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科学领域教案

2022-12-21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节科学领域教案范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春节的习俗及各类庆祝活动。

  2、让学生分析和认识储备年货中的环保问题。

  3、让学生分析和认识除夕晚餐中的环保问题。

  4、让学生分析和认识节日喜庆方式中的环保问题。

  5、学生认识到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春节,应倡导创造一些新的习俗来庆祝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努力过一个文明、健康、环保的春节,延续春节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春节的由来、春节的风俗、饮食、庆祝方式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及科教视频。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问卷方式展开走访调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结合背景资料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习俗及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

  2、春节是个传统节日,除了吃团圆饭、放鞭炮这些传统方式,还有更健康文明的过法吗?怎样过一个文明、健康、环保的春节?

  二、活动过程:

  1、分小组交流,将查阅的有关资料小组汇总、讨论。

  教师提供关于选购一次性年货的资料供学生讨论:如何从环保和实用的角度出发,选择食品、餐具、烹饪方式做到健康饮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污染。

  2、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家庭春节前后的庆祝活动,从而认识到: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和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则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和浪费资源,从长远来看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的后劲,进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持续提高。

  三、教师总结:

  绿色春节会不会是年味变淡?最近几年,捍卫春节总会成为春节前后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其实,不必太过担心年味儿悄然溜走,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年味儿当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应摒弃传统年俗中一些弊端,增加一些更加健康和文明的元素,为年俗增添几许绿色。因此,绿色也不单单是春节的颜色,而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本色。

  四、课后作业:

  以过一个文明、健康、绿色的春节为题,写一份倡议书。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2

  活动目标:

  1、乐于倾听他人的讲述,能为同伴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体验新年的快乐。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及大胆自我表现的能力。

  3、知道新年过后自己又长大一岁了。

  活动准备:

  1、庆新年音乐带、诗歌《一年过去了》。

  2、为幼儿贴上红五星,表扬他们的成绩;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幼儿在新的一年里要有更大的进步。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新年来到了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动手把教室装扮得这么漂亮,这是为什么呀?(新年到了)对,咱们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是为了迎接新年。

  2、诗歌《一年过去了》――结合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是怎样过新年的?

  (1)提问:诗歌中都讲了什么?你觉得在这一年中你自己有变化吗?长高了吗?重了吗?咱们再来想想看老师都教会了你什么呢?也算算看我们离上一年级还有多长时间?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一年中都长高了、长胖了,也学会了很多本领,看着你们长大快上小学了,老师也很开心。

  (2)讲讲自己是怎样过新年的。(提示环境、衣着、交往等方面) 你们自己又是怎样过新年的?(放鞭炮、礼花、穿新衣、参加聚会、走亲戚、拜年、收压岁钱。)

  教师小结:原来每个小朋友的新年都过得这么有意思啊,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亲戚家吃饭,还可以收到压岁钱,因为我们小朋友年龄小,所以我们可以看大人放鞭炮。

  3、请幼儿自己或结伴选择表演道具,同老师一起随音乐自由舞蹈,师生同欢乐。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活动中进行歌舞表演。

  2、发挥幼儿想象,绘画或者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新年来到了。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重现

  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引导发现

  1、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动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开学来的这些天,班上总有小朋友爱跟我说自己春节里的事,而且都是兴高采烈地,我就组织了这次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及会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春节这一传统活动的认识。

  2、会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春节里的趣事。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春节这热闹的传统节日。

  难点: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来讲述春节趣事。

  活动准备

  1、若干串手工鞭炮;美丽的烟花图一张;红包数个。各色薄纸。

  2、若干红纸;细麻绳若干条;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1、用学过的歌曲<<新年好>>来引入活动。

  2、提问:"春节过去了,小朋友们在春节里过得开不开心呀?能不能把你们在春节里,觉得开心快乐的事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呢?"

  (1)先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再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说,要是说到烟花,就引导孩子用"谁和谁?在哪放烟花?放了烟花后烟花变成什么样了?当时开不开心?"然后拿出美丽的烟花图,让小朋友们加深感受。要是说到红包,可以提问:"红包是谁给的呀?别人给了自己红包,你会说祝福的话吗?"

  (2)用引导,鼓励,认同,愉悦的态度,让每个小朋友都展现自己春节里快乐的事。

  3、再唱<<新年好>>结束本次活动。

  延伸:帮助幼儿用红纸做红包,用绘画或撕纸粘贴法给红包进行装饰;用红纸和细麻绳制作成一串串的鞭炮,在教室一角,装扮成春节喜庆的区角。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能尊重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来引导他们用连贯,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春节里快乐的事,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和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也能快乐地分享着,达到了最初预定的目标。就是在当时的延伸活动里,我感到自己准备的材料不足,在小朋友制作鞭炮和红包的过程中,有些小朋友还说要做春节里的粽子,做春节里好多好多的饼干糖果之类的东西,我都没得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我觉得要完成好一个活动,每个方面要做最充分的'准备,应对活动时突然出现的和主题相关的资料材料。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新年习俗。

  2、愿意在老师和同伴面前表达的自己想法,能口齿清楚的说出一句新年祝福语。

  3、感受新年里快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

  1、小贴卡若干个

  2、自制鞭炮、贺卡、红包、福字。

  3、新年送祝福视频

  音乐:《鞭炮声》《喜洋洋》

  活动过程:

  1、欣赏短片《新年送祝福》理解故事情节。啪啪啪、过年啦!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过新年的时候要做什么吗?《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表达》

  老师:那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提问

  (1)刚才的短片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里面的人们是怎样说新年祝福语的呀!

  (3)提问:谁知道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祝福语吗?

  3、师幼互动

  (1)老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李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新年的礼物,都藏在这个盒子里面,谁愿意来对李老师说一句新年祝福语我就请他从盒子里选一个礼物,谁愿意来?《老师分别请4名幼儿将礼物取出来并做解释:新年卡片、福字、鞭炮、红包》新年卡片:哇!这个是新年卡片、是老师写给小朋友的新年祝福语。祝小朋友天天开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福字:这个是什么呀!贴在哪里他!鞭炮:谁想来放鞭炮?红包:这个里面装的什么呀?

  4、新年送祝福。

  (1)老师:今天不仅是李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礼物礼物,今天我们的这么多的老师都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礼物,那就请小朋友去给老师送上一句祝福语,老师就把礼物送给你咯!拿到礼物要说什么?《谢谢》

  (2)播放歌曲新年快乐开始送祝福,大家一起唱《新年快乐》结束活动。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6

  教学目的:

  1、回忆春节里放鞭炮和烟花的情景,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激发小班幼儿向哥哥姐姐学习的愿望,体验混龄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纸、笔。

  大人们庆新年的图片以及歌曲磁带;课前排练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教学建议:

  1、看图片讨论:大人们怎样庆祝新年的到来?

  2、欣赏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英文)。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学唱歌曲《新年好》(英文)。采用“一帮一”形式学唱。

  4、为歌曲编配动作,随音乐载歌载舞。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1、春节里你们在家里有没有放鞭炮和烟花呀?你们放的鞭炮和烟花是怎么样的呀?是在什么地方放的呢?

  2、那你们能不能把你们放鞭炮、烟花时的情景画出来呢?

  二、幼儿尝试画。现在我请你们把自己放鞭炮、烟花时的情景画出来好吗?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欣赏作品。给同伴介绍作品的内容。

  四、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出来。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浓浓的“年味”。其实,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嚼嚼这一独特的味道。提问:我们知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春节的时期的几个重要日子活动。那么,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腊八”这部分,现在大家来回忆一下: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

  二、深入阅读,体会气氛。

  1、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学生感情读文

  2、指导品读“正月初一”。

  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你们春节拜年吗?说说你拜年的经历。

  (4)引导学生了解庙会时怎么回事?

  3、指导品读“元宵”。

  全班齐读,边读边画:

  (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说说你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

  (2)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景读,结合生活体验,深入走进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民俗风情]

  二、拓展阅读,领悟表达特点:

  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的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它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

  三、延伸谈话,了解风俗。

  1、师:北京的春节是很吸引人,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启发思考: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些春节风俗今天是否依然广泛存在??你觉得现在过年的氛围浓吗?说说你的感想。

  (学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如何传承中华民俗文化的思考。]

  四、作业

  小练笔: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上完后自我感觉还有点欠缺还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还有很多不足。这节课我自觉得上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学习学习。我觉得在上这节课时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应在刚开始上课时应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主题。让幼儿知道“年”是怎么来的。本来我准备了两幅鞭炮的图片给孩子观察的,但刚我取出图片时,孩子对平时见到的鞭炮认识,但对卡通的鞭炮不认识。但我要在延伸活动中,我应在区角活动处准备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思路、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阅读,能找出描述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3、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提取信息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歌谣导入:

  同学们,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下面请听一首歌谣: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喇叭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题目就叫: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请按“名时地评作”的顺序一句话介绍作者:

  参考内容: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整体感知

  (1)用“圈点勾画”法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7节):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的情况。

  第二部分(8—11节):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过节的盛况。

  第三部分(12—16节):描写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情况。

  第四部分(17节):描写新旧社会过春节的不同。

  (2)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热闹、隆重、愉快、祥和

  ②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

  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

  ③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腊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

  (开始)——(高潮)——(结束)

  ④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上年货儿童放假

  春节的“彩排”除夕以前

  除夕正月初一光景

  初六开张元宵节(春节的高潮

  明确:

  时间主要事例

  腊八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放鞭炮大扫除准备年货

  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

  元宵悬灯结彩,放花炮

  三、合作探究

  以组为单位,各自谈谈对下列句子的感受,概括老舍先生文章的语言特点。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明确: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明确: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明确: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语言特点:

  (1)北京韵味

  (2)通俗明白

  (3)幽默诙谐

  四、延伸梳理

  1、在老舍笔下,老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子?

  2、联想一下,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是什么样子?(请回家问问父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关于春节的文字写下来吧)

  五、课堂小结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起感受了老北京的春节,体会了新社会的美好。相信同学们对中国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感觉。那么,请大家上网搜集一下,看你能找到多少关于民俗的内容。

  六、作业

  请大家课后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并把它写到周记本上。

【春节科学领域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领域小班教案03-19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2-18

科学领域的活动教案02-17

惊蛰科学领域教案02-28

中班过春节科学领域教案(精选10篇)12-21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11-12

大班春天科学领域教案07-22

科学领域观察活动教案04-02

活动设计科学领域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