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有的人》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文《有的人》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活”与“死”的深刻含义。
⑵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反复抒发感受的写法。
⑶品味诗歌形象、意味深远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加强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从而带动对诗歌的理解品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想
㈠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对比的手法。
⑵形象的语言,深刻的哲理。
2、难点
对两种人生态度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㈡课时安排1课时
㈢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㈠链接生活,入其境。
1、播放视频。
2、教师导语。
㈡诵读揣摩,感其情。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诵读(要求把握节奏、重音等,读出抑扬顿挫)。指名朗读。
3、感受诗中激情。
你刚才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的?
㈢捕捉品味,明其意。
1、诗歌副题为“纪念鲁迅有感”,请在诗中找出暗指鲁迅先生的诗句。
2、进而回忆鲁迅先生一生中重大的转折事件,感悟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
3、捕捉诗中的意象,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诗歌是用具体的形象思维的,读诗要抓住意象,闭上眼睛,有哪些感受最深的形象浮现在你的眼前?
㈣联想延伸,悟其理。
1、诗的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为什么以“有的人”为主题?
2、在历史或现实中,有许多流芳百世、永垂千史的人物,这首诗唤起了你的哪些联想?
㈤激情诵读,抒其志。
学生设计中选方案:
[方案1]女生齐读每节诗的前两句,男生齐读每节诗的后两句。领会诗中的对比、反复手法。
[方案2]领读第一节,女生齐读后六节的.前两句,男生齐读后六节的后两句。领会诗的总分结构。
[方案3]领读第一节,女生齐读二、三、四节,男生齐读五、六、七节,对应朗读,明确诗中的对应。
老师设计
[方案4]教师诵读题目、作者,一女生领读第一、二、三、四节的前两句,一男生领读第一、二、三、四节的后两句,然后女生齐读五、六、七节的前两句,男生齐读五、六、七节的后两句,最后全班齐读第一节。
课文《有的人》优秀教案2
设计意图:
《有的人》是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臧克家所作的一首高度凝练、句句闪光的诗,全诗语言质朴,采用强烈的对比与严密的照应相结合的手法,以鲁迅为镜,揭示“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的深刻哲理,耐人咀嚼和回味。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略读课文要求,把阅读的核心、质疑的主人、积累的主体回归为学生,高年级的学生有能力自读自悟,在感悟到“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的开篇对比后,引导孩子从“对人民的态度”,“人民对两种人的态度”来对照研读,渗透鲁迅的相关资料,丰富人物形象,拓宽感受的空间,也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表达、积累能力。同时在一“骑”、一“俯”,一“上”、一“下”间,反复朗读,读出鲁迅的高尚情操,读出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读出所有像鲁迅这样的人都值得“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必然灭亡的道理。
2、反复朗读,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3、搜集材料,走进鲁迅,走进那个时代。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对比手法,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
教学难点:
从特写强对比中,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必然灭亡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
2、图片、课件(鲁迅的名言等)。
课前谈话:用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鲁迅。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入课
1、鲁迅走了,但他留给后人的很多很多,十三年过去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臧克家仍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有的人》。
2、读题,质疑
梳理质疑:“有的人”指谁?
二、自主初读,吟诗解疑
1、略读课文怎么学?生交流学法。
出示阅读要求:
(1)读准确,读流畅。
(2)“有的人”指哪些人?
2、读诗:读准字音。
(1)分节读诗,正音。
强调预设:朽,理解:不朽。
3、吟诗:读顺诗歌。
回归整体,读诗。
4、比较发现,现代诗的特点。
齐读诗歌。
三、合作赏析,品悟主旨
1.“有的人”指的是同一种人吗?
(1)(随即出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轻声读读,发现什么?
两个“死”,两个“活”一样吗?
(3)朗读指导“有的人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现在你心里应该非常明白,两个“有的人”一样吗?
(4)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对比。
2、合作学习,细读《有的人》。
(1)找找两种人的不同,在旁边写上批注。
(2)交流心得。
3、重构课文,对照感受
(1)第2到6节中找出第一类人。组内读读。
①(出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②这些“有的人”是怎样的人?他们的结果呢?(出示)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③用一句话说说这样的人。
伟大,实则渺小,让你想到哪些人?
(2)另外的“有的人”呢?
①(出示)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
课文《有的人》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查找鲁迅及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鲁迅像,这位是谁?你了解吗?教师出示鲁迅资料。指名读。
2、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谁说的,生齐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过渡:鲁迅是一个时刻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人,他爱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他。板书:爱人民,人民爱。今天,我们学习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歌《有的人》。
3、一起来认识一下臧克家,课件出示臧克家资料及写作背景,教师口述。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诗歌,请同学们多读几遍课文,每读一遍的感受和收获都是不一样的,看看谁的收获最多。边读边注。
2、生自渎诗歌
3、交流收获。
学生说不到的教师提示:
1)哪些句子表达出了作者对鲁迅的怀念。
2)描写了几种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4、相信其他同学肯定还有很多感受和收获,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吧。想读哪一小节就读哪一小节。
5、指名读。
6、教师指导读、范读、理解读。
7、如果将文中“有的人”替换成某一种人怎么换,代到诗句中读一读。
过渡:这首诗歌不只是单纯的怀念鲁迅,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哪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着,歌颂了鲁迅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板书:无私奉献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拿起你的笔,快速记下你此时的感受。
3、交流感受
教师赠言:同学们让我们把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学习,以期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4、最后给大家留一项作业课件出示,教师读。
收集有关鲁迅的名言、故事、著作等,办一期纪念鲁迅为主体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这是一片略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憎爱分明的感情,并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诗歌语言朴素,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一开始安排学生自学感悟,教师点拨引导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朗读,将鲜明的对比融入到朗读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拓展到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说得非常好,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起来,于是安排了写,记下此时的感受。
- 课文《有的人》优秀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课文《有的人》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课文《有的人》优秀教案12-16
课文《有的人》的教案04-06
课文《有的人》教案02-22
关于课文有的人教案06-12
课文有的人教案设计06-12
《有的人》课文09-06
《有的人》优秀教案教案06-13
《有的人》优秀教案09-10
有的人优秀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