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葡萄沟》教案优秀

2023-02-23 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葡萄沟》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葡萄沟》教案优秀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茂密、喜爱、好客、五光十色“等词语。能用”好客、五光十色“造句。

  2、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分层次介绍葡萄沟的方法。

  4、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分层次介绍葡萄沟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分层次介绍后葡萄沟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接题、激发兴趣。

  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简介吐鲁番。

  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初读课文,捕捉文章主要内容。

  (自由读)想: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过渡: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节来理解。)

  3、学习第1自然段。

  (默读)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生产什么水果?最著名的是什么?理解“喜爱“一词。举例说说都什么事物是你喜爱。

  指导朗读,水果的名字要读得一高一低,重点指导“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一句重音‘喜爱、成熟了’”。

  4、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

  (2)(轻声读)这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用“----”划出,再理解句意。

  (3)理解“茂密、凉棚”,说明什么?

  又讲到了什么?

  (4)(出示图片)深入理解葡萄长得好。

  (5)指导朗读:喜爱的语气。

  (6)指导背诵:(出示背诵提示:葡萄种在哪----枝叶----果实----人好客)

  5、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组自学讨论:A.这段主要写什么?B.先写了------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按提示有条理的讲述)

  (2)集中学习,看投影片讲述,重点知道学生记住荫房的构造特点及为什么能制成葡萄干有什么特点?

  6、。总结全文。所以人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为什么好?

  请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7、分段指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全文)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然后指名背诵。

  二、学习生字。

  1、自由写字5分钟。

  2、认准字音、分析字形、扩词。

  3、竞赛:看谁记得清。(教师听写)

  4、指导书写。

  5、用“五光十色、好客”造句。

  6、写出下面字的偏旁部首,再数数每个字各几画。

  新( )---- 坡( )---- 阴( )----

  孔( )---- 味( )---- 蜜( )----

  7、做课堂练习,并检查指导。

  8、课外阅读17、18课。

  板书设计:葡萄沟

  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葡萄沟出产水果: 葡萄:大、多

  (好地方) 五光十色(颜色美)

小学《葡萄沟》教案优秀2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细读课文,认识葡萄沟为什么真是个好地方;在句子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及其运用;教学过程中融入作文模仿教学。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的词语。

  (2)回答思考问题: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齐读第一句)

  (3)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4)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2、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葡萄长得好)

  (2)本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

  (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解释“凉棚”。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

  ②指名读第三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果实累累)先讲什么?(成熟的季节)再讲什么?(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最后讲什么|(果实的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

  ③指导朗读。葡萄钟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爱葡萄,要读出这种喜爱的语气。(范读、齐读)

  (4)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指名读第四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热情好客、摘下、吃个够等)

  (5)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指名读)读后回答。(葡萄种植的地方)

  (6)齐读第二段。

  (7)小结:第二段,作者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读讲第三段:

  (1)第三段讲了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默读课文。这段有几句话?

  (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阴房)

  (3)看图:阴房建在哪儿?什么样子?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

  (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读第三句。

  引导学生看图。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

  (5)在阴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颜色鲜、味道甜)

  (6)谁能说一说,这一段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后讲葡萄干的特点。)

  4、总结全文。

  (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

  (2)教师归纳: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齐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二段。

  自由练习背——指名背——集体背诵。

小学《葡萄沟》教案优秀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丰富特产,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课文的中心赞美葡萄沟,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本文蕴含了深厚的人情美,是一篇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1、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堂上适度地“动”起来,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

  2、小学生以形象性、直观性思维为主,对色彩鲜明,具体形象的材料感兴趣,

  3、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及地域限制,难以理解文中对事物及人情的描写。

  4、学生的学习经验积累较少,在阅读理解、查找资料等方面还需借助老师的引导。

  【教学策略】

  1、本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在新课引入,体会情节,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时,我采用情境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葡萄沟的美。

  2、坚持以“读”为本,采取听读、领读、自读、齐读、指名读等形式,做到熟读精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达到增强理解、积累语言的目的。

  3、充分开发教学资源,打破课本文本的束缚,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进行语言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口头说话,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过程与方法:

  知道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学习和人热情相处。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祖国、与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

  【课前准备】

  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新疆风情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2、课前交流、启发谈话:

  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对那里了解多少呢?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3、指导书写,感知课题:

  ⑴ 出示课题: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一起走进葡萄沟。

  (板书课题)

  ⑵ 读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听课文录音,在书上划出赞美葡萄沟的句子。

  3、检查交流。

  三、深入学习,研读悟情

  1、学习并感悟葡萄沟的“水果多”:

  ⑴ 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⑵ 指名读。

  ⑶ 老师领读: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最喜爱的是什么?

  ⑷ 指导有感情朗读。

  2、学习并品味葡萄沟的“葡萄美”:

  ⑴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⑵ 先请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⑶ 指导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和词语。如:

  (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

  ⑷ 理解“五光十色”:

  ① 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② 用画笔把葡萄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涂好后把它挂在“凉棚”上(指着黑板上的挂图)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③ 练习用“五光十色”说一句话。

  3、学习并感受葡萄沟的“人热情”:

  ⑴ 说一说:

  热情好客的老乡是怎样做的?

  ⑵ 讨论:

  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

  ⑶ 引伸:

  你家中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呢?

  4、学习并体味葡萄沟的“葡萄干甜”:

  ⑴ 尝一尝:

  葡萄干是什么味道?

  ⑵ 看一看:

  小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葡萄干的制成过程。

  (课件演示)

  ⑶ 说一说:

  葡萄干的制作过程,用上“先、接着、再、后”等词语。

  ① 小伙伴合作互相说。

  ② 代表汇报。

  ③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葡萄干的甜。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总结课文: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我相信同学们会有各自的感受,请你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的西部。使新缰成为祖国西部一支美丽的民族之花。

  2、激情:师生齐唱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延伸课外,拓展实践

  1、结合课文和有关资料,为葡萄沟设计导游词。

  2、用你查阅与搜集到的与少数民族风情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办一期组报。

  【板书设计】

  葡萄沟

  水果多

  葡萄干甜 是个好地方 葡萄美

  • 相关推荐

【小学《葡萄沟》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葡萄沟》优秀教案06-15

葡萄沟优秀教案06-15

葡萄沟优秀教案07-23

葡萄沟优秀教学教案06-28

《葡萄沟》优秀教案范文06-29

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06-28

《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06-25

葡萄沟优秀教案三篇06-28

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