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

2022-03-31 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这为本节课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板演:

  2 6×8= 0.85+2.4=

  (注:找学生板演同时口算。)

  2、口算:0.2×3= 5×0.01= 3.2+2.3= 10-5.5=

  2.5×10= 32.6÷10= 3.25×0= 4.8+1=

  (提问:0.2×3= 2.5×10=怎么算的?5×0.01=算式意义。)

  3、检查板演并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

  4、出示课题:《小数乘法》。

  二、新授过程:

  1、课件出示主题图:包装。

  (1)、从主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编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吗?

  2、课件出示题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

  (1)、谁会列式?(2.6×0.8=)

  (2)、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谁知道列小数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两个乘数末位数字对齐。)

  (4)、根据它你能推想出2.6×0.8的多少吗?

  2 . 6扩大到10倍2 6× 0 . 8扩大到10倍× 8

  2 . 0 8缩小到1/100 2 0 8

  (注:让学生根据自主探索。)

  (5)、小结:做小数乘法时,先把它看成什么乘法来计算呢?

  3、课件出示题2:包装一个礼品盒用彩带2.4米,每米0.85元,需要多少元?

  (1)、谁来列式?(0.85×2.4=)

  (2)、你能估算出买彩带需要多少钱吗?说说理由。

  (3)、看老师列竖式:

  0 . 8 5× 2 . 4

  (注:给学生一个错误信息,让学生主动发现错误,并与板演的小数加法竖式题进行比较,为此加深怎样列小数乘法竖式的印象。)

  (4)、计算0.85×2.4的竖式时,计算谁乘谁就可以了?(看成85×24。)

  (5)、再想一想0.85×2.4的积是多少?为什么?

  (6)、小数末位有零怎么办?

  (7)、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

  4、观察:

  (1)、看黑板的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小数乘法。)

  (2)、计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再看看,这两道题的积的小数点是怎样确定的?(课件出示: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质疑问难:

  (1)、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书中第44页,请打开书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共同做一道题:1.12×1.4=(找学生板书。)

  (3)、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1 .3 6 0 . 7 8× 0.8 × 0 . 0 4

  (强调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

  2、直接得数。

  0.6×0.7= 0.9×0.1= 0.8×5=

  3、判断题:

  ①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②因为8×2=16,所以0.8×0.2=1.6。()

  ③一个数除以0.8等于0.7,这个数是0.56。()

  ④在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只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就行了。()

  4、用竖式计算:

  4.8×0.25= 0.32×1.2= 9.8×0.5=

  5、解决实际问题: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体重是蒙古牛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体重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0.85+2.4=

  2.6×0.8=2.08(元)0.85×2.4 = 2.04(元)

  2 . 6扩大到10倍2 6 0 .8 5× 0 . 8扩大到10倍× 8 × 2.4

  2 . 0 8缩小到1/100 2 0 8 0. 2 4 0

  答:需要2.08元。答:需要2.04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1)、课前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现的26×8,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索到与2.6×0.8的关系。使教师毫不费力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理解了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再者,板演中出现的0.85+2.4,与0.85×2.4进行对比,列竖式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小数乘法怎样列竖式的印象。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很容易地解决问题,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很容易掌握。

  (2)、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掌握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步课堂教学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出示题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出示题2,解决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及积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后,通过两道题的对比,完成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逐层深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很快地掌握。

  (3)、练习巩固,围绕知识点,增强挑战。

  本节课是学生刚进入竖式小数乘法计算的知识。在新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富有变化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充满激情地挑战性中,进一步地巩固知识点。

  本节课,在我的精心设计下,课堂教学的“脚步”一步跟一步,师生间合作紧密。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人真正地“动”起来了,思维真正地“活”起来了。让学生在对比中学知识;在观察中明方法;再发现中学会探究。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急于让学生说好而浪费了时间。其实,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小数点的确定,应该多给些提示,多给些时间。我想,这样的教学,从旧知导新知,从旧知比新知,从旧知探新知,使学生很容易学会,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还有思维的训练及个性的张扬。我也受益匪浅。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相关文章:

小数乘法说课稿11-04

小数乘法说课稿范文03-15

小数乘法说课稿10篇11-05

人教版五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03-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03-29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小数的近似数》03-29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小数的大小比较》03-29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4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03-29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12-18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