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孩子罗伯特》教案优秀

2023-05-26 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黑孩子罗伯特》教案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优秀1

  一、说教材

  编排意图:《黑孩子罗伯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作者写出了主人公为了实现与白人孩子丽莎友好相处的梦想而忍痛放弃梦寐以求的战斗机的那份坚强与宽容。文章没有直接赞美黑孩子罗伯特的话语,然而罗伯特美好心灵却荡涤着读者的灵魂。作者在叙述故事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拔高,而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美好心灵。

  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高段阅读教学,特别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能力比较强,喜欢读书,善于捕捉信息,有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如何正确、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他人。

  2、通过朗读体味字里行间罗伯特的经历、心理感受和文章主题。

  3、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的心灵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黑孩子罗伯特在种族歧视阴影下产生的众多复杂感受并感悟他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的`刻画及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即以读为经,以问为纬,读、思、议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初识文本,检查朗读。

  学生自主选择读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老师评价,第二自然段同学评价,第三自然段自己找人评价。

  (二)、整体感知,走入文本,走进罗伯特的生活。

  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围绕罗伯特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歧视——捐钱——拥抱)学生说清楚过后,教师利用板书,引导全班一起说一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文本、走进罗伯特的心

  三个关键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捐钱”部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细品读这段话,想想罗伯特听说丽莎生病后心理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并抓住关键词进行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品读,进而辐射至全文的理解上,如丽莎原来怎样对待罗伯特,罗伯特现在怎样对待丽莎,形成对比,让学生体会出罗伯特的宽容。从摸、吸、冲、掏等动词进一步体会罗伯特心理活动,体会其善良、豁达的优秀品质。通过罗伯特两次哭在此引导学生体会消除种族歧视,体会平等和爱在我们生活中的美好。

  (四)、感悟拥抱的内涵

  罗伯特为什么落泪?这个拥抱代表着什么?他到底为什么哭了?

  一朵玫瑰花凋谢了,一片玫瑰花却开放了,它开得好红啊。学生体会到玫瑰花就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它开出了一个大大的字(爱)。

  (五)、走进世界大家庭。

  课件出示:马丁、路德金演讲片断,拓展:学了本文,你的梦想是什么?

  欣赏歌曲:《love is color blind》(爱不分肤色),师念译文。学生把消除种族歧视的理念植入心底。

  讨论:如果罗伯特在遭到丽莎辱骂时也以同样的方式回击,或用武力解决,其结果会怎样?

  (六)、作业设计:

  1、上网搜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听一听。

  2、上网了解“消除种族歧视日”相关知识;

  加强对消除种族歧视的认识,拓宽视野,锻炼多方面搜集实施的能力。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优秀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黑孩子罗伯特将自己积攒的买飞机模型的钱捐给白人女孩丽莎治病,从而表现了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诚恳面对生活的美德。

  教学目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感悟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诚恳面对生活的美德以及对残酷生活的积极、豁达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他人。学会生字新词,积累美词佳句。体会课文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神态表现人物的美好的心灵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罗伯特的美好品德。

  教学难点:

  了解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以及罗伯特捐钱后的哭泣。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资料,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罗伯特的美好心灵。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孩子罗伯特从小生活在贫民窟,因为肤色问题常常受到同学丽莎的奚落,但后来他为了救治得病的丽莎,却毅然捐出了自己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黑孩子罗伯特》,去了解事件的缘由。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读课文,正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交流生字新词,认读。

  3.思考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精读课文,了解罗伯特的品质。

  1.罗伯特捐给丽莎的钱,是怎么来的?这些钱罗伯特本来想干什么?从哪看出罗伯特喜欢飞机模型?

  结合学生的朗读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罗伯特对飞机模型的喜爱以及他挣钱的不容易。为学习捐钱做铺垫。

  2.读读罗伯特捐钱的部分,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3.引导学生体会:丽莎是罗伯特的好朋友吗?她对待罗伯特的态度怎样?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种族歧视。即使丽莎这样对待他,可是罗伯特心里是怎样想的?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罗伯特渴望平等,心地善良。罗伯特捐了钱,可是为什么却一路伤心地哭着回了家?从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罗卜特既不能买飞机模型、又担心丽莎因没钱治病而死去的'复杂心理。引导学生体会到:罗伯特的宽容、善良、纯真、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品质。

  4.自己练习朗读。

  5.指名朗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课时小结。

  板书设计:

  黑孩子罗伯特

  喜欢战斗机模型纯真

  挣钱善良

  捐给丽莎治病宽容

  富有同情心

  作业设计:

  1.读熟课文。

  2.抄写美词佳句。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品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课。

  说说文章讲了一个故事。你认为罗伯特是个怎样的孩子?(本文叙述了黑孩子罗伯特为了救治得病的白人同学,毅然捐出了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刻画了一个天真、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黑孩子形象。)

  二、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最后5个自然段,思考讨论:在丽莎爸爸的怀抱里,罗伯特为什么禁不住低声哭了起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丽莎的爸爸原来对待罗伯特态度不友好,在罗伯特行为的影响下,改变了态度,使罗伯特很激动。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了解种族歧视对孩子的影响,体会课文的中心。

  1.丽莎的爸爸拥抱了罗伯特,罗伯特为什么很激动?

  2.丽莎的爸爸一开始对待罗伯特的态度,就是一种种族歧视,这种种族歧视给黑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你还从课文中哪些描写体会到这种创伤?

  3.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有关描写。

  4.全班交流,谈体会。引导学生抓住罗伯特生活的环境和人们对他的态度来体会感受。

  5.者作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希望消除种族歧视,黑人能和白人平等地生活。

  6.课文第一段在情节上和后面的几段联系不是很密切,能否去掉?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第一段点明中心,突出中心,不能去掉。

  四、领悟表达方法。

  1.你是怎样体会到罗伯特的品质的?课文抓住了哪些方面进行记叙的?

  2.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课文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记叙,表现出人物的品质。

  3. “教堂外面的玫瑰花开得好红阿!”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能体会到什么?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练读。

  2..在小组内进行朗读比赛。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六、交流“我的视角”。

  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思考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填写“我的视角”。

  七、质疑问难。

  八、课时小结。

  • 相关推荐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黑孩子罗伯特》说课稿06-09

《黑孩子罗伯特》原文06-14

《黑孩子罗伯特》说课稿08-04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设计06-13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设计08-25

《黑孩子罗伯特》教学设计04-16

黑孩子罗伯特课件资料06-10

《黑孩子罗伯特》教学设计04-16

黑孩子罗伯特教学反思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