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2022-05-15 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一、教案设计

  学生分析:

  秋天来了,水果是孩子们较为熟悉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小班数概念中有认识1和许多的内容,这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小班上学期的幼儿。但是数概念比较抽象枯燥,所以我将数概念1和许多融合在主题情境中,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感知1和许多的内在关系。

  评价设计: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故整个活动都是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创设形象直观的情境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

  目标设计:

  1、在游戏情境中感知1和许多的内在关系。

  2、乐意帮助大象伯伯摘果子,体验水果丰收快乐。

  过程设计:

  一、导入(律动引出主题)

  1、教师:秋天到了,大象伯伯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坐上汽车去果园摘果子咯!开汽车状进入教室。

  二、游戏:好吃的水果(初步感知1和许多)。

  1、游戏《摘果子》。

  ――过渡语:哇,看这是什么树啊?树上有多少苹果啊?

  ――(出示大象手偶)大象伯伯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树上有许多苹果,我来不及摘,想请你们帮我摘苹果,记住每个宝宝摘一个苹果哦!”

  ――提问:树上许多苹果哪里去了?你手里有几只苹果呀?

  ――小结:树上有许多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许多苹果分成了一个一个苹果。现在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呀?

  2、游戏《吃香蕉》

  ――过渡语:大象伯伯说:“谢谢小朋友帮我摘苹果,现在我也带来了好吃的水果送给你们吃,不过你们自己用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水果?

  ――(出示一串香蕉)真的是香蕉哦!看,这里有多少香蕉呀?香蕉是什么样的呀?

  ――教师分香蕉。

  ――教师:我手里的香蕉到哪里去了?你们手里有几根香蕉呀?

  ――小结:许多香蕉可以分成一根一根,原来许多可以分为许多个1。

  ――师生一起听音乐剥香蕉、吃香蕉。

  ――那吃剩下的香蕉皮怎么办呢?(出示托盘)现在你们手里有几根香蕉皮呀?

  ――小结:原来一个一个加起来就成为许多。

  三、结束部分

  ――教师:吃完香蕉手上粘粘的,再有毛巾擦一擦吧,把脏毛巾送到我这里吧,一块块的毛巾加起来又变成了许多毛巾,那我们把毛巾送给阿姨去洗洗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二、课堂实录

  一、导入(律动引出主题)

  1、教师:秋天到了,大象伯伯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坐上汽车去果园摘果子咯!开汽车状进入教室。

  二、游戏:好吃的水果(初步感知1和许多)。

  1、游戏《摘果子》。

  ――教师过渡语:哇,看这是什么树啊?树上有多少苹果啊?

  ――幼儿:很多、四个。。。。

  ――(出示大象手偶)大象伯伯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树上有许多苹果,我来不及摘,想请你们帮我摘苹果,记住每个宝宝摘一个苹果哦!”

  ――教师提问:树上许多苹果哪里去了?你手里有几只苹果呀?

  ――幼儿:一个苹果。

  ――教师小结:树上有许多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许多苹果分成了一个一个苹果。现在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呀?

  ――幼儿:有许多的苹果。

  ――教师小结:一个个苹果送到篮子里,篮里就有许多苹果,原来一个一个加起来就成为许多了。

  2、游戏《吃香蕉》

  ――教师过渡语:大象伯伯说:“谢谢小朋友帮我摘苹果,现在我也带来了好吃的水果送给你们吃,不过你们自己用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水果?

  ――出示摸箱,幼儿摸一摸。

  ――教师:(出示一串香蕉)真的是香蕉哦!看,这里有多少香蕉呀?

  ――幼儿:许多的香蕉。

  ――教师:香蕉是什么样的呀?

  ――幼儿:弯弯的、黄颜色的、长长的。。。

  ――教师分香蕉。

  ――教师:我手里的香蕉到哪里去了?你们手里有几根香蕉呀?

  ――幼儿:我手里有一根香蕉。

  ――教师小结:许多香蕉可以分成一根一根,原来许多可以分为许多个1。

  ――师生一起听音乐剥香蕉、吃香蕉。

  ――教师:那吃剩下的香蕉皮怎么办呢?(出示托盘)现在你们手里有几根香蕉皮呀?

  ――幼儿:一根。

  ――教师小结:原来一个一个加起来就成为许多。

  三、结束部分

  ――教师:吃完香蕉手上粘粘的,再有毛巾擦一擦吧,把脏毛巾送到我这里吧,一块块的毛巾加起来又变成了许多毛巾,那我们把毛巾送给阿姨去洗洗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资源设计:

  1、创设果园场景;苹果树及苹果玩具若干。

  2、一串香蕉实物、摸箱、音乐、托盘、篮子。

  3、小毛巾、小篮子人手一份。

  三、专家点评

  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好多富有情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每个游戏都蕴含着针对性较强的知识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与此同时,各个游戏循序渐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这也正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所在,在无形中理解、掌握知识,并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幼儿可以自主学习,探索,有兴趣学习。教师的提问、总结都起到了辅助幼儿深入理解的作用。

  四、自我反思

  幼儿从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数学打交道,从而获得有关事物间数量关系的知识。如:家里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一包饼干打开有许多块……为了让宝宝们更好的感知这种量的关系。我通过游戏的方法带孩子们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年龄段低的幼儿而言较枯燥,但伴随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所以我选择游戏“摘果子”和“吃香蕉”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关系的教材。小班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我通过游戏、直观的教具:“大象伯伯和果子”、“香蕉”在营造氛围的同时适当渗透认知,让幼儿了解“ 1”和“许多”的关系的学习。使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上课时,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有兴趣,自己愿意学。在刚开始摘果子的这一环节中,我原本以为小班新生会比较乱,没有秩序,没想到口令一发出:“请每个小朋友去帮大象伯伯摘一个果子的时候,摘完马上回座位高高举起你的果子给大象伯伯看。”每个小朋友都迅速完成了任务,看来宝贝们都很想做大象伯伯的好帮手。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我是想用反复强调提问的方式使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很多的1个……这种反复强调使幼儿印象更深刻,每次的小结又使幼儿进一步加深理解。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和爸爸比高矮、比大小、比胖瘦,感受大人与小孩的不同。

  2、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活动准备

  1、邀请几位男家长参加活动。

  2、几面稍大一些的镜子。

  3、有关歌唱爸爸的歌曲磁带。

  活动建议

  1、欣赏有关歌唱爸爸的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每人都有一个好爸爸,爸爸本领多,力气大,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2、介绍邀请来的几位爸爸,邀请爸爸们和幼儿玩游戏,尽快建立感情,熟悉起来。

  3、组织幼儿进行超级比一比:

  (1)都说爸爸大,爸爸那里比小朋友大?请幼儿自愿组合,和“爸爸”说一说,比一比。

  (2)鼓励幼儿寻找自己和爸爸的不同,想办法比较出来。如:比个子、比力气、比眼睛、比嘴巴、比手脚等等。

  (3)请爸爸们将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4、请幼儿互相说一说:找到了那些大和小?用什么方法比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小黄和小蓝》的内容十分简单,讲述了两个好朋友“小黄”和“小蓝”在一起玩,相互抱一抱后,变成了绿色,回到家,双方的爸爸妈妈都不认识自己了。于是,他们伤心地哭了起来,有趣的是泪珠又让他们变成了原来的自己。有趣、曲折的情节、常见的场景、变化的惊奇,是这本书带给小朋友好玩儿、新奇的体验。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爱做泥工,对颜色也特别敏感,教师利用故事中对三原色的认识,进而激发幼儿对颜色的调和变化感兴趣,寓教于乐,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乐意根据绘本创设的情境进行想象及表达,对阅读活动感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能独自一人离开家。

  3.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泥工游戏 。

  活动准备:

  1.《小蓝和小黄》绘本PPT。

  2、蓝色和黄色的面团或橡皮泥。

  3.蓝色和黄色颜料。

  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蓝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颜色朋友。教师模仿橡皮泥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蓝,很高兴能和大家成为朋友……

  (2)小蓝和小黄很调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讲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2.师幼集体阅读

  (1)播放PPT1,观察封面,了解绘本名字《小蓝和小黄》。

  (2)播放PPT1-2,这是小蓝,小蓝的家里,还有蓝爸爸和蓝妈妈,你觉得谁是小蓝的爸爸,谁是小蓝的妈妈,为什么?

  (3) 播放PPT3,小蓝有好多朋友,他们是谁?

  (4) 播放PPT4-5,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小黄的家里还有谁呢?

  (5) 播放PPT6-8,教师讲述画面内容,他们在学校里排排坐会学些什么本领呢?”

  (6)“放学了,他们就又跑又跳。”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7) 播放PPT9-16,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8)小结:我们不能一个人单独出去。

  (9)播放PPT17-19,于是,他们开心地抱在一起,咦,发生了什么呢?

  (10)教师出示橡皮泥小蓝和小黄,再将两种颜料的橡皮泥揉捏在一起。小朋友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发现“小蓝+小黄=小绿”

  (11)播放PPT至27,教师讲述画面,糟糕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不认识小蓝和小黄了,怎么办呢?

  (12) 播放PPT至最后,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小蓝和小黄吗?

  3.操作活动

  (1)小朋友们想知道为什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会变色吗?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吧!

  (2)小朋友用黄色和蓝色橡皮泥和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

  延伸活动:

  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动手操作,还有哪些颜色和在一起会变色。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游戏道具不仅能激起幼儿进行表演的愿望,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表演的趣味性、戏剧性和象征性。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后,孩子们自画自演,分组合作,画下乌龟、狐狸、青蛙的头像剪下来后面订上带子简单的头饰就完成了,画美丽的池塘作为背景图,穿上红色和绿色的衣服开始表演。幼儿生动的对白和精心制作的道具无不显示着他们的成功与快乐。散文诗《青蛙给星星打电话》由于文字简练上口,童趣横生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欣赏和阅读诗歌后,孩子们都给自己画了一个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一问“喂青蛙你在哪里”一答“哎我在幼儿园”稚嫩的童言充满童趣。简单的即兴表演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更体验了“说”“画”“演”三结合的乐趣。

  “语言”是在不断讲述中成长的,语言课堂离不开讲述。而有话可说、有事可表是讲述的前提,幼儿期形象思维往往较优,看画叙事更易于接受。语言活动与绘画教学有机的结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又一次转变,而这样的转变都让我和孩子获得了成长,且画且语的童心世界是对《指南》的再次实践,也让我向幼儿的世界更进一步。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开始接纳、喜欢老师。

  2、体验在幼儿园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魔术表演稳定幼儿的情绪。

  难点:乐意参加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自制魔术盒。

  教师行为:

  1、看魔术表演。

  介绍魔术盒,引发幼儿观看魔术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盒,它可神奇了,可以变出好吃、好玩的东西。

  (1)变糖果。

  当老师打开魔盒的一头,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盒子里有没有东西。

  当幼儿确定盒内没有东西时,教师让幼儿对着盒子数"1、2、3",并同时转动魔盒,将装有糖果的一头调转到前面来,打开盒盖拿出糖果,给幼儿一个惊喜,并发给大家品尝。

  (2)变玩具。

  用同样方法变出玩具。

  2、玩玩具。

  请幼儿玩一玩从魔盒里变出来的玩具。

小班教案 篇5

  目标:

  1、红、黄、蓝、紫四个字宝宝,能正确按颜色找字宝宝。

  2、学句子“xx的花回家了”。

  准备:

  1、红、黄、蓝、紫的.蝴蝶手饰共24个,四色花各12朵。

  2、字卡:红、黄、蓝、紫各两份;红色、黄色、蓝色、紫色各一份;红色的花儿回家了、黄色的花儿回家了、蓝色的花儿回家了、紫色的花儿回家了各一份。

  3、四个字宝宝的家,屋顶分别写上红、黄、蓝、紫四个字宝宝。

  4、《蝴蝶飞》的音乐磁带。

  5、红、黄、蓝、紫花的黑白图片24份,蜡笔若干。

  过程:

  (课前让幼儿每人手上戴上一只蝴蝶手饰)

  一、教师:哗,我看到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蝴蝶,你是什么蝴蝶呀?(提问几个小朋友,引导小朋友说出“我是红蝴蝶”。

  二、游戏“蝴蝶飞”:当教师出示“红”字卡时,红蝴蝶就要跟着音乐飞舞,其它蝴蝶蹲下不动。当教师出示另一字卡时,相应颜色的蝴蝶就起身飞舞,其它蝴蝶蹲下不动。

  三、送花回家。

  1、教师:蝴蝶们飞呀飞,飞到一个花园里,哗,你们看,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花,有什么花呀?当幼儿回答:“红色的花”时,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字卡并点读“红色”。(其它颜色的花如此类推)

  2、教师:这些花迷路了,我们要把它们送回家。我们先来看一下它们的家在哪里?(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这是红花的家”……)每个幼儿拿一朵花,随着音乐飞着去找花的家,音乐停,幼儿站在花的家门口不动。教师手持“红色的花回家了”等的句子卡,走到花的家,问:“红色的花在哪里?”,手持红色花的幼儿一起指读句子卡“红色的花回家了,”教师请个别幼儿指读。(其它颜色的句子卡,方法如此类推)此游戏可玩两次。

  四、涂色游戏。出示四朵没涂上颜色的花,引导幼儿指读图下的文字,如“红色的花”,并示范涂上相应的颜色。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指读文字后,到涂色区涂色。

  五、检查幼儿的涂色情况,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品装在罐子里摇晃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能够辨别声音的不同及大小,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小石子、大米、玉米粒分类盛放,勺子、废旧八宝粥空罐子每人一个);

  2、装有沙子、扣子的罐子各一个、透明空杯2个;

  3、分别装有小石子、大米、玉米粒的罐子各一个;

  4、歌曲《数鸭子》。

  活动过程

  1.会唱歌的小罐子

  (1)猜想罐子里的秘密

  教师逐一出示两个分别装有沙子和扣子的罐子。

  “小罐子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呢?”

  “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个声音比较大,哪个声音比较小?”

  “大家猜一猜,这两个小罐子里面会装着什么东西?”

  (2)揭晓答案

  教师逐一将罐子里的物品倒在透明杯里,供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感受不同物品在罐子里摇晃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罐子里的歌声

  (1)罐子里的歌声

  教师提出探究任务:试一试哪种材料放在罐子里发出的声音最大?讲清楚操作要求。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操作。

  (2)制作响罐

  幼儿选择一种材料装进罐子里,盖上盖子做好响罐。

  (3)我的发现

  幼儿说己在探究中的发现。

  3.我和响罐一起唱

  (1)我的响罐: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罐子里的东西,分组站好。

  (2)我和响罐一起唱:用响罐做乐器一同演唱《数鸭子》,随音乐退场。

  活动延伸

  探索同样的物体,放入不同材质的容器内,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

小班教案 篇7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法 演示示范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进餐时间的行为符合礼仪要求。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习惯。

  核心要素:进擦前 手洗净 入座时 动作轻

  细细嚼 慢慢咽 不挑食 不剩饭

  活动准备:幼儿平时使用的餐具:碗、盘子、勺子各一个。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直接介绍活动名称,导入活动。

  (二)关键步骤:

  1.第一步,餐前准备练习。

  (1)取餐垫放在桌子上,取餐具放在餐垫上。

  (2)学习用双手将椅子拉开,在入座。

  (3)老师讲盛好食物的餐具放在餐车上,幼儿用双手端起饭碗,放在餐垫上。

  2.第二步,吃饭练习。

  (1)脚规矩的放在椅子前面。

  (2)饭、菜要搭配着吃。

  (3)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饭。

  (4)需要添饭菜,举手请求老师的帮助,或经老师的允许后,有自己到指定的地点添饭。

  3.第三步,收拾桌面的练习。

  (1)清洁桌面:去抹布区取干净抹布,擦拭餐垫和桌面后,将脏的抹布放在脏抹布区。

  (2)餐垫使用后,放在指定地点。

  4.第四步,漱口和擦嘴的习惯。

  练习后,要注意幼儿在进餐时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过马路的一些交通规则,知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2、过马路时能注意安全,初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观察马路,认识人行横道线、行人红绿灯。

  2、在户外大型运动器械旁的空地上布置马路情景。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观察事先布置好的马路情景。

  请幼儿说说马路上有快慢车道、人行横道线、行人红绿灯,讨论他们的用处。

  二、组织幼儿讨论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师:除了从斑马线过马路还可以从哪里过马路?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选择一种方法过马路,巩固练习过马路的方法。

  三、教师扮演交警,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交警”出示红绿灯,幼儿做行人,练习看信号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请部分幼儿扮演开汽车的司机,幼儿继续练习看信号安全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四、看表演讨论,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教师请幼儿看表演,讨论: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会怎样?

  如:两个小朋友在马路边踢球,一个小朋友在马路上骑车,一个大人带着小孩闯红绿灯过马路。

  请幼儿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

  准备:各式糖果、小毛巾、盘子

  流程:

  说糖盘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糖,它们一样吗?

  有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形状、软硬)

  小结:糖宝宝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形状不同,软硬不同分糖我们把这些糖分在两个盘子里,一样的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你是怎么分的?给两个盘子里的糖取名字。

  数糖给娃娃喂糖,边数边喂

  吃糖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糖宝宝是什么味道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生边尝边交流)

  小结:糖宝宝有各种各样的味道

  延伸活动:品尝跳跳糖

  有一种有趣的糖,吃在嘴里会怎么样?

  你们在家里还吃过哪些有趣的糖,以后我们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好吗?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几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2、鼓励幼儿运用短句表述,学习朗诵简单的儿歌。

  3、引导幼儿愉快地参于游戏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草地背景图,小伞和动物等插入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背景图)今天小动物们都到草地上来玩了,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小兔是怎么来的?(跳来的)那我们就叫是跳跳的朋友吧。猜猜还有哪些朋友也是跳来的?

  2、(出示小乌龟)谁来了?小乌龟是怎么来的?还有什么朋友是爬过来的?我们叫它是爬爬的朋友。

  3、草地上还有些什么朋友呢?

  二、基本部分

  小动物在草地上玩得真高兴,突然轰隆隆天要下雨了朋友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伞儿说:轰隆隆雷响了,哗啦啦下雨了,伞儿伞儿撑起来,跳跳的朋友请进来。伞儿请什么朋友进来?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打雷、下雨、雨伞。

  2、教师扮伞,与幼儿游戏两遍。

  3、请一名幼儿扮伞和幼儿游戏。

  (除了走走、跳跳、爬爬、飞飞的朋友,还可以有哪些朋友呢?)

  4、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5、请一组幼儿上来进行一遍游戏。

  三、结果部分

  其实除了刚才小朋友说到的这些朋友,还有很多的朋友。如:大大的、小小的、方方的、长长的朋友,请小朋友回去后大家再来做游戏。

【小班教案范文汇编10篇】相关文章:

小班涂色教案范文汇编八篇05-14

小班美术教案汇编9篇05-07

小班美术教案汇编15篇04-25

【热门】小班教案范文10篇05-13

【热门】小班教案范文8篇05-09

有关小班美术教案汇编10篇05-14

【精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9篇05-13

关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八篇05-09

【推荐】小班美术教案汇编九篇05-09

关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6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