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日教育教案

2022-05-25 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日教育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1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同学的爱国热忱和民族骄傲感。

  活动过程

  导入:

  1、全体起立:唱中学校生守则之歌2、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3、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日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一、端午解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二、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全部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许多,谁能告知大家?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A、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合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予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渐渐进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B、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C、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训练》。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进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三、端午节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很多故事传奇,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1、赛龙舟

  2、吃粽子(始终到今日,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3、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压邪。

  四、端午赛诗会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屈原已经沉在江底死去,楚国百姓哀叹再也不能见到他的容颜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逐蛟龙罢了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没有消退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碧绿的沅湖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六、总结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育幼儿对民族文化感爱好。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与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加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预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具体到将老师、同学的全部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当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晰地再现,即开头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长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伴侣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伴侣自由和爷爷沟通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伴侣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竞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呼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理解“箬竹叶、糯米、裹着”等词语,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红红的枣”等词语。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了解端午节习俗和来历。

  德育目标

  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课后生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争论法总结法

  教学预备教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诞生字词。

  (2)同桌沟通,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状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老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同学书空。

  书写要领:“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午”最终一竖不要写出头。

  (3)同学描红、临写,老师巡察、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学问?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外形和品种,鼓舞幼儿与同伴进行沟通和合作,培育幼儿创新意识。

  3、幼儿能主动的回答问题,增加幼儿的口头表达力量。

  4、培育幼儿英勇、活泼的个性。

  5、鼓舞幼儿大胆说话和主动应答。

  教学预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外形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伴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知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日老师也为小伴侣带来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外形真好玩!

  二、品尝粽子,并讲解并描述。

  1、熟悉粽叶。

  T:粽子的外形真好玩,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预备了许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解并描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教学反思:

  幼儿的爱好特别浓,能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争论的`这个阶段,我应当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5

  教学目的设计:

  1、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可能的话)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重点学习对生活的观察和场面描写。

  教学手段

  最好借助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民俗风情”内容的学习,课前我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资料,下面请小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搜集的资料。(师问:2分钟可以了吗?)---(生讨论的基础上)小小组代表发言。

  2.刚才你们说到了端午节,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吗?

  (学生回答,老师作适当补充)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节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及作者)。

  二、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有哪些同学愿意出来把文章朗读一下。(师请学生读,并提出听读要求)

  要求:(1)认真听,听完后能作恰当的点评。

  (2)听完后能说出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

  2.研读重点段落并作深层探究:

  刚才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内容最精彩,?

  (1)播放赛龙舟的场面(学生欣赏)

  (2)请学生齐声朗读有关这方面的文字。

  (3)在读的基础上,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出示)

  A:如果你也在岸上看他们赛龙船,或者你就是龙船上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联想?有何感受?

  B: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渲染龙舟竞渡的场面的?

  (4)我们常说“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针对课文内容,谁有疑义吗?

  3.借助课外材料作拓展探究:

  本文作者凭借自己自学成长的语言功底把龙舟竞渡的场面写得非常精彩,同学们想学吗?今天老师想为你们搭建一个舞台,让你们大显身手。

  (1)展示舞狮子的画面。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画面。

  (3)先小组交流,再班上交流,并请学生互作评价。最后老师再作评点。

  三、总结全结

  1、请学生.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自主评价)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民俗风情;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场面描写,可谓收获不小。课后请大家继续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做成卡片,准备交流。

【端午节日教育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端午节教育活动教案(通用16篇)05-17

端午节大班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05-16

端午节大班活动教育教案(通用14篇)05-13

节日礼仪端午节教案(精选6篇)05-23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教案(精选7篇)05-13

端午节日活动安排通知(通用8篇)04-25

关于端午节日的通知(通用6篇)04-28

端午节日记05-08

幼儿园端午节日通知(通用10篇)05-11

我们的节日端午主持稿(通用5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