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教案 1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自己国家明间节日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粽叶、废纸团、画笔、画纸、剪好的香包纸、艾叶、幼儿材料、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粽子,引出课题。
2.教师,引出下一环节。
二、通过观、看课件、交流,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让幼儿重点认识粽子了解端午节。
(1)认识粽子的不同形状
(2)认识粽叶
(3)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
2.了解吃粽子的习俗。
3.了解其他的纪念方法。
4.端午节习俗。(看课件)
三、幼儿操作,准备过端午节。
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过端午节,你准备怎么过呢?
2.知道今年的端午节。师:那今年的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3.教师介绍准备材料。
重点介绍:香包、包粽子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5.教师。
端午节教案 2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平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
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你知道江西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的龙舟。
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
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小结: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游戏,我做鼓手为大家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
老师小结:
在玩这个游戏时,我们一定要听同一个鼓声,从一个方向开始划桨,大家的速度、动作都要一致,这样才能合作完成划龙舟。所以你们看到的划龙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齐心的,才这么出色。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龙舟的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划龙舟游戏。
教学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端午节教案 3
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活动准备:
1、 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长命缕若干。
3、 《小朋友的书》每人一本。
4、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 交流经验。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
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
3、 讲述屈原的故事。
教师借助《小朋友的书》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 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5、 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6、 品尝粽子。
幼儿边品尝粽子,边观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
端午节教案 4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活动准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
(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
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假设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欣赏故事、玩游戏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端午节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源自我国是不争的事实。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挂艾叶、菖蒲,佩带香包以及吃粽子等习俗的由来与传说。
活动准备:
1、将屈原、黄巢的传说编成故事。
2、发动幼儿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结合时事开展讨论:端午节起源于那里?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欣赏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4、欣赏黄巢的故事,了解挂艾叶、菖蒲的来历。
5、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端午节教案 6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端午节教案 7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民族文化传承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其中的端午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班阶段,需要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来呈现。
一、教学内容
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教学内容:
1.端午节的来历
简单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让幼儿了解这个传统节日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联系。
2. 中国的竞技活动——龙舟赛
以图画、模型为中心,通过幼儿所熟悉的模型,引导他们探究龙舟赛的奥秘。同时,以诗歌、情景剧为引子,教幼儿歌唱中国传统文化——《儿童歌曲·龙舟赛》。
3.端午节中流传的故事——屈原投江
通过手偶剧、调制趣味糕点等形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屈原投江的故事,掌握重要的节日文化内涵,感受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方式
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已经渐渐的开始变强,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更多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
1.游戏式教学
运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增进幼儿学习的乐趣,如DIY制作口诀卡、动手制作风筝、龙舟模型的`游戏环节等。
2.视觉教学
通过各种图片、多媒体的形式,让幼儿全方位地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学习更加生动形象。
3.亲子互动体验
利用宝贵的家长带孩子来园的机会,与家长共同参与制作和庆祝的过程,让幼儿角色模拟家长,有机会切身体验。
三、反思
在开展有效的幼儿端午节教学中,还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需要对每种方式和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尝试更加有效的方式,让幼儿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在反思的过程中,也有必要考虑每个幼儿的状况和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总体上,幼儿端午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要兼顾教学目的和效果,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深刻的教育体验。
端午节教案 8
活动:
话说端午节
重点领域:
(语言领域、社会性领域)
活动要求: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端午节教案 9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
①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②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③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端午节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绘画材料,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活动过程:
1、回忆端午节。
提问:端午节你过得快乐吗?
你觉得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幼儿讨论并讲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提出要求:
把你在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画出来,注意选择合适的底色表现节日的欢乐氛围。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鼓励幼儿将端午节时印象最深或最快乐的事画下来。
4、作品评析及展览。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活动结束,自由活动。
端午节教案 1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
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
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
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
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
经验重点指导:
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端午节教案 12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完)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课程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活动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为主展开从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活动中看来,孩子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为了使活动更加有效,我还给幼儿丰富了一些其它的经验: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动还是比较投入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世界,他会用自己独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新课程提倡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同样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教师应珍视学生的这种的感悟。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到屈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例,学生通过对“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也得到改善”等语句的感悟,从而也使学生受到爱国的情感教育。达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