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小提琴》教案

2023-01-05 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梨子小提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梨子小提琴》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感情色彩。

  2、探索并尝试用与作品氛围相匹配的语言和动作表演故事。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挂图一张、音乐《梦幻曲》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配乐故事《梨子小提琴》。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

  教师随着故事有表情的讲述故事,老师已经把故事讲完了,那么你在故事里听到些什么?你听完故事后有什么感受呢?

  2、出示教学挂图,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友爱、温馨的感情色彩。

  刚刚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听到的故事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看图上是怎么说的呢,出示教学挂图与幼儿再次欣赏故事并且提问:

  (1)、小松鼠为什么要把梨子切开来做成一把小提琴呢?

  (2)、森林里有了梨子小提琴,怎样了呢?

  (3)、狐狸、狮子......听到了琴声,说了什么?

  (4)、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5)树上结了许多许多的梨子,为什么都作成了小提琴呢?

  3、老师与幼儿一起看图画讲述故事,并随着故事进行表演故事,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参与表演活动。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着图画试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故事会讲了,那小朋友们会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试着表演吧。

  4、梨子小提琴真好呀,那么“假如你有小提琴……你想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迁移已经学习的经验,扩展想象并交谈。

  5、教师小结:有了梨子小提琴,森林里到处都能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小朋友,你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快乐吗?让我们一起来跳个舞蹈吧,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享受温馨、友爱、快乐的氛围。

  故事: 梨子小提琴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来作成了一把小提琴。

  琴声传的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

  狐狸听到了琴声,对小鸡说;“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了。“狮子听到了琴声,对兔子说;“我不追你了,我要去听音乐了。”

  动物们都来到了松鼠下,听小松鼠拉琴。拉呀……星星也来了,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突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咦?这是什么呀,小松鼠说;“这是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音符。”

  第二天,地里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像一个小音符呀!

  小绿芽很快长成了大树,树上接了许多许多的梨子,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森林里到处都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

  活动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动画片,在讨论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时,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孩子们积极回应,飞扬说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的音乐,慧慧说喜欢钢琴的声音,彭东海说喜欢去海边时大海螺里的声音,还有的小朋友要把最喜欢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原来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样的快乐啊!

《梨子小提琴》教案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和平,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音乐的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和平,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音乐的美。

  配套课件:大班语言故事课件《梨子小提琴》

  活动准备:

  1、小提琴音乐、小提琴模型。

  2、小松鼠头饰、狐狸头饰、小鸡头饰、老虎头饰、兔子头饰等。

  活动过程:

  1、导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导入主题,为故事的讲述创造氛围,让幼儿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你喜欢音乐吗?

  (2)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3)听,你们想知道这段音乐是谁演奏的?请他出来吧!

  2、配班老师以小松鼠的身份出现,讨论小提琴的外形。

  3、出示,引导幼儿想像创编故事内容。

  (1)这是在什么地方?

  (2)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他会怎么做呢?

  (3)它为什么要做小提琴?

  5、再次欣赏第二遍故事后,讨论:

  (1)如果没有音乐,森林会是什么样呢?

  (2)如果你听见了音乐,你想干什么?

  (3)小松鼠用音乐给大家带来快乐,你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6、总结结束,幼儿尝试用梨子小提琴模仿演奏。

《梨子小提琴》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感情色彩。

  2、能与同伴两两讲述。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培养幼儿正确的弹跳技巧和小组间的密切配合。

  教师出示水果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出示PPT课件,分段观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友爱和温馨。

  (1)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2)小松鼠捡到了梨子会怎样呢?

  (3)小松鼠为什么要做成小提琴呢?

  (4)森林里有了小提琴会怎样呢?

  (5)动物们听了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6)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中班语言教案《梨子小提琴》含PPT课件

  6、跟录音集体讲述。

  7、迁移经验,扩展想象并交谈。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干什么呢?

  8、师生共同表演《快乐舞》。

  活动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赵冰波先生的一篇优秀的美文,我们的课堂设计没按原来语言课的基本程序,而是加进了音乐律动的环节,让幼儿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充分的互动起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感受舒缓、温馨、柔美的意境,整个课堂气氛上下来觉得很轻松,比较活泼,与孩子们的互动较好!原本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加深幼儿对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们设计了课堂中真人表演的环节,但由于表演者受伤而取消。

《梨子小提琴》教案4

  教案目的:

  1、欣赏,理解人物的情感。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已对作品的理解。

  3、学习认真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案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磁带。

  指导要点:

  1、出示“梨“的挂图,提问:“你捡到了梨,你会把它用来干什么”

  2、幼儿倾听内容,启发提问:

  (1)小松鼠捡到了梨把梨做成了什么?

  (2)狮子、狐狸为什么不吃小动物?它们去干什么?

  3、结合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再次欣赏童话。

  (1)为什么小提琴上掉下来叫音符?

  (2)种子发芽了为什么也叫音符?

  4、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说这个,学习用语言动作来表现的内容。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着重评价幼儿倾听的事的习惯。

  活动反思:

  一、适宜行为:

  教师在教学的挂图上采用了新的手法,教师将各种小动物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在背景图上,幼儿被这样的教学手段吸引了,幼儿在活动中特别的认真,也感受到了童话的美丽,幼儿的倾听也比较好。

  二、不适宜行为:

  幼儿比较快的掌握了的情节,活动的后半部分教师没有必要帮助幼儿说这个了,可以让幼儿独立进行表演。

  三、原因:

  教师较注重活动的结果,没有大胆地放手让幼儿去尝试。

  四、对策:

  利用区域时间,鼓励幼儿继续表演,为幼儿提供好道具,音乐磁带等。

《梨子小提琴》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感情色彩。

  2、能与同伴两两讲述。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

  2、音乐磁带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教师出示水果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出示图片,分段观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友爱和温馨。

  (1) 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2) 小松鼠捡到了梨子会怎样呢?

  (3) 小松鼠为什么要做成小提琴呢?

  (4) 森林里有了小提琴会怎样呢?

  (5) 动物们听了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6) 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7) 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做成了小提琴?

  3、幼儿看图两两讲述故事。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参与讲述。

  4、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

  5、给故事起名字。

  6、跟录音集体讲述。

  7、迁移经验,扩展想象并交谈。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干什么呢?

  8、师生共同表演《快乐舞》。

《梨子小提琴》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2、学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并进行故事创编,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主动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梨子小提琴》的图书(人手一本)

  2、图画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

  1、出现“梨子”,“以梨子有什么用”引入课题;

  2、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阅读故事:提醒孩子要一页一页地翻书,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或同伴;

  3、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谁,捡到了什么?它用它做了什么?(个别回答后,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

  (2)小松鼠用半个梨子做成小提琴后,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个别回答后,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

  (3)为什么大家都有了梨子提琴,大家在森林里干什么?(个别回答后,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

  4、请个别能力强的孩子上来讲故事。

  活动延伸:

  画画,编故事。

  水平一:要求孩子能选择故事内容来绘画并进行讲述;

  水平二:要求孩子能在原有图书画面的基础上画出新的图画,并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水平三:能主动地将创编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活动反思:

  由于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引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大家也都能在老师的提醒下一页一页地翻书阅读。在延伸活动中,大多数孩子能在原有图书画面的基础上画出新的图画,并创编新的故事情节。如岱逸小朋友,他把森林画得很美,而且狮子后面不只跟着小鸡,还带来了小老鼠等。但尚有个别孩子虽画得好、编得好,却未能主动地讲给同伴听。总的来说,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也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梨子小提琴》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

  2、能用恰当的语言续编部分故事情节。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梨、小提琴独奏曲《梦幻曲》的磁带,故事挂图《梨子小提琴》。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6—17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梨,引发幼儿兴趣。请幼儿观察梨,想象半个梨向什么。

  2、请幼儿欣赏配乐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故事,配合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梦幻曲》,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问题:说一说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动物们不再追来打去了?

  (2)再次随音乐欣赏故事,体会故事和音乐带来的意境。

  3、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讲述并仿编故事。

  (1)请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讲述故事。

  (2)请幼儿仿编其他动物听到音乐后的表现等情节,讲给同伴听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选自《建构式幼儿园课程》中的一堂以语言为主的整合课程。《梨子小提琴》是赵冰波先生的一篇优秀的美文,我们的课堂设计没按原来语言课的基本程序,而是加进了音乐律动的环节,让幼儿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充分的互动起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感受舒缓、温馨、柔美的意境,整个课堂气氛上下来觉得很轻松,比较活泼,与孩子们的互动较好!原本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加深幼儿对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们设计了课堂中真人表演的环节,但由于表演者受伤而取消。

《梨子小提琴》教案8

  设计意图:

  《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名曲,旋律婉转柔美。而童话《梨子小提琴》选自省版大班教材主题三《多彩的秋天》次主题二《秋情》中教学活动六,故事语言通俗优美,情节生动有趣,充满了诗情画意,因此我选择《梦幻曲》作为背景音乐设计了本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温馨、宁静、友好的情感。

  2、体会优美、宁静的音乐给自然界带来的和平和快乐。

  活动准备:

  梨,小提琴,自绘大图书,切开的梨、吸管若干份,课件活动过程:

  1、出示梨,提问:

  (1)这是什么?如果你有一个梨,你想干什么?

  (2)有只小松鼠也捡到了一个梨,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2、出示小提琴,提问:

  (1)你们见过真正的小提琴吗?小提琴的形状和梨子的形状相似吗?

  (2)你们听过小提琴演奏的声音吗?

  3、播放《梦幻曲》,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4、幼儿欣赏课件。提问:

  (1)是谁在演奏音乐?是用什么演奏的?

  (2)小提琴是用什么做的?

  (3)小松鼠用这把梨子小提琴演奏出了怎样的音乐?

  (4)狐狸听到优美的琴声,它对小鸡说了什么?

  (5)狮子听到优美的琴声又是怎么做的呢?

  (6)狐狸和狮子为什么不捉小鸡和兔子呢?

  5、这个故事好看吗?老师将这个故事画了下来,做了一本图书,先听老师来讲一讲。(配上《梦幻曲》)6、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配上《梦幻曲》)7、引导幼儿讨论:

  (1)小提琴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2)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

  (3)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4)小提琴的声音好听吗?还有谁会来听音乐?他们又会怎么说?

  8、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让琴声传到什么地方?为什么?

  (2)故事中的小动物每人都有一把梨子小提琴,你们想做一把梨子小提琴吗?(每人拿梨子做一把小提琴跟着音乐演奏)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的琴声送给小朋友,送给所有关心、爱护你的人?

  活动评析:

  活动中,我利用课件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将《梦幻曲》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其中,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和童话的的意境美。通过听、看、想、做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想象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让每个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梨子小提琴》教案9

  活动目标:

  1、愉快地欣赏故事,感受文学和音乐作品安详、宁静与柔美的意境;

  2、理解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3、激发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感受力,发展感受美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梦幻曲》;故事课件;

  2、活动前幼儿对小提琴和音符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梦幻曲〉,感受宁静悠远的意境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听,传来了什么样的声音?(播放《梦幻曲》)

  2、听了这首曲子,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3、你知道这好听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4、这么好听的音乐是谁演奏的,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仔细地听听。

  二、初次完整欣赏配乐故事,领略故事优美的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故事,幼儿安静地倾听。

  2、故事中有谁?是谁在演奏音乐?这小提琴是用什么做的?

  三、结合图片欣赏配乐故事,理解故事

  1、观看课件,教师配乐朗诵故事。

  2、你觉得小松鼠的小提琴拉得怎么样?

  3、狐狸和狮子听到了琴声后说了什么?它们为什么要去听音乐?

  4、小松鼠拉琴的时候森林里是怎么样的?

  5、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那是什么?后来小音符变成了什么?

  6、讨论:如果森林里没有音乐,会怎么样?

  7、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题目。

  四、分角色表演对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1、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想表演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学说对话和动作。

  2、幼儿自选角色,并用动作表示角色,集体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

《梨子小提琴》教案10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情感色彩。

  2.探索并尝试用与作品相匹配的语言和动作表演故事。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1.实物:梨子

  2.课件《梨子小提琴》

  3.小动物头饰

  4.事先有了解小提琴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梨子)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梨子象什么?如果把梨子切开,你们看看象什么?

  2.(出示小松鼠)师:有一天,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变出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还能发出音乐呢,你们听。

  欣赏《梦幻曲》一遍,提问:小松鼠用梨子变出了什么?你觉得梨子小提琴拉出的音乐是怎样的音乐?你听了想怎样?

  3.教师结合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

  师: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动听的音乐响了起来,小动物们听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

  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在什么地方?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松鼠是怎样拉小提琴的?请幼儿模仿。

  (2)狐狸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说话是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3)狮子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说话是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4)教师小结:琴声真好听,动物们都爱听音乐,就连凶猛的动物也不做坏事了。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听音乐?它们又会怎么说呢?

  (5)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为什么森林里到处都是快乐呢?

  5.组织幼儿表演故事。

  师:我们也来做森林里的动物,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吗?

  请幼儿自己选择角色,教师提出表演注意事项。

  小动物会说些什么话?说话时声音是怎样的?它们会做些什么动作?什么时候你会出来听音乐。请小朋友大胆地表演出来。

  6.提问: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做什么?

  请小朋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或者同伴,或者用画画的方法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梨子小提琴》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

  2、学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故事创编,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认真倾听故事,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1.梨的图片,《梨子小提琴》动画短片

  2.背景音乐:《牧歌》、《森林音乐家》

  2.各种动物的头饰:、兔子、老虎、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故事创编,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活动过程:

  1、出示“梨“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观察梨,想象半个梨像什么?直接导入开始讲述故事。

  师:请看图片上是什么水果啊?有一只小松鼠还能用梨子拉出好听的音乐来呢!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好听的音乐吧!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内容。

  (故事开始:小松鼠住在松树上——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提问:

  (1)小松鼠捡到了梨把梨做成了什么?

  (2)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把半个梨做成什么?

  (故事开展:“我拿它做把小提琴吧!”——森林里真安静)提问:

  1.、为什么不吃小动物?它们去干什么?

  (故事结束:小松鼠拉着拉着,突然——动物们不在追来打去了~~~~~。)

  (1)、为什么小提琴上掉下来叫音符?

  (2)、种子发芽了为什么也叫音符?

  3、观看《梨子小提琴》动画,幼儿再次欣赏故事童话。

  师:刚才你们都挺的特别认真,而且都很勇敢、很愿意回答问题,老师很喜欢你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吧!

  4.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讲述并仿编故事。

  请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讲述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让两个小朋友一组来给自己的好伙伴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讲的好,好大家开始吧!

  (1)请幼儿仿编其他动物听到音乐后的表现等情节,将给同伴听。

  师:森林里其他的小动物听到好听的音乐会怎么做么,谁能编出故事让大家听听呢?

  师:把你刚才编好的故事可以表演给我们看看,可以请另外一个好朋友帮忙。

  (2)故事结束:请小朋友一起参加动物音乐会。

  师:小松鼠的音乐真好听,我们也听着音乐和小动物们一起开音乐盛会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选自《建构式幼儿园课程》中的一堂以语言为主的整合课程。《梨子小提琴》是赵冰波先生的一篇优秀的美文,我们的课堂设计没按原来语言课的基本程序,而是加进了音乐律动的环节,让幼儿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充分的互动起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感受舒缓、温馨、柔美的意境,整个课堂气氛上下来觉得很轻松,比较活泼,与孩子们的互动较好!原本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加深幼儿对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们设计了课堂中真人表演的环节,但由于表演者受伤而取消。

《梨子小提琴》教案12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感情色彩。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图片、录音机,磁带。《梦幻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这个是什么?哦,是一个梨对不对。小朋友拿梨会做什么。森林里啊,有一只小松鼠,它看到了一个梨。猜猜它会做什么呢?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吧!这个故事的题目叫《梨子小提琴》。

  二、教师出示绘本,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讲故事。

  提问引导幼儿:

  小松鼠用半个梨子做成小提琴后,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

  师:1、狐狸看见小鸡,它会怎么说?

  2、两只小熊在抢饼干,它们会怎么说?

  3、狐狸听见小提琴的声音后,它又会对小鸡怎么说呢?

  4、狮子听见小提琴的声音后,它又会对小兔怎么说呢?

  5、小提琴掉下一粒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6、种子变成了什么?

  7、为什么要把梨子都变成小提琴?

  教师陪幼儿阅读完绘本提问,故事的题目?故事中出现了那些小动物?

  三、老师讲述故事。

  师:1、当琴声飘到狐狸的耳朵里,它对小鸡怎么说?(学说:我不抓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2、当琴声飘到狮子的耳朵里,它对小兔怎么说?(学说:我不追你了,我要去听音乐)

  3、为什么狐狸不追鸡了?为什么两个小熊不打架了呀?

  三、完整欣赏故事,播放音乐。

  1、是什么使森林里变得又美好又安静?

  2、我们要感谢谁呢?为什么?

  3、我们小朋友平时应该怎样相处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森林里的小动物一样友好相处。

  故事《梨子小提琴》

  小松鼠捡到了一只大梨子。她把梨子切下一半做成了小提琴。琴声传地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 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

  狐狸听到了琴声,对小鸡说:“我不抓你了,我要去听音乐。”狮子听到了琴声,对兔子说:“我不追你了,我要去听音乐。”动物们都来到松树下,听小松鼠拉琴。拉呀、拉呀……星星 也来听,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突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咦?这是什么呀?小松鼠说:“这是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音符。”

  第二天,地里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像一个小音符呀!小绿芽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树上结出了很多梨子。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

《梨子小提琴》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温馨、祥和的氛围和美好意境。

  2、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

  3、尝试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仿编句型“XX也来听,XX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二)活动准备:

  1、实物:梨子

  2、故事课件、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梨子)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梨子象什么?如果把梨子切开,你们看看象什么?

  (出示小松鼠)师:有一天,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变出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还能发出音乐呢,你们听。

  欣赏《梦幻曲》一遍,提问:小松鼠用梨子变出了什么?你觉得梨子小提琴拉出的音乐是怎样的音乐?你听了想怎样?

  2、教师结合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动听的音乐响了起来,小动物们听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

  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在什么地方?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二次讲述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小松鼠是怎样拉小提琴的?请幼儿模仿。

  (2)狐狸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3)狮子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4)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为什么森林里到处都是快乐呢?

  教师小结:琴声真好听,动物们都爱听音乐,就连凶猛的动物也不做坏事了。

  4、鼓励幼儿尝试仿编故事的部分情节,并复述故事。

  (1)听到小松鼠拉小提琴,除了狐狸、小鸡、狮子、兔子,森林里还有谁会跑来听?

  (2)鼓励幼儿用“XX也听,XX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的句型仿编故事中的句子。

  5、活动延伸: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做什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梨子小提琴》教案14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和音乐的神奇、美妙。

  2.丰富词汇:甜蜜蜜

  3.能用恰当的语言续编、仿编故事中的部分情节。

  活动准备

  1.认识小提琴,了解小提琴悠扬的音色特点

  2.轻柔的音乐如《梦幻曲》、小提琴曲,《梨子小提琴》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5幅、动物头饰(松鼠、鸡、狐狸、狮子、兔子、狼、羊)各2个。

  活动建议

  1.出示画有半个梨子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想象,提出问题:你能用它做什么,小松鼠会用梨子做什么,引出故事。

  2.利用教师教学资源或挂图分段讲述,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从开头讲至“传出很远很远去”,请幼儿说一说小松鼠用半个梨做成了什么。

  设疑:美妙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以后会怎样呢,请幼儿继续听。

  (2)继续讲至“小兔子听音乐会觉得暖和些”,请幼儿说一说,美妙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不追了?它们怎么说的?鼓励幼儿戴头饰合作表演。

  设疑:还有哪些动物会听到音乐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分组进行模仿。

  (3)继续讲至“都可以做提琴呢!”,请幼儿说一说小音符会掉到哪儿去,掉到土里会怎样。鼓励幼儿发散思维进行续编。

  (4)讲述至最后,引导幼儿进行概括,并试着给故事起名字

  3.完整欣赏故事,理解内容,感受音乐的神奇美妙。

  (1)建议提问:为什么动物们听了音乐后不再追来打去了?(听了音乐变安静了,心里甜蜜蜜的,凶猛的动物的心也变得善良了。)

  丰富词汇:甜蜜蜜。让幼儿说说甜蜜蜜是什么意思?你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

  (2)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帮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的作用。

  小结:原来音乐还这么神奇啊!能吸引人、能打动人、还能改变人。在生活中就有一种利用音乐进行治疗的办法,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对治疗疾病有帮助。

  4.请幼儿仿编故事合作表演,

  进一步体验作品的内涵。

  (1)请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可能会听到这美妙的音乐?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2)请幼儿选择小动物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小组互相讨论,提示幼儿扮演什么,怎么演。要求表现出动物们听到音乐的前后变化。

  表演开始:森林里一片混乱,老虎在追小兔,狼抓住了一只小羊。突然,小松鼠拉起了小提琴,(播放小提琴曲)好听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凶猛的动物都安静下来,老虎不再追兔子了,大灰狼放了小羊,把它揽进怀里一起听音乐。

  (3)给幼儿推荐“神秘园”的音乐,鼓励幼儿多听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畅、明亮。

《梨子小提琴》教案15

  一、导入:音乐《去郊游》进入场地。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的心情也不错,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今天在来的路上捡到了一样东西,小朋友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呢?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小眼睛闭起来,我数一二三,一起睁开眼睛看看是什么吧!

  出示半只梨子。

  “谁来说一说这只梨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大,一头小,颜色黄黄的)可是怎么会是一半呢?另一半哪去了呢?”

  其实,在这半只梨子里藏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老师把它放在了一本神奇的魔法书里,小朋友想不想一起去听听呢?那现在就请小朋友把小手背到后面,睁大我们的小眼睛,竖起我们的小耳朵,仔细听故事吧!

  这个故事就发生这座美丽的大森林里,我们先一起去看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图一

  “瞧!森林里发生什么事情了?都有哪些动物?”

  “他们在干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 那小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办法使他们友好相处呢?”

  小朋友们的想法真不错,不过现在老师不告诉你们答案,嘘——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小提琴音乐)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提问:这甜甜的、美美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示图二中的小图一

  提问:小松鼠先发现了一只怎样的梨子?它的表情是怎样的?

  ④ 出示图二中的小图二

  提问:小松鼠再是怎样做的呢?他是怎样把梨子运回家?

  出示图二中的小图三

  提问:小松鼠把梨子运回家然后做了什么?

  出示图二中的小图四

  提问:小松鼠最后用梨子做了什么?

  “请小朋友用“小松鼠先发现了什么,再怎样运回家,然后干了些什么,最后干什么”把四张图连起来和你旁边的同伴说一下。好,现在我们一起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几个好听的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说。”

  (小松鼠先发现了一个颜色黄黄的梨子,然后用了很大的力气把它运回家,再把它剖开,最后做成了小提琴。)

  小松鼠用小提琴奏出了美妙的音乐,我们和小松鼠一起来拉琴吧,小提琴是要放在肩膀上演奏的,来,跟着老师这样做,我来听听看,恩,小朋友拉的真美……

  咦,刚才在吵闹的小动物们听到这么优美的音乐是怎样做怎样说的呢?

  (对了,他们变得友好了)

  狐狸听到这么优美的音乐说:小鸡,我不追你了,我们一起去听音乐吧!狮子听到这么优美的音乐说:小兔子,我不追你了,我们一起去欣赏这好听的音乐吧!就这样,森林里的动物们都被这美丽的琴声吸引了过来,大家都坐在树下静静的听着这好听的音乐。

  突然,从小松鼠的琴上掉下一个小东西,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魔法书就会找到答案了,对了,是梨的籽!

  五、出示图三:我们一起来看看梨的籽有没有变化,呦,长成一棵小绿芽,接下来会怎样呢,对啦,小松鼠拉小提琴给绿芽听,听到琴声,小绿芽呼呼的直往上长, 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小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梨子。

  小动物们看到梨树上结了这么多的梨子,又会怎么做呢?小朋友猜猜看?

  对啦,他们用梨子做成了小提琴。现在森林里的动物们每人都有一把小提琴了。

  六、出示图四。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的森林里是怎样的吧

  他们在干什么呢?对啦,他们在开小提琴音乐会。从此,森林里的动物们再也不追来打去了,他们每天都学拉小提琴,到了有月亮的晚上,他们就到梨树底下开音乐会啦。

  好了,好听的故事讲完了,小朋友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小朋友们动脑筋想想,当你听到美妙的音乐时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唱歌、跳舞、画画、做游戏)

  小结:原来在这优美的音乐中,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幸福美好的生活。现在,刘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美丽的小提琴音乐,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跳舞吧!

  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现在,我们去休息一会吧。

  • 相关推荐

【《梨子小提琴》教案】相关文章:

《梨子小提琴》教案06-11

梨子小提琴教案06-12

梨子小提琴教案范文07-12

梨子小提琴大班教案11-13

《梨子小提琴》大班教案12-15

《梨子小提琴》大班教案12-18

梨子小提琴大班教案11-24

梨子小提琴大班语言的教案07-09

大班语言《梨子小提琴》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