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的优秀教案

2022-08-24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勾践灭吴》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蒲松龄有副对联——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苦心人”,指的就是卧薪尝胆,雪耻复仇的越王勾践(可以让学生答)。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勾践灭吴。

  板书:勾践灭吴

  二、解题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原文没有标题,题目是后人加的,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说,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争霸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齐桓公称霸。(2)晋文公称霸。(3)楚庄王称霸。(4)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中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嚭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的卓见、才华和品性。伍子胥深谋远虑,一番兴霸良言,精湛深刻、一针见血,极具预见性。但遗憾的是,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的吴王夫差,利令智昏,倨傲轻敌,一心北进中原,争当盟主,他怎听得进伍子胥不合己意的言论!至于太宰嚭,鼠目寸光,贪色受贿,十足的误国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的姑息之论,荒谬迂腐,愚不可及,是“妇人之仁”,又极具迷惑性。他的庇护,对越国是“福音”,对吴国却是“祸水”,事实上他已沦为越国的内奸了,真是“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而昏聩的夫差却亲嚭疏伍,近佞远贤(后来竟杀害了伍),非但未乘胜灭越,扩大战果,反放勾践返国,放虎归山,使越国有了韬光养晦、休养生骤、东山再起的良机。吴国的君昏臣佞,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从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濒亡,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由盛而衰,以至灭亡,才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令人慨叹的是,仅隔二百余年(前473年—前206年)后的“楚、汉相争”,“鸿门宴”上又再现了与“吴越相争”惊人相似的一幕:占尽优势的项羽(类似夫差),不听从范曾(类似伍子胥)的忠言,却听信内奸项伯(类似太宰嚭)的盅惑,不以史为鉴,一味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他可以残忍地坑杀20万秦降军,也可以焚烧壮丽的阿房宫,但却“不忍”诛杀一个政敌刘邦,这种“匹夫之勇,妇从之仁”致使项羽重蹈了历史的覆辙,犯了同夫差一样的低级错误。历史的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三、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对照注解,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二)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注意: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

  《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

  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三)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难句翻译——————

  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

  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四)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回顾所学,讲授新课,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学生齐读课文,能背诵者背诵

  2、指名回顾重点字词、难句翻译

  3、回顾课文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存国——————勾践求贤,文种定计

  ⑴勾践招贤——————助己谋而退吴者,与之共执越过之政

  ⑵文种进言——————今栖于会稽,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自荐

  ⑶勾践纳贤——————执其首而谋,使之行成于吴——————定计求和

  第二部分:复国——————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⑴请更

  对内——————安抚民心: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对外——————麻痹吴王: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亲为夫差前马。

  ⑵以蕃

  鼓励生育——————壮大兵力

  减免徭役——————壮大民力

  广招贤才——————壮大才力

  休养生息——————壮大国力

  ⑶收获——————民俱有三年之食

  二、讲解新课——文章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边分析,边点拨学生疏导字词句

  ①提问:越国的人民忘记了国耻没有?国力强盛后,百姓有何请求?请找出原文。

  ②提问“耻”是何特殊用法?“请报之”中的“请”与“父兄请曰”中的“请”用法是否相同?

  ③百姓第一次请战的理由是什么?听到百姓的第一次请战,勾践为什么他不答应?百姓的第二次请战的理由又是什么?勾践为什么答应了?有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吗?

  提示:这些反映了勾践的胆识才略。百姓第一次请战,理由是为君雪耻,士气还不足,因此,作战时机不成熟,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他再三强调“昔者之战,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这种自责不仅消解了战败后国内的民怨情绪,而且还树立了勾践在越国的百姓心目中明君圣君的形象,为复国雪耻赢得了民心,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勾践并不急于复仇,也不是因为他没有实力复仇或不想复仇,而是他想先点燃民众复仇的火焰,因为他知道兵民才是胜利之本。下文中“寡人闻古之圣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可谓一语中的,点明了作战的最佳时机。在民众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全国同仇敌忾,因此他答应了民众的请战。

  ④答应民众请战后,勾践又怎么做了?为何要这样做?

  ⑤勾践的“誓之”有几层意思?每层各有何意图?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第一层:鼓舞士气

  第二层:寻找战由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第三层:明确军纪

  ⑥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

  第三部分:勾践灭吴

  三、总结课文

  提问: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明确:勾践灭吴。

  从课题看,本课的重点应写"灭吴"这件事,课文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明确: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提问: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存国、复国。

  提问:课文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明确: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

  提问:《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明确: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提问: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勾践深得民心。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

  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大家推测一下项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背水一战。正因为如此,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明确:勾践。

  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四、写作特色

  1、叙事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2、写人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五、作业:

  课后作业和背诵全文

【《勾践灭吴》的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勾践灭吴》的优秀教案03-28

勾践灭吴的教案07-16

关于勾践灭吴的教案07-18

勾践灭吴教案介绍07-18

《勾践灭吴》说课稿07-12

勾践灭吴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勾践灭吴 教案教学设计12-07

勾践灭吴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勾践灭吴 教案教学设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