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2023-03-01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1

  教学内容

  整十数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用心计算。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2+1+43+1+59-2-3

  30+6030+5040+50

  90+1060-3090-10

  80-20xx-7030-20

  二、学习新课:

  1、学习连加

  先计算:3+2+4

  再计算:30+20+40

  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是什么?

  讨论:整十数连加与10以内连加法的异同

  2、学习连减:

  学生试做:80-20-30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8个十减去2个十得6个十再减去3个十是一个十就是30)

  三、巩固练习:

  ⑴.出示卡片后直接说得数

  ⑵.争夺红旗比赛

  五、课堂作业:

  20+50+107090-10-20xx

  20+60+108080-40-20xx

  40+10+209070-50-1060

  六、板书设计:

  采松果

  20+50+107090-10-20xx

  20+60+108080-40-20xx

  40+10+209070-50-1060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2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p23—p2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个星期天,小松鼠和妈妈一起采松果,你们想去看看吗?

  (出示主题图)

  讨论: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一共采了多少个?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

  (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

  1、这些问题你能设法解决吗?(学生列出算式25+4和25-4)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生:把松鼠妈妈采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加在一起,就是两个人一共采的。(即25+4或4+25)

  生:在松鼠妈妈采的25个中减去4个,剩下的'就是松鼠妈妈多采的,也就是小松鼠少采的。(即25-4)

  二、探索计算方法

  重视直观操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怎样计算25+4和25-4?

  1、用小棒摆一摆,小组内交流

  2、说说你的看法

  三、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出示第23页第1、第2题)

  1、引导看图:你能看懂我们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

  2、尝试解答: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吗?试一试。

  四、巩固反思

  (第23页第3、第4题)

  1、独立答题、自我反思

  2、集体交流、自主选择:交流各自的想法,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已的方法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

  在问题银行里存入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3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3、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的音乐表现。

  2、、歌曲的演唱处理。所用教具黑板、钢琴、背头、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

  1、复习《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2、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

  二、新授《采菱》

  1.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

  (1)这是什么风格的歌曲?

  (2)什么情绪?

  (3)采菱是在做什么?

  2.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3.划分乐句:

  (1)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2)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

  (3)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音。

  4.分小组识谱:

  (1)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2)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3)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4)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5.学唱歌词:

  (1)配乐朗诵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

  (2)看到什么画面?

  (3)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6、歌曲处理

  (1)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

  (2)谁来唱唱第三乐句?

  (3)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4)为什么?

  7.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8、歌曲处理(四、五乐句):

  (1)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

  (2)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

  (3)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

  (4)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

  (5)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采菱》,欣赏了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还复习了歌曲《茉莉花》。大家学习热情很高。都能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合作创编演唱了《采菱》二声部合唱。希望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采菱》表演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听。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4

  教学目标:

  在《小松鼠采松果》的音乐中,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节奏,初步学唱歌曲。

  知道有些动物在秋天就需要贮存粮食,为冬天过冬做准备。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小松鼠,知道小松鼠的习性以及爱吃的东西。

  (材料准备)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秋天》

  秋天即是一个丰收、又是个金灿灿的季节。连小树叶也想要在这个美丽的秋天去玩一玩,来吧,让我们又好听的声音来唱唱秋天、唱唱树叶。

  二、学唱歌曲

  1、音乐律动

  这颗金黄色的树上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它有着毛茸茸的大尾巴,爬起树来哧溜哧溜特别快,是谁呢?(松鼠)

  小松鼠平时最爱做什么?它动起来是什么样的呢?(幼儿泛谈)

  ——(熟悉歌曲旋律)那请你们跟着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告诉我,你这只小松鼠这是在做什么吧?

  2、欣赏歌曲《小松鼠找松果》

  小松鼠爬到了大树上,到底准备做什么呢?和你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仔细听听音乐中的歌词,它会告诉你答案。

  第一遍——

  重点讨论:“小松鼠爬上树去这是要去干嘛?”(找呀找松果)

  “是不是所有的.树都能找到松果呢?”(只有在松树爷爷的身上才能找到松鼠爱吃的松果,所以它说松树爷爷,请给我一颗小松果。)

  小结:原来小松鼠,在找松果,它爬上了松树,请松树爷爷给他一颗小松果。

  第二遍——

  “歌曲里面还有一些有趣的声音,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让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一听,小松鼠发出了哪些声音?”

  重点讨论:“哧溜、哧溜”是什么意思?(就是小松鼠爬树得时候发出的声音,想想小松鼠爬树特别快、一下子,像箭一样就到达了树顶)

  第三遍——(教师范唱、做动作)

  “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这是一首欢快的歌曲,它也有一个名字就叫作《小松鼠找松果》,我也想来唱一唱,感觉一下可爱的小松鼠,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可以和我一起轻轻的唱唱

  2、幼儿学唱

  “开始唱歌词前有一段音乐,这个叫作前奏,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好准备。荣老师会提醒你们哦。”

  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词与曲调,学会接着前奏整齐一致的演唱。

  三、动物过冬

  小松鼠为什么要在秋天里采松果?还有哪些动物和小松鼠一样呢?(幼儿讲讲)

  小结:因为有些动物在寒冷的冬天需要过冬、冬眠,所以他们要提前在秋天的时候贮备粮食。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5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之后,初步认识、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本课时利用“采松果”童话情趣,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探索过程,把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和合作意识。设计练习1、2题,目的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第3题和游戏活动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第4题的计算探索,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本节课主题图)、游戏棒、计数器、有算式的萝卜卡片若干个、小兔头饰若干。

  学具准备:

  计数器、游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开火车游戏(大屏幕显示整十数相加减算式),学生口算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屏幕展示主题图,讲故事导入:冬天到了,松鼠妈妈带领小松鼠去采了些松果准备过冬,大家看看小松鼠和妈妈分别采到了多少松果?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

  生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提出的问题列算式。

  师:我们一起结局第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我列的算式是25 – 4。

  师:第二个问题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我列的算式是25+4。

  (2)怎样计算25+4和25 – 4,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提示:用自己的学具)。

  (3)交流反馈:

  请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内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演示和讲解。

  生1:我用5+4=9 20+9=29

  生2:我是用小棒一根一根数的。

  生3:我是用计数器先拨25,再在个位上拨4就得29。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可以用小棒一个一个数,也可以用计数器拨,还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几,然后进行两个一位数的加法,再加上这个数。)

  三、深入练习,巩固新知

  1、用所学的知识解决23页第1题和第2题。教师激发引导: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的知识解决吗?(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2、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理由。

  3、试一试:(课本23页第3题),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4、游戏:小兔拔萝卜。

  出示卡片,请同学们戴上小兔头饰抢答,谁先答对卡片上的算式,请谁拔去一根萝卜,看谁拔得又快又多。

  5、想一想,填一填。(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大屏幕展示:

  24+5= 13+5= 7+40= 62+6=

  5+24= 5+13= 40+7= 6+62=

  (1)先计算第1、2组题,找出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很快填出得数?

  (2)再计算后两组,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仿照自己想一组算式,并计算。

  四、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口算:

  15+3= 27 – 4= 38 – 7= 22+6=

  2、比大小:

  28 20+6 32+7 7+32 46 – 4 40+6

  13+6 20 19 26 – 6 63 68 - 3

  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在计算时要注意把两位数先看作整十数加一位数,再计算。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6

  教学内容

  唱《跳柴歌》

  延伸:为歌曲填词赞美家乡。

  动:学跳黎族的“跳竹竿”。

  拓展:了解黎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学习跳竹竿,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要求协调、合拍。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跳柴歌》,歌曲欢快活泼,极富舞蹈的韵律。结合歌曲的教学,学生欣赏和学习富有传统特色的跳竹竿。了解黎族文化的人,大多会赞叹黎族人审美的独到眼光和创造美的艺术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环境美、仪容美、歌舞美。

  本课将要学习的是一首海南民歌,歌曲不难。但是让学生学习竹竿舞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于少数腼腆、内向而不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教学时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鼓励;在集体跳竹竿时要注意防止教学秩序的失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培养孩子们的韵律感。

  教学过程

  一、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1、聆听歌曲《跳柴歌》的伴奏音乐跟着老师做律动,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韵律。

  2、变换形式用打击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敲打节奏,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

  3、教师示范跳绳(跟着音乐的节奏),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4、分组请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跳绳的动作,要求学生步伐一致,整齐划一。

  5、初步熟悉跳竹竿的基本步伐。

  要求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蹲在地上,双手将绳子拉紧、贴在地面上反复做开、合的练习,要求与《跳柴歌》的节拍吻合,没有绳子的同学原地蹲下,模仿动作进行练习。教师有意识地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完成跳竹竿的完整动作。请部分同学模仿教师的动作,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为学习竹竿舞做铺垫。

  二、唱唱想想――体会音乐

  1、出示大歌片《跳柴歌》,让学生跟琴声感觉旋律,问问大家有没有熟悉的感觉。

  2、跟琴模唱歌谱。

  3、完整地听赏歌曲《跳柴歌》,让大家在歌声中再次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

  4、跟着伴奏练唱歌曲,努力表现歌曲的弹跳性和欢快的情绪。

  5、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要求用欢快的情绪边敲边唱,再次体会合作的`快乐和满足。

  三、跳跳赛赛――表现音乐

  1、通过歌片、插图、观看录象片段等引导学生讨论有关黎族的文化习俗,交流各自做了解的有关黎族的风土人情,着重介绍黎族男女跳竹竿的音乐游戏。

  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音乐游戏:跳竹竿。

  教师此处可以随机知道学生的基本舞步以及动作要领。着重培养大家的集体合作精神。

  3、分组表演,相互评价。

  4、师生互动:师敲生跳或生敲师跳。

  四、拓展延伸――升华音乐

  1、师:海南很美、黎族很美,我们的家乡――泰州也很美。海南人通过歌声、舞姿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家乡,我们能不能借用这个旋律,创编新词也来赞赞自己的家乡呢?

  生:(略)。

  2、通过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泰州的名胜古迹、风俗人情,为创编歌词提供依据。

  3、新歌赞家乡

  分组讨论为歌曲填上新词(要求一定是赞美家乡的名胜古迹和风俗人情),同时要求每组选派一到两名同学用家乡话来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新词,比一比,哪一组词好唱得更好。

  4、在《跳柴歌》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养成教育训练点: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小棒、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索算法,掌握规律

  1、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式子。(学生提出的算式如有超出所学范围,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中,以后再解决)

  2、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汇报交流。

  4、用小棒摆一摆验证自己算的结果,小组内再说说怎样算出得数。

  5、小结规律: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

  通过学生观察算式,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熟练计算。

  1、看图列式解决问题(第1题)。

  先看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要多给机会学生提出问题)

  2、想一想,填一填。

  先让学生讨论,再总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计算(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算法。(进一步体会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

  4、独六完成第4、5题。

  四、板书设计:采松果

  25+4=29(个)25-4=21(个)

  4+25=29(个)

  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

  教学反思:《采松果》一课的目标主要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个知识在上学期已经接触到,这次是超过20的算式,但是我感觉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有少数孩子对简单的加减法还是不熟练,这很头疼,上课的时候多提醒他们,多提问他们吧。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8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采山》

  2、认识X和XXXX的节奏,并能根据歌曲拍击节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学习和掌握XXXX、X.X的节奏,并在实践中运用。

  3、能从歌曲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地学习。

  2、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音乐意境。

  3、十六分音符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去山里郊游,你们想去吗?

  生:(好)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乘坐音乐大巴出发吧!

  (用已经学习过的歌曲,加上想去“郊游”的心态,通过创设情境——去美丽的大山看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师:(大屏幕播放郊游歌曲,出现大山的景色)同学们快看,美丽的大山到了,它正在欢迎我们呢,排好队,我们下车了。这一路上光顾高兴了,我们在山上都看到了什么呀?

  生:蘑菇、木耳、野花、山菜、树木、河流……

  师:是啊,山里树木茂盛、空气新鲜、物产丰富、真是个好地方!(简单介绍山里的事物,为学习新歌做铺垫)

  二、节奏学习、节奏模仿游戏

  1、采蘑菇比赛(幻灯片出示蘑菇图片)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也有许多小蘑菇,好新鲜啊,你们想不想采蘑菇呀?

  生:想

  师:那我们就来个采蘑菇比赛吧。但这些可爱的小蘑菇必须要聪明勤快的小朋友才能采到,蘑菇上面有一条节奏,如果谁能模仿出来谁就能采到可爱的小蘑菇!(出示幻灯片打节奏)

  师:这还有一个节奏需要你们自己来完成,有信心吗?

  生:有

  (出示第二条节奏学生创编节奏语言)

  师:我还能为这个节奏填上词语呢!

  老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采呀采蘑菇0,,你会吗?会说点别的什么吗?会的同学也可以得到一个小蘑菇。

  生:菜呀才木耳,做呀做作业……

  师: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多同学通过劳动都得到了蘑菇,收获真不少啊!瞧,从雨中来了一位小姑娘,高兴地唱着歌朝我们走过来了,她在唱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三、学习歌曲《采山》

  1、初听歌曲

  师:小姑娘做了些什么?

  生:采山、采木耳、采蘑菇………

  师:她为什么唱的这么高兴呀?

  生:因为她采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

  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采山吗?

  生:不知道

  师:山里的人们把进山采蘑菇、木耳、山菜、野葡萄这种活动叫采山。采山是山里的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这个小女孩唱的歌曲就叫《采山》,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板书题目采山)

  2、再次聆听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那么你们想不想和小女孩去采山啊?

  生:想

  师:那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打着节拍去采山吧。

  (播放音乐)

  3、节奏复习

  师:你们猜的可真起劲,都采到了什么呀?用节奏告诉我!

  生:采呀采蘑菇,……

  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我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喜悦、快乐的心情把歌词按节奏读出来。

  4、轻声跟唱

  师:我们随着小女孩的歌声一起小声的唱起来。

  5、老师也很喜欢这首歌曲,咱们大家一起唱出来。

  6、刚才咱们大家又唱了一遍,觉得哪句最难唱?我们一起战胜它。(教唱)

  7、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处理,分组采用不同形式巩固练习!

  a.休止符处理(故意唱成有和没有休止符的请学生指出不同意见,歌曲还轻快吗?)

  b.声音处理(小女孩的声音是清脆明亮的,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我们也要向她那样用一种轻松、快乐喜悦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8、有时间进行舞蹈动作创编!表演!

  四、师生共同总结!

  拓展《采山》教学反思

  《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歌曲,节奏鲜明、紧凑,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物产,感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在备这节课时,我首先认真研读教材,详细阅读了教参,把握了歌曲的特点,了解了歌曲的难点,确定了以体验劳动快乐为主线的教学目标。然后,我才根据教学目标安排设计了这节课!一首歌曲旋律和歌词是两个重要的部分,而在这堂课上我主要想解决的是旋律的节奏问题。因为这首歌中的歌词还是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不做过多解释学生也能够理解。而节奏则是旋律的主宰,也是难点,这首歌曲的旋律中出现了较多的十六分音符,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掌握它们是一个难点。于是我就用趣味摘蘑菇(蘑菇上带有节奏)的环节引入节奏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突破难点为歌曲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节课的导入,我用猜动作的游戏导入,并且用唱的方式问学生老师在做什么劳动?然后让学生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的一段视频猜猜老师拿篮子想去干什么?然后设置了小姑娘的“有奖问答”环节去聆听、了解歌曲。然后通过采蘑菇一系类设计好的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充满好奇中期待这一课。

  在教唱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聆听歌曲两遍,使学生对歌曲有一定的印象,为学唱歌曲奠定了基础。然后我把比较难的地方先教给学生,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快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在节奏训练前我让学生自己找到采蘑菇乐句以此加深印象。在节奏训练时争取让大部分学生明白这个十六分节奏而且能打好这个节奏型。

  为了熟练歌曲,在练习中我通过表演启发学生随音乐创编一些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通过让学生用拍手、跺脚的一些简单律动演唱歌曲,帮助他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句式。

  在拓展的创编歌词环节中我用了学生都熟悉的QQ农场,请学生在农场上种其它植物上去,然后再按种地的步骤创编歌曲《农场》,最后总结劳动能给人带来欢乐,劳动最光荣,结束本节课。

  这节课的某些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歌词排序那个环节比预想中的难,让学生觉得难度很大,她们不知道怎么去排,而且音乐播放的速度比较快,来不及贴,在这环节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想多让学生聆听音乐,安排这个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歌词,但从花费的时间上和效果上觉得用处不是很大,所以考虑放弃这个环节。

  二、在创编歌词的环节拓展上花的时间也相对长了些,这样显得唱歌的环节时间少了许多,而且设计QQ农场这个环节,本来也是这节课的亮点,结果被我上得没出效果,但学生的兴趣又很高,让学生编的过程中我也很着急地把自己设计的词说了出来,没让学生充分地去想象,这些是我要改进的。

  三、教学过渡语还不够精炼,教学时不够激情,还有就是教学的指令性语言不够清楚。

  有反思,就有进步,相信自己在一次次的反思中能够成长,进步,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9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采山》。

  2、认识X和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学习掌握XXXX和X X X X X X 的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的学习。

  2、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音乐意境。

  教学难点:

  十六分音符不同搭配下的衔接感悟。

  四、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蘑菇节奏卡片

  六、教学方法

  快乐是儿童健康情绪的主色调,儿童学习过程本身应当让孩子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针对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去山里郊游,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好!那现在我们就搭乘快乐音乐大巴一起出发吧!

  (师播放课件,学生边听采山的伴奏音乐边欣赏山景图片)

  师:同学们,山里美不美?你们在山里都看到了什么呀?

  生:蘑菇、木耳、野花、山菜、树木、小河等。

  师:是啊!山里树木茂盛,物产丰富,真是个好地方!

  (二)节奏学习

  节奏模仿游戏

  1、采蘑菇比赛(大屏幕上出现蘑菇图片)

  师:同学们看,那儿有许多蘑菇,好新鲜啊!你们想不想去采蘑菇啊?

  生:(想!)

  师:那现在我们就来一个采蘑菇比赛吧。但这些可爱的小蘑菇必须要聪明勤快的小朋友才能采到它们哦,你们看,蘑菇上有一小节节奏,如果谁能模仿出来,就能采到一个蘑菇。你们有没有信心采到它们啊?

  (在黑板上翻开蘑菇节奏卡片)

  (1)老师先来拍击这条节奏,然后唱着“蘑菇蘑菇谁来采”个别同学模仿,(模仿正确的奖励自制蘑菇一只)

  (2)请大家一起练习。

  2、智力闯关

  师: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多同学都得到了蘑菇,收获可真不小啊,让我们继续上山吧!哎呀!前面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大屏幕上出现河流图片)可是河面上又没有桥,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是勇往直前,想办法继续上山呢?还是临阵退缩返回山下呢?

  生:上山。

  师:你们真是勇敢的孩子,老师这儿有一个办法,只要你们把这几条节奏咒语学会了,就可以顺利过河了。(在大屏幕上出示节奏练习)

  节奏1: 2 ×× ︱ × × ‖ 4

  走走 走 走

  (师:这个节奏有点慢过不了,我们换一个节奏吧。)

  节奏2: 2 × × × × ︱× × ×× ‖ 4

  跑 跑 跑 跑跑 跑 跑 跑

  (师:这个节奏的冲劲还是不够,我们再换一个节奏吧。)

  节奏3:

  (三)熟悉歌曲

  1、初次聆听 2 X X X X X 0︱X X X X X 0‖ 4快快快快 跑快快快快 跑

  师:你们真是棒极了!所有的同学都顺利地渡过了小河,下面让我们休息一下吧。哎呀,山里的天气变得可真快!说下雨就下雨了!瞧!从雨中走来了2个小女孩,她们挎着小竹篮,高兴地唱着歌呢!她们在唱什么呢 ?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师播放《采山》音乐范唱)

  师:歌中小姑娘在做什么呢?

  生:(在采山)

  生: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

  师:她为何唱得这么高兴?

  生:(因为她采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

  师:那你们知道可以把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称为什么吗?)

  生:()

  师:对,山里的人们把进山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叫作采山。采山是山里的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这个小姑娘唱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采山》,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师板书题目)

  2、再次聆听

  师: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打着节拍跟小女孩去采山吧!

  (播放《采山》歌谱和范唱)

  (四)教唱歌曲

  师:你们采得可真带劲儿,都采了些什么呀?

  (1)学生回答问题

  (2)指导学生拍着节奏读歌词。

  师:采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你们的心情怎样啊?

  生:高兴、喜悦。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把歌词读一读吧。

  师:请大家按歌词下面的动作图标加上拍手和跺脚的动作再读一次歌词吧。

  (要求:用甜甜地声音,打着节拍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评价:完成得不错)

  3、用“lɑ” 模唱(大屏幕上出示6句歌谱)

  师:下面请你用“lɑ”跟随老师的.钢琴轻声地模唱这首歌的旋律,唱之前,请大家先看看看大屏幕上一共有几个乐句?

  (下面,请大家看着大屏幕,每个乐句,老师先弹1次,同学们再用“lɑ”模唱1次。) 师:同学们学得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歌谱吧。

  ① 看第1乐句,老师弹着琴用“lɑ”唱1次,同学们再用音符模唱出旋律。

  ② 听第2乐句。老师弹着琴用“lɑ”唱1次,同学们再用音符模唱出旋律。

  师:学了前面的两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生:(第1乐句和第2乐句是一样的。)

  请大家把这两句再唱1次吧。

  师:除了第1乐句和第2乐句以外,还有没有一样的乐句呢?大家找找看?

  生:(第4和第6乐句也是一样的。)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两个乐句吧。

  ③ 先请大家看第4乐句,跟听我的琴声用音符把旋律模唱出来。第6乐句也请同学们再唱一次。

  师:还剩下几句没唱呢?(2句)

  师:是哪两句呢?(第3和第5句)

  师:那我们先来学习第3句吧。(这个乐句的节奏跟我们刚才学的哪一个节奏是一样的呢?请大家打着节奏再来唱一次吧。)

  师:学得不错,那我们再来学一学第5乐句吧。

  (出示新幻灯片)同学们再看看这张幻灯片,跟刚才那张有什么不同?(多了一个结束句。)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请同学们把旋律完整地唱一次吧。

  4、教师范唱

  师:这首歌这么好听,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听完后如果你能学会1句歌词,也可以得到一个蘑菇哦。

  5、学唱歌词。

  师:请你告诉我你学会了哪一句?(师范唱)

  生:我学会了第句。

  师:请你试唱一下这句吧。(评价:你唱得真不错。)

  师:请大家跟着他一起唱一唱吧。

  师:这一句你们唱得都很棒,那其它乐句你们能唱吗?

  5、继续请学生唱自己学会的乐句。捕捉学生演唱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解决难点,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6、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处理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琴,慢速地把歌曲完整地试唱一遍。

  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虽然把歌曲唱下来了,但老师觉得你们唱的还不够动听

  a、休止符处理:

  (1)刚才你听了小姑娘轻快的歌声,觉得她活泼可爱吗?如果我们这样唱你还觉得很活泼吗?(老师故意范唱没有休止的)学生纷纷指出不同意见。

  (2)所以,我们不要忘了休止符,每句最后一个字只唱半拍,同学们来试试看,要唱得活泼、跳跃,富有弹性!

  b、音色:有进步,但是,我们的声音应该要更清脆明亮一些,让我们用百灵鸟一样的声音,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演唱一次歌曲。

  7、师生合作,交换乐句进行演唱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会儿就学会了。现在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和你们一起努力学唱歌曲,你们欢迎吗?(欢迎)那我们分工一下,老师唱一句,你们接一句,好吗?

  8、跟伴奏完整演唱表现歌曲

  师:我们和小姑娘一起上山采来了好多东西,高兴吗?高兴的表情是怎样的?请你们把采山归来喜获丰收的表情自然流露在歌曲里,好吗?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伴奏加快点速度,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我们也可以加上打击乐,这样使情感又得到升华,愉快的心情尽可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五)创编表演----劳动表演秀

  采山的小姑娘非常热爱劳动,采来了蘑菇和山菜,现在我们把歌曲加入一些简单的采摘动作,来表演给大家看,请你们大胆“秀”一“秀”吧。

  1、播放音乐,听着音乐编动作。

  2、请个别同学表演。

  (六)小结——德育渗透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小姑娘一起去采山,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歌唱了劳动的旋律,品味到了劳动的光荣。劳动如此快乐,我们也应该热爱劳动,老师希望:今后,大家一起努力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吗?(到站声响起)好,我们的快乐大巴已经返回,请同学们唱着欢快的歌曲下车吧。

  下课,同学们再见。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两组节奏卡片,清晰明了,将难点进行突破,形象生动,让学生一目了然!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10

  教学内容:

  唱一唱《采山》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2.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3.能歌曲节奏用乐器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采山》。

  2.准确掌握歌曲中的X XX、XX X的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木鱼,手铃,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2/4 1 3 | 5 — | 54 32 | 1 —||

  Wu wu wu wu wu wu

  三、新授。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没有去爬过山呀?你都在山上看到过哪些美丽的景色呢?今天就请各位同学随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去“采山”,看看我们都能有什么收获?

  2. 板书课题:《采山》,学生齐读课题。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4.师:歌曲里的朋友都在山上采到了些什么?带着老师的问题复听歌曲。(木耳,蘑菇等山菜)模仿小朋友采蘑菇,采木耳的情境动作。

  5. 师简介歌曲:采山是根据民歌音调所创作的歌曲,旋律欢快活泼,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们菜山时的愉快心情和获取果实后的喜悦气氛。那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种喜悦的情绪学唱歌曲吧!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教唱歌曲。师采用分句教唱,先唱谱2遍再带入歌词教唱2-3遍。最后由学生随琴唱,唱的.不熟的地方老师指出并带唱。指出X XX、XX X的节奏,带学生打一遍,找出歌曲里相同的两种节奏。

  8.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动画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自由舞蹈。

  四.创编与活动

  1.师生共同创编,为歌曲编创动作表演歌曲。然后请学生分组演。

  2.指导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指名学生上台演奏。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采山这首歌曲,你们要向山里的小朋友学习他们热爱劳动的精神,只有通过自己积极的劳动才能收获丰盛的果实。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2、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3、在游戏中学习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并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采山》,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抒发对劳动和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中的XXXX、X XX、XX X的节奏。

  2、编创动作表演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在各乐句中变换着“XXXX、X XX、XX X”节奏的运用,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做梦都要笑出声音来。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生动形象,能深深地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练习发声进行师生问好

  节奏练习

  师:欢迎大家进入今天的音乐课堂,经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节奏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今天老师就先来考考大家,我拍一条节奏,看谁能模仿出来。

  节奏1:XXXX ×○

  师拍击,学生模仿(出示节奏卡片)

  学生创编节奏语言

  师:我还能为这个节奏填词(师边拍节奏边读词)

  采呀采蘑 菇○ (出示卡片,放在刚刚那条节奏的对应位置)

  你会吗?会的同学就可以得到一个蘑菇(给学生1分钟思考时间)

  生:举手发言。(正确创编填词的奖励自制蘑菇一个)

  节奏2:×XX ×××

  蹦恰恰 蹦恰恰

  师:跟着老师学一学,边律动边说:“小脚丫,跳起来,小手儿,拍起来,蹦恰恰,蹦恰恰,蹦恰恰,蹦恰恰”

  熟悉歌曲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下面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来听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做《采山》(板书题目)

  在美丽的'大山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大山的朋友,采山就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你们知道什么是采山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他的歌声去找找吧。

  学生跟着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

  (通过跟音乐有节奏地拍手,让学生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都听到了采山是什么呀?

  出示:采呀采______(例: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采野果、采野花。)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说的每一个答案。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采山就是秋天来到的时候,山里的野花开的很漂亮,果子也熟了,还有很多的山菜、木耳,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到山上把它们采回来,这就叫做“采山”。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那你们想不想跟着山里的孩子一起体验一下采山的乐趣呢?(再次播放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配上简单的动作。)

  (通过加入简单的采摘动作,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歌曲旋律的记忆。)

  教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采得可真带劲,你们都采了些什么呀?

  节奏复习教学:

  XXXX XO

  采呀采蘑 菇

  XXXX XO

  采呀采木 耳

  XX XX |XX XO |

  采来 山菜 嫩又 鲜

  学生按节奏念词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有强弱地拍击节奏,并可以配上动作。

  (通过指导学生有强弱地拍击节奏,使学生对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更好地体会歌曲的音乐情绪。)

  2、学唱歌曲

  师唱一句,生跟唱一句。

  3、纠正错误

  (1)请生说说自己觉得困难的乐句。

  (2)师纠正学生唱错误的乐句。

  (3)休止符处理:

  A、听了这轻快的歌声你觉得小朋友们可爱活泼吗?如果我们这样唱还觉得活泼呢?

  B、所以,我们不要忘了休止符,每句最后一个字只唱半拍,小朋友们试试看,要唱得活泼、跳跃、富有弹性!

  4、齐唱歌曲。

  5、分男女生比赛唱。

  五、拓展——创编舞蹈

  师:我们会唱了这首歌曲,那你能根据采山的音乐来创编舞蹈吗?

  (1)请生自己创编

  (2)师带领学生一起跳。

  六、结束。

  师:些了这首歌曲后,你们觉得这群小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勤劳、善良、快乐……)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都像歌曲中的小朋友们一样,做一个勤劳,善良、快乐的好孩子。好了,愉快的音乐就上到这里了,下课。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1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分乐曲《牧童短笛》的两种情绪,找出相似的乐段;

  2、能指出竖笛的组成部分,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

  3、能大胆的用歌声,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的情绪。

  教材重点与难点:

  能大胆的用歌声、舞蹈等表现歌曲丰富的情趣;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走进山野

  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倒过农村吗?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大伙到农村去看看,体验山野的美景和他们的生活。

  二、山野寻乐

  (1)导:引入歌曲《采山》

  师;山野的空气新鲜,到山野去玩可能更有趣。

  (2)即兴位歌曲伴奏

  学生随《采山》音乐用身体动作伴奏

  感受书山旋律的欢快情绪及典型的节奏型

  (3)随乐动一动

  学生想像雨中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情景,引出歌词。

  随乐用舞蹈表演歌曲中的情境,并体验采山时的快乐,熟悉歌曲的旋律。

  (4)朗读歌词

  跟师独儿歌(边做动作边读词)

  在读歌词中体现“乐”的情绪

  (5)听赏歌曲

  听范唱,看 mtv

  感受歌曲的甜美与快乐

  (6)学唱旋律、歌词

  跟琴用 lu 或 la 等母音视唱旋律(学生带着音乐现象唱)

  跟琴视唱歌词

  ( 7 )演唱歌曲

  可分师生对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

  ( 8 )创编歌词

  学生创编歌词,寻找采山时的更多乐趣,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予以表现

  三、欣赏《牧童短笛》

  (1)创设情境(一)牧童骑牛

  师:听有一位牧童骑着牛儿,悠闲地吹着笛子,从这段音乐中你能猜出他放牛的心情吗?

  这首钢琴曲模仿的是那种乐器的音色?

  学生欣赏《牧童短笛》第一段

  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绪

  板书:圆润、舒缓的波浪线

  跳跃、起伏较大的波浪线

  学生选择 谈一谈为什么?学生可以表现牧童当时的心情等

  (一段的情绪,并描绘音乐所表现的场景及牧童骑牛吹笛的心情)

  学生在书上涂上颜色(第一段)

  (2)创设情境(二)牧童嬉牛

  a、学生听《牧童短笛》第二段

  选择哪一种节奏声波线,为什么?

  b、即兴表现第二段的欢快音乐,体验愉悦的心情。

  c、(第二段呈现的是牧童与牛嬉闹的场面,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等多种表现形式表演)

  较第一、二段的情绪,并为第二段选颜色(鲜艳、明快的.色彩)

  (3)情境(三)牧童回家

  a、静听《牧童短笛》第三段

  b、想想与那一段音乐相似,并随乐哼唱

  5、 引导学生选旋律线与相似的颜色

  四、课堂小结学生回家后画一幅《牧童短笛》中的一个场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体会《牧童短笛》,让学生图会牧童的生活情绪

  2、学习歌曲《捉泥鳅》,能用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

  3、认识竖笛、了解其结构,并掌握演奏的姿势、试着吹出声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牧童短笛》的音乐;认识竖笛,并吹出音乐“ 1 ”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二、再次体会《牧童短笛》音乐

  学生欣赏全曲,然后学生模仿牧童吹笛的声音。

  三、认识竖笛

  (1)师:刚才同学们用声音模仿了笛声,但怎么说也难真像,不妨要牧童来教一教我们,欣赏一段笛子的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伙伴竖笛

  竖笛的构造:

  吹口 笛头 笛身 笛尾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左手在上方,右手在下方,用手尖按住孔

  (2)尝试着吹响竖笛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才能将竖笛吹出美妙死亡音色,用“1”为准。培养学生正确的吹奏姿势,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自己小结那种方法好)

  教师小结

  (3)听《牧童短笛》学生随音乐模仿牧童吹奏的样子一起吹奏竖笛,手指的节奏,形态等动作的模仿。

  四、活动:去田野

  (1)导:我们导山上去采了蘑菇、木耳、鲜花,还学会了小牧童放牛和骑在牛背上的形态,现在我们要到田间去,看看农村的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欣赏《捉泥鳅》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欣赏,并根据歌词表演内容

  掌握歌词所表现的内容,熟悉歌词,体验捉泥鳅的乐趣。

  (3)学唱歌曲

  学生随音乐唱歌曲

  注意歌谱、歌词对好

  音准

  1=c 4/4

  2 2 12 2 5 ︱ 5 3 32 3 - ︱ 6 6 5 6 5 3 ︱ 4 44 3 2 3 - ︱

  天 边的 稀泥 里, 到处是泥 鳅。 今 天我 等着你, 等着你 捉泥 鳅。

  “2” “4”在着两句中容易出现音准的问题,要求学生模唱

  (4)学生表演唱

  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歌唱,体会歌曲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去郊外感受了雨前山野的美,雨中山野的乐趣,同时欣赏了牧童吹笛的笛声,并学习了竖笛的结构,最后我们还去了田间,体会了小朋友捉泥鳅的快乐,农村生活太有趣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不同的音乐。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13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感受音乐情绪及节奏,通过音乐律动及歌曲聆听感受体会劳动辛苦,引导学生要珍惜粮食、乐于劳动。

  2、能够用轻快又活泼的情绪,朝气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并能通过音乐实践创造活动,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为歌曲伴奏。

  3、认识十六分音符,能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十六分音符的特点,并能准确掌握。

  教学重点:

  1、能用朝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

  2、认识并能掌握十六分音符

  教学难点:

  1、准确地用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

  2、歌曲伴奏的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小乐器(双响筒、碰铃、串铃、三角铁)、十六音符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

  1、课前律动《郊游》

  2、引出音乐小精灵(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今天的音乐上,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嘛?

  她就是音乐小精灵,看,她跟我们小朋友打招呼了!

  小精灵: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可爱的音乐小精灵。在今天上课之前,我要送给大家一件礼物,瞧,就是这只漂亮的小篮子。希望你们能在这节音乐课上收获到许多有趣而有用的音乐知识。你们能做到吗?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过渡:小朋友们回答的真是有精神。音乐的世界真美妙,接下来,我就请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吧!

  1、观看图片展示丰收的田野。观后回答:音乐小精灵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呀?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呀?。

  2、初听歌曲,边听边要求:在美妙的歌声中,音乐小精灵邀请大家一起随音乐轻轻摇动你的身体。老师会跟大家一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美好的歌曲。从歌曲中,这位拾稻穗的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师介绍拾稻穗。从而引导学生要珍惜粮食。

  4、再听歌曲,并随师简单的歌曲律动,感受歌曲节奏及情绪。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提起我们的小篮子,一起走进田野,参加拾稻穗的活动吧。请你带上轻快的步伐,轻松的心情,跟我一起来!

  三、学唱《采山》

  过渡:听《采山》的伴奏音乐,

  师:小朋友们,快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音乐小精灵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呢?

  图片出示:森林

  1、认识十六分音符

  师:在这神秘的大森林中,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你们想要把这些好吃的好玩的装进你们的小篮子吗?

  师:那么你们就得去听听音乐小精灵送我们的神秘声音。

  A、 用钢琴弹奏一个短而快的音,请生听这神秘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引导生回答出这个音短而快的特点。

  B、 师敲奏示范十六分音符,生用短而快的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试奏

  C、 师:十六分音符,是个特别团结的好孩子,他经常有许多好伙伴。比如说:两个十六分音符在一起组成了请生试着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敲击双响筒表示。

  比如:四个十六分音符小伙伴在一起玩,就组成了请生试着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敲击双响筒表示。

  2、难点十六分音符解决

  师:我们的音乐小精灵,要在十六分音符上加上他的小魔语了。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把它念准确,唱准确。

  A| 采呀采蘑 菇采呀采木耳

  B| 花呀花满 篮果呀果满篮

  C、 加旋律后的十六分音符演唱 | 采 呀 采 蘑菇采 呀 采 木 耳

  花 呀 花 满篮果 呀 果 满 篮

  过渡:小朋友们把音乐小精灵的魔语学的太好了,音乐小精灵非常喜欢大家,接下来,他要为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

  3、初听歌曲

  设问:音乐小精灵的歌声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来到美丽的大森林里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4、复听歌曲,请生随音乐有节奏的拍手感受歌曲情绪与节奏。

  师:音乐小精灵的歌声这样美妙,她希望大家用热情的掌声为她加油,并化作轻轻的有节奏的伴奏。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好。

  5、练唱歌曲,解决难点。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太棒了,小精灵非常高兴,她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唱她的歌曲。你们能完成地比她好吗?

  A、干脆而轻快的声音

  B、从山顶往山下走去——从高音到低音。 高而轻的声音。提示:做梦又回到山顶上。不要吵醒他的美梦。

  6、完整地随琴练唱歌曲。

  7、完整的随音乐范唱演唱歌曲,生在心里默唱歌曲。

  师:快乐的`小精灵又开始歌唱了,她请大家一起来演唱歌曲。比一比谁的歌声更美!

  唱后引导说一说小精灵的歌声与自己歌声的区别,找出不足之处。

  8、完整的随琴演唱歌曲。演唱之前提示:坐姿、声音状态、心情等。 师:许多同学都对我们的演唱提了意见,大家都有一双灵敏的音乐小耳朵,那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歌曲。

  9、师与生合作接唱歌曲。

  师:小精灵的歌太好听了,我也忍不住想唱了,我能加入你们吗?

  10、完整的随歌曲伴奏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练习的不错,很多同学学习的非常认真,歌声也特别好听。那么就让我们随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把歌曲演唱一遍吧!

  11、介绍小乐器,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请个别几个小朋友上台演奏小乐器,其他生演唱歌曲。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咱们给它来点伴奏吧。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小乐器。

  大致指导乐器的伴奏方式。

  四、课堂小结

  1、音乐小精灵:在送给大家的小篮子你收获了哪些有用的有趣的音乐知识?。

  2、出示音乐小精灵:小朋友们,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音乐小精灵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 篇14

  教学总目标

  1、在“视、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乐趣,从而表达对秋天喜爱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欣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北吹歌《打枣》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创编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思路

  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内容

  唱:《树叶儿飘飘》《秋天红艳艳》《溜溜山歌》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采山谣》

  动: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点

  选择情绪的方法处理歌曲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课时《树叶儿飘飘》

  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2、在聆听中感受、生活中表现、创编中发展。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时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

  2、尝试结合美术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

  1、导语

  (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演奏一段乐曲,放一段二胡乐曲)

  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

  2、听录音: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通过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受)

  3、在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

  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受乐曲所表达情绪。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后回答)

  2、(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

  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会看它?

  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学生活动,教师朗读歌词)同学们,你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

  5、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

  6、教师范唱

  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

  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53?

  ”“32

  ?”跳进“3-5”“1-5”及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

  3、跟琴轻声模唱,音要唱准。

  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颂歌词

  5、学唱歌曲: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等进行演唱。

  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各组汇报,相互评价

  3、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秋天红艳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从中表现出愉快心情、唱出美丽的秋天。

  2、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3、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2、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

  3、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活动展示

  1、同学们,我们用动作和歌声表达出秋天的美《树叶儿飘飘》

  2、再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把你们自己准备好的道具带上来,创设情景。把制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二、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展示、表演的很好,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

  4、学生张口默唱。

  5、轻声唱。

  6、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天红艳艳》。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天红艳艳》。

  三、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今天演唱地很好。可惜今天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天。

  四、小结

  第三课时《溜溜山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体会歌曲的语气,简介安徽民歌的特点。

  2、欣赏河北吹歌《大枣》,感受用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

  3、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认认、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1、复习拍的有关知识,五线谱中do的音高音位,复习do一la6个音的音高音位。

  2、在“手谱”中找到“do”的音高位置,并玩玩手谱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7个音。

  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4、学习看谱视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

  二、学唱歌曲《溜溜山歌》

  1、导入:教师唱几首民歌,让学生说出什么地方的民歌?

  2、(教师弹琴范唱)请你们根据歌曲拍一拍强弱规律或划指挥

  图式认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3、看谱拍节奏,。

  4、教师弹歌曲旋律,范唱歌谱,学生拍歌曲节奏。

  5、让学生按旋律走向。

  6、分句视唱,学会歌谱。

  7、学读歌词,接龙形式

  8、用亲切、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听听安徽孩子是怎样唱《溜溜山歌》的。

  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

  11、边唱边表演

  12、教师示范创作一段歌词,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创编。

  三、欣赏《打枣》

  1、听赏《打枣》吹歌

  2、同学们,乐曲中有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你听出来了吗?猜猜看,他们在说什么?

  3、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唢呐的声音。

  四、小结

  第四单元课后反思:

  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普通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其内容和要求都是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适应音乐实践活动的需要,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而且,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都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没有独立的分科,因此,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应根据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读谱视唱、欣赏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 相关推荐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08-25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06-12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02-28

采山优秀教案03-31

《采山》教案优秀02-02

小学音乐采山课件06-11

小学音乐《采山》说课稿06-09

小学优秀音乐教案:采菱11-28

《采山》音乐教学反思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