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案

2023-10-23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茉莉花》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茉莉花》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理解“浓郁”等词语。

  2、了解茉莉花的特点,能写一句话。

  3、体会“我”在养花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并能读出喜爱之情。

  4、尝试背诵第四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茉莉花的特点,尝试背诵第四小节。

  2、体会“我”在养花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并能读出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整体感知。

  1、(出示图:茉莉花)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2、学习生字“茉”

  3、看看课文中的茉莉花是怎么样的?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二、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1、(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第四小节重点句)接力朗读,正音。

  2、学习生字“蕾、绽”。

  (1)“花蕾”: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

  (2)“绽开”:a、查字典“绽”;b、看图理解。

  3、学生默读重点句,在描写茉莉花特点的词语上作记号。

  4、听老师范读,进一步思考:作者究竟突出了茉莉花的'哪些特点呢?根据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花蕾:鼓

  花朵:洁白无暇 似雪如玉

  花香:浓郁真醉人

  5、学生自由朗读句子,练习读出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齐读。

  6、尝试背诵。

  (1)出示背诵指导。

  A 、填空:

  茉莉花已长出了(),枝尖上鼓出了()。过了几天,()开放了。它们(),(),绽开了(),送来了()。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花香()。

  B、看提示背诵。

  茉莉花长出了枝丫,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开放了——摘下一朵叫我闻

  C、出示图片。

  (2)学生根据不同选择,反馈背诵情况。

  7、齐读第五小节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心情。

  1、默读课文2、3小节,看看“我”在养花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2、学生交流。(板书:焦急地盼望我不再关心它了惊喜)

  3、发生了什么事,让“我”如此惊喜?(出示相应句子)

  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稀疏的样子,连花的影子也不着。

  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它们正在贪婪地地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

  (1)学习生字:“副、疏”。

  (2)茉莉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对读,同桌读,男女生分句读,体会心情的变化)

  四、积累词语,总结全文。

  1、(放《茉莉花》音乐),自由朗读整篇课文。

  2、试试你的身手。

  照样子写词语:绿油油

  3、词语宝典:洁白无暇似雪如玉等(描写“茉莉花”的词语)

  4、(出示画面:“茉莉花”)

  时光飞逝,20xx年我们就要迎来五湖四海的朋友。到那时,作为主人的你将怎样夸夸茉莉花呢?请在你的手中那朵美丽的“茉莉花”上写一句话。

  《茉莉花》教案 2

  年级:

  小学二年级下册。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

  2、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图片、歌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生答)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 多,但她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出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来,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他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问题那样,被处死刑。当天晚上,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播放背景音乐),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师问:这首曲子大家听过吗?有谁能哼唱两句吗?生答。

  师: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刚才老师讲的美丽的传说,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著名歌家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在剧中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从此,《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走遍了世界各地。

  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呢? 生答。

  (出示歌页)

  二、 初听歌曲。

  师:请大家听一遍歌曲《茉莉花》。请大家听一听,再次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听听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

  学生听后,师问: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怎样?(优美抒情)

  生答。

  师: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

  生答。

  师:有谁见过茉莉花吗?

  生答。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出示茉莉花图片。)茉莉花也叫茉莉,为白色的小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原产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它还是菲律宾的国花,也是印尼的国花。它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用来熏制茶叶。

  三、演唱歌曲。

  1、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的范唱录音,边听边在心里哼唱,感受一下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播放歌曲录音,与学生一起内心哼唱,边画旋律线。

  2、师:现在,我们用哼鸣轻声练习演唱,请大家边唱边画旋律线好吗?

  学生跟老师的电子琴用哼鸣练习演唱歌曲旋律。

  3、师:刚才的哼鸣练习中,你记住了哪些好听的句子?

  学生回忆演唱歌曲《茉莉花》中的句子,老师用电子琴伴奏,并及时纠正音准、节奏。

  师:大家记住的句子可真多,你们发现这些句子中,有没有相同或是相似的句子啊?请你唱唱它们的谱子。

  指生唱。

  请前后四个学生一起试着唱唱歌谱。(提示学生唱好连音线,和比较长的句子。)

  请大家一起演唱一遍歌曲的谱子。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我们在演唱时要注意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得流畅连贯,我们再唱一遍。

  生跟琴唱。

  师:接下来,我们试着填词演唱。

  (和学生一起演唱,要求学生跟琴慢速演唱,在连音线处提示学生注意。)

  四、歌曲表现。

  1、师:歌曲为我们展现了娇小玲珑,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当你面对这样美丽的花朵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力度和语气来演唱呢?请大家四人一组先小声唱一唱,设计一下歌曲的表现方法。

  师巡回辅导。

  指生汇报。

  师:同学们设计的表现方法都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范唱录音演唱一遍。

  播放歌曲录音,师指挥学生演唱。

  2、师:我们自己来演唱好吗?(学生跟伴奏录音演唱。)

  五、音乐与相关文化。

  师:歌曲《茉莉花》广泛流行于全国,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你们听过其他版本的吗?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美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请大家欣赏,请感受一下外国音乐家演绎的《茉莉花》,听辨一下乐曲中有没有你熟悉的旋律。

  播放美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

  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由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大家可以跟着唱一唱。

  学生听后,师小结:《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张艺谋执导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巧妙的运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在雅典奥运会 闭幕式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女孩演唱了这首《茉莉花》,它的旋律响彻了整个世界;(出示小女孩演唱时的图片。)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演唱会上又深情演绎了这首歌,再度将它介绍给了全世界。

  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一些其它版本的《茉莉花》,下节课我们将开一个“芬芳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欣赏展示课。请大家做好准备。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谁能谈谈你现在的感想吗?

  生答。

  师小结:《茉莉花》的音乐旅程就是最好的证明。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茉莉花》录音,学生离开教室。)

  《茉莉花》教案 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准确地随音乐做动作。

  2、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的欢乐,感受舞蹈的优美。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教学准备:

  音乐CD,茉莉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茉莉花

  1、茉莉花的味道。

  师:你们闻到了什么香味了吗?

  师:是什么东西的香味呢?这是什么花?

  2、茉莉花的颜色。

  师:你觉得它是什么颜色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叶子是绿绿的,花朵是白色的。

  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

  1、完整欣赏音乐。

  师:好听吗?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边看图片边欣赏音乐(A段)。

  师:你们看出来,图片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吗?

  师:一句话一幅图,这里有几幅图?原来第一段有6句,就有6幅图。

  三、鼓励幼儿表现茉莉花的动作造型。

  1、看图片做动作。

  师:涂上的茉莉花都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张(花蕾)。谁来学一学?如果把我们的身体作为花蕾可以怎样呢?

  师:这张呢?可以用什么动作?

  师:画面上有几朵?那我们同伴间可以怎样来表现,谁来试一试呢?

  师:如果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来表现一朵茉莉花,可以怎么样呢?

  师:这张呢?在采花呢?能不能采?歌曲里是怎么唱的?

  2、跟随音乐来表现。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朵茉莉花好吗?

  三、欣赏B段和C段音乐。

  1、B段音乐请幼儿两两合作来表现茉莉花花开的造型。

  2、C段蝴蝶飞来了。

  师:茉莉花开得好香啊,看!把谁都吸引来啦?

  3、完整地欣赏音乐,幼儿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1)教师当蝴蝶点到谁,谁就起来开放。

  (2)请一名幼儿当蝴蝶。

  4、游戏:给每位幼儿发一张餐巾纸,用来扮演雪白的.茉莉花。请不分幼儿扮演茉莉花,不分幼儿在C段扮演蝴蝶。

  四、小结

  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

  活动反思

  《茉莉花》这首乐曲非常优美,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对于我们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还是肤浅的陌生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欣赏,从哪方面欣赏?于是我们煞费苦心,认真分析歌曲内容、旋律性质。最后决定从情感的熏陶入手,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朵形态各异,充满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各领域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得当,都有小结与教育意义。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于着急走流程,忽视了某些细节。在看图提问枯萎茉莉花时,没有引导幼儿表达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语言组织不是很精练。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沉下心来备好每个环节,真正面对孩子,把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做个有心人、用心人。

  《茉莉花》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视听中初步了解各种演唱形式,体验各种形式的演唱效果。

  2、萌发对于歌唱的喜爱。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茉莉花》DVD、课件、音块琴。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视听乐园,我们美妙的音乐视听旅程就要开始了。

  今天老师请了一些小演员,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用的是哪种演奏形式,他们演奏的作品你们知道吗?

  欣赏幼儿表演二胡齐奏《茉莉花》及小提琴独奏《茉莉花》

  知道是什么曲子吗?对啊,《茉莉花》可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歌。

  一、这首曲子最初是一首歌曲,由于非常受欢迎,所以许多作曲家就把它改编成器乐作品,你们想不想听听《茉莉花》的歌曲啊?

  1、欣赏女声独唱《茉莉花》(周灵燕版本)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各种演唱形式。

  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叫独唱。演唱时一般有一件或几件乐器伴奏,也有用乐队伴奏或用其他人的齐唱或合唱来伴唱。

  2、欣赏童声齐唱《茉莉花》

  小朋友唱的歌叫做童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一起唱一样的旋律叫齐唱。

  请幼儿边看边跟唱。

  3、我们再来看一首《茉莉花》的演唱。(两声部对唱:任静、付笛声)

  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称“对唱”,根据声部的不同还可分为:女声对唱,男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也有两组歌唱者的对唱。

  演唱形式不同,一个人演唱叫做独唱,两个人叫对唱,他们还是唱两声部旋律的。

  x 你们想不想也来对唱一下?(分两组)(电子琴伴奏)

  1、看歌词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一组唱一句)

  2、改编歌词对唱:

  茉莉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现在是什么季节?哪些花是冬天开的呢?

  让我们来唱一唱吧!

  好一朵美丽的,好一朵美丽的,满枝丫,人人夸。

  游戏:唱唱冬天的花。滚动大屏幕。

  4、介绍合唱形式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演唱形式叫做合唱: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每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乐曲称“合唱”。

  分声部的合作演唱。

  游戏:分三声部唱do、so,感受合唱的形式。

  今天,我们音乐幼儿园中班合唱队正式成立了,我们来试着演唱一下吧!

  用茉莉花唱两声部。

  欣赏童声合唱《茉莉花》

  重点引导幼儿听多声部。

  四、总结今天所学的一些演唱形式。

  今天我们欣赏了不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合唱。每种演唱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带给我们不同的视听感受。愿好听的歌声伴随大家快乐的成长。

  活动反思: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 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xx、有激情。这虽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茉莉花》教案 5

  设计意图:

  《茉莉花》是一首旋律优美、触人心弦、广为传唱的中国民歌。它自然、平缓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人充满花香的茉莉花王国,让我们感受到带有浓郁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在此活动中,幼儿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聆听《茉莉花》,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茉莉花》,他们的整个身心是放松和愉悦的。活动中把赋予茉莉花丰富的情感作为幼儿感受和创作的线索,当孩子们尝试把自己变成一朵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茉莉花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充满生机的情境。

  活动目标:

  1.感受民歌《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并积极地尝试用舞姿表达理解歌曲情绪。

  2.通过观察茉莉花的花瓣层次和错落造型。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情和造型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进行舞蹈表演。

  活动准备:

  1.ppt、茉莉花图片、古筝演奏曲、茉莉花音乐,茉莉花茶。

  活动过程:

  一、活动过程:

  一:随《新疆舞》的音乐跳入场。

  师:刚刚我们跳的这是什么舞?(新疆舞),你觉得新疆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

  指导细节:(引导幼儿表达出新疆舞的音乐节奏速度带给他们的感受和自己的体会,如很欢快,很高兴等)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件乐器,看看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古筝)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节奏,情绪。

  (1)师:钱老师带来一首古筝弹奏的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古筝演奏茉莉花音乐)

  (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细节:(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乐曲的风格和开场音乐的不同,如:很流畅、很舒缓、很优美等)

  师:这段古筝演奏的曲子是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苏南地区的民歌听起来节奏比较舒缓,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优美。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这一次你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哼一哼,唱一唱,看看这茉莉花是怎样的形态。(歌曲茉莉花)

  三:简单认识茉莉花,重点观察茉莉花瓣的姿态、花束的层次、花朵之间的错落造型,观察了解花朵、花枝叶的姿态。

  (1)师:每一朵花长得一样吗?花瓣的姿态是怎样的`?

  有的已经盛开了,有的是含苞欲放,有的花瓣...

  (2)师:你觉得这朵茉莉花的心情怎么样?(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这朵茉莉花很高兴,这朵茉莉花有点害羞...

  指导细节:(鼓励孩子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出茉莉花的造型。)

  四:表演游戏:我是一朵茉莉花。

  幼儿讨论:你想怎样让自己变成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指导细节:(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茉莉花高高低低不同姿态进行合作表演。)

  师:这么美的茉莉花,我真想去和别人分享你们的美丽,那送给客人老师吧...小茉莉花儿们,你想绽放到哪位老师身边去?

  指导细节:鼓励孩子大胆互动,乐在其中,分享展示自己的美丽。

  五:分享品尝茉莉花茶。

  展示了这么优美的舞蹈,都渴了吗?我们一起喝点儿东西吧?瞧?这是什么呢?干的茉莉花还可以泡茶喝哦,我们自己动手来泡一壶茉莉花茶,请客人老师也一起来喝点茉莉花茶吧!

  《茉莉花》教案 6

  教学目标:

  认知:认识生字6个,积累ABB形式的词语。区别“希望” 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

  操作: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节。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情感: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与美的喜悦

  创新:体会比喻、泥人等手法的运用,能模仿课文有关语句,选择校园中的一株花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抓住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与美的喜悦,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学习听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整体感知

  1、播放一段茉莉花的歌曲

  2、引出课题 茉莉花

  3、介绍自己知道的茉莉花是怎样的?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1) 学生交流

  (2) 接力朗读,正音,重点:逛

  学习生字:茉(形声字)、疏(书空左半部分)、比较:霞-瑕-假

  花蕾: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绽开: a.查字典“绽”

  b.看图理解

  C、动作演示理解

  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1、茉莉花是怎样的呢?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第四小节重点句

  茉莉花已长出了( ),枝尖上鼓出了( )。过了几天,( )开放了。它们( ),( ),绽开了( ),送来了( )。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 ),花香( )。

  3、指名学生口头完成填空

  4、茉莉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对读,同桌读,男女生分句读,体会喜悦的心情

  5、指导背诵

  茉莉花长出了枝丫,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开放了――摘下一朵叫我闻

  师范读,进一步思考:作者究竟突出了茉莉花的哪些特点呢?

  板书:花蕾:鼓

  花朵:洁白无瑕

  似雪如玉

  花香:浓郁真醉人

  四.品读课文,感悟心情的变化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边划:“我”在养花的过程中心情变化的语句。

  交流、出示

  (1)回家后,我把茉莉花发阳台上,每天都精心照料它,焦急地盼望它能早日开放。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焦急”,区别“盼望”—“希望”。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2)渐渐地,我不再关心它了。

  我为什么不再关心它了呢?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3)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

  感受茉莉花勃勃的生机,区别“惊喜”与“惊奇”。体会“惊”什么,“喜”什么的心情。

  指导朗读:指名读,比赛读。

  五.积累词语 总结全文

  放茉莉花的音乐,自由朗读整篇课文

  茉莉花的最大特点就是花香浓郁,因此可闻第一节就写到----“茉莉花开,满屋飘香”。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是形容茉莉花香的呢?你还知道哪些形容花香的词语呢?

  3.试试你的身手,照样子写词语:绿油油

  4.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洁白无瑕 似雪如玉……

  5、请你用几句话夸夸茉莉花

  六.写段练习

  选择校园的一株花,仿照课文第3节写一段话

  《茉莉花》教案 7

  设计意图:

  在今年的CCTV舞蹈大赛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舞蹈,扇子芭蕾舞,将中国的扇子舞和西方的芭蕾舞相结合,手法非常新颖,当然了,除了舞蹈创编的新颖之外,另外一个亮点就是这个舞蹈的背景音乐,它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茉莉花》音乐,这个音乐将原来的《茉莉花》改编得更加优美,别具一格,听了这个音乐我特别有跳舞的冲动,因为这个音乐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就在想,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大都接触的是西方音乐,对于民族音乐的接触并不是很多,或者只是匆匆一带而过,并没有很细致地挖掘下去,所以,《茉莉花开》这个舞蹈活动的设计灵感就从此开始了。

  活动刚开始的导入环节,首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情境,结合音乐旋律,初步引导幼儿熟悉音乐旋律,感受音乐的柔美。在第二环节中,通过倾听、模仿动作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音乐旋律,理解音乐表现的意境;另外,我还安排了一个让幼儿跟着我学做动作这一环节,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孩子刚刚接触舞蹈不久,他们并没有丰富的舞蹈动作,所以这样设计的目的除了进一步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以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幼儿丰富相关的舞蹈动作,给予他们更多创编动作的灵感,为下面的创编动作作铺垫,也进一步明确创编动作的要求。在第三环节中,通过再次倾听的方法教师及时发现幼儿最美的舞蹈动作,并且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层层递进,在动作的创编上加入一些旋转、移动、左右摇摆等不同方位的动作,并且通过现场示范的方法来提高幼儿创编的积极性。通过反复倾听音乐旋律,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幼儿对音乐的旋律已经非常熟悉了,也积累了相关创编舞蹈的经验,所以,在最后完整舞蹈的环节中,我请另外一批幼儿将自己创编的舞蹈展现出来,再次地提高了他们创编的积极性,同时使幼儿在这样的韵律活动中更能感受到跟着音乐舞蹈所带来的快乐。

  附:三研案例

  一、活动目标:

  1.感受茉莉花音乐旋律的优美,并能跟着音乐合拍、协调地表现茉莉花开放、舞蹈的情景。

  2.乐意参与舞蹈创编活动,能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音乐(三段不同情境的音乐)

  茉莉花园图片

  照相机

  三、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幼儿听音乐律动

  2.熟悉音乐旋律,感受音乐的柔美(三遍)

  (1)倾听音乐,熟悉旋律

  (2)尝试表现茉莉花开的动作

  3.创编茉莉花跳舞的动作

  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加入旋转、移动、左右摇摆等方式,

  4.完整表演创编的动作

  一研后的调整与改进:

  1.三段音乐旋律一样,只是伴奏的乐器不一样,是否可以称为ABA形式?

  2.设计方式跟《熊和蜜蜂》类似,可以换一种新方式,将难点置前。

  3.语言的设计过分罗嗦,可以简洁一点。

  4.活动的目标应该更加细化一点。

  二研后的调整与改进:

  活动目标还需要修改;另外,在幼儿舞蹈动作创编的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加入有关旋转、移动、左右摇摆等多方位的舞蹈动作,遵循从易到难这一规律。

  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当孩子们对于音乐旋律已经相当熟悉,教师还可以多请五个小朋友将自己创编的动作展现出来。

  考虑到活动的点比较多,原本手腕花和队形的设计不需要。

  三研后的活动反思:

  1.音乐的选材

  毋庸置疑,这次的音乐的选材在大班这么多的韵律活动乃至舞蹈活动中是我最满意的一个,自始至终,背景音乐都以《茉莉花》这一民族音乐贯穿其中,最特别的地方是在相同的音乐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音乐旋律清晰明了,也便于我根据教学的内容的需要进行节选和重组,优美的旋律让人一听便会情不自禁地置身在音乐的海洋里,忍不住想站起来动动身子跳一跳,我想这就是一个成功的音乐魅力所在。

  2.设计的新颖

  在一般的音乐活动中,我们往往使用的是课件、图片等等多媒体进行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孩子更好地熟记动作或者队形;但是这样的教学手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创编的灵感,更多的是跟着为数不多的同伴以及老师身后学跳;源于这次活动设计的初衷,我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开心、自信、大胆地跟着音乐合拍、协调地跳,所以,我采用的是“真人示范法”(自己设计的名字),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我把最后的一段音乐分为五个小节,每个小节请一个小朋友来创编,那么就会有五个小朋友有表演的机会,待幼儿熟悉旋律后再次请另外一批孩子上来创编,孩子们表演的机会多了,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很多。

  3.舞蹈的动作

  关于动作,我们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般生活动作、律动模仿动作、舞蹈动作,在儿童的早期,最先开始发展的动作是“一般生活动作”,然后是“律动模仿动作”,而最后则是“舞蹈动作”,在一般的律动活动教学中,我们也都是这么做的,因为“一般生活动作”和“律动模仿动作”一般是在没有承认进行专门性教育的条件之下,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得的经验,而舞蹈动作则是需要成人的教育来传递给他们的一种经验,所以“舞蹈动作”也是离儿童生活最远的动作。

  而这次活动我的重点则是“创编”,基于“创编”的特点,所以这次的活动的属性是盘旋在“律动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之间的一种动作,让孩子大胆地创编,但在创编的过程中则会给予他们动作上的提炼,帮助幼儿丰富动作的经验,知道在舞蹈动作中,除了手部的不停变换,其实身体的旋转、身体的移动、身体不同方位的摇摆、腰的不同程度弯曲都属舞蹈动作的范畴。

  《茉莉花》教案 8

  教学内容:

  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五课多彩的乡音(四)。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并感受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音乐、舞蹈、画面,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风格、美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片、纸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听《茉莉花》乐曲进教室。

  2、引导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

  3、通过听《茉莉花》乐曲,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音乐《茉莉花》进教室,让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以及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多层次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1、通过边听歌曲边欣赏画面,从小桥流水、美伦美焕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景启发学生进一步感受《茉莉花》的音乐风格。

  2、请学生观看教师表演舞,从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茉莉花》的音乐,感受音乐风格、美感]

  三、感知、学习歌曲:

  1、让学生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伴随音乐表现出歌曲的美感

  2、用“u”哼唱旋律。

  3、歌词学习。

  4、学唱歌曲

  5、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合作,同时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欣赏了解

  1、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茉莉花》

  (1)方言演唱

  (2)东北唱法

  2、阐明歌曲《茉莉花》在重要场合多次出现,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我国的形象。

  (1)了解关于茉莉花的故事。

  (2)观看张艺谋导演的20xx北京申奥宣传片,出现了《茉莉花》演奏片段。

  (3)欣赏了解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特》片段。

  (4)欣赏了解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唱的《茉莉花》片段。

  五、课堂小结

  六、表现演绎歌曲茉莉花,结束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茉莉花》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后记:

  《茉莉花》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我以感受、体验、演唱、欣赏,创设轻松、民主的交流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在无意识的交流探讨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多种教学及表演形式来体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的美感和艺术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激情,在感受体验音乐当中去感知,并获得对祖国的自豪感,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

  《茉莉花》教案 9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茉莉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

  2、尝试用语言、动作、歌唱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在音乐中愉快地表现茉莉花的各种姿态。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过茉莉花植物。

  2、乐曲《茉莉花》歌曲《茉莉花》视频,茉莉花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1、进入茉莉花园,观察茉莉花,感受茉莉花的`形态美。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逛小花园,请随我来!

  2、组织幼儿坐下

  师:这些是什么花,你认识吗?

  3、激发幼儿对茉莉花的情感。

  师:茉莉花是什么颜色的?花朵的形态一样吗?

  师:你喜欢哪一朵?为什么?

  师: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他的喜欢?(用小手做一做花朵是怎么开的。)

  3、师小结:你们的小花开得真美!你知道吗?茉莉花可是我们苏州市的市花,人们为了表达对茉莉花的热爱还写了好听的歌呢。

  二、欣赏歌曲茉莉花,视听结合,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

  1、欣赏歌曲茉莉花。

  师: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2、再次欣赏茉莉花,听音乐可以跟着哼唱。

  师:这么美的歌,你们听了是不是也很想唱一唱,我们也来跟着它唱一唱。

  师小结:看小朋友们唱得那么投入,身体都随着音乐动起来了呢!

  三、做做小小的茉莉花,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1、个人表现独枝花朵的造型。

  师:你是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怎么来开放。

  个别展示:

  ①幼儿自由表现茉莉花的姿态。

  ②选取个别幼二提炼动作。(重点解决一句歌词换一个动作、方向)

  ③教师清唱,幼儿表现茉莉花。

  师:再次单独表现茉莉花。一句做一个动作。

  2、自由组合,三人或四人或更多,做茉莉花花丛。

  师:我们的茉莉花怎样才能开得更美呢?

  师:找好朋友一起合作,表现茉莉花园。

  《茉莉花》教案 10

  设计意图:

  《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中国民歌,曲调优美,乐句鲜明,幼儿容易接受。

  围绕《茉莉花》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赏花、欣赏乐曲《茉莉花》等。在欣赏乐曲过程中,幼儿对乐曲的旋律、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模仿茉莉花的造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设计了本次韵律活动《茉莉花》。我们通过创设“充满花香”的茉莉园,引导幼儿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茉莉花的造型、神态,进一步感受和表现乐曲旋律,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和表现乐曲旋律。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情大胆表现茉莉花的造型、神态。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认识茉莉花,了解茉莉花的颜色、形态等基本特征。

  2、欣赏乐曲《茉莉花》。

  3、茉莉花头饰若干,蝴蝶翅膀若干。

  4、“茉莉园”场景布置。

  5、白纸若干张、记号笔两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一起,伴着音乐《郊游》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春游吧!”

  2、带领幼儿走进“茉莉园”。

  师:“哇,这里的花好美好香啊!你们知道这些花叫什么名字吗?”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旋律。

  师:“听,茉莉园里响起了好听的乐曲,赶快坐下来听听吧!”

  2、引导幼儿根据A段音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茉莉花的造型。

  (1)、幼儿听音乐创编茉莉花的造型动作,并用图谱记录,帮助幼儿记忆。

  a.师:“谁来说说你看见的茉莉花是什么样的?你能用动作来告诉大家吗?”b.师:“这朵茉莉花真漂亮,我把它记录下来,好吗?”(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动作)c.引导幼儿看标记做动作。

  (2)、引导幼儿按乐句做“花开”动作,在句尾摆放茉莉花的造型。

  师:“呀,茉莉花开得真漂亮,可以用这么多动作来表示的。下面我们听着音乐来开花吧!到每一句的句尾要摆放好茉莉花开的造型哦。”

  3、引导幼儿根据B段音乐用动作、表情创编茉莉花的不同神态。

  (1)、引导幼儿观看不同神态的'茉莉花,并用动作、表情进行模仿。

  师:“春风姐姐轻轻一吹,茉莉花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吧。”

  (2)、引导幼儿按乐句在句尾摆放茉莉花的不同神态。

  4、引导幼儿根据A、B两段音乐,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茉莉花的造型、神态。

  师:“我们把这些漂亮的茉莉花都做出来吧!”

  5、引导幼儿根据C段音乐,在句尾摆放茉莉花的造型。

  师:“春风姐姐一吹,茉莉花又要开啦!开花吧!”

  6、完整表演

  (1)、打扮自己,听音乐进行表演。

  (2)、另外一名教师扮演小蝴蝶,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完整表演。(蝴蝶在A、C两段音乐每句句尾处“亲吻”茉莉花)

  三.结束部分。

  扮“蝴蝶”的教师:“茉莉花们,你们开得都很漂亮,所以我决定把你们都带到我们的蝴蝶王国去做客,好吗?”(好)(幼儿一起跟着教师随《茉莉花》优美的音乐一起飞着离开活动室。)

  《茉莉花》教案 11

  设计意图

  音乐作品的情绪感染性是不分成人和儿童的,因此,我尝试让孩子接触一些经典的、适合其欣赏的民歌,于是就产生了“茉莉花”欣赏活动。音乐欣赏是听觉的艺术,但是单一的倾听会让幼儿感到枯燥,注意力不易集中。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通过多种版本的《茉莉花》来引发孩子听和唱的兴趣,多通道感受其中的美,并产生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欣赏民歌《茉莉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

  2.尝试用语言、动作、歌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知道《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对其产生喜爱之情。活动准备幼儿简单了解茉莉花;乐曲《杨柳青》,古筝版、童声独唱版、童声合唱版、视频版的《茉莉花》;一组茉莉花图片。活动过程一、律动“去花园”,进入赏花情景播放《杨柳青》,幼儿律动进场。

  二、欣赏古筝版《茉莉花》,感受其旋律美

  1.第一遍欣赏,大胆说出对音乐的感受。师:我们边休息边来静静地欣赏一首曲子吧。

  (播放乐曲一遍)师:音乐好听吗?那就说说你们的感受吧,为什么觉得好听?小结:就像小朋友说的,音乐是慢慢的、柔柔的、美美的、缓缓的,听起来很舒服。

  2.边欣赏图片边第二遍欣赏音乐,感受茉莉花的美。

  (1)听一听《茉莉花》。

  师:这首用古筝弹奏的曲子是一首江苏民歌,名字叫《茉莉花》。(出示茉莉花图片)接下来,我们边听音乐边来欣赏美丽的茉莉花吧。(教师跟随乐句的变化出示相应的图片,一句一张图)

  (2)赞一赞茉莉花。

  师:茉莉花美吗?谁能用好听的话来赞一赞茉莉花?师:你喜欢哪张图片上的茉莉花?告诉大家这朵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师:盛开的茉莉花就像对我们张开了笑脸,真美。谁来做一朵盛开的茉莉花?(幼儿坐在椅子上用动作表现,教师哼唱曲调)师:你们还喜欢哪一朵茉莉花?这是一朵怎样的'花?(这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茉莉花,它正在慢慢地开放)我们一起来做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茉莉花吧。师:(指着开满茉莉花的图片)老师喜欢这张图,因为枝桠上开满了茉莉花,芬芳又美丽。3.第三遍欣赏音乐,幼儿随乐动作,继续感受并熟悉音乐。师:我们边听音乐边做一朵自己喜欢的、美丽的茉莉花吧。

  三、欣赏歌曲《茉莉花》,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理解

  1.欣赏童声独唱版,理解歌曲内容。师:茉莉花太美了,江苏民歌《茉莉花》是怎么赞美它的呢?我们请一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吧。(引导幼儿认真欣赏童声独唱版《茉莉花》)师:小朋友唱了什么?是怎么赞美茉莉花的?(如幼儿说“又香又白”,教师引出“又香又白人人夸”;幼儿说“芬芳、美丽”,教师引出“芬芳美丽满枝桠”等)

  2.欣赏教师演唱,熟悉歌词内容。师:歌曲里还唱了什么呢?仔细听老师唱。

  3.继续熟悉歌词,并尝试演唱歌曲。师:现在我们也来用好听的声音赞美茉莉花吧。教师带着幼儿练习歌词,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幼儿有唱的感觉,配班教师跟进旋律,幼儿跟着琴声尝试演唱。

  四、欣赏合唱版《茉莉花》,尝试用衬词和歌词合唱師:喜欢唱《茉莉花》的人很多,我们来听听由一个合唱团演唱的《茉莉花》,听听他们是怎么唱的,一共唱了几遍。(播放由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的《茉莉花》)师:唱了几遍?每遍唱了什么?师:大家都说第三遍和第一遍是一样的,到底是不是一样呢?告诉大家,这里藏了一个秘密,需要小朋友仔细听才能发现。(教师播放合唱部分,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师:听出来了吗?原来有人唱歌词,同时还有人唱衬词“啊”的。唱歌词的是主唱,唱“啊”的是伴唱,伴唱的声音要比主唱的声音轻,所以我们刚才都没有注意到。

  师: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歌词和衬词合在一起的效果?老师唱歌词,你们唱衬词来为我伴唱。(师幼尝试合作演唱)师:我们来和客人老师合作,我们唱歌词,让客人老师为我们伴唱。小结:我们用最美的声音表现了美丽的茉莉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

  五、欣赏视频版《茉莉花》,进一步产生喜爱之情师:《茉莉花》不仅人喜欢唱,外国人也很喜欢唱。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由和外国的歌唱家合作演唱的《茉莉花》。小结:刚才小朋友观看视频时很认真、很投入,看得出你们喜欢上了这首江苏民歌。歌曲《茉莉花》非常有名,在很多场合中我们都能听到它,小朋友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去网上搜搜、看看、听听。

  《茉莉花》教案 12

  一、教学内容

  听赏歌曲《茉莉花》。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听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其中的文化、风格的差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及对歌曲艺术的感受及表现能力。

  3、能对民歌的风格特点进行初步的`评价,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茉莉花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花,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讨论交流有关茉莉花的知识。

  2、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1)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茉莉花》音乐。

  教师:“大家有听过这首歌曲吗?它叫什么呀?” 学生:“茉莉花”。

  教师简介歌曲的背景、音乐风格特点。

  (2)复听歌曲。教师:“这是一首江南小调,它具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请大家边听边感受。”

  学生在欣赏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小结。

  (3)演唱歌曲。

  教师:“大家对这首歌非常熟悉,请跟随老师唱一唱,要唱得圆滑、流畅、婉转。” 学生跟着哼唱歌曲。

  教师:“通过刚才的演唱,我们感受到了这首歌曲旋律的特点,下面让我们再来用优美、婉转的声音再来唱一遍” 学生再次演唱。

  (4)欣赏东北地区的《茉莉花》 教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听赏。

  教师:“东北民歌《茉莉花》有什么特点,请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两首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内容相同,曲调不同。

  (1)教师总结

  民歌在流传过程中受地域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风格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茉莉花》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各地音乐形成不同的风格。

  《茉莉花》教案 13

  一、基本说明

  教学模块:小学音乐唱歌模块

  教学年级:四年级

  所用版本:湘教版

  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使歌曲流畅而又有江南语言的 节奏特点,而短促的第三句和抢先切入的第四句表达了人们对茉莉花急切的爱恋之情。音乐充满了诗情画意,生动刻画了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有感染力。深邃细腻、新颖亲切。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 养,他们年龄大多在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好的把握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目标:

  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

  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教学难点: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通过《梦江南》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引领学生走进江南,体验江南的民歌 特点,学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韵味,通过几个不同省份《茉莉花》的对比,体会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歌魅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节奏鲜明的现代音乐伴奏中学生走进音乐教室。)

  师:同学们,又到了快乐的音乐课时间了,你们准备好了么?

  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开始上课。

  播放风格截然相反的音乐《梦江南》MTV。

  师:同学们,听到这首乐曲,看到这幅小桥流水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江南水乡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江南的好山,好水,好景,好花。

  一、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茉莉花》,让学生听赏完,回答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师:那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中速稍慢。师: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曲调幽静舒缓,就如同温婉的江南小城的生活,恬静淡然,抒情优美。

  2、播放第二遍乐曲,师生一起朗读歌词: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3、师:歌词朗读完了,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

  生:洁白,芬芳

  师:说得非常好,盛开的茉莉花洁白芬芳,非常圣洁美丽。老师现在就给同学们看一下盛开的茉莉花。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茉莉花的图片,同时背景音乐配的是《茉莉花》的伴奏。师:茉莉花漂不漂亮?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洁白、圣洁、魅力、美丽

  师:茉莉花是印尼国花,原产于印度,西汉时代传入我国,叶片四季常绿,青翠欲滴。越冬种植,六七月间,便是它怒放的季节了。因其花洁白素雅,芳香沁人心脾,故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称。

  4、师:同学们了解了茉莉花的一些资料,知道了茉莉花的圣洁美丽,让我们再听赏一遍这首歌曲吧,听的时候,让我们细细体会茉莉的芬芳美丽。教师播放歌曲。

  5、学习弱起小节

  一般来说,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6、听赏歌曲,要求学生用手拍击节奏,找出歌曲中弱起小节的处理。

  7、学唱歌曲。教师在课件上出示歌曲的乐谱,教师弹奏,学生用“a”模唱。

  8、学生演唱歌词。

  9、学生分组演唱,进行第一次小组的比赛。

  10、师:同学们,学习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现在,我们再听赏河北《茉莉花》和东北《茉莉花》,听完后,告诉我这三首《茉莉花》的曲调分别有什么特点?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小组讨论,进行第二次小组比赛。生:河北《茉莉花》缓慢优美,结束拖腔;东北《茉莉花》直接爽快,热情火爆; 江南《茉莉花》委婉抒情

  五、拓展延伸: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民歌浩如烟海,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洁白芳香,犹如江南的少女,婉约秀丽。就是这样一曲小小的《茉莉花》却走出了中国,正走向了世界大舞台。

  播放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的《茉莉花》。

  六、本课小结:

  《茉莉花》是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像《茉莉花》一样优美的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涉猎一些这样的知识,让我们的民歌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展开,突出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注重了学生的审美培养与个性发展。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茉莉花》,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学到了课本上所没涉及的知识,开扩了视野,开发了创造性思维。

【《茉莉花》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茉莉花教案03-16

茉莉花音乐教案08-25

《茉莉花》优秀教案09-18

音乐教案-茉莉花12-03

茉莉花教案范文06-22

茉莉花大班音乐教案04-08

《茉莉花》教案(精选10篇)09-15

音乐教案-永远的茉莉花12-03

《茉莉花》音乐教案(精选24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