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 1
教学目标
1、把握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领悟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
3、通过扩展,深化对文章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教学难点
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是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实现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与同学之间的对话。
教学用具
古典乐曲《渔舟唱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苏园六纪》中的有关剪辑,马远名画《寒江独钓图》,褚遂良摹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作品。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课间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毕,上课)刚才我们听的是有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单地说,这首曲子是由声音的高低、快慢构成的。那大者,金鼓齐鸣,众乐齐奏,势若排山倒海,动地惊天。小到一两声笛鸣,犹如林间细雀低低絮语,或是弦乐轻轻弹奏,似微风吹拂,牵起丝丝涟漪。甚而至于有时音响全无,成为空白,给人以无限遐想。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这声音的高低伏起,时断时续,使音乐变化无穷,气象万千。从美学的角度上说,这就是音乐中的虚实相生的绝妙效果。
二、整体初读,感悟课文
1、提出三个问题供在通读课文时思考。
(1)本文主要阐述什么问题?
(2)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作怎样的概括?
(3)本文分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明确: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或“实中存虚、以虚带实、化虚为实、虚实映带”
理清全文的思路。第1至6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第7至12段,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第13段至结尾,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说,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最终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2、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
(1)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明确: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
(2)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明确: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
(3)钱塘洪昉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明确:浙江杭州人洪昉思很久以来就在山东桓台人王渔洋门下。同我是朋友。有一天,洪昉思与刑部尚书王渔洋一起议论诗,他痛恨当时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诗好像龙,头、尾,身上的鳞片,颈上的长毛,一个不具备,就不是龙。”刑部尚书笑他说:“诗好像神龙,见头不见尾,或者在云雾中露一个爪子一个鳞片而已,怎么会露出全体?那是雕塑绘画!”我说:“神龙屈伸变化,固然没有固定的身体,恍惚望见它的只是它的一鳞一爪,而龙的头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为龙的全体都在这里,那么雕塑绘画者反而有话说了!”所阐释的观点是:就诗歌说,写出来的精粹的诗是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精粹从全体中来。但就诗的本身说,又要求完整。要写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且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这段文字,指出了对诗歌艺术性的三种看法。一是洪昉思要求完整,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它的首尾鳞爪都不能忽略。王士稹则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画出来就行了。赵执信则认为,完整和精粹两者是不可分的,要在全体中求精粹,离开了完整就谈不上精粹。他们的根本分歧点就在于如何理解和处理完整(即课文所谓“全”)与精粹(即课文所谓“粹”)的辩证关系。洪昉思强调“全”,王士稹强调“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赵执信能够不失偏颇,兼顾“全”“粹”,正好体现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明确: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
三、课文感悟
教师举出一些艺术上的实例,学生分析何者为虚,何者为实。虚与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作家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对对象本身时而采取正面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地描绘出那些难以描绘的、富于动态变化的对象特征。
明确:这两种写法,前者称之为“实写”,后者称之为“虚写”。这两者手法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以实为体,以虚为用。
2、古人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明确:草木、烟霞为实,春之精神与山之精神为虚。虚与实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对立存在,因相辅相成而统一。
3、我最近在火车站,看到一幅雕塑,是两只相握的手,其余别无他物,试分析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示例:相握的手为实。让人联想的东西很多,这是两个怎样的人,是萍水相逢,还是他乡遇故知,性别、年龄、肤色、国籍等正是因为其构图的虚,才把全部内容都涵盖进去。其次还有表现的主题,握手是两人之间的友谊,还是表示两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可任人想像。
4、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请挖掘其“虚”。
示例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示例2、《寻隐者不遇》,寥寥二十字,既体现了浅层的“虚”,也隐含了深层的“虚”。浅层的“虚”表现为“问”的语句完全隐去,让读者去想像。其深层的含义主要是靠隐在画面背后、活跃在画境深处的隐者表达的,透过画面可以看出,他出没在高山云雾中,所处的环境缥缈莫测,但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追求高古超脱的美学思想,在此“虚”境中却如茶香四溢,令人回味。
四、拓展延伸,重点解读
1、“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我最近看到故宫陈列的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上,画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试再举几个绘画方面的例子,加以阐释,说明虚实是如何相生的。
示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画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足以表现出骑马踏花的情景。然而,若是真画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那不但失却了美感,失却了趣味,而且也表现不出那个“归”字的含义了。又如《蛙声十里出山泉》,若不是几只小蝌蚪在涧溪中顺流游动,又怎能十里之外听得见青蛙的鸣叫?畅游的小蝌蚪是实,但实中存虚,待蝌蚪游出十里之外,不也就长成青蛙了么。虽说这游到十里之外的景象以及蛙声是“虚”,但已经完全可以想像得出了。至于脍炙人口的《深山藏古寺》,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名画《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上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正是这片空白表现出的烟波浩淼的江水和极大的空间,才烘托出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氛围。对这种寒意的感受,既是画面人物的,也是画家自己的,它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外化。这里的“虚”已不再是“无”,而是由“无”升华而成的艺术境界,是艺术品的精髓。
2、作者说:“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结合自己对印章或建筑或其他艺术样式的认识,谈谈其中的虚实。
示例1、治印,以着字处为实体,以其配字、偏旁、点画间的空隙为虚处。其一,治印讲究虚实的对立、调和、生发。其二,既要讲字画线条、偏旁实体的安排,又要注重于字画线条分割出的所有空间(诸如形态、部位、大小等)的安排;其三,既要讲究空间大分割块面的虚实顾盼,又要讲究包括每个小分割空间在内的全部的虚实顾盼。虚实之说,体现在线条处理上就是断而气连,晦而透明。这类有虚实的线条,表现为粗细有主次,节奏有轻重,表里有起伏。钤于平面纸上能产生出浮雕般的立体感、层次感。此外,一印刻就,在钤盖时要注意虚实的运用。初学钤印如同治印,只关注于文字实体,而忽视空间虚部。重实轻虚,是一大通病。其实,钤印时也应该实中见虚,如果惟恐印面不清晰,印泥丰而湿,用力实且重,则事与愿违,钤出的印蜕,势必会“逃掉”许多迷蒙空灵,可资玩味的东西。
示例2、中国建筑的虚与实的处理:由小见大,移远就近,由小空间进入无限时空,就使中国建筑产生空间美感。天坛的祭台,面对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颐和园的亭子称“画中游”,亭本身不是画,外面的空间才如同一幅大画。苏州留园冠云楼,借虎丘山景,丰富了自身景致。拙政园两宜亭,突破围墙局限,隔壁景色尽收眼底。楼台亭阁这类建筑实体,都是“移远就近”,将无限的空间纳入了有限的空间。
示例3、名曲《渔舟唱晚》,一曲将终时,乐曲节奏渐渐疏缓,声音渐渐远去直至曲终。给人的听觉效果是,船桨划水渐划渐远,最后消失在暮色苍茫中,幻化为一片迷蒙……虽然有声的音乐在纯生理上的听觉已无法感知,但听者心理上的感官却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美妙的“有”如炊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或许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余音绕梁”吧。
示例4、《兰亭序》的虚与实的处理:《兰亭序》中有十八个“之”字,每个结体不同,神态各异,暗示着变化,却又贯穿和联系着全篇。既执行着管领的任务,又于变化中前后相互相应,构成全篇的脉络,使全篇从第一字“永”到末一字“文”一气贯注,风神潇洒,不粘不脱,表现出王羲之的精神风度。
示例5、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舞蹈之一的《荷花舞》,运用戏曲的水上漂似的圆场舞步,舞者的双脚被荷花筐遮住,看上去有如荷花在水面上漂游。腰肢的摇曳和臂膀的左右晃动,更给人以荷花随风摇摆的美感。舞蹈者以优美的箅姿,营造出清新、典雅的意境,观者眼里无荷花,但心里却有无比美丽的一片荷花。
五、延伸阅读,难点突破
赏析古典诗歌中的虚实辩证处理的手法。
教师讲解:一般地说,“虚”是指抒情,“实”是指写景。抽象的抒情和纯粹的写景都没有生气和韵味,必须避免,故写诗历来重视虚实相生之法。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引《四虚序》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即是虚实相生的一法。“以实为虚”之法的要点在于“化景物为情思”,也就是要景中寓情,托物言志,把外在的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志依附在一起,沟通成整体。试赏析下面的诗句:
1、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示例: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他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既形象又深刻。有些诗句以内在的逻辑之序排列景物,看似纯景,实则寓情。
2、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示例:这六种景物是按“晨起”“客行”的特定时空感组合而成的,从而透出了客行的辛苦。搞乱了它们之间的序列,就不能化实为虚。另外一法是化虚为实,即作者把情绪、心境和感触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
3、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示例:把“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多而不绝的愁绪被形容得淋漓尽致。这一手法,也见于诗人通过物境描写表现对时空的特殊感受,从而反映他在特定环境的曲折心态。
4、杜甫诗: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示例:老杜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事来。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亦馁。“红”本属于客观景物,诗人把它置第一字,就成了感觉、情感里的“红”。它首先引起“我”的感觉情趣,由情感里的“红”再进一步见到实在的桃花。经过这样从情感到实物,“红”就加重了,提高了。实化成虚,虚实结合,情感和景物结合,就提高了艺术的境界。
5、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赖客思家。”
示例:这里情感好比是水,上面漂浮着景物。一种忧郁美丽的基本情调,把几种景致联系了起来。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于是成就了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
6、《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 2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扩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虚实的关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研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播放钢琴协奏曲《梁祝》(见课件,大约3分钟)。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名称是什么?(生答《梁祝》)。这支曲子是著名的钢琴协奏曲《梁祝》!同学们听后,觉得它的音乐有什么特点?(生答)这首曲子声音忽高忽低,大时,众乐齐奏,势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小时,轻轻弹奏,似微风拂来,荡起点点涟漪,给人以无限遐想,我们好像看到了梁山泊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愉悦,又似乎看到了他们抗击命运、化蝶而飞的悲壮,极具艺术魅力!从美学上讲,这就是音乐中虚实相生所产生的绝妙效果。
二、解答课前预习题(见课件)
(1)、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生答,教师明确:课文标题就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艺术包括哪些方面呢?——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
(2)、本文分几层进行论述?
生答,教师明确:
1、 提出文章观点:全粹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2、 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里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3、 主要说明书法、建筑等多种艺术里的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
(3)、“虚”和“实”的关系可以怎么概括?
生答,教师明确:“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如果说得更详细一点,可用16字概括:“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下面我们一同来分析全文。
三、师生共同简要分析全文
1、艺术需要表现美,文章开头哪句话,点明了这一点?
明确:“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下面进行了具体解释,既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又要集中、典型、普遍地表现生活,丰富、全面中就有了“实”,集中、典型、普遍中就有了“虚”,两者互相矛盾,却能辩证统一!只有虚实结合了,才能避免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所以古人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板书:(见课件)
表现生活:
丰富全面——实——正面描写
集中典型——虚——侧面烘托
2、赵执信的《谈龙录》中,三人对诗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
洪眆思(洪昇):诗要求“完整”,即“实”,
司寇(王渔洋):诗要求“精粹”,也即“虚”,
作者(赵执信)“完整”、“精粹”缺一不可,应诗写出一鳞半爪而不支离破碎,这就是虚实结合!
拓展: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正是通过有形的“实”来推知无形的“虚”,从而创造更广阔的意境,表现更丰富的生活!
3、作者选取了哪两种中国艺术进一步阐述虚实相生的手法?
明确:绘画、戏曲。
课件展示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同学们,你从这副画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简析:
一叶扁舟,一个孤独的钓鱼翁,这是“实”,那空白处我们可以想象为烟波浩淼的江水和广阔的.空间,这是“虚”,正是空白才衬托出了环境的萧瑟和钓鱼人的孤独!“虚”已不再是“虚无”,而升华成了艺术境界,成为艺术的精品。
那副著名的《深山藏古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只有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个小和尚在山下河边打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和尚从哪里来,又到何处去,自然从古寺来,再回古寺去,这也是“实中藏虚”。文中32页的一段文言说得很清楚,让我们来读一读。
师生共同朗读。古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几副。
浏览3副古画。(见课件)
4、戏曲中也是如此,“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常见的。演员通过极少的道具营造出极丰富的意境,给人极大的空间感。比如舞台上老船翁一支浆和摇曳的舞姿能让人感受到荡漾起伏的江水,站在荷花筐里的演员通过摇动的腰肢和左右晃动的手臂,更给人以荷花随风摇摆的美感。
5、建筑、书法也是如此!课件展示天坛的图片,旷野中的亭子。
教师简单分析:天坛是皇家祭祀场所,天坛面对着虚空的天穹,似乎也能感受帝王一统天下的气魄;亭子本身并不是画,但与广阔的天地共同融为一幅大画,王羲之的《兰亭序》中18个“之”字写法各异,虚许实实,表现出王羲之飘逸洒脱的精神风度。
6、其实,诗歌里面的“虚实结合”也是很多的,在诗歌里面,“实”是指“写景”,“虚”是指“抒情”,纯粹的写景和抒情都是没有生气的,所以诗歌历来重视“虚实相生”的方法,“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同学们能举出这样的里子吗?
板书:(见课件)
诗歌中的虚实
实——写景
虚——抒情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分析诗句:大家看杜甫的这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虚实相生没有?
学生回答,教师简析明确:
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情绪,形象而又深刻,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这是“化虚为实”。
再看李煜《虞美人》中的两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回答,教师简析明确:
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而引发的多而不绝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是“化实为虚”。
再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提问:这首诗怎么运用了“虚实相生”?
明确:“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虽然没有写隐者的行踪,但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山中缥缈的云雾、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还可以引申出人生的哲理:人在追求理想和真理时,明明近在眼前,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发现或得到。这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我们的鉴赏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
让我们在杜甫的这首《春望》的朗读声中结束本课吧!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艺术中虚和实的概念内涵,及其在不同艺术门类(如绘画、书法、戏曲、文学等)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让学生能够分析经典艺术作品中虚与实的运用手法,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实例,如图片、视频片段等,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其归纳总结能力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换能力。
组织课堂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观点,锻炼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艺术虚实相生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透彻讲解虚与实的定义,区分艺术创作中不同层面的虚与实表现,像画面构图的虚实安排、情节内容的虚实处理等。
深入剖析经典艺术作品里虚和实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以营造意境、传达情感的精妙之处,例如国画中留白的意蕴、戏曲舞台的写意布景等。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虚实在不同艺术形式间的相通性,打破艺术门类界限,构建综合性的艺术审美认知体系,领会中国艺术追求神似胜于形似、以有限寓无限的哲学理念。
引导学生将虚与实的艺术理论运用到实际创作或日常审美体验中,提升自身艺术素养与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阐述虚与实的.理论知识,搭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对核心概念有清晰认知。
2. 实例分析法:大量运用经典绘画、书法作品、戏曲表演片段、文学篇章等实例,直观呈现虚实在艺术中的多样呈现,加深学生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特定艺术作品的虚实特色,激发思维碰撞,促进主动探究,培养合作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艺术创作或欣赏情境,如模拟戏曲舞台布置讨论虚实布景对氛围营造的作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虚实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西方写实油画《蒙娜丽莎》,一张是中国写意水墨画《虾》(齐白石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两者视觉感受差异。
2. 提问:“同学们,从这两幅画中能直观感觉到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西方油画细腻逼真,中国水墨画简约灵动,仿佛多了很多想象空间,大家思考一下这背后隐藏着怎样不同的艺术理念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探寻其中奥秘。”
(二)知识讲解(12 分钟)
1. 虚与实的概念阐释
借助简单图示,如一个实心圆代表“实”,周围空白区域代表“虚”,讲解在艺术范畴内,实是指画面、篇章、舞台等可视可感的具体物象、情节、色彩、动作等直观呈现元素;虚则是与之相对,那些被有意省略、隐藏、暗示,留给欣赏者想象填充的部分,像国画里的留白、文学中的省略描写。
举例说明,在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孤帆”“长江”是实写眼前景,而友人乘船远去消失在天际后诗人久久凝望的那片虚空,蕴含着对友人离去的怅惘不舍之情,这便是虚,虽无具体物象描绘却情韵悠长。
2. 虚实在不同艺术门类的初步呈现
绘画领域:展示工笔画《簪花仕女图》与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对比工笔画对人物服饰纹理、面部神情细致入微勾勒呈现的“实”,及写意画用极简笔墨勾勒仙人形态,大片空白表现其超凡脱俗意境的“虚”,点明国画借虚实对比突出主体、营造意境的手法。
书法范畴:以颜真卿楷书与怀素草书为例,楷书笔画规整、结构严谨,每一笔每一划皆扎实清晰,尽显“实”;草书笔走龙蛇,线条飞舞连贯,字间留白、笔画简省处颇多,靠墨色浓淡干湿与笔画飞动态势营造灵动虚渺意境,展现书法里虚实韵律。
(三)作品深度剖析(18 分钟)
1. 分组探究绘画作品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的中国古代绘画名作高清印刷品,如《韩熙载夜宴图》《溪山行旅图》等,同时在教室大屏幕循环播放画作介绍视频辅助理解。
要求学生围绕画作中人物布局、景物描绘等方面找出虚实处理之处,思考其对画面故事性、氛围感营造的作用,例如《韩熙载夜宴图》中对夜宴宾客欢乐场景实写,而对室外夜色、庭院幽深的简略勾勒形成虚境,衬托屋内热闹又暗流涌动的复杂氛围。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补充,深化学生对绘画虚实表现的理解,总结国画常用虚实相生手法,如近实远虚拉开空间层次、主体实背景虚突出重点等。
2. 解读戏曲艺术虚实
播放一段经典戏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视频片段,聚焦舞台布景、演员动作与唱词。
引导学生观察舞台上一桌二椅简单道具如何通过演员虚拟动作(如开门、过桥、赏花等程式化动作)与唱词描绘,幻化成丰富多样场景;探讨唱词里对梦境奇幻花园描述时实景与想象虚景交织,如何展现杜丽娘细腻情思与内心世界。
组织学生模仿戏曲演员简单动作,切身感受动作里虚实转换,理解戏曲以虚代实、虚实融合,借有限舞台展现无限时空情境的独特魅力,归纳戏曲虚实特色,像舞台时空灵活虚拟、表演动作表意性虚实结合等。
(四)拓展延伸与小组讨论(10 分钟)
1. 拓展至文学与现代艺术
快速回顾文学作品里虚实,如《红楼梦》中太虚幻境虚实架构对全书人物命运隐喻;再展示一些当代艺术装置、摄影作品融入虚实元素案例,像利用光影营造虚实视觉冲击的摄影,激发学生思考虚实在不同时代艺术传承创新表现。
2. 小组讨论
抛出话题:“在当今数字化、多媒体艺术盛行时代,中国传统艺术虚实理念能有哪些新融合发展可能?假如你是创作者,如何在自己作品(绘画、短视频、文学创作等形式不限)里运用虚实手法吸引受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引导思路,鼓励大胆设想创新应用。
(五)课堂总结(5 分钟)
1. 回顾本节课重点知识,虚与实定义、在绘画、戏曲等多艺术门类表现形式与作用,强调虚实相生对中国艺术意境营造、情感传达关键意义。
2. 表扬学生课堂积极表现与精彩见解,鼓励课后继续探索中国艺术虚实之美,尝试创作实践,用所学赏析日常艺术作品,提升审美境界,传承创新传统文化艺术。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大量高清艺术作品图片、经典戏曲与文学朗诵音频视频片段,制作精良的动画演示虚与实概念转化。
2. 艺术作品印刷品,为小组讨论提供实体观摩材料,涵盖不同时期、风格绘画、书法名作,增强学生直观触感。
3. 道具准备,戏曲表演用的简单道具,如扇子、手帕等,便于学生课堂模仿体验戏曲虚实动作魅力。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实例展示与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能较好理解艺术作品直观呈现的虚实手法,但在引导学生跨艺术门类归纳相通艺术理念及畅想现代创新应用时,部分学生思维局限,后续可多引入跨界艺术案例拓展视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自主发言深度挖掘作品细节不够,下次教学可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课堂,优化讨论节奏,提升教学效果,更深入激发学生对中国艺术虚与实美学探索热情,扎实培育艺术素养。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艺术中虚与实的概念,及其在不同艺术门类(如绘画、戏曲、文学等)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分析其中虚与实的运用手法,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实例,如经典画作、戏曲片段、诗词文章等,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其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组织课堂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分享观点,锻炼团队协作与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艺术中虚与实独特的美学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运用辩证思维看待事物,领悟虚实结合所蕴含的哲学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透彻讲解中国艺术中虚与实的内涵,包括实境的具象描绘与虚境的抽象营造,以及二者相互依存、转化的关系。
详细剖析虚与实手法在绘画(如留白技巧)、戏曲(舞台布景与表演动作的虚实处理)、文学(诗歌意象、小说情节虚实安排)等典型艺术形式中的`具体呈现方式。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突破对虚与实简单、直观的理解,深入领会其深层文化底蕴与审美意境,如在山水画中留白所承载的道家“有无相生”思想。
帮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所学虚与实知识,自主解读、品鉴未曾接触过的复杂艺术作品,建立个性化的审美评判体系。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阐述虚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梳理其历史脉络与发展沿革,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 实例分析法:大量展示古今中外经典艺术案例,涵盖多种媒介与风格,直观呈现虚与实的多样表现,加深学生印象。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研讨特定艺术作品或现象,激发思想碰撞,促进多角度理解,培养合作学习习惯。
4. 情境创设法:播放戏曲演出视频、朗诵诗词音频等,营造沉浸式艺术氛围,助力学生感同身受地体悟虚与实之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多媒体展示一组对比图片:一幅西方写实油画《水果篮》,画面中水果细节逼真、光影细腻;一幅中国写意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山峦起伏间云雾缭绕、笔墨简淡。
2. 提问引导:同学们,观察这两幅画,视觉感受上有何显著差异?为何中国画家不像西方画家那样把所有细节都画得清清楚楚?由此引出中国艺术独特的虚与实表现手法这一主题。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1. 虚与实概念阐释
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实,好比我们眼前实实在在能看到、摸到的东西,像教室里的桌椅、黑板;虚呢,则是那些看不见却能感受、想象到的部分,就像窗外吹进来的微风,虽无形却能通过肌肤触感知晓。
在艺术范畴进一步说明:艺术里的实境是作品中具体描绘呈现的客观物象、情节场景等,是艺术表达的“硬件”;虚境则是借助实境引发联想、烘托出的情感氛围、意境神韵等精神层面内容,是艺术感染力的“软件”,二者缺一不可。
2. 历史溯源与文化根基
简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艺术虚实观念的滋养,提及道家“有无相生”、“大象无形”主张如何渗透进绘画留白、园林借景等艺术创作理念;儒家“中庸”之道怎样影响艺术在写实与写意间寻求平衡;禅宗“空灵”意境又怎样赋予艺术作品超凡脱俗的虚静气质,点明虚与实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土壤的美学追求。
(三)艺术门类实例分析(20 分钟)
1. 绘画艺术
再次展示《富春山居图》,详细剖析:画家以墨色浓淡勾勒出山脉轮廓、树木形态,这是实;而留白之处,或为云雾、或为江水,虽未着一笔却水汽氤氲、浩渺无尽,是虚。正是虚实相间,拓展了画面空间层次,让观者仿若置身山水间,可随想象畅游。
对比展示现代画家吴冠中的部分作品,分析其如何在油画材料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虚实技法,如用大块面色彩铺陈实景建筑,以灵动线条暗示虚处光影与风动,打破中西绘画壁垒,实现虚实创新表达。
2. 戏曲艺术
播放一段京剧《三岔口》视频片段,剧中人物在仅有一桌二椅的简洁舞台上,凭借精彩虚拟动作表演黑夜打斗,摸黑、躲闪、进攻等动作栩栩如生,舞台无真实黑夜场景布置却通过表演营造出紧张漆黑的“虚境”,提问学生感受,引导探讨戏曲舞台道具简化与表演夸张虚拟化如何成就独特艺术效果,强化剧情感染力。
拓展介绍地方戏曲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通过演员细腻的唱词、含情的眼神、模拟的手势动作,一路虚拟描绘沿途风景、人物心理,展现中国戏曲“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的虚实魅力。
3. 文学艺术
选取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分析,诗句前两句勾勒出冰天雪地、万物死寂的实景大背景,后两句聚焦孤舟独钓翁这一渺小却坚毅身影,以实写烘托空灵孤寂虚境,留白处意蕴无穷,恰似雪幕茫茫,钓翁心境耐人寻味,领悟诗歌意象组合中虚实相生的凝练美感。
以小说《红楼梦》为例,讲述书中众多繁华热闹家族聚会、节庆描写是实,穿插其间宝玉梦境、太虚幻境游历等虚幻情节为虚,虚实交织推进故事,既展现贾府兴衰现实百态,又借虚幻架构暗示命运无常、因果宿命,增添作品深邃哲理与神秘色彩。
(四)小组讨论与交流(15 分钟)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不同艺术品类(如书法作品、民间剪纸、现代舞蹈海报等)的资料,要求围绕资料中虚与实表现手法展开讨论:作品何处体现虚实?如何相互作用?传达何种情感或意境?
2. 小组讨论期间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参与交流、答疑解惑、引导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提醒记录关键讨论点。
3. 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指定作品虚实分析结论,其他小组可提问、补充,教师最后总结点评各小组表现,强化重点知识,纠正理解偏差。
(五)课堂总结与拓展(5 分钟)
1. 回顾梳理本节课关键内容:虚与实定义、在绘画、戏曲、文学等艺术领域经典呈现样式,强调虚实结合对升华艺术价值、拓展审美空间的核心意义,巩固学生知识记忆。
2. 布置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件当代艺术作品(电影、流行歌曲 MV、装置艺术等均可),撰写一篇分析其虚与实手法运用及艺术效果小论文,要求不少于 800 字,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多元艺术探索,培养自主研究能力,加深对中国艺术虚实美学传承创新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高清艺术作品图片、戏曲表演视频片段、诗词朗诵音频等资料。
2. 各类艺术书籍、画册,供学生课上翻阅参考、对比细节。
3. 准备用于小组讨论的不同艺术品类纸质资料若干套,每套含作品介绍及引导思考问题。
六、教学反思
教学结束后,需反思学生对虚与实抽象概念的初始理解障碍点是否突破彻底,实例分析环节是否足够深入激发学生举一反三思维,小组讨论活跃度与参与深度达标与否,以及作业布置能否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拓展艺术鉴赏视野等问题。根据学生课堂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后续教学可灵活调整实例选取侧重、讨论引导策略,优化知识讲解节奏,持续提升教学效果,助力学生深化领略中国艺术虚实美学精髓。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艺术中虚和实的概念,包括绘画、书法、文学、戏曲、建筑等多个艺术领域中虚与实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分析其中虚与实的运用手法以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如经典画作、诗词名篇、戏曲片段等,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探讨,培养其归纳总结与逻辑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享个人见解,锻炼团队协作与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会中国艺术虚实结合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运用辩证思维看待事物,领悟虚实相生的哲学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透彻讲解中国艺术中虚和实的内涵,明确不同艺术门类里虚与实的界定及呈现方式,例如绘画中留白与物象的关系,文学作品里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虚实搭配。
深度剖析经典艺术作品中虚实结合所营造的意境美、含蓄美以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像《清明上河图》借具体市井生活场景烘托北宋繁华盛景(实),又以画面外的延展空间引发遐想(虚)。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突破对虚实的简单认知,理解虚实在艺术创作中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如书法中笔断意连处虚实的微妙交融,体会创作者如何借虚实变幻传达深层意蕴与精神境界。
启发学生能够将中国艺术虚实理念迁移至自身审美实践与创作尝试,比如在摄影构图、写作构思时灵活运用虚实手法提升作品层次。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阐述虚与实的理论知识,梳理中国艺术史中虚实观念的发展脉络,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 欣赏法:大量展示高清艺术图片、播放经典戏曲音频视频片段、朗诵优美诗词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艺术形式里的虚实之妙,沉浸于艺术情境。
3. 讨论法:抛出如“古诗词中意象的虚实运用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等话题,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激发多元思维碰撞,加深理解。
4. 实践法:安排简单艺术创作小任务,像让学生创作一幅含虚实手法的`简笔画或写一段有虚实情境描写的短文,学以致用,强化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多媒体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满满填充、毫无留白的写实风景照;另一张是中国传统水墨画《寒江独钓图》,画面仅一叶扁舟、一垂钓翁,其余大片留白为江水。
2. 提问引导:同学们,对比这两张图,视觉感受有何不同?哪张更能引发你内心的联想与情思?由此引出中国艺术独特的虚与实表现手法,开启课程探索。
(二)知识新授(20 分钟)
1. 虚与实概念阐释
运用简洁直白语言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实,犹如我们眼前实实在在能看到、触摸到的具体事物,像教室里的桌椅、黑板;虚,则似那透过窗户缝隙溜进来的风,看不见却能感知,是一种抽象的、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存在,比如画面外的想象空间、文字背后的情感暗流。
在艺术领域进一步说明:绘画里直观描绘的人物、建筑是实,而画面留出的空白营造的氛围、意境就是虚;文学作品中具体情节发展、人物对话为实,隐匿其间的作者心境、作品主题寓意属虚。
2. 各艺术门类虚实表现解析
绘画:以顾恺之《洛神赋图》为例,展示画卷局部,讲述画中洛神衣带飘飘、身姿婀娜等具体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腻入微(实),而人物周边的云雾缭绕,既区分了空间层次又增添了仙幻空灵之感(虚),画家借此虚实结合将曹植笔下的浪漫邂逅完美视觉化,让观者仿若置身神话情境,体会到曹植求而不得的怅惘。
书法:现场在黑板上书写简单毛笔字,如“永”字,边写边讲,笔画的起止、转折处用力按压形成墨色浓重清晰线条是实,笔画间笔锋游丝牵带、若隐若现的呼应连贯是虚,看似断笔却意气相通,尽显书法的灵动韵律与文人书写时的心境起伏。
文学:剖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连串密集的秋景物象铺陈(实),叠加出萧瑟衰败画面,末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如情感爆破点,袒露漂泊游子的愁苦(虚),借实景烘托虚情,使愁绪具象可感又余味无穷。
(三)小组讨论(15 分钟)
1. 分组:将学生分成 4 6 人小组。
2. 议题设置:
选择一部熟悉的中国古典小说,探讨书中环境描写、人物心理刻画如何巧用虚实丰富故事层次、推动情节发展,比如《红楼梦》里大观园盛景描写背后对家族兴衰的暗喻(虚)。
分析一段经典戏曲唱段,像《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腔、身段表演哪些体现实(如杜丽娘的具体动作、唱词表意),哪些蕴含虚(如梦境氛围营造、情感含蓄蕴藉处),对塑造人物性格、传达主题有何帮助。
3. 讨论流程:各小组围绕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每组推选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关键观点,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参与交流引导,启发新思路,纠正偏误理解。
(四)成果展示与点评(10 分钟)
1. 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借助多媒体(可展示准备的文本片段、戏曲剧照等资料),清晰阐述小组讨论成果,分享独特见解与发现。
2. 教师针对每组展示内容,从虚实分析准确性、观点创新性、表达流畅性等维度进行精要点评,肯定优点,针对不足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同时串联各组观点,进一步深化全班对艺术虚实关系的整体认知。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1. 回顾梳理:带领学生一同回顾本节课重点知识,从虚与实基础概念,到绘画、书法、文学、戏曲等多领域虚实典型表现与精彩案例,巩固记忆。
2. 强调升华:着重点明中国艺术虚实结合绝非简单技巧,而是深植于传统文化土壤,蕴含中国人对世界认知、人生哲思的独特审美范式,鼓励学生后续持续探索,将这份艺术智慧融入生活审美点滴,传承文化精髓。
(六)作业布置(5 分钟)
1. 基础巩固作业:选取一首未学过的中国古代诗词,写一篇 500 字左右赏析短文,重点剖析诗中虚与实手法运用及艺术效果,要求条理清晰、例证详实。
2. 拓展创新作业:运用所学虚实理念,拍摄一组 5 8 张主题为“校园的清晨”摄影作品,通过构图、光影把控体现虚实变化,可附简短创作思路说明,下节课分享交流。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内含海量高清艺术图片(涵盖各朝代经典绘画、书法名作扫描件)、经典戏曲音频视频片段(如梅兰芳《贵妃醉酒》选段、昆曲《长生殿》精彩折子戏)、文学作品原文电子版及名家朗诵音频等资料,辅助教学直观呈现。
2. 教学辅助书籍,准备若干本中国艺术史论著、文艺批评集,如宗白华《美学散步》、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等,供教师备课深度研读、课堂引用拓展,也鼓励学有余力学生课后借阅提升理论素养。
3. 实物道具,准备毛笔、宣纸、墨汁,便于书法讲解环节现场示范书写,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笔墨虚实变化;另有简单摄影器材,可在作业布置环节用于示例拍摄技巧、参数设置讲解,增强实用性。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多元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中国艺术虚与实,学生课堂参与热情较高,多数能理解核心概念并分析作品。但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初期存在思路局限,后续应更注重预铺垫引导;实践作业完成度可能参差不齐,要预留充足时间在后续课评讲指导,强化学生学以致用能力,持续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更深透领略中国艺术虚实魅力。
- 相关推荐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相关文章: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阅读训练题及答案11-22
诗歌表现手法技巧:虚与实09-10
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10-06
虚与实作文06-21
虚与实作文12-15
虚与实的作文08-13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11-29
虚与实的和谐论文09-26
关于论中国诗词的实与虚09-24
古典诗歌中的虚与实运用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