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案

2022-04-25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安全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认识各种危险动作。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啊!小心」、故事情境图卡、手偶。

  活动过程:

  1老师拿着故事情境图卡和手偶一边讲述自编状况剧,一边提出问题让幼儿想想该怎么处理,状况剧如下:

  (1)豆豆的妈妈在厨房煮饭,豆豆一个人在客厅里玩玩具,当他想要柜子上的洋娃娃时,该怎么做?

  (2)妈妈到客厅接电话,豆豆走进厨房发现水滚了,这时豆豆该怎么做?

  (3)豆豆肚子饿了,他在客厅的桌子上发现一瓶长得很漂亮的药,豆豆可以拿来吃吗?

  (4)豆豆在桌上看见爸爸的打火机,豆豆想过去拿来玩,这样对吗?

  (5)豆豆和妈妈玩捉迷藏,豆豆躲进妈妈的衣柜里,(。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让妈妈找不到他,想想看豆豆可以躲到衣柜里面吗?还是他可以躲在哪里?

  2、幼儿讨论:

  (1)当自己在家中时,若自己爬高拿东西会有什么危险;(2)随便吃药呢?玩打火机呢?玩插座的洞洞呢?水滚了,怎么办?

  让幼儿设想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引导幼儿想出解决的方法。

  3、请幼儿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平时遇到过什么危险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请幼儿将正确的处理方式说出来。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知道拨打火警电话119,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一幼儿扮“火大王”。(头戴火头饰,身穿红衣服,披着红披肩)

  2、蜡烛固定在瓶子里幼儿每人一根;玩具电话每人一部;湿手绢放于盆里。

  3、幼儿操作材料:硬纸板、一瓶水若干、

  4、课件;消防车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幼儿扮“火大王”,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我是火大王,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烧坏房屋、烧坏树木,我谁也不怕,哈哈哈!”

  二、基本部分:

  1、放火灾课件,引导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刚才火大王说它那么厉害,咱们看看它有多厉害?”

  2、引导幼儿分析、讨论引起火灾的几种常见原因。

  师:“大火这么可怕,那火灾是怎样发生的?(幼儿讨论)那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发生火灾呢?(幼儿讨论)师简单小结。

  3、引导幼儿讲述自救的方法。

  师:“假如,着大火了你会怎么办呢?(个别讲述、表演)

  师小结几种自救方法: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弯腰逃生;大声呼救;如果衣服着火了,在地上打滚灭火;拨打119火警电话等。

  4、教幼儿拨打火警电话。

  师:“有的小朋友说拨打119火警电话,那应该怎样拨打火警电话呢?(请一幼儿上来演示)拨打火警电话时应先说,叔叔,你好!我叫什么,我家住在哪里?请幼儿练习拨打火警电话119。

  放课件,出示消防队员灭火情景。(大家看,拨打火警电话后,消防叔叔及时赶到就把大火扑灭了。小朋友,你们现在都会拨打火警电话了,但咱们能不能随便拨着玩呢?对,不能随便拨打火警电话。

  5、幼儿操作:小实验:将蜡烛熄灭。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发生大火时的一些自救的办法,那着小火时应怎么办呢?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根蜡烛,它就代表小火,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能灭火的材料,现在小朋友你自己选择一种方法快将火扑灭吧。大家都是用什么方法把火扑灭的呢?(请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小朋友,小火就能引起大火,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玩火。

  三、结束部分:

  出示着火图片和消防声音,让幼儿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快出教室。

  师:“假如,我们教室里着火了,浓烟滚滚,让我们逃出去吧!”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阳台上不能探出身体和乱仍物品。

  2、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阳台坠物的危险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3、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纸质飞机人手一个。

  鸡蛋、空纸箱、塑料、玻璃花盆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

  教师(出示纸飞机):这是什么?把它从阳台上丢下去会怎样?

  幼儿观察纸飞机从空中缓缓落下的情景。

  二)实验,知道在阳台探出身体是危险的。

  教师(鸡蛋):这是什么?如果这个"几点"从阳台上掉下去,会发生什么事?

  教师将鸡蛋从阳台上丢下,让幼儿观察。

  教师:鸡蛋从楼上掉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飞机可以从空中安全的降落,而鸡蛋却不行呢。

  师幼共同小结:飞机的翅膀可以帮助减轻其身体的重量,保持平衡,减缓落下的速度,使得它们安全地降落。我们人的身体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减轻重量,保持平衡,减缓从高空落下速度的东西,所以我们人不能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从阳台上或高空中落下。

  二)了解高空坠物的危险。

  猜测:如果花盆从阳台上落下会发生什么事?

  实验:在纸箱上铺一张白纸,将空花盆从空中扔下,纸被砸破。

  小结:花盆等重物不能丢到阳台外面,他们很重,会砸到路人,发生危险。

  四)设置情景提问,探索阳台上的安全。

  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飞机可以安全地从空中落下,但是人和其它东西不可以从空中落下。如果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如果你不小心把阳台的门关上了,而你被锁在阳台外了怎么办?(千万不能爬阳台,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如家中无人或大人没有听到,可向周围邻居家大声呼喊,请他们帮忙)如果阳台上晒的衣服被风吹落下去了,怎么办?(到楼下去捡)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2,我们小朋友不能做?

  五)阅读幼儿用书,知道不在阳台上做危险和损害他人的行为。

  教师:看图说说,图上的小动物在阳台上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教育幼儿不在阳台上做危险的动作和危害他人的事情。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及安全常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孩子发现图片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孩子们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有的孩子说"在阳台上我们不能往下扔东西,会砸到下面的行人",还有的说:"小孩子不能爬在阳台上晾衣服,会摔下去的"等等,通过出示图片充分的调动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播放录像时小朋友都能分辨出是对是错,并能说出其中的理由!此活动对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小朋友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在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懂得避免的危险的简单方法。

  2、知道不做危险的事情,有初步的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十只小花猫》。

  2、36K卡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听《十只小花猫》的故事,初步知道在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的事情。

  教师出示挂图讲故事。

  教师:这些小猫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2、说说自己在生活、活动中发生或遇到过的危险的事情,讨论避免这些危险事情的简单的方法。

  教师:你曾经受过伤吗?

  教师:在我们生活和活动中还有没有不安全的东西和事情?小朋友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如:那着小刀在打闹会怎么样呢?跑的时候鞋带散了会怎么样呢?等等

  3、寻找危险的东西

  教师和幼儿一起找找班上或者活动区存在危险的东西,如插座、电源开关---。

  引导幼儿怎么样去比开它们,不让自己受伤。

  4、为危险的地方帖标志。

  讨论:有什么办法能提醒我们大家在这些地方要注意呢?

  确立制作标志的内容,如红点、大红叉叉等。

  幼儿制作标志。

  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容易危险的'地方帖上做的标志。

  幼儿园中班安全游戏:十只小猫咪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在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懂得避免的危险的简单方法。

  2、知道不做危险的事情,有初步的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十只小猫咪》。

  2、36K卡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听《十只小猫咪》的故事,初步知道在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的事情。

  教师出示挂图讲故事。

  教师:这些小猫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2、说说自己在生活、活动中发生或遇到过的危险的事情,讨论避免这些危险事情的简单的方法。

  教师:你曾经受过伤吗?

  教师:在我们生活和活动中还有没有不安全的东西和事情?小朋友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如:那着小刀在打闹会怎么样呢?跑的时候鞋带散了会怎么样呢?等等

  3、寻找危险的东西

  教师和幼儿一起找找班上或者活动区存在危险的东西,如插座、电源开关---。

  引导幼儿怎么样去比开它们,不让自己受伤。

  4、为危险的地方帖标志。

  讨论:有什么办法能提醒我们大家在这些地方要注意呢?

  确立制作标志的内容,如红点、大红叉叉等。

  幼儿制作标志。

  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容易危险的地方帖上做的标志。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增多了。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信号灯及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信号等标识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儿歌《小小孩学常识》动画。

  2、交通安全标志图片,信号灯标识卡片,自制方向盘一个。

  3、课件:幼儿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4、布置场地:十字路口、人行横道、停车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画面,引起幼儿思考。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画面1:几个小朋友在翻越车行道中间的护栏。画面2:一个人跨越护栏横穿马路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

  2、师:"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危险事情的发生?"小结:这是多么危险可怕的事,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和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今天老师请一位小客人来教给我们一些最基本的交通规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动画《小小孩学常识》)师:动画里面的小客人告诉我们信号灯有几种颜色?(三种,红、黄、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请小朋友们看信号灯过马路。

  小结:小朋友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师:在车辆穿梭的大马路上,除了信号等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

  播放标志图片,问:这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做?

  4、请小朋友指认标志,答对的奖一颗智慧星。

  三、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交通安全标志,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上学路上》,动画片里的小朋友有的做得对,有的做得不对,我们可要看仔细哟!(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四、模拟游戏动画片看完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安全小卫士》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朋友,一起去上学,路途中要注意交通信号和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提醒小朋友不要犯动画片里出现的错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大家表现得很出色。

  下次课我们邀请交警阿姨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好"

  五、活动延伸

  观看交警指挥手势,学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学做小交警指挥交通。

  活动简评:

  活动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形象,孩子们易于接受。游戏的参与,孩子们有了亲身体会,真正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在快乐体验中,学到了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

  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个性开始形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急于想去探索与体验,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安全。《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为了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注意安全》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危险的地方和危险物品。

  2、让幼儿知道危险物品不要碰,学会保护自己。

  3、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课件《会咬人的电》、《咬人的机器》、教学挂图《我会注意》及安全标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用丰富的表情讲述故事《丢丢》

  二、基本部分

  1、听完故事,教师提问“丢丢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如果我们小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请幼儿回答

  2、播放课件《会咬人的电》,教师提问“丢丢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为什么说电会“咬人”?”请幼儿回答。

  3、结合教学挂图,了解生活中遇到的危险物品,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4、寻找幼儿园里的危险之处,讨论解决方法并认识标记。

  5、回忆家里的不安全因素及播放课件《咬人的机器》,让幼儿知道不能碰危险物品,学会保护自己。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存在许多危险的地方和危险物品,小朋友在玩的时候要尽量避开危险,不碰危险物品,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布置主题墙,请幼儿把安全行为图片贴在“绿花标识”里,把危险行为贴在“红花标识”里,这样,既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了安全知识,又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相关危害,提高防洪意识。

  2.了解洪水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3.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二、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观看洪水造成的危害的视频及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3.教师总结。

  (二)了解洪水的相关知识

  1.了解洪水的类型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结合本地特点,请学生分析本地可能发生什么洪水。(暴雨洪水、泥石流、跨坝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

  (2)洪水峰高量大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

  (三)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

  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了解呼救的方法:

  SOS标识、利用鲜艳醒目的颜色呼救、拨打119(了解119不仅是火警,也可以是抢险救援电话)

  (四)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特别是紧急自救方法的知识。

  (五)强调平时不到溪边玩耍、摸鱼等,防止跨坝洪水。

  三、教师总结:

  水火无情,我们平时要多关注周围的环境,避免伤害。

中班安全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大部分幼儿有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的经验,平时孩子们对小动物们十分喜爱,经常会一起讨论,可见他们对动物的兴趣浓厚。但是在动物园游玩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多的,新闻中也会播报动物园里的意外事件,而家长们可能会忽视对孩子这一方面的教育,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此类安全教育,引导孩子们了解动物园里存在的危险,萌发自我保护的意识。

  结合年龄特点,活动借助于多媒体的方式,以幼儿的前期经验为导入,看视频,和边看边讲的方式来帮幼儿梳理在动物园里需注意的事项,并让幼儿了解亲近小动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通过看看说说,了解动物园里存在的危险,萌发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动物园里真开心——引发前期经验,激发兴趣

  1.你们去过动物园里玩儿吗?

  2.动物园里可以做些什么事情?(看老虎、狮子......)

  :在动物园里玩真开心,还可以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

  二、动物园里的危险——了解动物园里也存在危险,注意安全

  1.小朋友在看哪个小动物?他说小动物们怎么样?

  2.他看到可爱的小猴子后是怎么做的?

  3.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

  4.老师提示:牌子上写着“动物也有调皮的时候”,你猜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咬人、会打人)

  5.鸵鸟是怎么做的?

  6.小朋友走到大老虎边上,会发生什么?他该怎么做?

  7.奶奶是怎么说的?

  :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并不是坏事,但是动物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常会发生攻击行为。我们不要离动物太近,避免造成危险。(幼儿教育)

中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区分陌生人与熟人。

  2、知道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拒绝陌生人碰触自己的身体。

  3、知道跟陌生人走时,要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家人、熟人、陌生人的照片各3—4张。

  2、饼干、巧克力、玩具适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导幼儿学习区分陌生人和熟人。

  1、请幼儿把照片上的人按家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分成三组,说一说每一组都有谁。

  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都是家人,认识的人是熟人,不认识的人是陌生人。

  二、引导幼儿讨、交流正确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1、陌生人都是坏人吗?

  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为什么?

  2、:陌生人中有好人也有坏人。很多陌生人都是好人,医院里的医生能给病人看病、清洁工人能给我们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警察能保护大家的安全,所以他们是好人。但陌生人里也有一些坏人,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但是会想一些坏主意,做一些坏事,欺骗小朋友,有的还会伤害小朋友。所以遇到陌生人时,要多加小心。

  三、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遇到陌生人》,引导幼儿学习与陌生人正确交往。

  1、教师扮演陌生人,走到某个幼儿面前搭话并请他(她)回答,引导全体孩子思考、讨论:你同意他的说法吗?怎样回答更好?

  陌生人:“婷婷,给你一块巧克力,可好吃了!”

  婷婷:“谢谢你!我不认识你,我不吃巧克力。你走吧!

  陌生人摸摸瑞瑞的头和身体说:“瑞瑞,我知道你的名字,咱们做朋友吧!”

  瑞瑞:“请别摸我!我不认识你,我要去找爸爸了。”

  陌生人:“同同,妈妈在那边等你,让我来接你,跟我走吧!”

  同同:“妈妈说好来接我的,让老师打个电话问问妈妈,妈妈同意我才能跟你走。”

  陌生人:“唉!这些小孩真机灵!”

  2、: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也不要;陌生人触摸、拽拉自己时,要马上避开,大声告诉他不行;陌生人要带你走时,一定要有爸爸妈妈、老师的同意才可以走,爸爸妈妈、老师不知道不能走。用这些办法可以很好地保护还好自己。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幼儿安全教育书8—9页,在家做《遇到陌生人》的亲子游戏,丰富孩子与陌生人交往的经验,强化孩子我保护意识。

【中班安全教案模板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实用】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六篇04-17

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合集9篇04-10

中班安全安全吃药教案04-18

中班安全教案交通安全教案04-15

中班安全教案火灾安全教案反思04-15

中班安全教案台风来了教案04-18

中班安全教案消防教案反思04-18

中班安全教案不玩火教案04-02

中班安全注意进食安全教案04-15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8篇04-24

小班艺术领域公开课教案 生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