词,所以说古文语言简洁、凝练。)
⒌调调顺序,感受句式。
⑴看,下面这三句话,读一读,说一说,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意思一样,可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第二句强调的是“读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感觉是大白话,语言不简练了。)
⑵读一读书中的语句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⒍猜猜“之”字,一字一句。
⑴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
(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
之=问谁?问什么?
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
⑵读一读带有“之”字的语句。
六、变幻朗读
⒈变成诗歌,更加醒目。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
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⒉打着节拍,开心诵读。
⒊娓娓道来,如讲故事。
⑴教师讲述:磨针溪呀,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哪,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就这样,娓娓道来,谁来接着讲?
⑵学生讲述,讲后评议。
(一个故事大王诞生了,一个未来的会讲故事的爸爸诞生了)
⒋抑扬顿挫,像说评书。
(教师引领,一句一句说评书。
话说,磨 针 溪 ,在/眉州 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 山中 ……
⒌教师吟诵,音韵悠悠。
(这篇小古文,语言凝练,语句像诗一样,不但可以读,而且还可以唱。如果有古琴来伴奏,那就更好了,你听——(教师吟诵)
⒍总结归纳,提炼方法。
一篇小古文,可以慢读,可以打着节拍读,可以讲述,可以说评书,还可以唱上一曲,手舞足蹈,形式多样,读得开心,读得陶醉!
七、尝试背诵
⒈看着填空,尝试背诵。
⑴出示内容。
磨针溪,在。世传 ,未成。过,逢老媪 ,问之,曰:“。”白。老妪曰:“。”太白 , 。
⑵自由背诵。
⒉乐于展示,我来背诵。
⒊眉飞色舞,齐声背诵。
八、拓展延伸
⒈出示谚语,大家诵读。
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两句谚语,看: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⒉指名朗读
⒊齐声诵读。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小古文,初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如何开开心心地诵读,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愿大家多多诵读小古文,喜欢上小古文!下课。
铁杵成针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读“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课件出示2:图文】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板书:囊萤夜读)
学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4.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课件出示3】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课件出示4】
囊、萤、恭、勤、博、贫、焉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前鼻音“勤贫焉”,后鼻音“囊萤恭”。
(2)指导书写。【课件出示5】
重点指导“囊勤焉”。
“囊”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勤”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部分,下面是两横一提。
“焉”上面是个“正”,下面的部分不是“与”。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
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三、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6】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肃敬的意思。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预设: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课件出示7】
预设:从“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中,我体会到车胤刻苦努力,没有条件努力创造条件的精神。
3.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4.预设交流【课件出示8】
(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板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2)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板书:囊萤夜读夜以继日)
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课件出示9】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3)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四、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2.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卒”2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课件出示13】
李太白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谪仙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课件出示14】
(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
(2)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示课件15】
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平舌音“卒”,后鼻音“逢”。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逢卒”。
“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辶书写顺序:点横折折撇捺。
“卒”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中线。
2.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3.读后学生评价,【出示课件16】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4.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出示课文大意:【出示课件17】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板书:李太白放弃学业老婆婆铁杵成针)
四、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出示课件18】
(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3.“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出示课件19】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创出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五、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内容:
囊萤夜读
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囊萤夜读夜以继日
铁杵成针
李太白放弃学业老婆婆铁杵成针
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成功之处:
1.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2.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要注重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3.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地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以后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不足之处:
应该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理解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而不是采取填鸭式教学。
铁杵成针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故事中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去观看。
4.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要求
(二)学习成语“铁杵成针”
1.欣赏故事。
2.小组讨论交流。
师:故事我们已经看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提示和故事内容,把你的发现和你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3.汇报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李白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又是什么事情使他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你对他了解吗?(指名背李白的诗,出示介绍李白资料的课件)
(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铁杵成针”这则成语的意思?铁杵是什么意思?
生说后,观看课件,板书成语意思: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学生齐读)谁能用铁杵成针说句话?
(4)看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些什么?
师:只要同学们坚持学成语,日积月累,就会掌握很多词条,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就好比铁杵成针。
(三)表演铁杵成针(李白这些成绩的得来跟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然而,铁杵成针这件事对他后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1.小组内先分工排练。
2.全班汇报。
(四)“铁杵成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谁能讲一讲你自己所熟悉的成语故事。
(五)练习题
1.看图猜成语,说意思。
2.成语计算题。
(六)总结
师: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学习,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吗?因此同学们,无论我们的才华、天资如何,都应该努力学习,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呀!
铁杵成针教案5
教学目标
1、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了解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内涵。
3、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明白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谁来说说看。(指名学生自由回答)
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很多成语还包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呢?
2、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几个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
二、故事一《铁杵成针》
1、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却非常的.顽劣,成绩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课件。出示思考题。
2、学生观看视频《铁杵成针》。(思考: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是呀“铁杵成针”的故事也是对他后期的学习影响很大。也从这个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生读后,背一背。
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大诗人都需要刻苦的学习,那么作为普普通通的我们,无论我们的天资如何,都应该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
三、故事二《悬梁刺股》
1、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读书的人有很多,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故事,边看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读书很勤奋?
2、学生观看视频《悬梁刺股》,指名回答。
3、小结:面对学习,古人从来不懈怠,《悬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记录了。
出示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经》
4、师领读,生齐读。背诵
四、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悬梁刺股
- 相关推荐
【铁杵成针教案】相关文章:
铁杵成针的故事03-05
《铁杵成针》原文及译文08-19
铁杵成针教学反思04-21
铁杵成针原文及赏析04-18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04-27
《铁杵成针》教学反思06-10
《铁杵成针》说课稿(精选9篇)05-10
铁杵成针的成语故事01-28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