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栽蒜苗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栽蒜苗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4.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课前准备
提前14~20天让学生在家栽种一盘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前14天的数据记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事先板书好课题:栽蒜苗。
师: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记录,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你们的数据并进行整理。
二、探索新知。
1.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
在你观察蒜苗的这些天里,你有哪些体会或者发现吗?
2.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1)学生与小组成员交流各自蒜苗第十五天的生长高度,并把每个小组成员的蒜苗第十四天生长情况记录在统计表内。
(每个小组一张学习卡,其中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组汇报填表情况,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
(2)通过寻找所有小组成员中谁栽的蒜苗第十四天最高,谁其次,有什么办法能更直观、一眼就能看出来呢?引出统计图,体现统计图的必要性。
提出要求:你们小组打算怎么来绘制这幅统计图,绘制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又是怎么解决的,把遇到的困难记录到课堂练习本上。
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
(3)讨论一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法。
学生会遇到一格表示几个单位的问题,每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确定自己小组的方法,把统计图完成,师巡视进行适当的辅导。
(4)实物投影仪展示其中两或三个一格表示不同厘米数的小组的统计图。
展示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一格表示这个厘米数有什么原因,有什么好处。引导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确定一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有什么诀窍吗?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3.进一步了解统计图。
每个小组看着自己小组的统计图,说说自己小组哪个同学的蒜苗在第十四天时长得最高,谁第二,其次呢?你发现了统计图的什么优点了吗?
突出统计图的直观、简便,凸现绘制统计图的必要性。
4.生活中的统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条形统计图,你们知道那些有用到它们的吗?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86页“试一试”及“练一练”。
1.试一试。
这道题目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图形或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
先让学生通过数据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再在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回答)
栽蒜苗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3、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到底谁的蒜苗长的高呢?
二、探索活动
解决办法: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就能清楚的比较了。
我们称之为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
三、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
1、要有图例
2、找好间距
3、一格表示的数量相同
4、制图名称
四、完成试一试
五、课堂小节
你有什么收获?
栽蒜苗教案3
1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总结绘制的方法;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2、在条形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对比中认识折线图的结构,了解折线图的特点,能够在具体的情况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够提高处理信息推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统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有了深入的学习,而且这学期也刚刚研究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并且对统计图的构图,有了很大的知识积累,明白统计图中横、纵轴表示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信息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统计图在实际事例中的灵活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一)折线的联想
(出示一个点、再一点、7个点)想到了什么?
想一想这种由点和线段连成的图,你在哪见过吗?
(二)感知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引出探究内容
(出示:各种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你都想知道关它的什么知识?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
活动2【讲授】二、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一)小组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向阳小学04-09年购书金额统计表)
根据这些数据画一幅折线统计图。小组合作来完成。
研究建议:1、先讨论(轻声);
2、再绘图(迅速)。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上的特点,思考画法上与条形统计图的不同。)
(二)展示总结绘制方案
1、欣赏每组作品
2、提炼细化绘制方案
3、总结绘制方法
那我们回顾一下,说说你们是怎么画的?(板书:描点,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优化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总结提炼的能力)
活动3【讲授】三、分析统计图
(一)现在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获得那些信息?同桌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什么把这些数据练习在了一起?有什么作用?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变化的情况。(板书:数量,变化)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增长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四)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对比,明确折线统计图更适用于表示同一事物随时间或次序逐渐变化的统计量,条形统计图在主要比较数量多少时更加直观,而且统计项目之间没有次序关系,这两者的区别联系)
1、欣赏每组作品
2、提炼细化绘制方案
3、总结绘制方法
那我们回顾一下,说说你们是怎么画的?(板书:描点,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优化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总结提炼的能力)
活动4【练习】四、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类型的统计图
2、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选择,感悟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五、课上小结
回顾一下我们刚开始提到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统计还有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究,就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吧!
(设计意图:反思梳理,养成总结知识的好习惯。)
栽蒜苗教案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94~96。
【教材分析】
《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教材创设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学生在15天的观察与记录中经历着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体验着数据收集的方法,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教材提供了学习活动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数据描述的方法与过程,感受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悟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最后,教材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学会读条形统计图,提高读图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感受过“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在第二学段,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实践情境(如:“栽蒜苗”)时,他们自然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能比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记录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表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2. 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 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4、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一)]
二、探索新知
1、 学习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同学们,怎样观察与记录呢?我们来看看天才小学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
2、 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表。(学生汇报,集体交流)师:通过统计表同学们都知道了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为了形象地反 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画条形统计图)
3、 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好,我们来在方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两张15×9的方 格纸。)
生:老师,这张方格纸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数不够涂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没有办法解决格子数不够涂的问题呢?(再补充格子,用一格表示2厘米)
师:请同学们看第二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图。(交流信息,指出用一格表示3厘米)
师:刚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4、 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观察这些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口答,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 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1页“试一试”及P92页“练一练”
1、 试一试
这两道题目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 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回答)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板书设计:
栽蒜苗(一)
条形统计图
2cm
3cm
一格表示 100个 多个单位
2人
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栽蒜苗教案5
教材分析:
教材将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材在编排栽蒜苗(二)中的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的预测中引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如何想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用什么方法“的问题,供学生讨论。然后再共同讨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绘制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3、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重点:
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会制成折线统计图。
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统计图操作纸。
学具:自己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对同学们栽蒜苗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统计,这节课我们来看看笑笑他们栽蒜苗的情况如何?〔板书课题:栽蒜苗(二)〕
课件出示笑笑他们记录得到的数据。(P97页统计表)
师:笑笑和同学们一样,也栽了一些蒜苗,每隔3天观察一次,你能帮老师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小黑板出示格子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制作,其他同学在附页111页的格子图上制作。然后纠正黑板上的问题。)
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师:大家请看,老师也做了一个统计图,这些线很曲折,所以这样的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1)比较折中统计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有标题,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相同。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使用长条表示蒜苗的高度。而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高度。(学生可能回答用线表示,教师及时纠正,并板书“点——数量”)
(2)观察这条线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坡度变化,并说明这条线表示蒜苗的生长趋势。板书:“线——趋势”。)
正因为折线统计图的这个优点,我们可以对这株蒜苗进行预测,分析它的生长情况。
①估计这颗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②预测这颗蒜苗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说说你的想法。
2、学习画折线统计图。
师:折线统计图有这样的优点,你想不想学着画一画?
(1)小组讨论:如何制作折线统计图?
(2)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3)课件演示画折线统计图的过程。(讲解画图方法)
(4)请拿出你的蒜苗生长记录读给大家听听。
(5)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在111页的格子图中完成)
(6)根据你的统计图说说你的蒜苗的生长情况怎样?
3、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你发现那几天蒜苗生长的比较快?那几天蒜苗生长的比较慢?
(2)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尝试练习
师:有关蒜苗生长的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老师很想知道其它统计图你会看吗?
课件出示P9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栽的蒜苗不断长高,我们的知识也在逐渐积累。这节课你有学到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1、完成P98~99页“练一练“第2、3题。
2、课外延伸:调查最近一周的最高气温,折成折线统计图。并分析气温的变化趋势。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上获取信息预测事物。教学中,通过统计栽蒜苗活动中蒜苗的生长情况,把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统计图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进行预测和估计,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有效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栽蒜苗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4、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材分析:
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它能清楚地比较两个数量。
我们想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该用什么办法?
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先在格子图中描点
2、然后连线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哪几天蒜苗生长得比较快?
2、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3、估计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4、把你栽的蒜苗生长情况在付页5的格子纸中制成折线统计图,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四、完成练习。
练一练1、2、3
着重于说明变化趋势的原因
五、课堂
你学了什么?
课后反思:
栽蒜苗教案7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师抓住学生将条形上的点连线,对比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演示由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描点,连线)的过程
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读折线统计图,体会特点
1. 读点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
2.读趋势,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
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
3.估计
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4.预测
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独立制图。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
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
汇报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
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四、运用延伸
1.出示 北京地区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
(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
(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
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
(1)小玲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出示百货大楼一年销售冰箱的总数量统计图
根据趋势,作出决策
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根据今年销售趋势,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约进多少?为什么?
五、课外拓展
下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下节课交流
栽蒜苗教案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94~96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教学重点:
根据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使学生在根据实验数据设计条形统计图时。
教学难点:体会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课件、空白统计表,空白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制作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表
1、出示数据,阳光小组蒜苗第15天生长情况
2、观察数据,制作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表
请组长把你们的统计表拿出来。找到了吗?那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同学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好吗?开始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小组,及时指导。
师:有些小组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他们已经完成任务了,那让我们在心中期待其他小组赶快加油。我们在等着你们,加油啊!
3、汇报
师:现在大家都完成了,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统计的情况呢?
师:通过观察他们小组的统计表,你能看出他们小组中谁种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种的蒜苗长的最矮吗?
指名说一说。
师:通过统计表的形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他们这一小组谁种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种的蒜苗长的最矮。除了统计表,还有什么形式可以很形象的表示出你们小组的蒜苗种植情况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
三、引出统计图,并根据实验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1、观察空白统计图,并提出问题
师:那正好在你们的桌面上老师给你们提前准备了一张统计图,现在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了解一下这张统计图。
学生认真观察,初步了解这张统计图。
师:通过你们刚才初步了解这张统计图,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统计图设计的格子有限,按照以前所学的统计形式,无法完整的统计出他们蒜苗成长的记录。
2、小组讨论,寻找解决策略
师:那既然大家都遇到了这个难题,那我们就在小组里先商量一下,遇到的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
小组讨论,商量对策。
让学生汇报一下他们小组商量的方法,教师简单评价。
3、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
刚才大家想了出了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还要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也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也小。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小组商量一下,哪种办法适合你们小组,你们就选择哪种办法来解决,好吗?那开始绘制这张统计图。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利用统计表和方格图,制作统计图。
说说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少。
小组活动,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师:行动快的小组现在已经在心里为你们加油了,加快速度。已经完成的小组可以再看看你们的统计图。考虑一下一会介绍的时候怎么说?
4、介绍小组绘制的统计图
师: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设计情况告诉我们?
重点请学生说说是怎么解决格子不够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想出如果格子画不满或者突出一点的时候,可以在相应的条形上标出数据。
师:如果有哪个小组也遇到了格子画不满或者突出一点的情况,那就按照你们自己找的好办法,把你们小组的统计图稍微修改一下。
组内修改,教师巡视。
5小结,说一说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直观,形象)
四、练习读图,获取有用信息
五、小结
六、小调查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比如:一年中每个月的电费、水费等,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统计,并在附页3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栽蒜苗教案9
【教学目的】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3.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教学难重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理解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以及意义,能由复式条形统计图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计录数据。
教师在课前要将学生分成实验小组,提前布置学生栽蒜苗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好蒜苗15天的生长情况,教师在之前要适当作记录指导。
二、交流整理数据,并填表。
全班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形式,并说说从15天蒜苗生长的情况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活动交流,交流后,每小组记录得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三、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第15天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并回答,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得到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
2.分小组讨论制图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纵轴和横轴各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格子不够怎么办等,提问: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组记录整理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并展开讨论、谁的蒜苗长得快等。
4.教师出示课件:小亮、小丽栽的蒜苗半个月生长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四、巩固与练习,
1.试一试第1、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交流,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3.调查雅典奥运会获奖牌数前两名国家奖牌情况,并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记录你和其他4名同动前后脉搏跳动的次数,并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4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栽蒜苗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验数据画成统计图的过程,认识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读出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收集数据
课前布置学生载种蒜苗,收集14天左右的蒜苗生长的数据。
师: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记录蒜苗生长情况的数据,帮助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方法有积累丰富的体验。】
二、整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活动一:填写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1、学生分组汇报自己收集的数据。
出示数据,第一小组蒜苗10天生长情况统计表;观察数据,制作第一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图。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组15天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请组长把你们的统计表拿出来。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同学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小组,及时指导。
你们小组准备怎样整理这些数据?用什么方式把收集的数据展示给大家。
【设计意图是引入用统计表的方式以数据进行整理,强化对统计图表的应用意识。】
活动二: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
1、学生分组整理数据。主动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互相问答解释疑点。评比哪个组整理数据的方法最科学,优化整理数据的方法。
2、挑选制作的“蒜苗”条形统计图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兴趣。
教师说明:这些用蒜苗长度做成的图表,我们叫做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特点.统计图由几个部分组成?名称、横轴、纵轴、宽度相等的直条表示数据。
3、学生分小组完成“小组14天后的高度统计图”,并记录在制作统计图的时候遇到哪些困难,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困难的?
全班解释。纵轴上一格表示多少为合适?该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给数据,分析一格表示多少,明确一格表示多少,应根据数据和图表的实际情况确定。
【设计意图: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学会思考,通过讨论提炼。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展开调查,培养小组内的合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也同时培养的全班学生的协作能力。】
活动三: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1、观看本小组制定制定的统计图,看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分组汇报各个小组读图的'收获。
【设计意图是引导鼓励从统计图中读出尽可能多的信息,进一步体会数据中会蕴含信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三、巩固练习
教材86页练一练第1题。
1、你从统计表中收集到哪些数据。
2、讨论:说一说,你用1格表示多少人?
引导发现:这些数据都是双数,可以用1格表示2人。
3、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是再次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绘制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四、全课小结
学生小结汇报本节课所学知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比如:一年中每个月的电费、水费等,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统计,并在附页3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以及学习知识所用的方法和策略,架起与生活的联系,做到学有用的数学。】
栽蒜苗教案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96页栽蒜苗(一)
学生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共进行了五次有关统计图表的认识学习,从搜集整理数据、读图解意来看,学生比较熟悉,由于生活中也常见折线统计图,所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教学在教材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在保留教材知识框架的同时,结合城市学生知识面宽的特点,设计科学领域中有关鳞虾和鲸鱼的活动规律为背景,激发学生探求活动变化规律的热情,突破过去折线统计图中知识相关的数量进行分析的课路,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在不断的“比”中读图、画图、联想。通过它们的衔接点,启发学生思考、寻找规律,最后发现人所未知的秘密——生态世界中适者生存的规律。本课突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比”的数学思想的内涵。教师力求活用教材,引领学生体验、探索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体现数学教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教学重、难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在家栽种一盘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数据的记录。统计表,12×8的方格纸(每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
(二)、探索新知
1、 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同学们,在你观察蒜苗的这些天里,你有哪些体会?你是怎么测量的?
(全班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形式,并说说从15天蒜苗生长的情况中有那些体会与发现。)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生:我每天观察一次,并且量一量蒜苗的高度,我一共记录了15天,第十五天蒜苗高15厘米。
生:我发现前三天蒜苗长得不快,中间十天蒜苗长的速度比前面快,而最后两天长得最快。
师:同学们注意了数据的比较分析,并发现了一些规律,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表示小组内每个同学栽的蒜苗生长的高度。
2、 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每个同学记录的第十五天蒜苗的高度填入统计表内。(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统计表,学生把小组成员记录的数据分别填入表内。)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填表的情况?(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师:把小组同学的数据填入表格内后,同学们都知道了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为了形象地反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画条形统计图。
师:为什么说画统计图可以更形象地表示它们生长的情况呢?
生:因为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相差多少。
3、 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好,从统计图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组内每个同学栽的蒜苗生长情况,下面请大家试一试。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12×8的方格纸,学生在方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正在涂时,有学生开始举手。)
生:老师,这张方格纸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数不够涂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其他同学认为方格纸上的格子够吗?
生:不够。
师:那么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生:我有办法,再补充格子。
生:我觉得不用补充格子,用方格纸上的一个格子表示2厘米,就够涂了。
生:我用一格表示3厘米,就更够涂了。
……
师:刚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在方格纸上涂出数据。)
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学生画的条形统计图,并说明每格表示的数量及具体的画法,集体交流。
4、 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画的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口答,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4页“试一试”及P95页“练一练”
1、 试一试
这两道题目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回答)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1)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栽蒜苗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
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学习了栽蒜苗(一),听说你们都栽了蒜苗,老师把一名同学栽蒜苗的经过拍摄下来了,大家想看看吗?(播放栽蒜苗视频)你们为蒜苗做过生长记录吗?这名同学也做了记录,(出示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不过他还想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所以又把这些数据制成了我们刚刚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大家看看用条形统计图记录蒜苗的生长趋势合适吗?(出示蒜苗15天生长情况条形统计图)
生可能汇报:1条形统计图适合用于比较不同数据的多少,用它来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好象不太合适。2从条形图上看蒜苗好像不是一点一点长高的,而是一蹦一蹦长高的。
是啊,那用什么方式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呢?谁有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把条形统计图一点点变成折线统计图,并板书:折线统计图。
观察折线统计图,回答图上问题。
二、探索方法,学习新知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所以问题回答的就很准确,那么通过观察这幅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有何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反映了统计表中的数据情况,而且还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升降变化情况,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板书:数据变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我们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预测。那么大家想不想也亲手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呢?下面同学们可以参照老师这张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折线统计图该如何制作?
小组讨论后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分步演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真高,这么快就掌握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跃跃欲试了吧,想不想从这样的统计图中看看自己的蒜苗的生长趋势呀?下面同学们就在老师发的这张练习卡上用你自己记录的数据制成一幅折线统计图。
指生汇报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针对同学的汇报,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折线统计图看起来更精确,更美观。
三、实际应用,拓展新知
看来有关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老师很想知道除了反映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之外,其它折线统计图你会看吗?
课件出示98页2、99页3题。
四、反思巩固,发散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xx班的同学不但聪明,而且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不知道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呢?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课件出示实践作业:生活中的哪些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刚才大家介绍的数学信息,选择你喜欢的收集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数学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我们学过的知道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与数学知道息息相关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大家今后多观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反思
栽蒜苗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在制作的过程中明白一个格子不仅仅表示1,还可以表示2、3、5、10、100等单位,视情况而定。另一个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不同表示,体会统计图的优越性。
我在这节课里开门见山的出示了一张15天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学生观察读表,然后引出还可以用统计图的方法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出示图表,横轴表示小组组别,树轴表示长的高度,表示组别时这样好不好,连续的格子表示,为什么不好,怎样表示作图比较好呢?在一系列的追问下得出空一个格子表示好,这样看着清楚。在学生尝试完成竖轴时发现问题,格子不够后再交流,学生想到可以一个格子表示好几个单位,学生制作统计图就水到渠成了。
这堂课还有一点在四(1)班上完感觉到不是很到位,就是如何让学生明白统计图的优越性,在四(2)班时我就调整了教学计划,在学生完成统计图后学生读图时加入比较,哪个更能明显的看出哪组蒜苗的生长高矮呢,统计图中的直观感觉比较明显,优越性就比较明显,学生的体会就比较深。
课堂中还有统计养鸡场买出一周鸡蛋的数量统计,当学生统计完以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周六周日卖出的鸡蛋特别多,联系上生活习惯,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有趣。很多时候,只有老师的问题设计巧妙一些,学生的回答才能精彩,所以课堂还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
【栽蒜苗教案】相关文章:
栽蒜苗说课稿11-12
茅檐下始栽竹茆檐下始栽竹柳宗元诗词12-25
文天祥栽柏树故事11-26
观察日记—养蒜苗01-14
【推荐】蒜苗观察日记03-08
文天祥栽柏树的故事07-29
蒜苗观察日记【15篇】03-09
蒜苗成长记的作文10-21
蒜苗观察日记11篇03-07
文天祥栽柏树的名人故事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