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

2022-11-21 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班级同伴的面部特征,并加以描绘。

  2、合理安排画面,学习用遮挡的方法画出群体人物。

  3、争取画出班级每个人,培养耐心细致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幼儿用书《毕业照》。

  2、学具准备:蜡笔、黑色水彩笔、画纸。

  3、已有经验:幼儿已经照过毕业照。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发绘画的热情。

  1、引导幼儿感受对教师、同伴的眷恋之情,引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的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了,要离开幼儿园了,我们都照了毕业照,留下了永久的纪念,现在我们再用画笔来画一幅毕业照吧。

  2、幼儿交流。

  (二)讨论如何表现每一个人物的基本形象特征。

  1、师幼共同讨论。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如何才能把一个人最有特征的形象表现出来,让我们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2、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三)幼儿用书,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幼儿较细的笔进行细节描绘?

  2、幼儿讨论后认真绘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

  活动延伸:区角活动:在美工区,可以张贴每个幼儿的。照片。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2

  活动目标:

  1、认识中国地图和江西省地图,并能从中国地图上指认出江西省的位置。

  2、知道江西4-5个主要的市区名称及位置。

  3、感受中国地图和江西省及其各地市地图轮廓像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和放大的江西省地图,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进入课程主题。

  1、我们这里大部分都是江西的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江西哪个地方的人吗?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经验进行回答。

  二、认识江西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中国地图: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它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像什么?(不强调固定答案。)

  2、有谁知道咱们江西省在什么地方?请上来指一指。请几位幼儿依次上来指认江西省所在的位置,最后老师用手指描画出江西省的轮廓。

  3、江西的地图轮廓像什么呢?(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幼儿在说像什么的时候,还要请幼儿说清“从什么方位看,头在哪里,身体、尾巴等在哪里?”)

  三、认识江西各地市的地图。

  1、出示江西省放大的地图:刚才我们知道了江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是“鸡妈妈身体上的一个部分”,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放大的江西省地图请你们看一看。

  2、江西省其实还可以划分为许多市县,我们现在所在的城市叫什么?你能在地图上指出它在什么位置吗?

  3、幼儿尝试在地图上找出自己所在地的位置,并集体验证。

  4、引导幼儿知道江西省其他主要的城市:你们还知道江西有哪些城市?你去过那里吗?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5、幼儿讲出自己知道的城市,并试着在地图上指一指。在幼儿指认后,老师告诉幼儿正确答案,带领幼儿念一念地名,如新余、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等。

  6、请你找一个你喜欢的地区,然后说说它的轮廓像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回答。

  7、小结:刚才小朋友把各个地区的轮廓想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动物或植物,都很像,我相信,你们还会想象出更多的东西。

  四、带领幼儿玩“快速找地名”的游戏。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老师在大图上指出某一个地区,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找到相应的地点,并回答出它叫什么地名。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知道了江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知道了江西省有许多市县,如新余、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等。那么你还能记住更多的市县和它们的位置吗?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3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像创造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降雨的材料如:瓶盖有孔的可乐瓶、洒水瓶、树叶、奶粉勺、海绵、塑料袋、针筒等放在材料筐内。

  2、“种子生长过程”的活动教具一套。

  3、音乐《小手歌》、《小雨沙沙》、《大雨和小雨》。

  4、室外有花园的场地,准备桌子、几盆清水,每人一块毛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音乐《小手歌》导入

  2、出示活动教具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在幼儿园的花园里藏着很多小的种子,瞧这里就有一颗小树的种子,种子们好像尝一尝春雨的味道,你们有没有办法把雨变出来呢?

  3、幼儿讨论——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二、幼儿操作

  1、初次探索

  为幼儿提供洒水壶、瓶盖有孔的可乐瓶,让幼儿用这两种材料进行人工降雨。第一次操作,老师观察,不加使用上的指导,让幼儿独立自主完成装水、拧瓶盖、洒水的过程。提醒幼儿注意别把水洒在自己身上和小朋友的身上。

  2、教师小结

  谁能告诉我,这两个宝贝为什么能把水变成雨?——瓶盖和上壶口有洞出示活动教具2,我们来看种子有什么变化?——发芽。

  3、第二次探索

  这一回在老师准备了很多不同的宝贝,你们还能把水变成雨吗吗?(材料针筒管、树叶、海绵、塑料袋、奶粉勺)请你们自己选择几种不同的宝贝用不同的方法来变雨。教师巡回观察,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恰当的指导,仍然提醒幼儿别把水弄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上。

  4、出示活动教具3

  教师小结:

  快来看,小芽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了小树。多亏小朋友把水变成了雨小芽才能长大,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宝贝把水变成雨的?

  (1)针筒小雨,用针筒抽水,然后把针管往前推就下雨啦;

  (2)树叶雨,用树叶舀水,向上一洒就有雨啦;

  (3)海绵雨,把海绵放在水里,然后拿出来一挤,就下雨啦;

  (4)塑料袋雨,用塑料袋装水,然后拉出来就下雨啦。

  (5)勺子雨,用勺子舀水,向往下一洒就有雨啦。(下面有小孔,我们拿着也会下雨);

  5、第三次探索

  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工具也能把水变成雨?你们觉得小手可以吗?

  请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变出大雨和小雨。

  6、出示活动教具,

  教师小结:

  小树又长大啦!变成了大树。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用小手变雨的。

  (用小手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就大雨了。)

  三、放松活动

  音乐《大雨和小雨》,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自由展现下雨的样子。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4

  活动目标:

  1、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3、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请家长帮幼儿准备不同的绳子,丰富幼儿对绳子的感性经验,了解不同绳子的特点。

  教师准备:提供各种绳子(跳绳、大绳、毛线绳、布绳、麻绳、草绳、钢丝绳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谜语:绑人绑的紧,剪刀剪的断,粗粗细细有,长长短短有,请你猜一猜?

  (二)扩散思维活动:谈话,你见过的绳子?

  1、绳子有许多宝宝,你见过什么样的绳子?这些绳子有什么用处?(相互说、个别说)

  2、孩子们这么喜欢绳子宝宝,我们把这些绳子宝宝请到了我们班。(依次出示不同的绳子)

  3、幼儿自由观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绳子。

  (三)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1、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绳宝宝,下面请孩子们说一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绳子?(毛线绳、跳绳、草绳等)它有什么用处?(绑东西、织毛衣、缝衣服、拖车等)用它可以做什么游戏?(引导幼儿说出:一人玩、两人玩或多人玩)

  2、孩子们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下面请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或多人来玩这些绳子,你觉得还有什么更好玩的玩法吗?

  (引导幼儿相互合作,体验玩绳的乐趣,在合作中创新绳子的玩法,感受绳子的奇妙。比如:翻绳、花样跳绳、套圈儿、跳格子、钓鱼、扎辫子、捆绑货物等)

  (四)展示花样玩绳,体验成功喜悦。

  1、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玩绳过程。

  2、找几组有代表性的展示玩绳过程,提示幼儿讲解说明。

  (五)概括总结、拓展知识。

  教师总结绳子的'用途,说明绳子的种类多,用途也很多。比如:毛线可以编织;草绳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艺品;麻绳可以镎鞋底;艺术绳可以编中国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绳子,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它吧!

  (六)激发幼儿在活动中团结合作,没有朋友会很孤单的。

  师:孩子们和自己的同伴相互合作,用绳子做了许多游戏,真是让老师大开眼界。在这高兴的时刻是谁在哭呀?(出示被遗忘的大绳)我问它为什么?它说——它没有朋友!怎么办?(孩子们一致表示要与大绳交朋友)

  (七)活动结束:

  绳子哥哥找到了朋友很高兴,我们一起到院子里跳大绳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5

  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以及生活中的数字作用很大,有各种不同的用处。

  2、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儿童读物若干本,有关条形码的录像(书店里顾客付钱时的情景片段),各种有关数字的录象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在图书中寻找数字朋友。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中的数字。

  说说自己寻找到的数字。

  2、讨论:这些数字的作用。

  提问:你在哪里找到数字的。

  这些数字朋友有什么用处呢?

  说出一种数字(页码、目录、条形码、价格、折纸书中的步骤图)的作用,幼儿就在书中找出相应的数字,体验他的作用。

  3、欣赏录像,了解条形码的作用。

  提问:你看见了什么?

  条形码在书的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贴条形码,它有什么作用?

  4、欣赏照片,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

  5、总结:数字朋友的作用真大,不同的数字组合就有不同的作用,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6

  活动目标:

  1、知识经验:认识客家凉帽,知道客家凉帽的造型与作用。

  2、方法技能:学习用剪纸和画花边的方法装饰客家凉帽。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

  学习用剪纸和画花边的方法装饰客家凉帽。

  难点:

  运用各种方法创造性地装饰客家凉帽。

  活动准备:

  裁剪成凉帽状的卡纸、皱纸第位幼儿一份;彩色笔、胶水、剪刀、彩纸;自制客家凉帽、客家凉帽的PPT课件、客家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老师在客家音乐的伴奏下,带着客家凉帽入场,引起幼儿兴趣,从而引入活动。

  主体部分:

  1、欣赏客家凉帽(PPT课件)。

  T:你知道这是什么?它的名字叫什么?

  T:客家凉帽与我们平常的帽子有什么不同?

  T:想一想,为什么凉帽周围的边沿要挂围布?头顶为什么是空的?

  T:如果让你来制作客家凉帽,你会什么样做?

  小结:客家妇女经常带这种能遮挡阳光又凉爽宜人的凉帽在户外劳动。凉帽周围的边沿挂着折叠均匀的围布,有黑色的、蓝色的、白色的、花色的,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在田野里盛开。

  2、教师讲解示范,交代要求。

  (1)用剪纸装饰:用剪刀把彩纸剪出各种好看的纸花,用胶水粘岾在凉帽上,然后用彩色笔画出不同的花边和纹样。

  (2)装饰好后,在凉帽边沿周围用皱纸粘上帽裙。(可以折叠起皱粘,或剪成流苏状。)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要求:

  (1)保护清洁,纸屑放在篮子里;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要画出各种不同的花边、图案。

  (3)剪出各种好看的剪纸,贴在帽子上。

  (4)帽裙可以折叠起皱贴粘,或剪成流苏状。

  结束部分:展示作品,欣赏与评价。

  评价重点:构图饱满,设计有创意、有特色,色彩搭配鲜艳。

  延伸部分:戴上自己做的客家凉帽,伴着客家音乐跳舞或走秀。

  活动反思;

  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整个活动中,以体验为轴线,充分体现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孩子的主动探索。

  我们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紧扣刷牙的主题,以出示实物观察、讨论器具形状、情景表演为手段,注重趣味性、层次性,更注重实践性。尽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究、思考,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生活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绘画,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习的境界。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10-01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10-01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10-26

大班幼儿美术优秀教案03-29

大班优秀美术教案07-14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花瓶》09-22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相框》09-29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陀螺》09-22

优秀大班创意美术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