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找朋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找朋友教案1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护和关心朋友。
3、 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多种分类方法并学以致用
活动准备
1、 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基本环节:
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三、结束环节:
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四、延伸环节: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找朋友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形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形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2、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图形
物质准备:教具: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片若干,图形特征标记;画有图形绿色和三角形特征标记的空白纸一张。学具:幼儿用书31页,幼儿人手一支笔。看特征放图形:多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形若干,画有1—2个特征标记的空白纸。
活动过程
1、彩色片片。
教师:许多彩色片片来和我们玩游戏。出示多种颜色多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彩色片片,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
教师:彩色片片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手拉手去玩游戏了。你知道这几个彩色片片哪儿是一样的?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尝试从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上去归纳彩色片片的共同点。
请个别幼儿在方框上画出彩色片片的共同特征,师生共同检查。
教师出示一张有绿色和三角形特征的空白纸,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哪些彩色片片可以一起到这里来玩游戏?
请个别幼儿取符合特征的彩色片片放在纸上,让幼儿了解:每个图形都要符合绿色和三角形这两个特征。
2、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形画特征。观察并说说每幅图上的图形,找出并在方框中画出图形之间的共同特征。
相邻数填空格。点卡或数字,请你在方格中画出或写出它们相邻的朋友。
看特征摆图形。说说方框中有什么特征标记,取符合特征标记的图形放在图片上。
3、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
找朋友教案3
活动目标:
能仔细观察并按人物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初步感知分类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分类标记
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初步观察,尝试按人物的特征分类)
●引出主题
------操场上来了许多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的小朋友?
----他们要找好朋友,可以怎么找呢?我们试一试。
----介绍操作材料
●幼儿第一次操作
●交流分享:说说他们找到怎样的好朋友?(根据幼儿讲述进行演示)
:穿红衣服的小朋友都找红衣服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成了好朋友;
穿蓝衣服的小朋友都找蓝衣服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成了好朋友。
只要找到和小朋友身上有一样特征的就可以站在一起成为好朋友。
●仔细观察小朋友,他们还可以怎样找朋友呢?
二、分一分(学习按人物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幼儿第二次操作
●展示并交流
------你能发现站在一起的好朋友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贴分类标记)
------展示未出现的分类标记,让个别幼儿分一分。
:原来有一样特征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就是好朋友了。我们已经有好多种找朋
友的方法,有的按衣服颜色找,有的按男女性别找,有的按玩具找,
还有的帽子大小找。
找朋友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巩固对鸭子、青蛙、花猫、老鼠走路特征的认识。
2、能用故事里的短句回答问题,初步理解句式:“会跑又会跳。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动物的一些主要特征。
2、小老鼠的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以动物叫声,导入活动。
1、教师:今天有位小动物来到了我们小一班,它想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先来听听这个小动物的叫声,猜猜它是谁呀?(听小老鼠的声音“吱吱吱”。)
2、出示小老鼠的毛绒玩具。
教师:原来是一只小老鼠。看,这只老鼠很小很小,我们叫它“鼠宝宝”。
提问:小朋友,这位小动物是谁呀?(鼠宝宝)鼠宝宝来干什么的?(找好朋友)
3、教师:鼠宝宝要找什么样的好朋友呢?(教师手拿毛绒老鼠,用鼠宝宝的口吻说话)我要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
4、小朋友,鼠宝宝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呢?它是怎么说的呀?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学说“我要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朋友。”)(个别幼儿学说,集体学说。)
5、鼠宝宝要找的朋友有两个本领,是什么本领啊?(会跑、会跳)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两个本领吧。(教师带领幼儿边说边做这两个动作。)
二、幼儿自由猜测。
1、教师:鼠宝宝会找谁做好朋友呢?请小朋友们猜猜。
2、幼儿大胆猜测。
三、基本部分
1、出示布娃娃
鼠宝宝找啊找,找到了布娃娃,它会找布娃娃做朋友?为什么?(不会,因为她不会跑也不会跳)幼儿学说句式。
那么鼠宝宝会对布娃娃怎么说呢?(不要,不要)
2、出示小鸭子
鼠宝宝又找啊找,找到了小鸭子,它会找小鸭子做朋友吗?为什么?(学说句式:他会跑不会跳,幼儿并学习他走路的样子)
那么鼠宝宝又会怎么说呢?(不要,不要)
3、出示小青蛙
鼠宝宝又找到了小青蛙,它会找青蛙做朋友吗?为什么?(学说句式:他会跳不会跑)幼儿学做青蛙的动作。
那鼠宝宝又会怎么对他说呢?(不要,不要)
4、出示小猫
鼠宝宝又找到了小猫,小猫会跑也会跳,那鼠宝宝会找小猫做朋友吗?为什么?鼠宝宝又会怎么对小猫说呢?
鼠宝宝找不到朋友了?他会怎么样呢?(伤心、难过、笑……)
5、出示另一只鼠宝宝
“吱吱吱”,谁来啦?它会怎么样?鼠宝宝会找它做朋友吗?为什么?
四、完整听故事
1、鼠宝宝终于找到朋友了,现在我就把鼠宝宝找朋友的过程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听《鼠宝宝找朋友》。(看课件欣赏故事)
2、提问:鼠宝宝找不到朋友时他怎么样啦?找到朋友以后又是怎么样呢?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讲述这个故事好吗?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巩固其中的句式。
五、结束《找朋友》
鼠宝宝找到朋友真开心,好了,现在我们也出去找会跑又会跳的找朋友吧!
找朋友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有序地进行细致观察。
2、能将条纹数量、颜色排列相同的小鱼进行归类。
教学准备:
教具:有条纹的大鱼卡片18张。
自制教具:珊瑚、水草、贝壳的图案若干,在黑板上布置成一海底世界图案。
幼儿材料:<找朋友>游戏图、小鱼磁片18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自制教具:海草、珊瑚等贴画,在黑板上布置出一幅海底世界的游戏图,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讲述:“在蓝色的大海里,有许多动物和植物,有红色的珊瑚、绿色的海藻,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鱼每天都在这里开心地做游戏。”
二、观察、比较小鱼身上的条纹。
教师出示两条条纹颜色差异较大的小鱼大卡片,引导幼儿比较:
“小朋友看看,又有漂亮的小鱼游过来了(出示“黄红黄”和“橙黄橙黄”两张条纹不同的大鱼卡片),这两条小鱼身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引导幼儿按从鱼头到鱼尾的顺序,说说小鱼身上条纹的颜色、颜色数量和排列顺序。
三、游戏“找朋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游戏材料<找朋友>游戏图和18条小鱼磁片。
1、幼儿操作:将18条小鱼磁片按照其身上条纹的不同,分别摆放在游戏图上具有相同条纹小鱼旁边的空白处。
2、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
3、教师出示“黄蓝绿红”和“黄绿蓝红”两张不同条纹的大鱼卡片,引导幼儿重点辨认两条鱼的不同之处。
这部分是活动的难点,很多幼儿在刚才的操作中,把“黄蓝绿红” 和“黄绿蓝红”条纹的小鱼混淆了,教师利用大教具,引导幼儿按从鱼头到鱼尾的顺序,说出颜色的名称、数量及排列顺序。
从而让幼儿知道:颜色相同、颜色的数量相同,但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不相同的。
4、幼儿再次进行游戏“找朋友”。
四、集体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师将18条大鱼的卡片分别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将大卡片举在胸前。
要求:找到持有与自己卡片完全相同的卡片的幼儿(重复进行游戏)。
“你们帮小鱼都找到了朋友,它们非常高兴,想和你们再玩一个游戏,小鱼施展魔法,让你们都变成漂亮的鱼宝宝了。鱼宝宝们,我们来听音乐找别的鱼宝宝做好朋友。”
评析: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根据小鱼身上条纹的颜色、颜色的数量及排列顺序的不同,对其进行归类,从而发展幼儿对图形信息的评价能力。
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就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精心准备了珊瑚、海草等图片,准备了一个神奇海底世界的场景,让幼儿很快就跟随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述,进入游戏的情景中。
在活动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将6种不同条纹的小鱼进行一一地辨认,而是选择两种条纹差异较大的小鱼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有意将观察的方法、顺序等信息渗透给幼儿,然后让其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吸收这些信息,这样为幼儿的探索学习创造一定的时机。
在幼儿操作后,教师根据其操作结果,将“黄蓝绿红”和黄绿蓝红“这两条相似条纹的小鱼做重点观察比较,让幼儿有了切身的感受,再次进行操作,这样做比在上一环节就告诉幼儿,效果要好得多。
在最后的游戏中,师生共同游戏,将活动推向高潮。使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找朋友教案6
小班活动:找朋友
一、设计思路:
“找朋友”是主题活动“好朋友”下的一个集体数学活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许多的生活用品,其中很多的生活用品在一起才有用,如牙膏要和牙刷一起才可以刷牙,它们是一对分不开的朋友,桌子和椅子也是。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来自生活的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素材,用集体教学的形式来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有关联的,并尝试为它们找一找朋友,配配对。
二、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通过连线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蜡笔、纸、信封、邮筒、花朵、衣服、桌子等图片、蜡笔、牙刷、小椅子、碗、幼儿操作纸。
四、活动过程:
一、 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师:今天老师想画一幅画寄给我的好朋友。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画画的时候需要哪些东西吗?
总结:对拉,画画的时候需要蜡笔和纸,笔和纸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画画了,所以呀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2、师:老师已经把画装进了信封里,准备寄给我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寄信的时候应该把信放进什么里面吗?
总结:寄信的时候把信放进邮筒里,那信和邮筒你们觉得它们是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
二、做游戏,找朋友(继续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在你们的桌子上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它的好朋友?(若是幼儿找不到,教师适当提示。一共出示三件物品。)
2、教师继续出示第二样物品。
3、教师出示第三样物品。
总结:你们真是太厉害拉,一点都没有难倒你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重点提问:这些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了XX
重点提问:找找看,你觉的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对对对,XX的朋友是XX(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用一个好办法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用一条线把它们连起来。
2、重点提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XX)
重点提问: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XX的朋友是XX(幼儿再次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也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3、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好朋友?(XX)
重点提问: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XX的朋友是XX(幼儿再次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4、师:现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些东西,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和老师一样,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5、幼儿完成操作,教师适当点评
总结:今天我们帮那么多的物品找到了好朋友,真是太开心拉,我们下次在一起找好吗?
五、活动自我反思: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入,以我说要寄信给好朋友引出笔和纸,信和邮箱是好朋友,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个环节是游戏部分,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到了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做游戏的时候大部分的幼儿都找对了朋友,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的幼儿找错了朋友,这个游戏中我只准备了三个好朋友,觉得幼儿没有玩的尽兴,可以在增加一到两个朋友。第三个环节是幼儿操作,也是重点部分。我首先出示了自己准备好的范例图,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他们的已有经验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然后请幼儿来为这些物品找朋友,在这个环节中,我请的幼儿有点少,应该多请几个幼儿上来说一说找一找,之后就是让幼儿操作。操作下来,幼儿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的物品,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为物品找朋友”这一形式,感知生活中许多物品是要在一起才有用的,同时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对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关联关系,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最后让幼儿来说一说你为谁找到了朋友,我只请了2个幼儿,应该也再多请1到2个,让幼儿说的多点。
不足之处:
1、在第三个环节中展示范例图的时候应该把范例图上的物品一一介绍,让幼儿们认识了以后在开始让他们找朋友,不然有的幼儿虽然知道谁是谁的朋友,但是叫不出这个物品的名字。
2、幼儿操作包可以不必剪开,让幼儿提升经验。
3、最后讲解的时候应该让幼儿全部停下来后在讲解,不然有的幼儿都没有听见。整个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说的再多一点,老师说的少一点。
六、活动点评:
看的出来整个活动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在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蔡老师鼓励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参加活动,并且能正确的完成操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孩子的积极性都很高,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多动脑筋,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带动气氛让幼儿开心的随着老师的引导能正确的区分谁和谁是好朋友。
找朋友教案7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所喜爱的,特别是小班的孩子,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围着一群小蚂蚁看个究竟,或者手里拿着一条菜青虫玩…孩子们对小动物非常喜欢。而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根据小班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兴趣,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能借助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在玩一玩、念一念的过程中让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活动内容:
《找朋友》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念儿歌。
2、能大胆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喜欢。
3、喜欢参加游戏活动。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四、活动准备:各种小动物头饰,数量要有班上幼儿数量的一大半。
五、活动过程:
1、游戏:"大森林里找朋友"。
(1)教师说:"我们现在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里,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朋友,请你去找一个喜欢的小动物做朋友"。
(2)教师启示幼儿将找到的动物朋友戴在头上:"你找到的朋友是谁呀?"(3)鼓励幼儿自由地和动物朋友说说话。
2、欣赏儿歌。
教师在大森林里找小动物朋友,找到小兔后念儿歌:"我找到的动物朋友是谁呀?""我在小兔耳旁说了什么话?"3、学念儿歌。
(1)请一名幼儿来介绍他找到的好朋友是谁:"你想跟你的好朋友说什么好听的话呢?"(2)请其他幼儿一起念儿歌。
(3)用相同的方式让幼儿反复学习儿歌。
(4)交换动物朋友,表演儿歌游戏。
附: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小兔做朋友,小兔小兔我爱你,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来和你说说话。
教学反思在活动开始时,我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特别是“一二一”的踏步走,师幼一起融入到活动氛围中,孩子们显得很兴奋,都积极参与进来。我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边操作动物角色图片,同时处理好动物角色对话的语气,感觉到幼儿的兴趣很浓,听得很认真,并能大胆地想象、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第一环节里老师提的`问题“小青菜想找个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幼儿有的说是他们自己,有的说可能是老师……我发现他们感大胆想象,已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其中了。我注意观察到平时胆怯不敢发言的黄姿璇、黄少晨小朋友都能跟着其他小朋友活跃起来。在参与到小青菜找朋友的过程中,师幼互动比较好,通过幼儿间的讨论、交流,使幼儿们获得更多的交友经验,明白了交朋友要有礼貌、互相帮助、会分享、守规则等。在幼儿表演的环节,孩子们的表现比我想象的要好,幼儿能自主选择动物角色,在老师的引导提示下能发挥各自的表演能力,学会角色的对话。在活动的最后《找朋友》环节,幼儿能在游戏中真情投入,体验到了与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整个活动,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拥有朋友的快乐,在情感方面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孩子们表现欲望还很强时,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故事情节的表演中;有些幼儿发言还是不够积极,想象的内容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在以后的活动中,还要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找朋友教案8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在家交际与幼儿沟通能力,善于结交朋友,能利用假日团结小朋友,在家长带领下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游戏,不孤单、寂寞,融入幼儿群体。
【活动模式】:
室外活动
【活动器材】:
儿童用手机玩具
【活动歌曲】:
找朋友儿歌。
【活动过程】:
一、主动与本小区小朋友或同班幼儿通话:
1.拿手机拨一个本小区或同班小朋友的手机号码;
2.手机接通后,先和小朋友打个招呼,互相问候;
3.开始联系活动内容:
我:喂,某某,你上午有空吗?
幼:我有空。
我:我想邀请你到小区广场玩拍皮球,可以吗?
幼:可以啊。都有什么人?
我:还有甲朋友、乙朋友。
幼:好的。我和爸爸、妈妈说一些,马上就来。
我:好的。广场见。
幼:广场见。
二、幼儿与幼儿练习通话:
1.将全班幼儿平均分成两组,每组选1人组成一个通话组合,各拿一个手机;
2.通话开始。幼儿相互问候,开始联系活动内容。
3.播放找朋友儿歌。
三、活动指导:
1.指导幼儿接听手机,会和别人联系;
2.指导幼儿通话时,会讲邀请小朋友出去玩、在哪玩、玩什么等话。
3.通话结束会互相告别,会说:再见。
四、小结评比:
1.根据幼儿通话情况,指出不足;
2.表扬通话时,语言流利,口齿清楚,表达完整的幼儿,号召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五、附小手机儿歌:找啊找,找到一个小朋友,出去玩,多快乐;你和我是好朋友。
找朋友教案9
活动目标:
1、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并能进行相应的分类活动。
2、提高幼儿整理生活用品的能力。
3、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和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鞋子散放在活动室周围。
2、鞋架三个,标记图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初步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帮助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检查活动,并及时纠正错误的摆放。
2、组织幼儿讨论
(1)哪双鞋子是你收拾的,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在一起。
3、游戏:对对乐
教师请幼儿手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
教师请幼儿谈谈“为什么这两只鞋子要放在一起?”
4、依据标记进行分类活动
(1)教师出示三个鞋架,分别标有爸爸、妈妈、宝宝的头像,请幼儿根据标记进行分类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进行摆放。
(2)师生共同检查。
延伸: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子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
找朋友教案10
幼儿园小班游戏:积木两人玩
目标 1、培养幼儿注意听同伴说话,懂得简单的应对。
2、能听懂对方的话,并运用语言进行协商。
准备
积木若干盒。(两个幼儿一盒)
过程
1、幼儿自愿结合,两个一组,同用一盒积木。即将每盒积木分为两份,每个幼儿一份。2、让幼儿先想一想,自己准备搭什么,并把想法告诉同伴或老师。
3、请幼儿按自己的设想搭积木。教师提示:
①如果积木不够用,或缺什么,请告诉同伴,向同伴借用。
例如:“请借给我一个长积木,我要搭火车……”同伴听清对方的要求,应满足对方的要求。
②如果积木缺得太多,要两人合搭。
4、搭好后,要告诉同伴、老师“它”是什么?
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创造条件让幼儿合作,引导幼儿彼此进行交谈。
幼儿园小班体育:小兔乖乖
目标:
1. 掌握屈漆团身走路的技能。
2. 练习在15cm—20cm的独木桥上手持物品走来走去,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3. 会双脚向前行进跳。
准备:
1. 红。黄。绿三色纸,布置好场地。
2. 小图的头饰若干。
过程:
一.老师扮演妈妈,带小朋友自然进入场地。
1.“孩子们,今天天气不错,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玩,好吗?
(红眼睛。短尾巴。长耳朵。)
2. 你们愿意帮妈妈做事情吗?那你们得先跟着妈妈把身体锻炼好,这样帮妈妈
做事情妈妈才放心。
二.做运动,幼儿分散站立。
1. 孩子们,找一个位置站站好。
2. 握住小手转一转,伸出小脚晃一晃。
换只小脚晃一晃,双脚并拢抬一抬。
双手叉腰摇一摇,双手摸地蹲一蹲,
最后轻轻跳一跳。(两遍)
三.预备练习。
1. 妈妈:孩子们,我们兔子有一个最大的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分别请幼儿说一说)
2. 看妈妈怎么跳的?
教师示范双脚向前行进跳,让幼儿观察妈妈的动作(轻。稳)
3. 小兔跟着妈妈在门前空地上练习。(要求幼儿双脚同时起跳,不必跳太高,双
放在体前。)
4. 妈妈带领小兔做矮人走。
四.游戏部分。
1.妈妈带领宝宝跳进家里,妈妈:
“妈妈要出去采蘑菇,你们好好在家里看家,谁来也别开门,只有妈妈回
来才可以开门。
a. 妈妈跳出家,双脚向前行进跳,沿行走路线跳至土坡前。
b. 走过土坡,继续向前跳。
c. 刚采了个大蘑菇,大灰狼来了,妈妈连忙蹲下,双手举起大蘑菇,至头顶,躲在下面。
(大灰狼转了一圈走了。)
d. 妈妈看见大灰狼走了,躲在蘑菇下面,继续前进,团身走回土坡处,站起来,双手举起蘑菇走过土坡,然后将蘑菇移至体前,,跳回家。
2.妈妈: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幼儿分别答应)看,妈妈采了个大蘑菇,高兴吗?(欢呼)
3.妈妈向小兔简单描述路上的经过,重点描述遇到狼的过程,并鼓励小兔遇到
大灰狼要机智,勇敢,告诉幼儿只要躲在蘑菇下面。大灰狼就看不见我们
了,然后学矮人走。(提醒幼儿采到蘑菇后要在原地。等妈妈来了才可以走。)
三.游戏。
1. 教师带领幼儿跳至土破前,依次走过。。。。。。。
2. 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总结。
3. 再次游戏。
“孩子们。你们真能干,帮妈妈采了那么多的蘑菇。可是刚才牛伯伯打电话来说明天还有许多的兔宝宝要来我们家做客,那怎么办呢?我们再出去采点蘑菇回来,明天好招待它们,你们愿意吗?
四.放松。
妈妈让兔宝宝把蘑菇放在家里。然后出来,找空地做放松。
“孩子们,你们一定很累了,来,跟着妈妈放松一下。
小班活动教案:和小动物做游戏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
2、知道幼儿倾听他人说话并能连贯地说出游戏中的语句。
3、帮助幼儿认识上下方位。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玩具若干(同幼儿人数)
2、小桥、山洞、花篮、彩带标记、小奖品、录音磁带
3、事先将各种小动物藏到室外大型玩具上
活动过程:
一、
1、师:今天动物王国的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做游戏,高兴吗?谁能说说你愿意和哪个小动物交朋友?它有什么特点?(你来学一学),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模仿它们做早操吧。
2、随音乐,做模仿操出教室。
二、
1、师:你们瞧,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很早的就来到了幼儿园,想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现在它们都藏在了小朋友平时最喜欢玩的地方了,让我们一起找找看。
2、随音乐,幼儿寻找小动物,在此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组织找到小动物的小朋友到草地上休息一会儿,并请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寻找过程,例如;我在、、、、、、上(下)找到了、、、、、、针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指导或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帮助。
4、(1)、师:你们说的很棒,小动物们很高兴,想和我们做个“听口令,跑的快”的游戏,看谁能听懂老师的口令,又快又对的把小动物安全的送到指定地点。
(2)分四组按不同口令进行游戏。
三、师:小朋友们今天和小动物们玩的很开心,表现的都很棒,老师很高兴,想带你们玩滑梯,好吗?(随音乐开汽车来到滑梯面前)。
小朋友你们看,现在我们在哪?(滑梯的下面)。在此,利用现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滑梯下面是很危险的,上面有许多的螺丝钉,一不小心会碰伤小朋友的,因此,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尽量不要到滑梯下面玩。
活动结束:
随音乐带领幼儿到滑梯上面玩,引导幼儿感知体验上和下。
采蘑菇-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设计人:广州市登峰幼儿园
游戏目的:1、培养幼儿按物对数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幼儿分成两队,每队跑道上有一个平衡木,每队的终点地上放有1到10的蘑菇卡片,在起跑线的两边分别放有一个黑板,黑板上写有1到10的数字。
游戏方法:1、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和目的就是经过小桥走到河对面采蘑菇。
2、介绍游戏的玩法:小朋友按旁边黑板上的数字,走到对面找出相应数量的蘑菇卡片,走过去时必需要经过小桥才可以过河,回来也一样,把采到的蘑菇卡片插在黑板上相应的数字旁边,就拍拍下一个游戏小朋友的手,才可以继续游戏。
3、最后,哪一组小朋友最快采完蘑菇并采对数量的为胜。
游戏规则:小朋友把采好的蘑菇插在黑板上相应的数字旁边后,一定要拍拍下位游戏的小朋友的手才可以继续游戏,如果没有拍手下一位小朋友就不能开始游戏。
游戏建议:如果是大班的小朋友在黑板上设计的是组成分解或是加减的式题。
找朋友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5点卡、毛毛虫贴画、纱巾各若干条。
2、大图书一本,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
2、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毛毛虫快乐地在草地上爬行。
二、寻找食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
1、教师:宝宝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去找些东西吃。
(1)师生在草地上边爬边寻找食物,教师依次向场地撒小图片。
(一个苹果,两只梨,三根香蕉,四颗葡萄,五片树叶。)
(2)根据幼儿在场地上聚集的情况,可不断变换着方向向空处撒小图片,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数数有几个?
教师:赶快把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儿“啊呜啊呜”,将图片放进胸前的兜兜里。
三、欣赏故事,拓展对数量的认知。
1、教师: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虫,它也出来找东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2、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
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数数、猜猜中,巩固对数量的认知。
四、点卡找朋友,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1、出示点卡,点子数代表第×天
提问: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动。
幼儿每人取一张点卡,将兜兜中的小图片,按数量匹配到卡片中相应点子下面的空格里。
五、活动评价。
操作正确的小朋友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奖励,在同伴和教师帮助下完成的幼儿
同样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鼓励。
2、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找一找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1和许多。
2、能熟练地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物体,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室的一角布置萝卜地1块;大篮子1只。
2、小熊、梅花鹿、小鸡和小马图片各1张。
3、小兔头饰和萝卜卡片若干。
4、《数学》下p。1。
活动过程
1、小兔拔萝卜
——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
游戏开始,教师说:一只兔妈妈要带着许多兔宝宝去拔萝卜。每只兔宝宝到萝卜地拔一个萝卜,放到兔妈妈的大篮子里。幼儿说出: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篮子里变成许多萝卜。
——让幼儿说出:萝卜地里来了1只兔妈妈和许多兔宝宝。每只兔宝宝拔一个萝卜,放到兔妈妈的大篮子里变成许多萝卜,每只兔宝宝从大篮子里拿出一个萝卜,大篮子里的许多萝卜分成了一个一个的萝卜,让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送萝卜
——教师出示小熊、小鹿和小马图片,兔妈妈将萝卜分给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分享。
——让幼儿扮演兔妈妈按要求分萝卜。小熊3个、梅花鹿2个、小马3个、小鸡1个,让幼儿感知数量1、2、3。
3、观察画册《找一找》
——温暖的春天来到了,鹅妈妈领着小鹅来到池塘里。找一找,画面中哪些是1?哪些是许多?让幼儿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
——画面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各有多少呢?
——请幼儿分别数出大树、小鸟、小鱼是多少。
找朋友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歌词和教师动作的提示下,用“找朋友”的方法玩游戏。
2、迁移生活中的经验表现高兴和孤单的样子,并创编小老鼠寻找老猫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卧底追讨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会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有一只小老鼠它住在一楼,空空的房子里只有它自己,它觉得很孤单,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们知道孤单是什么意思吗?”(一个人)
2、“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耸肩、无聊)”
3、我就是那只孤单的小老鼠,现在我要出门去找好朋友了,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
二、学习《小老鼠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师:我就是那只孤单的小老鼠,现在我要出门去找好朋友了,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1、教师当老鼠边唱边随乐合拍走,做孤单造型不动,唱到“来来来”时双手伸向台下做出邀请状,然后双手拉着台下幼儿A的双手上台站好,
2、依次上二楼、三楼
师:二楼的小老鼠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继续出发上楼找好朋友,以此类推教师邀请幼儿B、幼儿C。
3、最后上四楼
师:“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哇!我们太幸运了,今天猫不在家,我们赶紧跑回家!
三、巩固游戏的玩法
师:“过了一天,我又觉得孤单了,我又想找好朋友,这次我要请你们来和我一起玩,刚才我是唱到哪一句的时候找好朋友的?我们一起做一遍!(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一会儿我来请你们的时候就不像刚才那样开火车找朋友。这次我先请一个好朋友,然后我和这个好朋友分别再去找其他的好朋友。”
1、教师当老鼠边唱边随乐合拍走和幼儿A手拉手,两人各自找一个朋友幼儿C幼儿、D“上二楼”。
3、教师和幼儿A、B、C四人两两合作(邀请者和被邀请者)手拉手边唱歌边随乐合拍走;四人各自找一个人“上三楼”。
4、“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
“哇!我们太幸运了,今天猫不在家,我们赶紧跑回家!”
四、变化游戏玩法,揭秘卧底猫。
“收到可靠的消息,猫今天在家,你们敢不敢和我去冒险?这次我会邀请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去挑战!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了,当猫“喵”的一声的时候,我们要赶紧跑回家哦!”
1、依照玩法依次上二楼上三楼,这次可一次邀请几个幼儿,直到把所有的孩子都邀请出来。
2、“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唱完老师大叫一声喵····小老鼠赶紧跑回家。
3、“现在你们知道谁是猫了吧?对,就是老师,我把自己伪装成一只小老鼠,一开始你们都没有发现我是猫,我可不是一只简单的猫,我是混在老鼠群里的猫,我是一只卧底猫。”揭秘卧底猫是老师。
五、请幼儿玩卧底游戏。
1、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
提问:“你们想不想当卧底猫呀?怎样才可以当好卧底猫?要注意哪些问题?”
:“卧底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来,当唱到"猫在哪?”就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出来抓小老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只猫哦!”
“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闭上眼睛,把头埋在自己的膝盖上,老师摸到谁,谁就是那只卧底猫!”
2、幼儿随乐完整游戏,教师指导。
“你们喜欢这个游戏吗?找好朋友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一开始你觉得谁是卧底猫?当听见猫叫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当卧底猫的心情是怎样的?
六、升级版卧底游戏,结束活动。(请家长做猫)
“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升级版的卧底游戏,听说这只老猫非常非常的狡猾,它不仅可以假装成小老鼠,还会偷偷地溜进小老鼠的家里,我也不知道它是谁?到底藏在哪里?待会儿我们一定要看仔细、听清楚了。听到猫叫一定要赶紧逃跑,千万不要被抓住了!”
1、玩升级版卧底追逃游戏。
2、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老鼠们听到猫叫,往课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找朋友教案13
活动设计背景
在小班学习活动“好朋友”的主题中,我们熟读教材,并进行一系列活动,其中发现孩子们对“好朋友”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本次活动来源于主题“好朋友”中二级主题“朋友在哪里”的一个点“找朋友”。期望本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注重过程,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符合幼儿的兴趣,满足每一个不同孩子的合理需要。于是我们进一步进行课程化环境的添置,以支持幼儿对好朋友的情感体验与认知发展。
活动目标
1、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2、感知常见事物的主要特征,尝试配对。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分类与配对
活动准备
1、家长资源的利用:
家长与孩子一起丰富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间的联系。
请家长与老师共同制作幼儿操作材料。
2、教师资源的利用:
操作材料制作:饭碗、勺子的实物;枕头、被子、小鸟、大树等相匹配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我们宝宝在小班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对吗?今天我们来找朋友吧!
宝宝音乐游戏“找朋友”。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呢?为什么找她做好朋友呢?×××的朋友是×××。好朋友亲一亲,抱一抱吧!
师:我们再去找一位好朋友好吗?再次游戏。
(二)、基本环节:
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这里有几位客人,他们也想找朋友,他们是谁呢?
1、实物:(饭碗、勺子)
师:这是谁?(出示饭碗)。饭碗的朋友是谁呢?
小结:饭碗的朋友是勺子(筷子、桌子……)
2、图片:(枕头、被子)
师: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客人!(出示图片)。枕头的朋友是谁呢?
小结:枕头的朋友是被子,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说说。
3、声音:(小鸟、大树)
师: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客人!小鸟的朋友是谁呢?
小结:小鸟的朋友是大树。
(三)、结束环节:
师:我们小五班里还有许多好朋友在自己家里,他们也想找好朋友!我们来帮帮忙好吗?宝宝去看看,客人是谁?你愿意帮谁找朋友呢?
老师巡回,关注孩子,和个别孩子交流。
(四)、延伸环节:
区域活动中继续让幼儿尝试配对。
找朋友教案14
一、 活动目的
1、 意和老师、同伴一起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2、 感受本歌曲的欢快气氛,初步学着用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的意思。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和老师、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活动。
难点:初步学着用点头、拉手、抱一抱地动作来表示歌曲中“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三、 活动准备
小兔、小猴木偶,另外一位老师木偶表演 “找朋友”的录音磁带
四、 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体验理解→内化迁移
五、 活动过程
(一)、情景感知
1、出示小兔木偶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小兔)
小兔作哭状
师:“小兔,你为什么哭呢?”
兔:“我的好朋友--小猴不见了,我找不到他了,你们帮我找找吧!”(边说边把小猴的木偶放在木偶表演架的边上,以便让孩子们找到。)
师:“我们一起找一找吧!”
(小朋友帮忙找到了小猴。)
兔:“谢谢你们,我现在要去见我的好朋友了。”
(老师操纵木哦偶,边说边唱“找朋友”这首歌。)
师:“小兔,你唱的真好听,再唱一遍吧!”
(老师操纵木偶,再表演一次。)
(二)、体验理解
1、谈话
师:“小兔有好朋友,我也有很多好朋友,我和xxx是好朋友,我和xxx是好朋友。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好朋友,xxx,你和谁是好朋友?”(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说。)
2、 解决活动难点
师:“刚才小兔见到好朋友时,很有礼貌,你们看(老师再次演示木偶: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我见到好朋友的时候,也很有礼貌的(老师边唱边和另外一位老师表演,也可以请幼儿和老师配合。)”
师:“我知道,你们见到好朋友的时候,也很有礼貌的。”“xxx我知道你见到好朋友的时候也很有礼貌的,来做给大家看看!(可多请几个幼儿出来。)”
师:“小兔找到了好朋友,我,也想找
我的好朋友了!”
(放音乐,老师完整地把整首歌曲表演一遍。可以请老师配合,也可以请小朋友配合。)
(三)、内化迁移
1、幼儿、老师一起找朋友
师:“找到了朋友,我可真高兴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
2、注意:
老师在做点点头、拉拉手、抱一抱的动作时,夸张一点,引起孩子的注意,当然,如果孩子不愿这样做,那也不强求。时间长短根据孩子当时的情绪或是兴趣,作适当的调控。
找朋友教案15
教育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小鸭子要找会游泳的朋友。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小鸭子找到朋友后的快乐。
活动重点:
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小鸭要找会游泳的朋友,同时体验到小鸭找到朋友后的快乐。
活动难点:
倾听故事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故事。学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活动准备:
课件《小鸭子找朋友》,小鸭、小兔、小鸟、乌龟等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嘎嘎嘎”谁来了?(让不熟悉的人藏起来发出小鸭的声音,提问幼儿这是谁的声音,并找找在那,在找的过程中,随即播放课件并说出原来小鸭在动画片里面了)。
我们来跟小鸭打个招呼。(小鸭你好)瞧,小鸭在干什么呀?(游泳)小鸭子是怎么游泳的呀?谁会来做一做动作。(和小朋友一起做小鸭游的动作)边做游泳的动作边说:“游呀游。”
( 2 )小鸭一个人开心吗?(不开心),小鸭怎么样就能开心了?(找朋友一起玩),小鸭是怎么找到朋友的呢?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小鸭找朋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2、分段欣赏故事。
(1)小鸭子找小鸟一起游泳。
倾听小鸟部分故事,提问:谁来了?(小鸟),小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飞,边飞边练习说“飞呀飞”。小鸟飞到了小鸭的身边。
小鸭对小鸟说:“小鸟您好!您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会不会游泳呀?(不会) 小鸟怎么说呀?(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再见!)请小朋友练习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小结:小鸟不会游泳,所以有礼貌的拒绝了小鸭,小鸭继续找朋友。
(2)小鸭子找小兔一起游泳。
倾听小兔部分故事,提问:这次是谁来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走路,边学边讲“跳呀跳”。 小鸭对小兔说:“小兔您好!您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兔会游泳吗?(不会)那么,小兔怎么说呢?(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再见!)请小朋友练习说一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小结:小兔不会游泳,所以有礼貌的拒绝了小鸭,小鸭继续找朋友。
(3)小鸭子找小乌龟一起游泳。
倾听小乌龟部分故事,提问:谁来了?(小乌龟)小乌龟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乌龟走路,边学边讲“爬呀爬”。
小鸭对小乌龟说:“乌龟您好,您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乌龟会游泳吗?(会) 所以,小乌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请小朋友练习说一说。
小结:小鸭终于找到可以和它一起游泳的朋友了,小鸭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3、完整欣赏故事。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想想小鸭一共找了哪几位朋友?
(1)完整欣赏故事《小鸭子找朋友》。
(2)提问:小鸭找了哪几位朋友?(小鸟、小兔、小乌龟)
(3)最后谁和小鸭一起在河里游泳的?(小乌龟)
(让幼儿在看看听听中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知识拓展。
小鸭子找到了小乌龟陪它游泳,心里真高兴。那么,除了小乌龟可以陪小鸭子游泳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可以陪小鸭子游泳的呀?(小青蛙、小鱼、小螃蟹等)
5、尝试角色表演故事。
(1)老师扮演小鸭子:瞧,老师现在变成谁啦?(小鸭子)我这只小鸭子要来找朋友了。 要求:请小朋友听好了,教师说:“小鸟们,你们好。”小朋友们就扮演小鸟了;教师说:“小兔,你们好。”小朋友们就扮演小兔了;以此类推,小朋友们表演不同的小动物,进行对话练习。在对话过程中,请能力强的幼儿再次重复一遍“对不起,我不会游泳。”进行巩固。 以集体形式进行故事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优代弱,优更优 )
6、教师总结。
和朋友们一起玩最开心,那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7、教学延伸:在区域创设环境,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表演故事内容。
【找朋友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找朋友》游戏教案04-30
小班主题找朋友教案04-24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09-22
小鸭找朋友说课稿11-04
老虎找朋友作文03-28
小乌龟找朋友03-17
小灰狼找朋友03-07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鸭找朋友》09-23
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找朋友》09-23
找朋友作文 1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