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2022-03-17 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六年级湘教版上册美术教案篇: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我们去旅行

  教学目标

  1.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画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为主体,把它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

  2.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

  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4.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

  5.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说明旅行前物质准备的重要性。

  2.学生说说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3.细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质准备。根据当地的天气、地理环境、自己的生活需要进行准备(例女百:路线图、备忘录、衣服、雨伞、洗漱用品、零食、药品、钱、照相机等)。

  课件展示要准备的物品

  二、观赏背包

  1.出示背包,引导观察、思考:

  (1)旅行使用的包应该有哪些功能、样式?

  (2)这些产品的结构、材质、构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样的?

  2.了解背包的结构。

  (1)背包的结构:圆柱体、圆球体、立方体、三角锥体。(2)构成:功能袋、背带、拉链、装饰图案。(3)材质:皮革、帆布、尼龙布料、普通布料。(4)样式:手提、肩挂、背负、一个功能袋、多个功能袋组合、附件、纽扣。

  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包

  1.旅行包2.会议、公务包3.购物的手袋4.时装包5.书包课件展示背包的结构、构成、材质、样式

  三、绘画指导

  1.教师示范画背包,学生总结步骤、方法。

  2.小结表现方法:

  (1)抓住背包的外形特点与哪种立体形相近。(2)从不同角度观察背包。(3)表现背包的背带、拉链等细节。(4)添画生活用品,学生做教材中的小训练。

  课件演示步骤:

  背包摄影图片----背包的剪影----与背包近似的立体形----背包的线描作品----添加生活用品

  四、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

  2.分析学生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1)背包的形体画得比较准确,构图大方。

  (2)线条流畅,有疏有密。

  (3)注意了细节描绘。

  (4)生活用品的摆放有紧有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

  展示学生作品

  五、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摆放自己的书包和水壶。

  2.学生进行观察性绘画。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六、评析交流

  第2课光影变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导入课题

  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家名作以及优秀的摄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揭示《光影变幻》的课题。

  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板书,图片、铅笔、纸等。

  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画板、铅笔、画纸及轻音乐。

  赏析作品

  第二课时

  拓展思路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作品、评分记录卡。

  表现创作

  总结评价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展示板、作业,播放轻音乐。

  第3课美丽家园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周围景物的观察、记忆和想象,用集体讨论、集体创作的方式画出自己美丽的家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加强相互合作的群体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重点和难点

  1、集体创作,相互合作完成绘画作业。

  2、集体讨论绘画题材、内容绘画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和采用什么绘画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例,说明家园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每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并有深厚的感情,画出来很有意义。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分析课本图例,启发学生讲述三幅同龄人创作的《美丽的家园》L具有什么地方特点。

  1.用剪贴的方法,表现了城市小朋友家居特色和少儿活动中心去活动的情景。

  2.用壁画的形式表现了金秋时节农村丰收的景色和农村家居的美丽风光。

  3.请你讲一讲自己家居周围有什么特别的景物?

  如小区的特色,儿童乐园、儿童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都可以选入画中。

  (三)、绘画步骤:

  1.构思。集体讨论绘画的题材、内容、确定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有什么样的手法表现,用一人先画出大体构图。

  2.根据各人的长处分工绘画,各人所画的景物形象的大小、色彩和表现手法均要以总体构图为依据,通力协作,力求整体效果统一。

  3.选一位同学对画面作统一整理。

  (四)、作业要求:

  8人为一个创作小组,共同构思商议画面的大小(一般用横副,用全开纸3—5张合并使用,大小共同讨论确定),构图及手法表现,然后分工合作(例如有画房子,有的添树木,有的画人物……),画出当地景物特色。本课要求完成草稿。

  (五)、学生分组集体创作,教师辅导,出现问题时共同讨论解决。

  (六)、讲评草稿,共同评论能否表现家园的景色美。

  第二课时

  本节课继续完成集体创作画《美丽的家园》,重点在于形象刻划。

  (一)、分析课文中的学生作品,提出用不同表现形式绘画时所要注意的事项。

  1.色彩画:①颜色要鲜明。

  ②注意对比色和谐。

  2.线描画: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和黑白灰调子的处理。

  3.剪贴画:注意发挥材料质感的美,注意色彩的搭配。

  (二)、学生继续进行集体创作。教师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努力完成一幅《美丽的家园》,集体创作画,看哪一组画最好、最美。

美术教案 篇2

  1、《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2.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

  二、设问引入

  1.上个世纪,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您知道他是谁吗?(生答)

  2.出示课题,板书: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三、学生交流资料: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您所了解齐白石?

  2.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3.师小结: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汽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

  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家。

  四、引导欣赏:

  1.欣赏P2右下:齐白石花鸟鱼虫作品,小组交流:

  (1)您最喜欢哪幅?

  (2)画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表现的?

  (3)怎样才能表现得这样生动?

  生汇报,师小结: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这些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钦切而又质朴。

  在众多的花鸟鱼虫作品中,白石老人所画的虾、蟹堪称一绝。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齐白石最擅长画的虾吧!

  2.欣赏P2左上《群虾》,小组交流:

  (1)您觉得白石老人的虾画得如何?(鲜活、有生命力)

  (2)他是怎样把虾表现得如此鲜活的?

  生汇报,师小结:白石老人潜心钻研画虾几十年,他画的虾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绚丽世界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有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下面分组欣赏以下几幅画,讨论后汇报:

  (1)P3下《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乃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

  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2)P3右《蛙声十里出山泉》

  ①画作是如何表现诗句的?

  看着蝌蚪,仿佛随着流水,听到了蛙鸣,使人产生联想。

  ②说说您看画的感受。

  展现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简意远。

  师补充简介:这是51年老舍持清人查初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白石老人作的一幅画。

  (3)P3左《竹楼荷塘》

  ①看到这幅画,您有什么感受?

  宁静、朴实、深远,诗一般的意境。

  ②读一读P3中的这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这幅画。

  4.诗书画印的全才

  刚才第三组读到的诗也是出自齐白石之手。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欣赏P3书法、诗文、篆刻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书法:汽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

  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汽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汽呵成。

  五、小结回眸

  1.欣赏了齐白石的诗书画印,我想问问大家,他如何能从普通的木匠变成艺术大师?他一生又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小故事: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钦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2.您知道白石老人最喜欢表现什么吗?(花鸟虫鱼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

  3.他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画简意深、生动质朴、鲜活而有情趣)

  六、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书中您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写写自己独特的观后感(可从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谈谈您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2.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延伸

  1.请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观后感或收获。

  2.齐白石一生有上万幅作品,如果您感兴趣,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教学反思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本课将通过学习齐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嶟心和自豪感。在本课教学中,我采苊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齐白石作品的欣赏环节交给学生来自己主持和介绍。每一巍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在小组交流讨论后,小组推选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然后小组其他同学再给予补充,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充。以这种形式上欣赏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较好。

  2、《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马蒂斯生平。

  (2)通过作品欣赏,以教材中的文字提示为线索,了解马蒂斯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了解。

  (3)通过对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剪纸艺术是他的艺术巅峰。知道二至三幅代表作品。

  应会:(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学生能够总结马蒂斯的艺术特点。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生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

  (3)能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了解马蒂斯一生对艺术的不胃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平,激发学生不满足过去,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2)用马蒂斯晚年带病创作,达到个人艺术巅峰的事实,启发学生做事有恒心,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教学难点:对马蒂斯孟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一、导入

  出示两幅图,一是写实人物作品,一是马蒂斯的《戴帽的女人》。

  问:哪幅图给您的视觉冲击力最强?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的确,这幅作品不仅打动了您们,1905年在法国秋季沙龙展览会中,这幅作品以它鲜明的色彩、强烈的对比和特有的装饰性,轰动了整个美术界。由苴他们的作品与传统的写实色彩截然不同,评论家们戏称他们像“野兽”一样,“野兽派”因此得名。

  您们想不想认识这位20世纪的艺术大师呢?

  三、出示课题

  课题: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出示马蒂斯的肖像。

  四、欣赏马蒂斯的绘画作品

  欣赏他的作品。

  组内谈感受:(关注造型上和色彩上的特点)。

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体验古建筑的美感。

  2、本课练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

  3、多样的制作技法在本课中多次出现,学生也有多次的实践经验,因此本课的练习内容侧重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即设计一组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而技法可忽略教学,对个别出现制作中的难处,教师可个别辅导。学生分析:

  童话中的神秘城堡,森林里小动物们的家,一直是低年级同学心中向往的地方。

  而彩纸、橡皮泥等用具又是孩子们熟悉并且容易掌握的材料。

  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如同玩沙子、堆积木一样,自由地把心中的梦想以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建筑的特色与美感,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建筑艺术的热爱。

  2、采用各种材料及不同的方法,设计一幅漂亮的立体建筑,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评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分享合作成果。

  重点:感受古代建筑的美,并能用各种材料,通过不同的方法设计一组漂亮的立体建筑。

  难点:启发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

  教具:课件(天坛的录像片段,小精灵,建筑图片)

  学具:彩纸、剪刀、瓦棱纸(纸箱用纸)、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想在这里安家

  请来小精灵帮他们找房子(课件展示一精灵),我们和小精灵一起找,好吗?

  二、欣赏中

  外建筑,发散思维

  1、师:我们先去北京找一找(课件:小精灵游北京主要建筑)

  2、欣赏天坛祈年殿

  大家有何感受?它的外形和色彩有哪些特点?

  师简介祁年殿

  欣赏研究其它建筑(课件展示)

  师生从建筑外形、色彩、环境分析。

  三、欣赏学生作品,讨论比较

  1、师: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座漂亮的建筑(板书课题)

  2、师:让我们先来欣赏几组小朋友的作品。(课件展示)

  研究问题:

  (1)说说这些建筑都是用了哪些基本型。

  (2)使用了什么材料?为何这样使用?(从质地及效果上启发。例:窗帘

  —花布汽车—橡皮泥屋顶--瓦棱纸)

  (3)采用了那些制作方法。(重点讨论立体制作)

  3、小结

  4、师:小动物们今天也来到这里(出示小动物头像),我们每个小组设计一座漂亮的建筑送给它们,好吗?(把小动物送给各小组)

  四、小组制作

  1、小组讨论确定创作的内容后,组长分工,构图安排、任务分配、废纸的处理等。

  2、师巡回指导。

  五、欣赏品评

  1、互相评价:你想住在谁的房子里?为什么?

  2、自我评价:我最喜欢我的小建筑的哪一点?

  3、我当时是怎样想的?如果再让我改造我会把哪里做的最好?

  教学反思:

  1、导入部分略长,应该再简练、明快一些。

  2、小组讨论确定创作的内容前,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各自设计出建筑的类型及风格特色。

  3、在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应该参与其中。

  点评:

  1、,引起共鸣

  此课教师准备充分,为了开阔学生眼界,引起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世界建筑艺术瑰宝的共鸣,课前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并准备很多精美图片。

  图片和课件在教学中发挥很大作用。

  2、从兴趣入手,设计精心

  画建筑并不是特别吸引学生,教师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开场,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学习热情。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动脑

  整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彩纸、橡皮泥等身边常见的用具进行手工创作,使学生像做游戏一样创造出心中的房子。

  4、指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本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描绘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美丽的建筑——立体制作

  一、构思

  二、设计

  三、制作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天鹅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学习用毛笔画天鹅。

  2.感受水墨画中墨色浓淡变化美,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天鹅范画、国画颜料、垫布、毛笔、宣纸。

  活动过程

  1.出示天鹅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天鹅的外形特征。

  2.教师介绍国画的作画方法,幼儿尝试用毛笔蘸墨汁画天鹅,在宣纸上自由画一画。

  (1)教师示范用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画画,提醒幼儿保持卫生

  (2)幼儿尝试用毛笔蘸上墨汁画天鹅。

  (3)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干净。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美术教案 篇5

  第1课:椅子设计

  本课是一节设计?运用课,我以故事游戏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造型,设计、运用,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

  第2课:民乐放光彩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成功学习的秘诀。这节课我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欣赏民族乐器的演奏场面,演奏中多种民乐的声音交替出现,有独奏的声音也有齐奏的声音交相辉映,气势庞大。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民族乐器的优美动听的、独特的演奏,从而引发学生内心对民乐的喜欢。很好的激发了

  第3课:舞台美术设计

  第一节主要以认识舞台美术设计,从舞台美术设计的各个环节下来认识一场舞台剧,后来分工的认识,从第一堂课,小组分工、导演确定到绘制流程。而第二堂课开始,基本上学生都已经准备好道具了,但也有一些班级第一堂课安排不出来的,这也是班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第4课:小小果壳箱 教学中我利用大量图片展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果壳箱,穿插了一些设计导向提示,用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果壳箱的设计元素。还展示了学生的设计作品,以及简单的制作步骤图,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制作方法,并启发他们进行新的创造,启发学生从既美观又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果壳箱的设计。

  第5课:中华扇子

  扇子虽然是纳凉的用具,但却有着丰富的种类和艺术形式。我紧紧结合教材,扇子的种类、形式、内容、结构等方面展开,包括扇面的表现形式涉及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和感受、比较与分析,在欣赏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艺术感受与理解,并展开自己的艺术联想。

  第6课:亭子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亭子图片及学习相关知识。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哪些有名的亭子及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及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观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点,明确创作要点,再提供学生作业,拉近了学生的创作距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7课:夸张的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了解未知、学习知识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有时也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五年级美术《夸张的脸》一课,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为本实施教学。

  教学时我通过课件给予了学生充分感受的机会,教材中的欣赏图例已经给了一些表现方法上的启示,如泼墨写意、勾写结合、勾线设色等,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很难的。我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再补充了一些自己觉得更适合的作品图例进行教学,但第一节课教学下来,由于自己和学生的观念存在着差别,学生不喜欢我选定的那些唯美的表现内容,如哪些江南韵味的人物。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班级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利用一些身边的图象资料进行表现,如自己或父母的照片、同学模特、报纸画刊上的一些人物图片等,以此减弱人物表现时的难度,而专注于水墨特点的把握和方法的研究。同时教学时要设定好问题和探究的任务,开展广泛的交流。对于表现技法,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即可,如勾线、设色、点写等,然后启发学生大胆探究更好的表现方法,画出墨色的变化与画面的整体关系。

  第9课: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一课属水墨画范畴,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应该单调的为教技法而教技法,更不能按成人画法,依葫芦画瓢,而应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自由想象、自由创造,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学得主动、愉快、有创造。

  第10课: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中我通过大量图片和优秀作品的欣赏,向学生介绍了荷花的造型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表现的特点。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欣赏、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促使学生感悟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荷花的意境美。同时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

  第11课:弯弯的小路

  点彩画这一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感觉比较新奇,学习兴趣较浓厚。但用软性的画笔表现点的时候,画笔的各个不同接触面怎么点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点,对于很少用软性画笔作画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却是很难把握的。但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的作业展示太简单,感觉还太仓促。

  第13课:装饰纹样

  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欣赏了陶瓷、屏风、服饰及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装饰纹样之美。我详细讲解了毕加索的版画《公牛系列》的局部、形的装饰变化作品、色彩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学生作品。这样学习后,学生创作的作品效果很好。

  第14课:做做陶艺

  第15课:中国传世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朝代顺序和艺术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我点击课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表现现实生活、精湛的写生技巧、脸型丰满、设色工丽等。并通过课件再展现几幅具有唐朝典型特点的艺术作品。我在这节课上通过对名作的欣赏、分析、评述,让学生感受名作的艺术特点与魅力。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集锦5篇】相关文章: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锦9篇01-22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锦5篇03-16

【实用】中班美术教案模板九篇03-11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8篇01-08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7篇12-21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锦9篇03-14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锦5篇02-07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8篇03-12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10篇02-20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2-20

《荷叶圆圆》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