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2022-08-25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帝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别了,我爱的中国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同教学重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别了,我爱的中国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学课文,要求:

  1、出声地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课文。

  2、想一想,刚才老师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通过读书解决。

  三、细读课文,分出段落。

  1、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

  2、讨论明确。板书:离岸告别沿途所见心中所想

  3、提问:在记叙这些内容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请把这句话画下来。(画后明确这句话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小结:“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体会重点。

  1、思考:“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找出来。明确: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2、结合课文说说“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3、讲读第一段。

  ①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在离岸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从哪一句描写中最能看出?

  ②明确:“我”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从描写“我”流泪一句话中最能看出。

  ③思考讨论:把“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一句改成“我流泪了”,好不好?为什么?(打幻灯,将这两句话写在幻灯片上,供学生比较、讨论。)板书:润湿滴模糊依依惜别

  ④此时,千言万语说不出,都倾吐在了“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04-15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7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别了,我爱的中国》说课稿范文02-16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反思02-16

别了我爱的中国的教学反思02-17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后记11-26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反思01-23

《别了,我爱的中国》的教学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