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2022-03-23 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精彩的词语。

  2、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3、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方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结合说说、议议等多种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赵丽宏,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递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2、听录音,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资料自行解答。

  木橹(lǔ)搅动(jiǎo)斑斓(bān)(lán)漾动(yàng)

  彩绸(chóu)连缀(zhuì)仲春(zhòng)屋脊(jǐ)

  覆盖(fù)目眩(xuàn)屋檐(yán)渗出来(shèn)

  谛听(dì)参差(cēn)(cī)娴熟(xián)轨迹(guǐ)

  剔透(tī)丝弦(xián)勾勒(lè)黑黝黝(yǒu)

  缤纷(bīn)隐匿(nì)璀璨(cuǐ)(càn)摇曳(yè)

  三、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后,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小桥流水人家”……

  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

  2、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采用“文字配画面,画面配文字”的方法。

  由总写到分写,共两个部分四幅“水韵图画”。即

  (1)整体水韵图画(1段——3段)。

  “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图

  (2)三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4段——6段)

  第一次——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

  第二次——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第三次——春夜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星火辉映、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

  3、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走进周庄,包括小河泛舟与古镇风貌。

  第二部分(4段),略写前两次到周庄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5~6段),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所见所感。

  4、小结:

  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写前两次到周庄,较简略,第三次到周庄为详写。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不尽相同。第一次时值“仲春”,“天下着小雨”,春雨蒙蒙,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游周庄是冬天,写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鲜明对照,“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水墨画”与“版画”,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还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四、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你最喜欢的精彩语句或语段。

  第二课时

  一、游记线索

  文章以作者三次游周庄为线索,虽然记叙的对象都相同,但随着时间转换,景色各异,三次游周庄时的所见及感受,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也正反映了周庄随着时间悄无声息的变化,体现了周庄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二、精读课文

  1、“我”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仲春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冬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2、默读第5处自然段,并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

  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作者写第三次夜游周庄水乡,以时间先后为序。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再写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然后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写古镇的欢呼,由“天上”写至“地上”。

  3、找画出最能表现周庄“水韵”的语句,与第四段比较,说一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4、提问: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5、描写景物方法多种多样。

  提问:前面春冬两次游周庄,作者差不多已经写完了周庄的(“桥”)和“水”,那么第三次游历周庄时,作者又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有什么作用?

  移步换景法。烘托渲染写景。

  三、主旨探究

  文章描述了三次去周庄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古镇水乡的勃勃生机及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

  四、写作特点

  1、文章开头安排特写镜头,独具匠心。

  2、文中写景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3、文中运用了不少生动而贴切的比喻,使所状之物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2、课后完成“思考练习四”:朗读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与课文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六、板书设计

  整体水韵图画(1段——3段)。

  “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印象图

  三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4段——6段)

  第一次——烟雨迷蒙的周庄水墨画

  第二次——冰雪消融的周庄动感版画

  “水”(雪)之“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版画

  “水”之“声”——如诉如泣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

  第三次——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

  周庄节日的夜景——多姿多彩的光带?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节日夜晚的周庄——似梦境,像神奇的童话

水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有感情朗读第1、2自然段。

  2、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练习长文短读。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述具体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

  3、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练习长文短读。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述具体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述具体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资源:

  西部缺水的视频;学生已经积累的描写场景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

  谈话交流,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

  (1)指名读(2)学习生字:“窖”、“储”、“勺”字(3)发现词语排列的规律,朗读

  2、学习多音字,读出长句的节奏美。

  三、长文短读,理清文脉

  1、交流初读感受:课文中什么是你没有想到的?

  随机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设计意图:文质兼美的语言唯有在运用中,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进而促进言语能力的发展。借用课文语言,畅谈初读感受,进行说话训练,是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场景,试着用简短的语句说一说。

  3、交流讨论,完成板书。

  4、小结:读着读着,我们将长长的课文读成了三个场景,读成了三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三个场景,在阅读思考中概括归纳,将课文的脉络理得清晰明了,让阅读变得通透。】

  四、感受艰辛,领悟写法

  1、【视频情境】让我们一起走近马朝虎的家乡,走进这个小村庄,来到一个取水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样的场景的呢?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边思考,边圈画出关键词语。

  3、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随机板书:珍贵

  5、小结:这一自然段中没有出现“艰辛”这个字眼,却用一连串的数量词,让我们处处感受到挑水的艰辛,水的珍贵,这就是马朝虎的独具匠心之处。

  【设计意图:化繁为简,清简透彻。视频播放,引向课文情境;抓住关键词语,咀嚼品读,感受语言的质朴和表达力。】

  五、感受快乐,迁移写法

  感受快乐:

  1、将目光聚焦那一场雨。出示相关句子,自由朗读。

  2、那是怎样的一种痛痛快快呀?自由朗读体会。

  3、引导想象,体会“雨中洗澡”的快乐,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水的珍贵。

  领悟写法:

  4、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雨中狂欢的氛围的。

  5、讨论交流。

  迁移仿写:

  6、回忆生活中的场景;选择一个场景中最精彩的瞬间仿写片段。

  7、学生练笔,集体评点。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在阅读想象中移情体验,触摸文本的意蕴和情感所在;“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狂欢的氛围的?”促使学生从关注内容转移到自觉关注语言,细细品味、揣摩,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并学着迁移运用。】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附板书:水(珍贵)

  取水艰辛雨中洗澡勺水消暑

水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天,我在给小朋友们做“水蒸气”的试验,孩子们看到水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又凝结成小水滴,都很好奇。后来,我问孩子:“我们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好多孩子都回答“是从天上来的”,孩子们说的没有错,但为了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用水的来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小班的孩子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于是,我们就开展了“参观水厂”的活动。由于孩子们太小,到水厂去有一定的危险性,于是,我们决定邀请个别家长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一同接受有关水知识的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活动,让孩子了解生活用水的来源,初步了解水库的重要性,建立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提醒幼儿和家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自觉参加到节水行动中去。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与水厂的领导取得联系,取得工作人员配合。

  2、与家委会的家长商量,讨论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注意事项。

  3,向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和具体时间,鼓励家长带孩子参加。

  4、对孩子进行参观前的安全、礼仪方面的教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家长说明车辆的安排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大家乘车到闵行水厂

  2、 观看水厂的简介,并请水库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参观水库的全貌后讨论:

  水库有什么作用? 水库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人们可以在水库里游泳吗?为什么?

  三、 参观水厂。

  1、 水厂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2、大家参观水的处理过程

  制水流程:

  黄浦江——泵房——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吸水井——泵房——千家万户

  首先看到的是从黄浦江抽上来的脏水,到沉淀池沉淀垃圾,接着流到过滤池,工作人员操作过滤网,请大家观看水从沙网过滤后变得清亮的过程……。 最后,大家拿水库的水和水厂的水做比较,发现经过加工的水变得干净了很多。

  3、 讨论:

  水厂的水是怎么变得清亮的? 如果没有水,我们会怎么样?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4、延伸活动 :

  请小朋友把今天看到的水库和水厂画下来,让爸爸和妈妈帮你们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作为我们的“环保日记”。

水教案 篇4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二. 重点、难点:

  1. 本节的重点是水的离子积,氢离子浓度、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 本节的难点是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

  三. 具体内容:

  (一)水的电离

  1. 水的电离

  2. 水的电离程度

  3. 电离平衡常数

  4. 水的离子积

  5. 需注意的

  6.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 Kw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存在

  2. 溶液的酸碱性与c(H )、c(OH-)的关系

  3.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4. 溶液酸碱性的表示

  5. pH的测量

  (三)pH的应用

  1. 医疗上

  2. 生活上

  3. 环保领域中

  4. 农业生产中

  5. 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四)酸碱质子理论

  A. 溶液pH的计算方法

  B. 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 实验

  2. 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将pH=4的酸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是( )

  A. 等于7 B. 大于7 C. 小于7 D. 无法确定

  解析:考虑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和pH的计算。

  [例2] 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发生下列反应:HA HC2-(少量)=A- H2C-;H2B(少量) 2A-=B2- 2HA;

  H2B(少量) H2C-=HB- H3C,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容易结合质子(H )的是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H3C OH-(过量)_______________;

  ② HA(过量) C3-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例3]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

  A. 9.0 B. 9.5 C. 10 高中语文.5 D. 11.0

  解析:考查与pH有关的计算。

  [例4] 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 )/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 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 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 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解析:考查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和对定义的理解、运算。

  [例5] pH=3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取50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V(HX)>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X可能是强酸

  B. HY一定是强酸

  C. 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

  D. 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

  解析:考查对溶液中弱酸的浓度和离子浓度的区别。

  [例6] 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为10-13mol/L,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 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 该溶液的pH一定是1 D. 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

  解析:考查对水的离子积的理解和影响因素。

  [例7]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

  B. c(H )=c(OH-)的溶液

  C. 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 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答案:B

  解析:考查溶液中性本质的分析。

  [例8] 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2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 12 B. 7 C. 6 D. 2

  答案:AD

  解析:掌握溶液pH计算的根本原则。

  【模拟

  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分子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 )

  A. 10-14 B. 55.6×107 C. 107 D. 55.6

  2. 如果25℃时Kw=1×10-14,100℃时Kw=1×10-12,这说明( )

  A. 100℃时水的电离常数较大

  B. 前者c(H )较后者大

  C. 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D. Kw和温度无直接关系

  3.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不变的是( )

  A. HCl溶液 B. NaOH溶液 C. Na2SO4溶液 D. 氨水

  4. 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c(H )和c(OH-)都减小

  B. 溶液中c(H )增大

  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溶液的pH增大

  5. 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V1>V2 B. V1<V2 C. V1=V2 D. V1≤V2

  6. 在313K时,水的Kw=3.8×10-14,若在313K时,c(H )=1.0×10-7mol/L的溶液( )

  A. 呈酸性 B. 呈中性 C. 呈碱性 D. 无法判断

  7.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 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

  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H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35℃时,c(H )>c(OH-)

  C. 水的电离度α(25℃)>α(35℃)

  D.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8.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 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 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

  9. 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9:1 C. 1:11 D. 1:9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l溶液中无OH-

  B. NaOH溶液中无H+

  C. 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

  D. 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 )?c(OH-)=10-14

  11. 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已用蒸馏水洗过)( )

  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C. 锥形瓶 D. 量筒

  12.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 、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 )

  A. V3>V1=V2 B. V3>V2>V1

  C. V1>V2>V3 D. V3<V1=V2

  【试题答案

  1. B 2. AC 3. C 4. D 5. A 6. C 7. D 8. C 9. D 10. D11. CD 12. A

  【试题解析

  1. 根据每55.6mol水中有1×10-7mol水电离,而分子个数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列比例计算即可。

  2. 温度较高,Kw较大,所以选A;Kw较大,即水的离子积较大,说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说明正向为吸热方向。

  3. 湿润的pH试纸,相当于溶液被稀释,使得酸性和碱性存在误差,但是C是中性溶液,不受影响

  4. 弱电解质溶液存在着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发生移动,c(H )减小,而c(OH-)增大,pH增大,平衡右移。

  5. 因为盐酸是强酸,全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全部的氢离子(包括没有电离的)醋酸中多,所以所需体积少。

  6. 根据水的离子积的公式,计算出c(OH-)=3.8×10-7mol/L,比氢离子浓度大,因此显碱性。

  7. 升高温度,K增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增加,但是是同等程度增加,所以离子浓度仍一样,但电离程度增加,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向是吸热反应。

  8. 由于量的体积精确度为0.01mL,故应选用滴定管,而KMnO4是强氧化剂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所以选C。

  9. 混合前,碱中c(OH-)=0.1mol/L,酸中c(H )=0.01mol/L,因为算得溶液中OH-剩余,为10-3mol/L,其等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D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溶液体积(V1 V2)。

  11. 锥形瓶里的待测液,物质的量一定,如润洗则多;量筒是粗量仪器,没有必要润洗。

  12. 因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还有一部分分子未电离,所以所需的酸多。

水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周庄水韵》的作者用优美的文笔将水乡古镇的美景及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犹如欣赏了一幅有声有色、韵味十足的动态风景画。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其自由发挥、发展的空间,在朗读、品味课文的语言中欣赏美,感悟美,把对课文的学习转化成个人独具个性的创造性审美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等文言文,因此对游记这一体裁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应该再加深对游记的理解,学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同时考虑到我们的`学生身处北京,没有去过江南水乡,现有的认识水平不够理想,在欣赏景物时抓不住景物景物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促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2、学习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品味本课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川美丽多娇,享受美的乐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周庄水韵的古典意境。

  教学难点

  1、学习写作方法。

  2、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板书设计

  周庄水韵

  赵丽宏

  仲春——雨雾朦胧——水墨画

  周庄、冬天——冰雪消融——版画

  春夜——盛大节日——梦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

  新课情境导入

  相信大家对这样一句话都非常熟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在江苏苏州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小镇,它四面环水,因其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历代免受战乱,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然保持着独特的古朴神秘的江南水乡的水乡的风貌,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

  现在就让我们乘着一叶小舟,摇着木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也许你就会获得很美的享受。

  看图片,考眼力

  看图片,挑出不属于周庄的一幅,并说明理由。欣赏周庄的图片

  一.整体感知

  作者曾经三次游览周庄,到底周庄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的印象呢?下面来学习课文。

  作者曾经三次游览周庄,都是在什么样的季节里,印象如何?

  1)作者第一次游周庄,是在什么季节?

  赶上了怎样的天气?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当时的情境?

  给作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文章的题目是《周庄水韵》,那它体现周庄水的那份情致,那份水韵的?

  2)第二次游览是在什么季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冬天?用一个词来形容给作者留下的印象?

  3)第三次游览是在什么季节?

  赶上了一个什么样的特殊日子?

  用一个词形容这个日子的特点?

  这一次带给作者的既不是水墨画,也不是版画,而是什么呢?

  小结:刚刚我们在浏览课文时,从找到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作者三次游览周庄,每一次带给作者的感受都不一样,那么到底作者是怎样展示它不一样的感受呢?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接下来我们一具体的来看课文。

  二.研读课文

  1.在作者描写周庄的语句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水墨画的特点?

  2.第二次游览周庄,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作者遇见的是“小雪”?作者为什么刻意强调是“小雪”?

  作者从什么角度表现了周庄的“水韵”?

  除此之外还选取了怎样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描写周庄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如果说前面两次走入周庄带给作者的是平面的周庄,是妙不可言的周庄,那么作者第三次走入周庄,走入梦境一般的周庄,那感受就更不一般了。

  我想想问一问同学们,什么样的情境称为梦境?

  3.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能给人带来梦境般的感受?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盛大”的节日?

  这段所写内容很多,但是却很有条理,那么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呢?

  提示:作者怎样游览的?经过了哪些地方?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人们常说,再美的景色如果少了人的活动的话,好像就缺少了几分生气,那么这段中表现了周庄人怎样的生活呢?

  课堂小结:

  1.写景方法灵活多样

  ---移步换景

  ---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去描写

  2.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3.文章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比喻生动、贴切

  三.品味赏析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出来。

  友情提示:

  可以从修辞方法、词语运用等角度去品味,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示例: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赏析:

  词语运用:“悠然”“不慌不忙”等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恬静与闲适的周庄。

  修辞角度:作者将小船划过、木橹搅动的河面比做“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比喻十分形象,既抓住了河面晃动、倒影纷杂而富有光泽的特点,而且显得极其柔美。

  春天—仲春

  雨天---雨雾笼罩水墨画

  冬天版画

  春天---夜晚旅游节

  盛大梦境

  看第一次游览周庄

  词语:雨雾笼罩、隐约

  飘忽、出没

  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斑斑积雪

  参差交织、黑白分明

  视觉

  齐读课文“在阳光下”至本段结尾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课文第5段

  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一座拱桥---桥洞---古镇的尽头

  (移步换景)空间方位顺序

  船娘….

  几个当地农民摆弄丝弦

  齐读诗歌

  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出示问题1及词语

  出示问题2及语句、词语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出示杜荀鹤的《宋人游吴》

  课堂小结

  不错,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周庄水韵》通过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览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运用优美的文笔将这座水乡古镇的美景及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回味无穷。课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好好从这优美的字里行间领略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风情。

  作业

  1.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2.将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仿照其句式、修辞等特点进行仿写。

  课后反思

  1.通过阅读,学生是否感悟了周庄水韵之美境,真正受到了美的熏陶。

  2.学生是否体会了本文语言的精妙,理解了多角度描写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3.学生能否在实际写作中得以恰当的运用。

【有关水教案锦集5篇】相关文章:

有关水调歌头教案三篇05-01

有关水教案模板集合10篇03-21

有关水教案合集七篇03-21

劝学教案锦集八篇12-27

《劝学》教案锦集九篇12-18

劝学教案锦集5篇12-03

《劝学》教案锦集7篇10-01

《劝学》教案锦集8篇09-16

劝学教案锦集五篇09-09

《劝学》教案锦集5篇08-22

秋天的怀念教案 《桂花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