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案

2023-01-22 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舞蹈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舞蹈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体验手的灵活性。

  2.倾听并熟悉音乐 乐意随着音乐自由表演小鱼游的情景。活动准备:两段音乐、录音机、宝宝袜20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手变变变” 引起兴趣

  1.老师:小朋友,我的小手会变魔术哦,看我变了什么呀?(小鸡)再看看这次变什么呢(蝴蝶)

  2. 那你们的小手会变什么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二、回忆已有经验,扮演动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乐

  教师小结:你们的'小手真灵活,能变出这么多的小动物。那下面我们让这些小动物来跳跳舞怎么样?

  合着音乐的节奏,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来表现手部舞蹈。

  老师:原来你们的小手能跳这么好看的小动物舞蹈呀。

  三、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

  教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在这音乐里是谁在跳舞。

  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幼儿自由发挥相像。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是谁在跳舞呢?

  2.教师出示袜子小鱼:这是小鱼在跳舞。

  3.小鱼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问:小鱼怎么跳舞的呀?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小鱼在水里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游,可以蜷缩身体,还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动作

  四、学习小鱼游,感受新奇,快乐感

  1. 小朋友徒手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2. 小朋友戴上袜子,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五、创编小鱼游动作

  1.请个别幼儿尝试。

  2.倾听音乐单手表演小鱼游两遍。

  3.倾听音乐尝试两只手表演小鱼游一遍。

  六、结束延伸

  今天我们用小手跳了小鱼的舞蹈,我们还可以用小手跳什么呢?对了,小手还能跳很多很多的舞,小朋友们可以想一想,下次来教我们好吗?

幼儿舞蹈教案2

  活动目标:

  1. 进一步感知新疆舞的特点和风格,熟悉并掌握新疆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

  2. 能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新疆舞动作。

  3. 初步尝试小组合作表演舞蹈。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熟悉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四段歌词。

  2. 幼儿已掌握垫步、进退步等新疆舞步。

  3. 幼儿已学会新疆舞的基本手位。

  4. 新疆风景碟片、录音机、音乐磁带、动作图示、自制新疆小花帽、新疆服装一套。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教师与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观赏新疆风景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戴老师是那里人吗?”“我们新疆的风景非常美,请你们跟着戴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新疆美丽的风景吧!”幼儿做律动进入活动场地。(做律动时提示幼儿看看屏幕上风景)

  二、 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新疆舞动作;进一步感知新疆舞的特点和风格;引导幼儿随音乐做一些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1. 欣赏歌曲;聆听乐曲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欢快、有趣的情调。师:“你们看!我们新疆的风景怎么样啊?”“欢迎小朋友门到新疆做客!”(教师做新疆行礼动作幼儿就坐)师:“我们新疆不仅风景美,舞蹈也很美!刚才你们跳新疆舞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师:“前几天我们还欣赏了一首欢快、有趣的新疆歌曲,叫什么名字啊?““让我们再来一起听一听!”(幼儿边随音乐拍节奏边唱歌曲)

  2. 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a.创编掀盖头的动作。 师:“这首歌曲里讲了一个美丽的新疆姑娘;现在,戴老师就来扮演这个美丽的新疆姑娘,看!我带来了一块红盖头,我也盖在头上,请你们看看能看清楚我的脸吗?”(教师可以将红盖头掀起、放下让幼儿比较看看哪个看的清楚) “那怎样才能看清出呢?” “你来掀掀看,看清楚了吗?” “想要看清楚把盖头掀起来就可以了,那你能不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这个掀盖头的动作呢?”(提示幼儿动作要有好看、有美感) “哦!这个小朋友掀的真好看,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提示幼儿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b.创编看姑娘的动作。 “看清楚了吗?”“你是怎样看的?” “哦!你是这样看的,真漂亮!还可以怎样看呢?” “小朋友们真厉害,咱们把掀盖头和看姑娘的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边唱边跳)

  c.创编赞美姑娘的动作。 “看到这么美的新疆姑娘,咱们从心底里喜欢和赞美她,那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你对美丽姑娘的喜欢和赞美呢?” “哦!你是用这个动作来表现的,真不错!请小朋友看看刚才XX小朋友做的动作象不象这个新疆小姑娘做的`动作啊!”(出示图示) “这个动作在新疆舞里的名字叫《托帽手》,一只手放在脸的斜前方,另一只手放在小花帽的旁边,手心朝上,托好了小花帽,所以叫《托帽手》。” “一起来学学看!” “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每一个动作图示都要讲动作要领,并让幼儿模仿) “手是这样放的,那脚怎样做呢?”

  d.引导幼儿将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的动作来表现对美丽姑娘的赞美和喜欢,有托帽手、托腮手、三位手、弹腕手等等,我们听着音乐把这些动作跳出来好吗?

  ”e.教师示范表演。 师:“小朋友们跳的真好看,就象一群真正的新疆小姑娘。现在啊,戴老师把刚才小朋友们编的动作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舞蹈表演给大家看看,请你看看哪一个动作是你编的,如果你觉得戴老师跳的好就给我鼓鼓掌好吗?”

  f.帮助幼儿梳理舞蹈动作,随音乐和图示进行表演。

  归纳四段歌词的动作。师:“今天我们自己编了这么多好看的新疆舞动作,这首歌曲有四段,每一段的歌词都不一样,那咱们就选出四个动作,每一段用一个动作好吗?就先用这四个吧!” “请小朋友们小眼睛看好了图片上的动作,听着音乐来表演一次!

  ”换动作的顺序。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戴老师啊把着四个动作换个位置,看看你们能不能表演的和上一次一样好!”

  请个别幼儿自由调换动作顺序。师:“你们真能干!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调换一下动作的顺序,谁愿意来试一试?” “位置换好了,咱们看着这些XX小朋友排列的动作再来表演一次!”

  3. 尝试进行合作表演。师:“你们真棒!表演都很出色,咱们来分组表演好不好?” “咱们分成5组,每一组选出一个小朋友来扮演美丽的新疆姑娘,其他小朋友用刚才我们想出来的舞蹈动作表演掀盖头、看姑娘和赞美姑娘,好不好?”(幼儿分组表演) “

  5组小朋友都表演的不错!戴老师在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在第二段音乐间奏的时候,摆一个造型。我来拍照,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表演的最好!能不能做到?”(幼儿表演)

  三、结束部分师: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编了一个欢快、有趣的新疆舞蹈,你们高兴吗?看!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也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个欢乐的新疆舞吧!”(提示幼儿邀请是要做行礼动作。)

幼儿舞蹈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柔美的旋律和美妙的童声。

  2、通过语言描述、倾听音乐以及身体动作的参与,体验歌曲和谐、舒缓的意境。

  3、乐意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感受想象的愉悦。活动准备:歌曲磁带、录音机、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师生共同欣赏歌曲,萌发对歌曲的第一印象。“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这首歌是大人唱的还是小朋友唱的?它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

  二、分段欣赏。

  1、“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听一听歌里唱到了什么?”欣赏第一段。

  “歌里唱到了什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你们觉得小虫儿会思念谁?”“谁来做个思念的样子?”

  2、“让我们接着往下听,小虫儿又遇到什么情况了?”欣赏第二段。

  “这次又唱到了什么?听了这段你有什么感觉?小虫儿会想谁来陪它?”“谁来做一做星星流泪和玫瑰枯萎的样子?陪伴怎么做呢?”

  3、“下面这段的'旋律和前面不一样,你们仔细地听一听。”欣赏第三段。

  “听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小虫儿怎么样了?花儿又怎么样了?”“天这么黑,风这么吹,小虫儿还在继续飞吗?它在寻找什么?你觉得他勇敢吗?”“谁来学一学现在的小虫儿?”

  三、完整地欣赏歌曲,鼓励幼儿自由地加入身体动作。

  “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听这首歌,大家可以跟着音乐来做一做、学一学这只勇敢的小虫儿。”

  四、“你们猜一猜,这首歌里还会有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欣赏课件。

  讨论:“这部动画片里还有一个小客人叫东东。他在思念谁?他有什么愿望?你觉得他的愿望会实现吗?他需要怎么做呢?”“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想到谁?你会做什么让对方感受到你在思念他?”

  五、再次完整地欣赏歌曲,结束活动。

  “让我们回去后再思考一下,还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你不再感到孤独。”

幼儿舞蹈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根据图示学会筷子舞的动作。知道是民间舞蹈的一种。

  2、通过筷子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训练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使动作整齐、协调、优美。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独立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重点:根据图示学会筷子舞的动作

  难点:四肢协调的配合,筷子发出声音的一致性

  活动准备:物质:录音机、伴奏带、图示5张(总动作图示一张、每乐句图示各一张)。每位幼儿两把筷子。

  知识:熟悉舞蹈动作及音乐

  活动方式:集体、分组

  活动进程:

  一、导入

  1、幼儿听音乐拍手打节奏进活动室。

  2、出示筷子: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筷子还能用来跳舞呢。拿着筷子跳的舞叫什么舞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筷子舞》。筷子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人们拿着筷子到街上去跳舞,来庆祝节日,表示心情欢畅

  二、展开:

  1、今天我们跟着特殊老师学习,看特殊老师来了(出示总图示)这就是筷子舞的全部动作。请小朋友看着图示听一边音乐。

  2、学习动作:自己看图学习动作。

  1-2小节:体前敲筷子两下,敲腿三下。

  2-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

  5-6小节:体前敲筷子两下,两臂交叉抱胸敲肩三下。

  7-8小节动作同5-6小节。

  9-12小节:起立在椅子前,体前敲筷子八下,双脚原地踏步八下。

  13-14小节:左脚向左迈一步,双手在体前敲筷子两下。然后,重心在左脚上,右脚尖在左脚跟处点地,双手敲肩三下。

  15-16小节:动作同13-14小节,方向相反

  17-20小节:双手在体前快速敲筷子,一拍敲两下,双脚脚尖小碎步从椅子的左侧绕到椅子的后面。

  21-24小节,小碎步原地自转一周,双手在头上快速敲筷子。

  25-26小节:脚立正不动。双手体前敲筷子两下,然后左脚向左迈出蹬直,脚跟着地,右腿弯曲,双手体侧敲筷子两下。

  27-28小节:动作同25-26小节,方向相反。

  29-30小节:脚立正不动,双手体前敲筷子两下,然后双手叉腰,双腿弯曲一次。

  31-34小节:体前快速敲筷子,双脚小碎步从椅子的左侧绕到椅子前面。

  35-36小节:坐下,两手体前快速敲筷子,最后双手放置与双腿上。每学习两个乐句的动作,连贯的做一下两个乐句的动作)。

  3、巩固练习:1)、老师唱音乐,出示每个乐句的动作图示,幼儿连贯做。

  2)、出示总图示:分组练习

  3)、跟老师听音乐一起表演,要求动作整齐,跟好节奏,动作还要好看。

  三、讲评:筷子舞的动作还有很多,你还想拿着筷子做哪些动作?(幼儿自由想象动作),请小朋友编排好动作后,配上音乐再表演好吗?

  结束

幼儿舞蹈教案5

  艺术活动:《新年好》(演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学习边演唱边有节奏的演奏碰铃、铃鼓等乐器。

  2、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演奏,初步注意合奏时音响的和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已比较熟悉歌曲。

  物质准备:碰铃、铃鼓、圆舞板等、音乐《新年好》

  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欢快情绪。

  (1)幼儿听录音,感受歌曲的欢快,并用各种体态表达快乐的情绪。

  (2)教师伴奏,幼儿演唱,教师提示幼儿用饱满的精神、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节奏,学习表现三拍的节奏特点。

  1、引导幼儿徒手练习节奏|×××|与|×0 0|,初步表现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放慢苏速度演唱歌曲,指导幼儿随乐拍手为歌曲徒手伴奏。

  1、第一遍:用|×××|节奏型。

  2、第二遍:用|×0 0|节奏型。

  3、播放歌曲录音,指挥幼儿分两组边演唱边拍手为歌曲伴奏。

  3、幼儿持器演奏。

  (1)幼儿分两组练习演奏。幼儿持碰铃、铃鼓的一组演奏|×××|的节奏型。持圆舞板、木鱼的一组演奏|×0 0|节奏型。

  (2)引导幼儿持器完整的为歌曲伴奏。

  (3)提示:幼儿最初持器演奏时可用齐奏的方式,第一遍用|×××|的节奏型。第二遍用|×0 0|节奏型。之后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合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倾听各种演奏的方案音响效果,尝试寻找最佳方案。

  4、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演唱,一组持器演奏。之后可进行交换。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投飞镖 见领域活动指导P25。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幼儿舞蹈教案6

  活动目标:

  1、观察面条在锅里的不同形态,并常识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柔软。

  2、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面条、电磁炉,红、绿皱纸条。

  在地上画两个大圆圈,分别代表“锅”和“盘子”。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煮面条。

  讨论生面条的样子:摸一摸、看一看,面条还没下锅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用动作学一学。

  讨论面条下锅后的样子:水沸腾的'时候,面条也在锅内翻滚,你觉得它像什么?让你想到了什么?它又和刚才比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煮熟的面条的样子,现在它熟啦,变得怎样了?你怎么知道的?

  请大家一起尝一尝,感觉面条的柔软、滑溜。

  二、模仿表演。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在柔软、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教师以厨师的身份介入表演。

  ——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身体笔直地站立。教师说“下面条喽”,幼儿跳进“锅”里,身体慢慢变软,在“沸腾”中舞蹈。

  ——“厨师”用手臂当大筷子,将煮得软软的“面条”夹到“大盘子”里,每根“面条”都要表现出“软软的”。——在煮得软软的“面条”上撒一些葱花(绿色皱纹纸条)。再撒一些辣椒(红色皱纹纸条)。

幼儿舞蹈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探索丰富的动作表达,并在游戏情景中,建构完整的舞蹈结构。

  3、在腕花的提示下,掌握交换舞伴的方法,并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圆心、背向圆心、面向圈上。

  2、幼儿会玩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头人游戏。

  3、一半幼儿戴橘黄腕花,一半幼儿戴红腕花。

  4、活动室内的椅子排成圆形,椅子之间有一定距离,便于幼儿进出。

  5、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玩“老狼游戏”游戏进场。

  1、老师和幼儿在活动室外准备,相互牵手,呈链状队形。老师扮演“老狼”,带着幼儿跑四步后突然回头,全体幼儿迅速停止跑动,静止不动。依次反复。

  2、随着进场人数的逐渐增多,原先的链状队形演变成单圈队形。全体幼儿面向圆心,继续玩上述游戏。

  3、音乐结束,幼儿随意找张椅子坐下,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

  4、喜欢刚才的音乐吗?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二、单圈玩“照镜子”游戏,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并提供“拍,拍,扭一扭” (ⅹ ⅹ ⅹⅹ ⅹ)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如:“跳,跳,扭一扭”等。

  师:除了拍,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再想一个其他动作!

  师:我们还可把晨间玩过的游戏编到舞蹈里面。

  3、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理解轮流的意思。和全体幼儿随着音乐玩“照镜子”游戏。

  三、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站双圈,面对面随着音乐玩照镜子的游戏。

  请戴橘黄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双手放下,背对圆心。每个戴红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个戴橘黄色手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对面站好。

  2、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随着音乐集体操练。

  3、老师邀请一对幼儿做示范,从中发现“照镜子”规律:做一模一样的动作,朝着一个方向。

  四、找新舞伴,听音乐玩“找朋友”。

  1、激发幼儿交换舞伴的兴趣。

  (1)指出并说出新朋友

  和你现在的朋友面对面站好不动,伸出戴腕花的手,顺着腕花的方向向下指对面的新朋友。

  (2)跳过去找新朋友

  里圈橘黄腕花孩子不动,外圈红腕花逆时针跑到新朋友前握握手。

  2、跟着音乐玩“找朋友握手”游戏。

  五、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大家一起再回忆一下集体舞的过程: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换朋友游戏。我们把三个游戏连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看的舞蹈。

  2、完整舞蹈。

  前奏:全体幼儿双圈方向站立,和朋友手牵手静止等待。

  A段音乐(8个乐句):跑,跑,看(重复八次)。最后一个乐句,老师提醒幼儿面对面站立。

  B段音乐(8个乐句):ⅹ,ⅹ,扭一扭(重复四次);*,*,扭一扭(重复四次),动作幼儿创编。

  间奏(4个乐句):跑,跑,握握手(重复四次,即交换四个朋友)

  间奏结束部分(变奏部分):做自由放松动作。

  重复A、B段动作。

  间奏(2个乐句):跑,跑,握握手(重复两次,即交换两个朋友)

  间奏结束部分(尾奏部分):静止造型。

  六、邀请客人老师参与集体舞。

  每个小朋友找一个客人老师,和客人老师拉拉手站成双圆圈,幼儿在里圈,客人老师在外圈。在做放松动作时,客人老师给小朋友一起挠痒痒。在玩照镜子游戏的时候,可以请客人老师轮流当领头人。领头人做什么动作,大家就跟着做什么动作。音乐最后,幼儿和客人老师一高一矮静止造型。

  七、活动结束。

幼儿舞蹈教案8

  教学重难点:

  站姿训练,抬头挺胸收腹。

  基本功:

  勾绷脚的学习。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对于舞蹈有初步的了解,勾绷脚,压腿,下腰等等。

  二站姿的训练抬头挺胸收腹。

  三学习基本功勾绷脚。

  1、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双勾脚:双脚脚尖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双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b、双绷脚:双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注意:双勾脚和双绷脚均要做到限度。

幼儿舞蹈教案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停顿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木偶滑稽的样子。

  2、探索身体会动的部位,体验动作的灵活变化。

  活动准备:

  一个玩具大木偶、红色标签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玩具木偶),谁?

  幼:木偶……士兵……

  师:是啊,是个木偶士兵。你们听说过有关木偶的故事吗?

  幼:听过《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很好玩的,鼻子越来越长……后来他变成人了……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蹈的特点

  1、欣赏舞蹈。

  师:木偶的样子很有趣,动作也很特别,现在我表演一个木偶的舞蹈,看一看想一想,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教师表演木偶之舞中含有“招手、鞠躬、走路”的动作。在老师“喜欢就一起来啊”的鼓励下,幼儿纷纷围到了老师的身边学着和老师一起动作。

  2、交流感受。

  师:跳木偶的舞蹈,感觉是怎么样的?

  幼:木偶的.动作硬邦邦的,动一动,停一停……

  3、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

  三、感受人和木偶的不同特点

  1、听音乐,做招手、鞠躬、走路动作。

  招手动作,指:和大家打招呼(先做人的动作,再做木偶动作)。同时感受舞蹈动作的对称性。指:左面招招手,右面招招手。

  鞠躬动作(同上)。

  走路动作(同上)。

  在比较中感受木偶的动作是一动一停的,人的动作可灵活地连起来。

  2、观察木偶的身体,确定木偶身体会动的部位,用笔或粘纸表示出来,如:颈、肩、腰、膝、腕等。

  3。听着音乐,随教师指点木偶的某一部位变化动作。

  四、表现木偶的舞蹈动作两两合作,共同讨论确定小木偶在做什么。

  跟着音乐编一编一个木偶的舞蹈动作。

  交流:看谁的动作最像木偶。说说动作的意思,一起来学一学。选出“最佳小木偶”动作,连贯起来舞蹈。

幼儿舞蹈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学习跳双圈集体舞《请你跟我这样做》。

  2、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找到新朋友,并创编出不同的逗乐造型。

  3、体验与同伴边舞蹈边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会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音乐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散点和老师玩游戏两次。

  师:请你们找一个空的地方站站好,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第一遍王老师先作,第二遍,你们先做,王老师会挑一个我认为最有创意的动作跟着做。

  2、和同伴一起玩游戏两遍师:现在请你们找一个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商量一下谁先做,第二遍的时候交换。

  二、新授集体舞《请你跟我这样做》。

  1、认识双圈,并站成双圈。

  师:请小朋友坐到椅子上,你们看地上有什么?圆点围成了一个什么形状?(圆形)有几个圆?(两个)红色的圆我们叫它大圈(外圈),白色的圆我们叫它小圈(里圈),现在,请左边的小朋友起立,请你们在外圈上找一个圆点对面对王老师站站好,剩下的小朋友起立,听好了,请你们在里圈找一个圆点和你的朋友面对面站站好。

  2、在圆圈上玩游戏一次。

  师:现在让我们站在圆圈上来玩这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在圆圈上玩这个游戏和平时玩得有点不一样,我们不用商量谁先做,它的规则就是大圈的小朋友先做动作,谁先做?(大圈)请大圈上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让我看看,现在就让我们站在双圈上来玩这个游戏。

  3、学习躲猫猫交换舞伴的方法。

  (1)学习躲猫猫的方法

  师:我们站在双圈上还可以玩躲猫猫的游戏呢?你们想不想玩?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我们躲猫猫呢?就在做绕手腕动作的时候,请大圈的小朋友把眼睛蒙起来,不能偷看哦!里圈的小朋友重新找一个新朋友站在他对面,站好后也把眼睛蒙起来。

  (2)老师唱谱练习躲猫猫的方法。(根据幼儿情况练习两三次)

  师: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创编不同逗乐的造型。

  师:现在每个人都找到了新的朋友,今天我们要用一个特别的方式和你的`新伙伴打招呼,那就是在手打开以后迅速地站在原地摆一个有趣的造型,停住不要动,好不好,看谁的造型最有趣,王老师唱谱,我们从躲猫猫开始,当梁老师唱到“1”的时候摆造型)。

  (4)教师唱谱幼儿躲猫猫换朋友及摆造型(表扬动作独特,有脸部表情的幼儿)可以请造型独特的幼儿站在中间表演。

  师:这个小朋友的造型很特别,我们一起来看看?

  (5)在老师的语言提醒下完整的游戏一次。

  师:这次让我们跟着音乐从头开始玩一次,记得在绕手腕动作的时候,我们要干什么?(躲猫猫),在做双手上举的动作的时候呢?(摆造型)

  4、学习圈里圈外交换舞伴的方法

  (1)老师示范交换朋友的方法

  师:刚才是小圈的小朋友去找新朋友的,大圈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去找新朋友?(想)那可是游戏规定只能小圈上的小朋友去找朋友怎么办呢?(交换位置)那现在王老师是在什么地方和朋友交换位置的,仔细看好了,握握手,换位置,换过来的没有?是在我们做走一走地动作的时候交换位置的对吗?)

  (2)学习交换的方法(现在你们来练习一次,握握手,换位置)

  5、完整的游戏(根据情况调整游戏的变数)

幼儿舞蹈教案11

  课题:基本功训练

  教学目标:

  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难点:

  要注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还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资料:

  一、介绍舞蹈基本功的作用:

  1、经过练习可到达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以及较准确地移动重心的`能

  2、开发智力,表现美。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应当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

  二、教学生练习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1、素质训练: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刚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不一样,在理解与理解本事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的距离。

  2、形体训练:形体练习即塑造身体的体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到达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练习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3、技巧训练:学生在有必须的身体素质本事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技巧有必须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本事、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练习为主,力求到达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4、舞姿训练: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教给学生。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来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1,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舞蹈的基石。2,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在舞蹈中的作用。

  3,示范练习基本功的方法。

  4,让学生模仿,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指点和纠正。

  5,让学生互相帮忙来完成软开拉伸动作,同时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身体。

  6,由我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运动。

幼儿舞蹈教案12

  天天做操身体棒

  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习模仿操,帮助幼儿模仿学习整节操的动作。2、初步培养幼儿做操的兴趣。活动准备:幼儿开好小火车到户外。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开火车”进入场地进行走、跑练习。将地上的大圈当做“铁轨”开火车慢慢地走走、跑跑,逐渐走成圆形队伍。

  教师:现在我们准备到外面做游戏拉!我们要怎样拉小火车呢?(一个跟着一个,小手拉好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不松开)那我们开着小火车一起到外面做游戏吧!

  2、幼儿手握空拳在胸前绕动练习慢跑,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不要撞倒前面的小朋友。

  教师:(边带着幼儿开火车的动作)到站啦!我们把小火车开成六列!(按组站好)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模仿操。

  教师示范操节。教师带领幼儿复习念儿歌后完整做操提供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学操的'兴趣。

  教师: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做做操吧!早上天气真正好,我们大家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做操身体棒!你们想做操吗?(想)锻炼身体能使我们的身体变的更棒,所以我们每天都要锻炼身体。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逐句做操。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做操,先活动活动我们的手臂,伸伸臂,伸伸臂,两个小手像开飞机一样,把手放在两边。活动完手臂,接着我们就活动我们的腰,弯弯腰,弯弯腰。活动完腰就动动小脚,踢一踢。最后蹦一蹦吧,天天做操身体好!

  3、注意辅导个别幼儿“两手叉腰”的动作。

  4、在幼儿基本掌握每节操的基础上,完整练习整套操一致数遍。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火车开走了!(幼儿自由跑开)火车开上铁轨了,幼儿找到大圆圈站好。游戏2-3次介绍。

  2、幼儿跟老师“开火车”离开场地。

  教师:我们开着火车回去喽!

幼儿舞蹈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特点,能通过动作表现音乐强悍、有利的气势,体验男子汉的威武和强壮。

  2、了解方阵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利用地上的标记保持队列队形的整齐。

  3、能在舞蹈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活动准备:

  1、《男儿当自强》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教师按幼儿人数在地面上贴点,每个点子间的距离大约一米。

  活动建议:

  1、教师组织幼儿采用模仿解放军操练的游戏形式,感受音乐的气势。

  2、引导幼儿学习方阵舞的基本动作。

  (1)请幼儿按照地上的圆点站成方队,教师告诉幼儿:右脚踩在点子上,左脚向旁边跨一步,比肩膀宽一些;双手掐腰。提醒幼儿在点上做动作才能保持队伍的整齐。

  (2)教师随音乐完整的.示范一遍动作。

  (3)教师示范,帮助幼儿学习马步,弓箭步的动作要领。

  (4)教师哼唱,教幼儿完整的学做两遍动作。

  3、鼓励幼儿探索 90°转身的方法,并掌握音乐的旋律做转身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并掌握并转身的方法,请个别幼儿示范:右脚不动, 左脚向前跨一步,身体向右转。

  (2)教幼儿学习听口令,“一二三四”,在第四声时转身的动作。

  (3)练习听“咚咚咚咚”;在第四个“咚”时转身的动作。

  (4)练习听音乐,在第四个“咚哒咚哒“时转身的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分别朝三个不同的方向完整地做动作,并用暗示性语给幼儿动作提示。

  5、教师指导幼儿随音乐加上‘嘿’的叫喊声集体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幼儿舞蹈教案14

  幼儿园舞蹈活动教案主要是为了活动幼儿的身体,也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找到乐趣,舞蹈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灵敏性,也可以和同伴一起配合默契,可以更加轻松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乐趣。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已具备初步和伙伴进行合作舞蹈的能力,但是在我园的舞蹈园本教材中“舞蹈游戏”的素材比较匮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合作舞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所以我选择了该活动。

  同时《纲要》中指出:“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合作表现,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于是在让孩子体验两两合作创编舞蹈的同时,达到了我对舞蹈教学活动的探索目的。

  活动中,我通过“赏析→模仿→创演→整理→表演”这几个环节,让幼儿清楚地感受乐句时我借助了一些小图片帮助他们记忆,更是让孩子们清晰地领会了舞蹈规则。

  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循序渐进的学会了两两合作舞蹈表演,更好地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对身体敏捷的反应能力,让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角。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大胆创编造型并随音乐合拍、自信地表演。

  2、尝试两两合作,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身体敏捷的反应能力。

  3、在舞蹈表演中,体验与同伴默契配合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场所准备:舞蹈教室以及音乐播放器和CD。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有初步的了解;学过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物质材料准备: 音乐《万花筒》;地垫;图片若干;钢琴;小铃;幼儿围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认知身体部位

  1.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唱的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吗?现在我们一起用自然的声音唱一唱。

  2.除了歌曲中唱到的这些部位,还有哪些身体部位呢?(头、背、手臂、臀、小脚等等)

  3.我们不光可以用歌声演唱身体的各部位,还能让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和同伴一起玩舞蹈游戏“身体碰碰乐”呢!

  二、结合音乐, 大胆创编动作

  (一)借助图片,欣赏模仿动作

  1.你们看,这两个小朋友哪里碰哪里?谁来找个好朋友试一试?你们的造型和图片上的小演员比比哪个漂亮些?为什么?

  2.头碰头时,我们的小手和小脚也可以摆不同的姿势,还可以有上下的姿势,这样就有美感,像个小小舞蹈家了,现在请你找一个不碰到别人的地方站站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还可以哪里碰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肩靠肩、背对背、膝盖碰膝盖、脚对脚、小手碰小手)

  (二)倾听音乐,了解规则要求

  1.这个好玩的舞蹈游戏藏在了一段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完整播放音乐)你们听到了什么?(有说话的地方,还有音乐)

  2.这个舞蹈游戏怎么玩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教师出示便于幼儿记忆的图片并讲解要求。

  难点部分:

  强调什么地方是站位听,什么地方找朋友,什么地方开始摆造型保持不动。在开始摆造型时用小铃给予提醒,造型时要保持不动。

  3.初次尝试配乐练习,大胆创编造型,教师进行小结。

  一共要与同伴碰6次不同的身体部位,每一次都要交换朋友,一共要换几个朋友?

  三、完整表演,感受合作快乐

  (一)两两合作表演

  1.第一遍要求:按音乐要求表演,第一部分听,第二部分找朋友,第三部分摆造型。

  2.第二遍要求:在表演中要大胆自信,而且脸部要有快乐地表情,位置控制得当。

  3.孩子们,你们表演得开心吗?舞蹈游戏“身体碰碰乐”在大家的智慧下两两合作创编完成啦!小朋友在表演时也非常投入。各个都是小舞蹈家,问问客人老师你们的表演怎么样?

  (二)师生互动表演

  问问客人老师愿意和我们一起舞蹈吗?主动邀请她们一起来玩个舞蹈游戏“身体碰碰乐”吧!

幼儿舞蹈教案15

  舞蹈教案《数星星》

  活动目标

  1、学习踏跳步的基本舞步动作。

  2、会根据歌词自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激发幼儿的舞蹈情趣。

  重点:学习踏跳步的基本舞步动作。

  难点:学会基本动作要领。

  活动准备星星装饰图片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一、音乐入场(活动前全身练习)

  1、学大象(上肢运动

  2、学小猫(体侧运动)

  3、学青蛙(跳跃运动)

  4、学小鸟(整理运动)教师导入:小朋友们,今日呀太空上的阿姨邀请我们去做客,可是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要我们学小动物走上去(随音乐进入布置好的太空),还有呀不能大声讲话,不然太空阿姨生气了下次就不请我们去玩了好吗?

  二、谈话、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星星)都有些什么颜色的呢,(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小朋友们明白星星发亮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一闪一闪的,像眼睛)那小朋友们喜欢星星吗?这么漂亮的.太空,我们一齐来编个舞献给小星星怎样样(花仙子)三、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动作。(星星是怎样眨眼的,用动作表现等)2、教师组合部分动作。

  3、学习踏跳步。

  4、师生一齐唱一遍歌曲。

  5、教师将组合的动作示范一遍,幼儿随教师反复练习。

  四、随音乐团体跳舞一遍。

  五、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日你们玩得开心吗?我们一齐来做一个游戏(捉星星)。玩了这么久,星星阿姨也累了,我们该回去了。

【幼儿舞蹈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舞蹈教案 12-07

幼儿舞蹈教案03-16

幼儿舞蹈的教案10-28

幼儿舞蹈教案06-24

幼儿舞蹈教案07-12

幼儿舞蹈基础教案03-19

幼儿舞蹈教案人教版08-03

幼儿舞蹈活动教案10-28

幼儿舞蹈创编教案10-28

幼儿形态舞蹈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