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
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进行体检,第一关是量体重。只听见淘气说,我的体重是45千克;丁丁说,我的体重是33·4千克。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
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二、探究计算方法
1、根据所提问题,列式计算。
2、讨论:怎么算?
3、智慧老人说,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为了计算需要,45可以怎么写?
4、自主计算,检查反馈。
三、巩固与应用
1、独立完成第17页1、4
2、第17页2、5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
第17页3、6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举例子复习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一、基本练习
指导完成第5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三、变式练习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3题。
(1)、读题,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填写第1竖的结果,观察4个算式与上面3个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2)、完成后2题。
四、提高练习
1、指导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2、指导第7题。
(1)、看懂图画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五、开放性练习(指导第8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六、总结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1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教学的前面,其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复习并激活已经教学的面积知识,包括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等。二是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准备,为主动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能通过分一分、移一移、数一数、估一估等方法数出或算出一个规则、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技能目标:掌握面积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做好比较充分的知识和准备。
方法目标:1、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体会等积变形,感受转化的策略。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动的转化方法
难点: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池塘的平面图的面积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小组内准备各种规则与不规则图形一份
3、剪刀、水彩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一、营造分类情景,感知图形特点
1、分类
学生桌上有许多图形,请学生根据图形的特点动手分一分。
预设分类方法一:分成简单图形和复杂图形两类。
方法二:按是否规则把图形分成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两类。
方法三:按图形中的格子特点把图形分成只有整格的复合图形和既有整格又有半格的复合图形。
2、
师:像长方形、正方形这些图形是简单图形,其他四个图形把它们成为复杂图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会从简单的入手。
二、新课展开,感受解决问题策略
1、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是多少?(第一组图形)
师:你们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预设方法一:计算的方法,先数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把长和宽相乘就得到了长方形的面积。
方法二: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师:不管是用以上的哪一种方法,当我们得出结果后还能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复杂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第二组图形)
(1)第二组中这些复杂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
(2)生:在小组里讨论确定解题策略,相互交流。
预设:左边的图形横着画两条线,把这个图形分成3个长方形;竖着画一条线把图形分成3个长方形……
预设:右边的图形竖着画2条线把图形分成3个部分;横着画两条线把图形分成3个部分;也可以横画和竖画相结合把图形分成几个部分。
(3)比较方法,虽然有的竖着分,有的横着分,这些分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把一个复杂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图形)
(4)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复杂图形,用笔分一分。
要求:分的痕迹要清晰、分成的简单图形的各部分面积要看一眼就能知道。
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进行方法渗透。要知道复杂图形的面积,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把它分解成几个简单图形,然后每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相加就得到了复杂图形的面积。
策略一:复杂转化成简单(分一分)
[本环节让学生通过解决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把一个复杂图形分割成几个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这种操作是在保持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形状的变化。教学的转化意识是。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到:稍复杂的图形可以等积变形成较简单的图形,求积方法未知的图形可以变成求积方法已知的图形,这就是转化。等积变形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连结,是探索新知识的途径。学生在体验转化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策略。]
3、有半格的复杂图形的面积
(1)师:你能用分一分的方法把有半格的复杂图形的面积转化成简单图形,并一下子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2)生:独立试一试并交流
预设一: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复杂图形,把三角形向右移动拼在后面就成了一个长方形。
预设二:分成2个三角形和一个复杂图形,把三角形向左移动拼在后面就成了一个长方形。
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对活动过程进行。把一个复杂图形分成几个图形,进行移动,拼成一个规则图形。
师:在你们活动的过程中,分完了为什么还要移?这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使半格能凑成整格)
策略二:复杂转化成简单(移一移)
(3)师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平移前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4)师:不管是策略一分一分,还是策略二移一移,都是把复杂的转化成简单的、难的化成容易的的来解决,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板书)
本环节在学生操作形成自己的策略后引导学生观察和反思:平移前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样的比较和分析使学生得到的就不单是转化的方法,而且体验了转化对解决问题和数学学习的意义。
4、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1)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又该这样来解决呢?(多媒体出示池塘平面图)
(2)师生交流讨论: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米。有没有困难?
生:发现图上有不满格的
师:这时,我们把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来计算。那两个不满整格的就看成是一个整格。
生:把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开来,然后再计算它的面积。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区分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
预设1:把不满整格的和整格的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涂上颜色。
预设2:把不满整格的和整格的做上不同的记号。
学生同桌合作算出图形面积。师收集学生的方法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反思。现答案都不相同,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
要让学生理解:我们算出的面积只是一个近似值,因此都对。但是方法是科学的。
策略三:分类计数(数一数)
5、生活中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1)师:当我们在生活中想知道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但是又没有格子的时候,还能用到策略四:估一估。
(2)估一估自己的手掌心的大小
交流:你是怎么估的。
(写出你想估一估的物体的表面并估一估,在小组里交流)
三、交流本课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知道了哪些知识?
四、课外活动
用小方格测量树叶的大小。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过摸球、装球、转盘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有“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具学具:
布袋子两个,透明袋子10个,红球、白球若干个,篮子6个,大转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先做一个游戏,什么(球)?猜球在哪只手里?
师:(左手)有不同意见吗?(右手)你认为呢?
师:你看看,一会儿猜左手,一会猜右手,你们自己都不能确定,那说明,小球有(可能)在xx,也有可能xxx
二、新授教学
活动一:摸球比赛
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球,(1号袋,2号袋)下面进行男女生摸球比赛,摸到黄球多的取胜。各三次机会。第一次,男生,谁来?
师:希望他摸到什么球?我们一起来“黄球、黄球??”
师:哎呀!可惜!
师:女生,_________做得真端正,你来!“黄球、黄球??”
师:我宣布第一次女生赢了。
师:第二次,想来吗?男生,加油哟!哎!
师:女生,“黄球、黄球??”女生又赢了。
师:还想比吗?
师:啊!男生的运气太不好了!
师:女,想再赢吗?
师:还是女生赢!
师:我宣布(女生获胜)
师:男生,有什么想要说的?你认为呢?女生,有什么要说的?
师:你们都对袋子里的球都产生了质疑,想看看吗?(慢慢抽出袋子)
师:这个袋子里的球怎样?(全这个字用得好,都是用得不错,全部也不错哟)
师:当袋子里全是黄球时,我们任意摸一个,会怎样?你说?你来?
你?
师:当袋子里全是黄球时,我们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板书:黄球)
师:刚才男生从这个袋子,摸到黄球了吗?一次也没有,要看吗?(慢慢抽出袋子)
师:他们怎么没有摸到黄球呢?和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说?(说得不错)你来?(老师就喜欢你这样发言,完整)
师:因为袋子里没有黄球,我们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球。(板书:不可能)所能男生输了,公平吗?
师:那么从这个袋子里摸一个球,一定摸到黄球吗?会怎样?想一想,和同桌商量一下。
师:谁会说?你来?你认为呢?
师:为什么是可能?这个袋子里有?也有?所以摸到的可能是?也可能是?
师:我们来试一试。(师摸三次)现在谁还能再说一说从这个袋子里摸一个球,是什么情况?因为?(板书:可能)
活动二:选择
师:摸玩了黄球,我们来摸红球,有三个袋子,哪个袋子摸到的一定是红球呢?准备随堂练习本,写下袋子的序号。有信心吗?
师:请选择。几号?为什么?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眼,选对的举手,有错的起立。
师:接着,哪个袋子摸到的不可能是红球?请选择。几号?原因?选对的坐正,有错的起立。
师:最后,哪个摸到的可能是红球?写序号,同桌交流一下原因。几号?理由?对吗?同桌检查,有错的起立。
活动三:装球比赛
师:真棒!迅速收拾好本子,下面我们八小组进行比赛,想夺冠吗?那就仔细听老师的要求。游戏的名子叫“装球比赛”,小组根据题目先讨论,然后把球装好,装好后坐正向老师举手示意。比一比哪组又轻又快!先请组长拿出球和袋子放在中间。
师:第一个要求:装一袋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白球?先讨论,再装!开始!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师:组长起立,把袋子高高举起来,其他人抬头看一下,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只装白球?组长请坐,把球放好。第一次比赛这三个小组表现得特别棒,其它小组要努力。
师:第二个要求,一起读一下。看明白了吗?开始!组长起立,举起来?为什么这样装?
师:第三个要求,开始!组长!怎么都是黄球?
活动四:说话小结
师: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小组表现得都很出色!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经常用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看!
电脑出示:1、太阳()从东方升起。
师:这件事是一定。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
2、下个星期一()会下雨。
师:想一想,小组讨论一下!对吗?能填一定吗?
师:有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我们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3、在扬州春天过后()是冬天。
师:想一想,会填得举手?
师:为什么?能把它改成“在扬州春于过后一定是??”一起说。
4、将来,人类()会登上火星。
师: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说一说你身边的事情吗?先和同桌谈一谈。
三、巩固练习
大转盘
师:下面我们接着玩一个游戏“大转盘”,(出示:转盘)。转盘上有什么?转盘转动时,猜一猜指针会指向哪?可惜,猜错了!(转动)
师:谁还想试一试。谁坐得最正呢?恭喜你,猜对了!
师:转动转盘,指针会指向哪?谁能准确得说一说。(说得真好)为什么?还有谁更加肯定的说一说。(语气更肯定了)
师:我们换一个转盘来转一转。指针会指向哪?猜一猜?肯定吗?
师:猜一猜?
师:咦!三次全停在红色,怎么会这样?
师:红色区域大,蓝色和黄色区域小,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这可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
四、总结: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⒊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圆面积的含义。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同样的三角板两个/每人。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已知r,周长的一半怎样求?
2、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abs=a2s=ahs=ahs=(a+b)h
二、新知探究
1、什么是圆的面积?(出示纸片圆让生摸一摸)
圆所占平面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1)演示:将等分成16份的圆展开,问可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若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1)找:找出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πr×r
S圆=πr×r=πr2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1)将圆1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圆面积的。这个三角形底是圆周长的,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
因为:三角形面积=×底×高
圆面积=×
=πr2
(2)将圆16等分,取其中两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高即一个半径,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圆面积=×r÷
=πr2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
1、例1一个圆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已知:d=20厘米求:s=?
r=d÷220÷2=10(m)
s=Лr2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四、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40分)
r=5cmd=0·8dm
2、解答下列各题。(60分)
(1)一个圆形茶几桌面的直径是1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
学社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发现疑难。
小组内订正,评比、得分。
全班内评比出优胜小组。
五、谈收获、表决心。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
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看视频,谈感受。
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发现次品。
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
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出示例题。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呢?
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
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
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方法多样
1.研究2瓶
师: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
2.讨论3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
3.研究4—8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点汇报8瓶的设计方案。
(1)师引导学生:比较3、4种分法,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3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2)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把待测物品分3份。
(3)师:比较1、2、3种分法,讨论为什么同样分3份,为什么第3种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板书: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
5·研究9瓶
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直接说出次数,小组验证。
活动4【练习】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1·运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几次能找到次品?
2·举一反三:从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导学案上完成。
3·发散思维:有2187瓶矿泉水,其中218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08-20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08-10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09-15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5篇04-06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23篇)06-29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7篇)04-14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9篇)06-09
小学精选数学教案优秀范文03-16
优秀教学课件教案小学数学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