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螳螂捕蝉》教案通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螳螂捕蝉》教案 1
【学习目标】
1.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的含义。
2.学会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3.能够用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理解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课文提示】
1.作者刘向(约前77—前6)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九叹》等辞赋33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2.选自《说苑》。《说苑》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词语积累】
悲鸣饮露委身曲附傍延颈务欲得其前利顾患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原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翻译: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
原文: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翻译:蝉高高在上一边悲伤的鸣叫,一边吸饮露水,(它)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后面;
原文: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翻译:螳螂紧贴树枝弯曲前肢想捕食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旁边;
原文: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翻译: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吃螳螂,却不知道弹丸在它的下面(正要弹射它)。
原文: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翻译:这三种情况都是力求要得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忌它们后面的灾祸啊。
【课文分析】
蝉、螳螂、黄雀在同一背景的舞台上,演出着相似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却都在于贪图眼前小利而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人如果这样,也免不了悲剧的结局。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潜伏的危机、杀机,最终是免不了要招致灾祸的。所以,居安思危、近忧远虑,应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原则。
【思考问题】
1.本故事给我们叙述了怎样一种场景?
(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想象:拿着弹丸的人欲射黄雀——黄雀延颈欲啄螳螂——委身曲附的螳螂欲取蝉——蝉正得意洋洋地饮露。)
2.怎样描写蝉、螳螂、黄雀的?
(“蝉”、“螳螂”、“黄雀”都为眼前的利益而显示出得意忘形的神态:蝉——悲鸣饮露、螳螂——委身曲附、黄雀——延颈欲啄。然而它们不知道悲剧即将发生。)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本来是告诫君王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现在用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防备后患的人。)
《螳螂捕蝉》教案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一开头,就可以看出老师是把这篇课文作为写人的文章来教的。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少年”的形象,是对的。]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两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从
“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过渡:看来,这位少年他是非等到吴王不可了。三天后,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他是怎么与吴王交谈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
①用“”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③你觉得故事中,哪句话讲得最有道理?
④讨论:你觉得少年所讲得“它们”表面上指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指蝉、螳螂、黄雀。螳螂想啄食蝉,黄雀想捕食螳螂。)
⑤引读故事。(师引)蝉一心想着——(生读)眼前的露水,(师引)却没顾到——(生读)身后的螳螂;(师引)螳螂一心想啄食——(生读)眼前的螳螂,(师引)却没顾到——(生读)身后的黄雀;(师引)黄雀一心想捕食——(生读)眼前的螳螂,(师引)却没顾到——(生读)树下的少年。(师引)蝉、螳螂、黄雀,它们(生读)都只顾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身后的祸患。
⑥少年讲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先让学生弄清情节,通过分角色的朗读,进入情境。然后把少年讲的故事找出来,讲述、讨论,理解寓意,并理解少年“用意”。层次十分清楚。]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少年讲了这个故事,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3、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出示填空: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受到了启发,明白了,所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深入探究。
1、少年的目的达到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少年怎么会想到讲这个故事的?(因为吴王所处的环境与“螳螂捕蝉”有相似之处。因此,少年就通过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2、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么少年的劝称得上是什么呢?(智劝)
3、小结。侍奉吴王的少年懂得一个好的主意要成功,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恰当的时机,他真可算得上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引导学生进行对照、分析,深刻地理解少年的形象。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很好地渗透了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而且照应了开头。]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吴王很固执,不听大臣的劝说,一定要攻打楚国。但是,后来他听了少年的故事,坚决地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你读了这个故事,又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
1、复述寓言故事。
2、填空:
《螳螂捕蝉》一文,主要写了少年巧用,从而体现少年的,同时还告诉我们的道理。
板书:
23、螳螂捕蝉
螳螂
(吴国)
(楚国)蝉黄雀(其他诸侯国)
少年智劝吴王(有勇有谋)
[充分利用了文本资料,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少年的形象,学习他的精神和品质;而且从吴王的角度思考,懂得一个人应该勇于改正错误,还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寓意。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方面,抓得也较为全面,既有理解的训练,又有积累和运用的训练。]
《螳螂捕蝉》教案 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
3、师生共同探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体会少孺子的机智、爱国。
4、结合文章的内容,扩写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读写结合点:
结合文章的空白点扩写课文,使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体会。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做事瞻前顾后、通盘考虑的态度;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上节课,我们结合文中注释读通了这片文言文,并了解了文章大意。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少孺子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板书:少孺子吴王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起因部分:
教师:正如大家所言,故事因吴王伐楚开始,书中是怎样写的?
⑴指生读----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吴王的固执、骄横跋扈)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⑵可以质疑如:吴王为什么会如此坚决的攻打楚国呢?请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⑶请你想象一下群臣听到后会是怎样的情形?指名说
⑷少孺子听到后,又会如何想呢?
2、学习经过部分:
⑴自读描写少孺子行为、语言的语句。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何疑问?
⑵出示描写他行为的句子——指生朗读,谈理解。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指导朗读,把他的动作读清楚。
⑶质疑,如:他为什么连续三天这样?(学生理解到他是等机会劝吴王就可以)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他终于遇到吴王了。看到他满身露水,吴王非常惊讶,他说-----子来,何苦沾衣如此?(指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⑷于是,少孺子就对他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们不妨读读
出示少孺子的部分语言。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以;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后下也。
⑸你能展开想象,把这有趣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
教师:蝉、螳螂、黄雀这些小动物何等警醒,平时生活中,你想悄悄靠近都难,而此时,在离它们不远的地方,就潜伏着可能置它们于死地的敌人,这种危险怎么就察觉不到呢?
学生分析,引出——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指名朗读,多有哲理的话呀,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6)听了他的话,吴王恍然大悟——善哉!乃罢其兵
这三个小动物之间的趣事何以让坚决举兵的吴王罢兵呢?
出示地形图——观察、分析(说出战争对国家的危害,对百姓的危害)
⑺一番话点醒梦中人,吴王此时会想到什么?又会对少孺子说些什么呢?
写话练习
3、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⑴学生提不出,老师质疑,如:吴王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呢?
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这点看到少孺子是一个()的人。(足智多谋、机智等)
⑵正因为如此,他在给吴王讲故事时是非常轻松、随意,我们再读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指导朗读——背诵)
⑶从全文中,你还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自己的理由。
板书:爱国、勇敢
⑷怪不得,吴王称赞道——善哉!
言下之意,是()善哉!
4、多么机智爱国的少孺子,多么有趣又寓意深刻的故事,尽然于这简短的
100多字中,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之一。除此以外,它还有这样的特点——出示课件
古今翻译的不同如:悲,今译为悲伤;古代译为动听
其的指代用法。在句中都表示他的或他们的,但所指却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后人将这个故事缩为一个成语,想必大家都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学了这个故事,给你的最大启迪是什么?可以从少孺子的角度,也可以从吴王的角度来谈。
《螳螂捕蝉》教案 4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说说“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螳螂捕蝉》。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少年通过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二、抓关键词,复述故事(目的:分散复述的重点)
1、听写四组词语
A、蝉悠闲自由自在B、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C、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D、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2、请联系这四组词语,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要求:大泊中心校束晓燕
边听边记
3、记住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按这四组词语和挂图(出示)复述故事。(可以加进自己的想象,进行发挥、创造,尽量做到具体、生动)
4、指名复述故事。评价
5、故事中有哪几个主人公?9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谁能用箭头来表示一下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过渡:这就是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想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
三、自主阅读,体悟道理
1、请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2、交流。
(1)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2)指名读。(评价、试读)读了这句话后有什么疑问吗?
(它们三个“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是什么呢?……)
(3)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家想想,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独立阅读,从文中找答案;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4)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5)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出示表格,检查学习效果。你会填吗?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6)、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么想的呢?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3、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吴王明白了什么?从中可看出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练读这句话)
过渡: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结合质疑,体悟少年的智慧
1、重点讨论:那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悟到少年是智劝)
2小结:如果说大臣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么,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可见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结合学习第三自然段内容,随机点拨:哪些词语能体现出他冒死巧谏的智谋和决心?练读)
五、练读对话,练习表演(目的:深化理解课文,同时进行朗读训练、复述训练)
a)课文以简练的语句写出了少年冒着极大的风险劝说吴王的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表演出来的话,你们觉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1.熟读对话,读出符合人物身份的恰当语气,最好能记住。
2.根据语言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
3.加进旁白。(结合第3自然段内容,加进这样的想象:花园里此时是怎样的的一番景象呢?形成表演前的旁白)
b)学生分别逐项准备,逐项汇报。
1.分角色朗读对话,进行评价。
2.自由选择同伴合作练习表演,体会人物的神情、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口述旁白,评议、补充。
c)哪两位敢于上台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评价。
六、总结课文,课堂练习
1、总结课文:这篇寓言故事中的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到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最终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学了课文,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你身上有过这样的教训吗?
2、这则寓言故事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A、借助故事说明道理:这是寓言的一般表达方式)
(B、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3、课堂练习,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出示句子,指名读:
A、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B、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指名造句,师生评议。
七、布置作业
1、造句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2、填空
学了这篇寓言故事,我们认识了()的吴王,()的少年,懂得了()的道理。
3、学习课文的写法,编一则寓言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23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少年
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基本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探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学生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堪设想”的后果,可在学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学生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螳螂捕蝉》教案 5
教学要求:
1.细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并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悟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朗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不堪设想乘虚而入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转来转去祸害大王隐伏处死前爪露水
(2)朗读写词语蝉悠闲自由自在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隐伏着祸患
(3)说话练习(用以上每一排上的词语先说一句话,再连起来说一段话)①学生自己试讲后交流。②出示卡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③教师小结投影出示图片
(4)投影故事内容,齐读(教师边出示蝉螳螂黄雀少年图片)
(5)你觉得故事中哪一句话讲得最有道理?投影句子:“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学生齐读
三、质疑,导入精读
1、读了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交流,归纳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四、学生自主探求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同桌讨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2、学生交流
五、指导精读感悟课文过渡;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投影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指名读
(3)这句话大臣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4)联系课文说说:“乘虚而入”“不堪设想”的意思。
(5)你觉得大臣的意见如何?(意见正确,考虑周到)
(6)指导读好这句话。
(7)吴王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
(8)吴王这样坚持自己的错误意见,一点也不觉悟,谁也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吴王的这种表现?对,这就叫(板书):执迷不悟。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过渡: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想劝说吴王,他又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学生齐读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你从中体会出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2)教师设疑:(机动)少年为什么不当场进去讲述这个故事?如果当场当时跑进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师述:学到这里你对第一个问题理解了吗?(指名学生说说)
(3)教师小结以上段落学习的`方法。
(三)指导精读、领悟课文第4-12段。
(1)请大家照以上方法练读以下各个自然段。
(2)学生练习朗读
(3)检查:指名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想一想:每一句该怎么读才有味道?①学生评议并进行朗读练习,②
教师小结:讲一个故事要生动,不然,吴王不爱听。
(4)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提示:注意吴王、少年的语气有何不同,体会他们各自的语气、神情。
(5)男女生集体分角色朗读。
(6);出示句子讨论: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①“它们”是指谁?说说它们“眼前的利益”各是什么?“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学生回答,完成板书:捕啄弹)
②这里的“它们”除了指这些外,还可能指谁?为什么?
③吴王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的祸患是什么?
④这句话和前面哪一句话是有联系的?
小结
(四)指导精读第14自然段
(1)吴王听了有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从哪里看出来?板书:恍然大悟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①“悟”是什么意思?“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②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师述:学到这里你对第二个问题理解了吗?(指名说说)
③出示填空: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受到了启发,明白了所以取消了攻打了楚国的念头。
六、总结课文学了这一课,对你今后做事有什么启示?
《螳螂捕蝉》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收集八字成语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吴王不仅不听,还下了个死命令,那么,大臣们为什么要反对呢?吴王又下了个什么死命令呢?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学生交流。
4、想象说话。会产生哪些不堪设想的后果……
5、吴王的态度如何?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吴王?
(出示两组句子。吴王下了个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就处死他。)比较两个死的意思。
过渡:可就是这位固执的吴王,听了少年的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故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呢?(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学故事,明寓意。
1、学生读故事内容。
2、指名说蝉、螳螂、黄雀的共同之处。齐读。
3、说说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
4、齐读故事。要求读出蝉、螳螂、黄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心理。
5、练习复述。(出示图片和原文中的词语)
6、指名复述,师生评价。
7、交流故事的带来的启示。(板书: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危险!)
8、吴王恍然大悟,悟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吴王?(小结板书:吴王攻楚诸侯国在后。)
过渡:这究竟是位怎样的少年呢?
三、感悟少年。
1、(出示读书要求)学生自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在文中批注。
2、全班交流。(要求:先读出文中的词句,再说自己的想法)
3、师适时点拨和引导,让学生体会少年的爱国、勇敢、智慧等特点。
4、教师小结:同样是劝,大臣的劝阻遭到了吴王坚决的反对,而少年的劝说却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位少年的劝说是一种怎样的劝?
5、学生回答。(板书:少年智劝)
过渡:少年用智慧劝阻了吴王了,早朝时,吴王如何向大臣宣布呢?
四、拓展延伸。
1、学生练写吴王早朝时的讲稿。
2、指名扮演吴王上早朝。
3、(出示一段古文)学生对照课文边读边理解,并找出表示寓意的一句。
4、引导学生说八字成语。
五、作业布置。
1、找一些成语的典故读读。
2、小组演演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少年智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王明理吴王攻楚诸侯国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危险!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教学中,我抓住吴王前后态度的对比,少年与大臣的对比,突出少年的形象。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对课文中的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在指导学生读书和引导学生感悟方面做得还不够。当学生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学生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的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
《螳螂捕蝉》教案 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指导学生读懂《螳螂捕蝉》的故事,学习在阅读中体验人物的内心。
3、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人物情感,领悟寓意。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螳螂捕蝉》的故事,学习在阅读中体验人物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从《螳螂捕蝉》的故事入手,揭示中心。
1、默读,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直接写这个故事的。
2、生自由读第九自然段,练习讲故事。
3、指名说故事,师相机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
4、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少年”,它们的表现怎样?再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词语。相机板书:休闲、捕捉、啄食、瞄准。
5、从他们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齐读文中的句子。
相继板书: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
6、那我们再来看一看,“蝉、螳螂、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比较一下,它们值得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吗?相机板书:不能、而。
二、从吴王听了少年故事后的感悟,揭示中心。
1、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后恍然大悟。“悟”是什么意思?“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那吴王明白了什么呢?
生读第一段后回答。师相机板书:楚国、吴国、诸侯国。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2、揭示中心: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
三、从吴王的变化,感悟少年的机智勇敢。
听了少年的话,吴王终于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多的大臣劝说吴王都没有奏效,为什么他听了少年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
四、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寓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复述故事。
1、出示词语:乘虚而入、不堪设想、螳螂捕蝉、恍然大悟。
2、指名讲故事。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少年
休闲捕捉啄食瞄准
楚国吴国诸候国
(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
教学点评:
《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正隐伏着的祸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点,定位准确、科学;教材处理大胆重组,不拘泥于面面俱到;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参与,关注知识生成;教学评价充满情感,注重激励,体现了多元化。在本课时教学中,执教老师紧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单刀直入,拎起故事的线索——“蝉、螳螂、黄雀、少年”。抓住文中描写“蝉、螳螂、黄雀”神态、动作的语句,突出它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接着,教者又紧扣吴王听了故事后的感悟,点出了“楚国、吴国、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再此突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着的祸患”。课文结束时,教者设计了“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明白成语本意的基础上,再明白它的寓意,也是对“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着的祸患”的再一次强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做繁琐的分析,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螳螂捕蝉》教案 8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理解“螳螂、诸侯、禀报”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有感情地读好少年和吴王的对话,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读好少年和吴王的对话,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读准“螳螂”的读音及认清字形。
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学:这则寓言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和自己的疑问开始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尤其注意长句子的正确断句,要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词做上标记。
2、学生按照初读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并正音。
螳螂捕蝉恍然大悟自由自在不堪设想乘虚而入禀报诸侯劝阻瞄准毫不介意侍奉?固执
(2)理解词语意思。
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然后让学生互相答疑。
教师重点点拨以下词语: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3)指导书写:“禀”上下结构,下面为“示”,书写时要托住上面部分。“侯”没有小竖,与“候”要区别开。“螳螂”都是虫字旁,并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结构要紧凑。
(4)指名分段读文。
尤其注意指导长句子的读法。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2、学生先读文独立思考分层次,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在班内交流。
第一段(1自然段):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
第二段(2~11自然段):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自然段):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圈圈画画,讨论质疑
1、导学:你喜欢读精彩的故事吗。
是怎样的原因让你喜欢。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故事有趣,读起来轻松;有人生的道理;惊险刺激,像探险一样;故事人物形象生动,感染人……)
3、导学: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是否也蕴含这些因素呢。默读课文,圈圈画画,找出依据。
4、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画相关语句。
5、在小组内讨论、质疑、交流画出的语句。
6、小结:同学们找到的语句都是很好的.依据,这则寓言故事究竟蕴含哪些让我们喜欢的因素呢。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先描红生字,再在本子上书写生字,最后听写。
2、熟读课文,按照分的层次练习复述。
3、搜集八字成语及背后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简洁入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这个题目其实是出自一个成语,结合课前搜集谁来说出这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上节课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可以分为几部分。
3、上节课我们还对精彩故事的必备条件进行了讨论,大家喜欢的故事大概有这么几点:有着深刻的道理,情节一波三折,感到惊险,人物的某种品质或精神打动了你,触动了你的心弦,读着有趣、轻松。《螳螂捕蝉》是一个蕴含这些因素的精彩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上节课你圈画出的“依据”是否成立。
二、品读感悟,赏析精彩
1、有道理。
(1)导学:本文精彩因素中最明显的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能只想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故事中这个道理是如何来揭示的。
用课文中的“依据”来说明。
(2)学生思考后回答:通过少年讲故事来说明,也就是在课文的
9、11自然段,(3)指名读
9、11自然段。
(4)导学:我们可以把它连成一段话来读,最直接说明道理的是哪一句话。什么是眼前利益。
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
(5)学生借助课件中蝉、螳螂、黄雀的利益和隐患的图片,直观感受故事情节,体会道理。
(6)小结:所以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的危机。这个道理让这则寓言精彩。
2、惊险。
(1)导学:这个故事确实告诉我们重要的道理。那么这个故事有惊险之处吗。所谓惊险,也就是让人担心、紧张,并有悬念。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中有这样的惊险和担心吗。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小组内逐一说。
(3)教师引导学生班内交流:文章带给我们的惊险和担心。
A、担心吴王攻楚,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B、少年想去劝,可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
C、担心少年不能被吴王发现或是吴王怪罪他。
(4)导读:第4~12自然段大部分内容是少年与吴王的对话,谈话的进程比较快,这个过程中你有担心与紧张吗。你会怎样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5)导读:你的一颗心什么时候放下来的。
吴王恍然大悟了,还记得大臣劝阻时他的固执吗。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6)导学:这时吴王悟出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知道了自己就像是故事中的蝉、螳螂与黄雀一样,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顾及到身后的隐患,如果自己执意攻打楚国的话,将会被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国家会遭难,百姓会遭殃。)
(7)小结:同学们,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吴王。(固执,但能知错就改。)是呀,吴王终于明白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了,我们也舒了一口气,够惊险。
3、感人。
(1)导学:故事中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课件出示文中插图)文中的少年与你们的年纪差不多大吧。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劝吴王,他为国分忧,有一颗爱国心,机智勇敢,他劝得巧妙。)
教师重点点拨:
选择时间——“清晨”。因为只有清晨才有露水,才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所讲的故事才显得真实。而且只有清晨有露水,少年才会“沾湿衣裳”,这也才能引起吴王的注意。这个“清晨”的时间是少年刻意选的,显示出其过人的谋略。
《螳螂捕蝉》教案 9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理解他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代指的不同内容。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讲述课文讲的故事并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默写课文中少孺子讲的那段话。
5.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是什么。
2.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熟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
课后小结:学生能正确读文,通过学生交流能理清文章的层次,知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再读古文时,需要教师指导如何停顿,以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句子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指名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吴王的话。
(2)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一些大臣却反对,吴王和大臣谁的意思正确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3)练读这句话,体会大臣们考虑问题的周到。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起因。
2.精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试用自己的话叙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故事:“螳螂捕蝉”。从“具体、生动”这一要求来评议指导。
(4)组织小组讨论:少年仅仅是为吴王讲一个故事吗?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找到理由?
(5)组织讨论:少年说的一番话,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6)带问题读课文。互相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2.分角色朗读全文,(同桌、小组、集体)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3.指导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
三、复述课文
指名复述课文,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具体、讲生动。
课后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学习古诗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课上先讲述了学期古诗文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生疏。
在备课过程中,我还考虑到螳螂捕蝉与打仗的联系,如果老师只运用语言去描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出示了一张地形图,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文章要说明的道理:考虑问题要周全,同时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轻人)的特点: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难点得到解决。
在讲课过程中我还注重朗读的指导,教给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方法,并运用多种方法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朗读古文的兴趣。
《螳螂捕蝉》教案 10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认读“螳螂”两字后齐读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个古代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了国王攻打邻国的事。那么,“螳螂捕蝉”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能国说服国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2、检查下列词语的理解:“不堪设想、乘虚而入、自由自在、恍然大悟”。
(1)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3)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理解词义。
指名说,集体讨论。
乘虚而入:趁着空隙或趁人没有防备时进入。
不堪设想:堪:能够。不能想像将会再成怎样坏的结局。
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3、针对前面对课文质疑的几个问题,指名发言,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这个故事的起因的是哪些自然段,写经过、结果的是哪些自然段。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组成小组相互讨论交流。
起因(1):吴王决定要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
经过(2-11):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结果(12):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分段熟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
2.了解“螳螂捕蝉”这则寓言的寓意,并能分析清楚“螳螂捕蝉”与“吴王伐楚”之间的关系。
3.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螳螂捕蝉”这则寓言的寓意,并能分析清楚“螳螂捕蝉”与“吴王伐楚”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讲述“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
1.请同学们翻开默写本,我们先来听写几组词语。
①蝉悠闲自由自在
②螳螂拱着身子前爪
③黄雀伸长脖子啄食
④少年弹弓瞄准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读题)《螳螂捕蝉》
3.(出示插图)我们来看这幅图。看着图,再根据我们刚才听写的这些词语,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吗?先自己说说看。(学生练说)
4.指名学生说,再请人说。
(①学生边说边贴板书:蝉,螳螂,黄雀
②如有学生说到寓意,及时予以肯定:你能想到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并把它的寓意告诉大家,你很会思考。
如没有学生说到寓意,就及时提醒: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每一则寓言故事都会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叫做寓言的寓意。如果你能在故事的结尾点明寓意,就会讲得更好了。
贴板书:一心想眼前利益没顾到身后隐患
5.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则寓言。
二.学文明理
1.在中这则寓言是一位少年讲给吴王
听的,它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又是怎样讲述的呢?让我们认真地来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
2.(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地、认真地朗读课文的2——12自然段
①找一找:在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哪一句话。把它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②想一想:吴王从少年的话中“悟”出了什么?
③评一评: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位人物,请你对他做出简要的。(并从书中找出理由)
(提示:①可以在书上做批注。
②各自完成任务后,如有时间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老师将讲给你们5、6分钟的时间自学,请你要抓紧时间啊。
3.自学
4.全班交流
1)交流第一个问题
(①出示重点句:“蝉,螳螂,黄雀,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②朗读:真是画龙点睛的一句话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交流第二个问题
(①贴板书:楚国,吴王,其它诸侯国
吴王终于明白了:不能像蝉,螳螂,黄雀一样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祸患啊。
②贴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祸患读一遍)
3)交流第三个问题
(①交流的重点应该是少年的智慧。提升:勇敢要有智慧的支撑。一个好主意想要成功,还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少年就是一位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的人。)
②读重点句:这两位人物都有令人喜欢的地方,但无疑少年是作者更加赏识的一位。因为正是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吴王明白了:做事(学生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的祸患。)
5.朗读训练
1)现在你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你喜爱的人物。凭着你对这个人物的喜爱,朱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读好。
2)(出示要求)读一读:把你喜欢的这位人物说的每句话都有感情地读好。
3)学生自读
4)指名读,再读,教师参与读
5)齐读:老师读旁白,喜欢少年地站起来读,喜欢吴王的坐着读。
三.拓展
1.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啊?最好能联系实际谈一谈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祸患
学会智劝
深明大义,知错就改)
2.同学们谈的都很好,我相信学习了这一课,又一个道理已经铭记于你们心中了。读重点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隐患。)
3.补充寓言
“螳螂捕蝉”既是一则有趣的寓言,又是一个能启迪人的智慧的故事。你还知道那些寓言故事吗?
四.布置作业。
请你仿照《螳螂捕蝉》这课文的方法,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与一则寓言结合起来,编写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23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
文献摘录:
寓言故事是根据刘向《说苑》中的有关记载改编。既是寓言故事,书中的人物都是寓言形象,有的还是假托的,不宜过多介绍史实,强调它的真实性。
-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螳螂捕蝉》教案】相关文章:
《螳螂捕蝉》教案10-07
《螳螂捕蝉》教案03-28
《螳螂捕蝉》的教案07-17
《螳螂捕蝉》教案精选10-16
[精品]《螳螂捕蝉》教案11-21
《螳螂捕蝉》教案15篇08-09
螳螂捕蝉注释11-14
《螳螂捕蝉》说课稿10-15
螳螂捕蝉作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