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关于诗歌鉴赏的常见考察范围
2、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
导学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
以刚刚做过的段考题为导入,向学生们说明鉴赏诗歌是一定要抓住诗中关键字的提炼。再者以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等人的名句来说明诗歌中炼字的重要性。
二、高考要求
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2、古诗词鉴赏考查范围
三、真题回放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精讲】(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步骤二)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步骤三)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迁移训练)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迁移训练)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咽”即呜咽之意,“冷”即阴冷之意。(第一步)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使山林显得阴冷。(第二步)“咽”、“冷”两字运用使动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第三步)
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四步)
四、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
- 相关推荐
【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相关文章: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01-29
看诗歌鉴赏之“炼字”06-12
诗歌鉴赏之炼字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12-06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技巧12-01
诗歌鉴赏之炼字类解题教学方案11-18
诗歌鉴赏之炼字 导学案 (人教版高三)12-06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学案06-12
诗歌鉴赏语言的炼字方法讲解09-26
高考语文的诗歌鉴赏炼字技巧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