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灯》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时数:二课时
导入:
1、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初中学过的茅盾的一篇著名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这篇散文是不是就是赞颂那种极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树——白杨树?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者还讴歌了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北方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种通过某个具体形象表现某种相似的思想感情和一种深远涵义的写作技法,我们称为——象征(以物寓情)(板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巴金写的散文《灯》也同样运用了象征手法,大家在阅读时一定要细细体味其中的深意。
2、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生于1904年,原名李芾甘,是四川成都人。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家》、《春》、《秋》统称为“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统称为爱情三部曲。
50年前的巴金是个什么样子呢?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将了解中年时期的巴金在民族危亡时刻心灵的呼声,感受他那载着历史重负的脉搏的跳动。
3、课题“灯”是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处在黑暗中,人们自然会想到灯。如果情况特殊,人们会更加迫切地需要灯,譬如合家欢宴,突然断电,其心情之迫切是可想而知的了。巴金写这篇文章时,也是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课本的预习提示对此有介绍。
4、巴金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呢?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怎样?(教师准备本文的时代背景材料,见教参附文)
从这些背景材料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白色恐怖环境下,作者的信念是无比坚定的,他坚信——正义的最后胜利,坚信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就不难看出,本文通过对灯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对人民抗日力量的坚定信心。既然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那么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不用“高举信念的旗帜”?作者选用“灯”作标题有什么特别的用意?而“灯”这个具体的形象又是怎样把那种思想感情贯穿起来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课文分析:
1、(学生朗读1—3段)灯是全文描写的中心,那么文章一开始作者有没有直接写到灯?(明确:文章开始并没有直接写到灯,而是从噩梦中惊醒写起,感到窒闷,便到廊上呼吸寒夜的空气,文章一开始便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氛围——非常压抑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最渴望的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温暖和光明,那么下面这一段是不是由此而写到了灯呢?
2、(教师朗读第二段)这一段先写的是夜的漆黑一片,作者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来写的(比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多么浓重的夜啊!)接着写马路显现出来了,作者是怎么来写这一切的?(“浪花似的浮起来”,比喻)再写夜色逐渐减淡,分辨出山了,分辨出屋了,接着连菜园也分辨出来了。“山”比“屋”、“菜园”要远,为什么会先分辨出远处的“山”,而不是近旁的“菜园”和“屋”呢?(这种细腻而又有层次的描写,是非常符合人们骤入黑夜中视觉逐渐清楚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的是另一个具体事物——灯光的力量。所以作者在第三段便把描写对象“灯”引了出来——
3、(教师朗读第三段)正是这平房里的灯光扫淡了黑暗的颜色,所以作者才能够逐渐看清周围的景象。这段里面,哪一个词语用得最富有表现力?(扫淡)为什么?(“扫”字,显示了灯光的力量,“秋风扫落叶”,“淡”字和“浓”相对,“淡汝浓抹总相宜”,最适合用来表现颜色。)从这个词我们能不能推知作者这时的心情起了什么样的变化?(“窒闷”之情开始解脱,灯光使作者感到兴奋和不平静。)作者为什么不在第一段就把灯光推出来呢?(这一段,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把讴歌对象“灯”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比一开头写灯,效果要好得多。
4、全班学生朗读第4—5两段。
引出灯光后,作者又是怎样赞扬它的呢?第4段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推断出灯光什么样的作用?(作者从目睹黑夜中夜行人走得极快的这件事中,推断出灯光给人以明亮,给人以温暖。)这一段中有一个词用得非常的形象,是哪一个?这个“溜”字写出了夜行人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们有过独自夜行的经历吗?我少年时也常走夜路,也比较胆小,夜晚独自回家,常常感到自后有一只手。但是只要看到灯光,心里就感到很大的安慰。前面的灯光对夜行人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周围的黑暗对夜行人又有一种压迫感,一个“溜”字,就把急欲逃离黑暗急匆匆静无声的特点表现出来了。不仅写出了夜行人的“动态”,而且写出了夜行人的“心态”。
第五段紧接前段,由对于眼前夜行人的揣摹,进而写到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验,作者叙述了一次在风雪夜里赶路的情景,看见的灯光大不大?“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但作者却受到鼓舞,始终前行,在这里,灯光的第二个作用是——给人指路,鼓舞人前进。作者虽然写的是生活中的经历,但却启迪人们由此进行更深入的生活哲理的控索——人生道路上在奋进,也如同雪夜行路,充满艰难困苦,有时也会迷失方向,这时我们也同样需要一盏明灯来指路……
5、第6—8段由对往事的追忆转回对眼前的灯的感受的抒写,请同学们迅速用两分钟的时间看一遍,并找出一句作者直接讴歌和赞颂灯光句子,是一句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和总结的句子。
第8段最后这个句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和总结,所以作者在第6段就写到了:自己的生活虽有过好些大的变化,而对于灯的认识却没有变,看到灯光不会感到安慰,感到鼓舞,第7、8段进一步补充和发挥,表明了作者对于灯的感情愈来愈深,进一步揭示了灯的意义。
6、第9段作者写到了哪里的灯光呢?——作者由眼前的灯光又联想到了海上的灯塔,接下来作者在课文写了两个外国的传说,一个是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在窗前点灯的故事,一个是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火炬照亮利安得尔的故事,这两个传说与课文的中心有什么联系?(只要有灯光,它就能给人以帮助,就能指明方向,就能驱散人们心灵的黑暗,而这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7、(全班同学朗读11段)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说它是中心句呢?我们先来看几个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它们”指代什么?(这些光)“它”指代什么?(我的心灵)“如此”指代什么?(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它”指代什么?(我的心)从这几个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我们明白这一段主要就是围绕“灯和心灵”的关系来指出灯光的普遍意义的,所以这一段的中心句应是——“光驱散了我心灵的黑暗,热促成了它的发育。”
8、在第十二段,作者为什么还要叙述一个友人的故事呢?
(作者叙述一个友人的故事,说明人间的温暖使一个求死的人改变了人生态度,指出灯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归结到赞颂灯光这个中心上来。)
9、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灯》教案2
马路上的灯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尝试学唱歌曲“马路上的灯”。
2.理解马路上各种信号灯的提示意义,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马路的背景,路上的各种标记、设施等。
2.红绿灯、贝贝电话吧、书吧等照片。
活动过程
一、看手势开汽车
“警察”指挥交通,“司机”开车。
幼儿边唱歌曲边开车。马路上的汽车真呀真正多,小朋友们快来看这是什么车:轿车、卡
车、面包车、洒水车、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嘀嘀吧吧汽车开来了。
二、在游戏情景中感受乐曲,尝试配唱歌词,理解各种信号灯的意义
1.情景一:我开××车
马路上的汽车真多,你喜欢开什么车?怎么开?(引导幼儿运用形象、夸张的动作表现所开
的车。教师与幼儿互动,学做幼儿的动作。)
用歌曲来回应:嘀嘀、嘀嘀,你开什么车?嘀嘀、嘀嘀,我开××车,我们开着××车,来呀
来到马路上。
(根据不同的车,改变“嘀嘀”这类象声词)
2.情景二:信号灯告诉我
(1)观看照片,红绿灯、汽车的尾灯、警灯。
讨论:这是什么灯?灯亮了告诉我们什么?
红绿灯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各种汽车的尾灯有的告诉我们要转弯,有的告诉我们要注
意别碰到我;警灯请我们快快让行。
(2)将各种信号灯与音乐形象建立联系。
讨论:从3种音乐的不同节奏分辨什么灯亮了。
(3)听音乐做游戏:“信号灯亮了”。
幼儿边开车,边唱歌,听到音乐信号,作出相应的回应。
3.情景三:开车去游玩
(1)出示禁止行驶的标志,什么地方不能开车?
(2)开车去南京路(市中心),听音乐信号开车,听错了则进场修理一次。
(3)乘着游览车去步行街观光。
《灯》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9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顿号。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课文用“灯的语言”所介绍的指挥交通的红绿灯、汽车的指示灯、船上的航行灯等的作用,以及跟人们生活的关系。
4、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读懂各种灯的语言,说出它们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各种灯的作用,以及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所说的各种灯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质疑
1)板书“灯”,说说你知道哪些灯?
2)补充课题,看了课题,你觉得奇怪吗?
2、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引入:各种各样的灯,他们在说些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会说话的灯?他们在说些什么?将他们一一划出来。
4)你最喜欢哪种灯,准备读给大家听。
5)读准生字新词
3、交流
1)按学生的交流板书各种灯的名称及作用。。
2)朗读交流。随机正音,理解“交叉”、“船舶”等词语的意思。(努力扩大朗读面,把课文读通读顺)
4、练习
形近字组词:
扮()叉()舶()免()桅()
份()义()船()兔()危()
5、板书
会说话的灯
什么灯 发出什么信号 告诉人们什么
红绿灯
汽车的指示灯
船上的航行灯
灯塔
飞机的飞行灯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灯会说话,说些什么话;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顿号。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1)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灯,各有什么作用?
2)用“不仅……还……”概括说说灯的作用。
3)训练:用“不仅……还……”说一句话,穿插完成《作业本》5。
2、学习单元提示
1)过渡;课文不仅告诉了我们各种灯的作用,细读课文,你还能发现什么?
2)学生感情朗读后交流。(用生动的语言来写)
3)抓住几句话或一段话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生动。
4)这些灯所说的话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
3、联系实际,课外拓展
1)生活中还有哪些灯会说话,它们发出什么信号,告诉人们什么?
2)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随机板书:什么灯发出什么信号告诉人们什么
3)激趣: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互相交流,又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想不想学习课文中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
4)从交流的信息中任选一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5)独立仿写后交流片段,评议修改。
4、总结课文。
5、作业:完成《作业本》3
《灯》教案4
教学目的:
1、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灯,了解它们的用途,知道日常生活离不开它。
2、了解灯的发展史,扩大认识范围,激发幼儿对各种灯的兴趣。
3、培养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灯(日光灯、节能灯、白炽灯、防爆灯、感应灯和一般台灯。)
2、灯的发展史、各种灯的分类展示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了解光明对人的作用
把门和窗户都关紧,拉上窗帘,关上灯,让幼儿感受一下没有光的感受。刚才,没有亮光了,你能看书、做游戏吗?引导幼儿说出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2、看录像,了解灯的发展史。
在没有电灯之前,人们是用什么照明的?幼儿看录像《知识窗》节目,了解不同的时期人们所使用的照明用具,让幼儿对灯的发展史有直观的认识。
3、识节能灯、防爆灯,让幼儿操作,了解灯的开关方法。
(1)出示节能灯、防爆灯,让幼儿区别这两种灯,了解它的作用。
(2)你知道怎样才能使它们亮起来吗?(通电打开开关),请幼儿实际操作将活动室的灯打开、关上。
(3)幼儿探索尝试感应灯和一般台灯开关方法的不同。
4、讨论了解各种灯的不同用途,并对其进行分类。
(1)教师:除了常见的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灯?它是做什么用的?幼儿互相讨论回答。(霓虹灯、感应灯、花灯、彩灯、信号灯等)
(2)看录像:按灯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并用绘画形式记录。
照明用:日光灯、台灯、白炽灯、路灯。
装饰用:吊灯、壁灯、霓虹灯、彩灯。
交通用:车灯、红绿灯、信号灯。
幼儿记录卡:
照明灯光管
(3)看录像了解几种特殊的灯。
教师:还有几种灯比较特殊,如医院的无影灯,它是医生做手术时用的灯。带幼儿回睡室观察紫外线的灯,它可以消灭空气中的细菌。
5、让幼儿发挥想象,谈自己想发明哪些灯。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很多种灯,知道灯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灯是通了电才能发出光,没有电灯就不能正常运转,电又是哪里来?
下节课老师跟小朋友再探索电是从哪里来的?
《灯》教案5
活动说明: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目。相传,在银河的两边各有一颗星,称为牵牛星和织女星,牛郎和织女相亲相爱,而影响了工作,这件事触怒了天神,天神把他们分开了,从而,牛郎和织女拼命工作,等待着每年七月七日的相会。
现如今,在夏日美丽的星空下听七夕的传说,这种风俗已经一年比一年少,大都市的天空已渐渐看不到满天的星星,这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为了让幼儿了解七夕的传说和庆祝意义,感知七夕这个民族传统节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七夕许愿灯》,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以及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敏感性。
活动目标:
1、了解七夕的传说,知道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2、初步学习蜡刻画,尝试利用辅助材料制作许愿灯。
3、体验赏灯、画灯、上灯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学过歌曲《七夕》
教具准备:七夕视频、挂图
材料准备:蜡刻纸,刻画棒,不织布,麻绳,酒精胶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七夕视频,了解七夕的传说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认识许愿灯,激发学习兴趣
三、引导幼儿重点欣赏许愿灯的造型及图案,感受许愿灯的刻画特点。
1、欣赏各种各样的许愿灯
2、感受许愿灯独特的刻画特点
四、出示蜡刻纸,刻画棒,介绍幼儿认识蜡刻画的材料及蜡刻画的画法
五、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愿望,运用已有经验尝试创作蜡刻画
六、利用辅助材料制作许愿灯
七、互相欣赏许愿灯,师生共同评价
八、七夕庆祝会
分析与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让幼儿“运用各种感觉,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在活动中,除了让幼儿了解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经典故事外,还为孩子准备了蜡刻纸、刻画棒、不织布、麻绳这些材料,通过不一样的绘画方式来发展幼儿动手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不仅引导幼儿对牛郎织女相会活动给予祝福,还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紧密相连,因而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而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蜡刻画的绘画,所以在活动中进行了难点前置,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愿望,其中有的幼儿画的是想要的图书、玩具;也有的写了一串数字,代表他想拥有的钱币……幼儿将这些愿望画下来制作成许愿灯挂起来,期待着伴随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时刻的到来,自己的愿望也能实现。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活动一开始,带领幼儿欣赏了多个许愿灯作品,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许愿灯的美和蜡刻画独特的特点。同时,用幼儿的作品来布置环境,让孩子每天生活在这样浓郁的传统节日艺术环境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从而使孩子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灯》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受霓虹灯的色彩,尝试用胡萝卜拓印不同颜色的灯。
2、乐意参加印画活动,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
3、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1、霓虹灯一条,小猴过生日的背景图,小动物图片若干;
2、(红、黄、蓝、绿)颜料每桌一份,切好的萝卜、抹布人手一份;
3、小猴的说话录音一段、音乐3段(快乐、轻柔、生日舞曲)。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导入活动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么高兴是谁家在办喜事呀?
2、引导观察霓虹灯
(出示背景图)提问:你发现了什么?霓虹灯是怎样的?都有哪些颜色?
3、学习制作霓虹灯
今天小猴过生日,好开心呀?听听他在说什么?(听录音)
示范用萝卜印不同颜色的灯,注意颜色的交替。
请个别幼儿操作。提醒幼儿印另一种颜色前要用抹布擦干净萝卜的头。
4、幼儿自主印画
要求:在每个灯头上装上一个等泡,注意颜色的交替。操作的时候要安静,不影响别人。
注意辅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帮助其完成作品!
5、听音乐跳舞,体验快乐情绪。
把孩子的作品成列与活动室周围。
小猴的生日舞会就要开始了,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快去参加快乐的舞会吧!
活动反思:
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次活动同样也存在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
一、活动中热闹的气氛不明显,煽情不够彻底。
首先是开场时虽然有热闹的音乐,可是孩子的表现却比较冷清。感觉有人在跳舞的孩子不多,也许是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吧!如果活动前让他们看看舞蹈的场面,跳一跳会更好些。
二、活动的时间太短,可以整合更多的内容。
活动上完了才知道,只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活动后我反复思考是否可以在里面加进更多的内容,比如最后让小猴请大家吃蛋糕,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
总之,本次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是收益非浅,尤其在活动后的反思中认识到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好与不好只在于你是否从中领悟了什么,下次的活动应该怎么做。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小班幼儿的课堂教学我会把握的更好。
《灯》教案7
第一课时
一、 预设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介绍的各种灯的语言,了解它们的作用;
3、 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各种灯的语言,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三、 教学准备:
推荐阅读文章(电脑、投影)
盒子一只
头灯一个(头灯:野营用具,可用松紧带绑在头部照明,设有两道开关:一道开关长亮,另一道为闪烁开关,用于呼救或警示)
四、 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将头灯藏入盒子,请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猜不出
教师将灯打开,使光透出,请学生猜。——猜出是灯
教师出示头灯,戴在头部,演示其用法,并讲解:
这可不是一般的灯!这是头灯。将它戴在头上可以腾出双手来做其他事,适用于野外夜间行走。头灯有两道开关,一道开关长亮,打开另一道开关,灯就会闪烁。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不公布答案,暂时保密!
这个答案你们自己也找得到。打开课本学习第13课,自然会找到答案。
2、 揭题——《会说话的灯》——齐读课题
提问(灯怎么说话?什么灯会说话?……)
这节课就请大家当当小科普员,一起研究研究会说话的灯。
3、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反馈:听了一遍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指名随意说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会说话的灯?(用双横线划出)
指名反馈,板书
4、再读课文,归类(分段)指导:
A两类:马路上会说话的灯(红绿灯、车灯)/ 夜晚会说话的灯(航行灯、灯塔、飞行灯、红灯)
B三类:红绿灯/ 车灯/ 夜晚会说话的灯(航行灯、灯塔、飞行灯、红灯)
5、研读课文2——9自然段:
(1)分组自学
出示小科普员自学建议:
A、第2——9自然段:感情朗读,用波浪线划出灯说了些什么。
B、最感兴趣的灯:美美地读,与小伙伴交流、研究,准备接受同学的咨询,解答同学的疑问。
C、其他内容:找问题,质疑,考核其他小科普员。
(2)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6、作业:字词抄写作业,选做作业本相关作业
推荐阅读相关文章
五、 板书设计:
13、会说话的灯
红绿灯
车灯
航行灯
灯塔
飞行灯
红灯
第二课时
一、 预设教学目标:
1、 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句子加顿号;
2、 能仿照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介绍相关科普知识;
3、 进一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句子加顿号;
难点:能仿照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介绍相关科普知识;进一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四、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看拼音写词语:交叉、船舶、桅杆、免得相撞;
2、 学习顿号的用法:
(1)感情朗读第2——9自然段。
(2)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灯会说话
出示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说话!
指名说,板书[红绿灯 车灯 航行灯 灯塔 飞行灯 红灯]
指导顿号用法,板书顿号
3、 学习用“不仅……还……”写句
灯仅仅是用来“说话”,表示某种意思的吗?——不是
别忘了灯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用处还是照明和美化环境。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个意思?划出来。读句
灯不仅能照明,美化环境,还会跟人们说话。
句中什么词语连接了灯不同的作用?加着重号。
能调换顺序吗?
4、 仿写练习
(1)要成为合格的科普员,还必须通过下面的考核(任选一种):
A、改写:选择文中写一种灯的内容,用更生动有趣的方法来写;(如运用语言)
B、加写:你还知道哪些会说话的灯?像作者那样生动地向同学介绍一种或几种。
C、换写:《会说话的_______》例如:颜色、图画……
(2)学生写作
(3)反馈交流
5、 揭示谜底
头灯的谜底在哪里?
读课文第10自然段。
教师揭开谜底
6、作业:继续完成或修改写的话
《灯》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了解灯的种类及灯的发展历史。
2、尝试按类摆放、布置等的展览。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灯或者灯的资料。
2、幼儿用书:《灯》。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介绍,了解灯的种类。
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收集的灯和有关灯的资料。
教师:请你们在小组里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灯和有关灯的资料,看看你们带来的灯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教师:你看到了哪些种类的灯?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灯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盏灯?为什么?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灯?
2、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展览,引导幼儿观看各种不同的灯。
教师: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灯和有关灯的资料,怎样让大家都能观赏我们带来的灯呢?(教师引导幼儿提出布置灯的展览)教师:怎样布置展览才能让别人看的更清楚呢?(引导幼儿按类摆放,注意不重叠摆放等。)
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灯的展览,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灯。
教师和幼儿共同观看灯展,引导幼儿进行评选,选出最受欢迎的灯、最特别的灯、最可爱的灯等。
3、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灯的发展历史。
教师: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灯,你知道灯是怎么来的吗?以前的灯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灯》,了解灯的发展历程。
教师:你看到了哪些灯?
教师根据幼儿用书、有关等的资料等介绍灯的发展历程,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灯的历史。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灯》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灯的种类、用途及发展历史。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参观过灯具店。
2.幼儿科学用书:《灯的故事》。
3.收集几盏实物灯,制作灯的照片和课件。
4.四块分类板、篮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室内灯
师:前天,林老师带你们参观了哪里?(灯具店)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灯。我呢,把这些灯拍成了照片,请挑选一张你最喜欢的灯的照片,然后相互介绍一下你的这盏灯。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
1.分类摆放。
师:前面有四块分类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想一想,你手里的灯应该安装在哪里?请把你手里灯的照片按照标记贴在前面的分类板上。篮子里还有灯的照片,请你再去分一分。
2.共同检查摆放是否正确。
二、了解室外灯
1.请幼儿介绍自己看过的室外灯。
师:这些吊灯、壁灯、台灯和落地灯都是安装在室内的,叫室内灯。室外也有许多灯,前天,林老师请你回家后把看到的室外灯画下来,现在请大家相互说一说你所记录的室外灯,它是在哪里看到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好,把你的记录纸赶快收好,回教室后贴到主题墙上。
1. 观看课件:路灯(照明)、指示灯(指示)、霓虹灯(装饰)、花灯、冰灯(观赏)。
2. 师:林老师也收集到了许多室外灯,一起来看看。
看后小结:除了小朋友收集到的会照明的路灯、会提醒人的指示灯和装饰用的霓虹灯,还有观赏用的花灯和冰灯。
三、了解灯的历史
1.电灯的发明。
师:刚才这么多的室内灯和室外灯,是什么让它们亮起来的?(电)这些用电亮起来的灯,叫电灯。那你们知道最早的电灯是谁发明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看课件,听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是美国的一个发明家。他从小就非常勤奋,喜欢做各种实验。为了研制电灯,他做了无数次的实验,都失败了,但是他毫不气馁,最后通过不断地努力和试验,终于使灯泡连续亮了一个晚上。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只白炽灯诞生了,为人类在黑夜里带来了光明。
2.灯的发展历史。
(1)出示并观察实物。
师:你们知道爷爷奶奶小时候是用什么灯照明的吗?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好多人还用不上电灯呢。
师:我呀就从乡下收集到了几盏爷爷奶奶小时候用过的灯,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看一看,比一比,这些灯和电灯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灯的故事》。
师:古时候,人们在黑夜里又是用什么照明呢?这个在书中有答案,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书拿出来,翻到第一页,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提问:一开始是用什么照明的?(篝火)人们想在走路的时候也能照明,就发明了什么?(火把)后来又发明了什么?(油脂灯、灯笼)接着又发明了什么?(煤油灯、马灯),最后伟大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3)观看课件《灯的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灯的历史。
师:我们小朋友看了书以后,找到答案了吗?现在让我们再一起欣赏一段《灯的故事》吧!
活动延伸:做小小设计师
师:看了那么美的城市夜景,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设计师呢,那请你们回教室以后设计一种造型更漂亮、用处更大的电灯,装扮我们的生活。
活动反思
一、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一方面,“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随处可见,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另一方面,幼儿对“灯”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灯”的一些其他用途、发展历史,幼儿就了解得不是很多,作为老师就有必要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因此,这个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课程内容,既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也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设计的生动化
本次集体教育活动属于科学领域,包含了较多的知识内涵,有别于通过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如何摆脱枯燥、单调的说教,让幼儿愉快、轻松地获得科学知识,我在活动环节的设计、教具的选择上动了一番脑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环节设计上,我从幼儿身边的常见物品“灯”着手,由感知灯的外形、种类和用途,到了解灯的发明及发展历程,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从今到古的《灯的故事》。在教具的准备上,我为幼儿准备了灯的实物、照片、课件、图书,让幼儿通过分类、讲述、讨论、观看课件等形式,多感官参与,全方位地了解灯;通过倾听科学家的故事、观察实物展示、阅读图书内容、欣赏多媒体课件,循序渐进地给予孩子更直观、更科学的经验。让幼儿感受灯的历史及这一科技成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感受和体验灯的神奇力量,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三、教育组织的整合化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是全面的、启蒙的”。由于幼儿的认知还没有分化,所以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相互整合。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融入了艺术、语言、数学方面的内容。在课前准备中,我利用家长这一资源,通过幼儿与家长的共同寻找和记录,激发了幼儿对灯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用绘画来表达所见所闻的能力;在活动中让幼儿讲述,提高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分类,让幼儿对灯的种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阅读中一起寻找答案,让幼儿从小就感受书本的力量。整个活动通过各领域之间的融合,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本次教学活动以《纲要》精神统领全过程,以“灯”为主线,让幼儿从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在过程中提升了能力。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温州第四幼儿园:金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实验观察 : 第四阶段】镜子分身术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 在哪儿看到的?
-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 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 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jy46.com)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四、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五、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灯》教案10
目标:
1、 学习欣赏乐曲,理解歌曲内容。
2、 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能随着乐曲表演。
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准备:
花灯图片
过程:
1、欣赏音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提问:大家来看灯,看到了哪些灯?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花灯图片。
3、学习歌曲《大家来看灯》。
①跟着音乐的节奏,念歌词。
②随着教师的琴声,一句句地学唱歌曲。
③分组演唱。
4、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
鼓励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大胆想象,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延伸:请幼儿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家长听。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对于花灯的名称还津津乐道。于是我进行了活动延伸,让幼儿对于歌曲创编歌词。孩子们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地讨论开来,创编出“蛤蟆灯”“花蓝灯”“蘑菇灯”“西瓜灯”……由此可见,这与幼儿课前在网络上欣赏花灯的活动准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活动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充分。
从这件事上让我明白:组织活动不能有侥幸心理,现在,我完全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由于自己的侥幸心理。从老师角度考虑,对自身而言以后还可以调整的机会;可从孩子角度考虑,对孩子来说呢?他们已经对歌唱教学充满了疑惑,面对孩子们渴望感受美、渴望欣赏美的眼神,真的是羞愧难当,我深深的明白,今天的结局完全是由于我的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伴奏和范唱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会避免有类似的错误,因为我知道,我的错误会浪费整个班级孩子的时间,我的疏忽会影响他们进步的速度。
《灯》教案11
活动目标:
1、知道马路上的一些交通设施和标志,如红绿灯、停车场、人行横道(斑马线)等。
2、能遵守“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行人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规则,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3、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安排家长带孩子观察马路上的车、交通设施和标志等。
2、布置马路场景:红绿灯、停车场(有不同色点)、人行横道,方向盘若干。
3、小朋友过马路时不同表现的图4幅,语言磁带。
4、交通安全的课件。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们开车去看爷爷奶奶好吗?
(2)幼儿拿好方向盘,做开车状。
2、做游戏“小司机开车”。
(1)幼儿学念儿歌《开汽车》。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开到西,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行。
(2)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小司机开车”。
——教师(出示红绿灯标志):看,这是什么?它告诉们小司机要怎样做?(红灯亮了不能开,黄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向前开。)
——幼儿按红绿灯信号停车、开车。
——到停车场停车。
3、过人行横道线、
(1)教师:爷爷奶奶家在马路对面,怎么办?
(2)幼儿学念儿歌《过马路》小朋友,走走走,一走走到马路口。左看看,右瞧瞧,找准人行横道,快快走过斑马线。
(3)边念儿歌边过人行横道线。
4、向爷爷奶奶问好,告诉爷爷奶奶自己是怎样来的。
5、到停车场开车回家(走过人行横道——停车场——根据红绿灯标志开车)
5、延伸活动:
(1)观看挂图,引导幼儿判断对错。
(2)观看有关交通事故的课件。
《灯》教案12
一、活动背景: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国家,但是现在的孩子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知之甚少,甚至反而对诸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日”、“洋风俗”更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置身于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利用好节日文化教育,提升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的了解。
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赏灯是元宵节的一大节俗,各个城市都会举办一些元宵赏灯的活动,是幼儿可体验的。各种各样的花灯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由点及面,让幼儿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气氛。本次活动的设计就是以此为题材,以音乐活动的形式展开的,让幼儿在欣赏和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旋律,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传达给幼儿。活动前可请家长在元宵节带孩子去看灯,并拍摄一些照片记录下这些美好的时刻,这方面又能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乐曲,理解歌曲的内容。
2.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旋律,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能随着乐曲大胆地表演。
3.能够通过乐曲感受到元宵节赏灯的愉快氛围。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看花灯的经验,认识各种花灯,了解它们的名称。
2.请家长将看花灯时的照片上传,教师制作成幻灯片。
3.各种花灯图片,图谱。
4.配套光盘。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幻灯片引导幼儿回忆赏花灯的情景。
【教师出示幼儿在元宵节赏灯时的幻灯片】
师:小朋友,这些是什么?
幼:我,爸爸妈妈拍的照片,花灯……
师:这是你们什么时候拍的照片呢?
幼:晚上,星期x,元宵节……
师:哦,原来是元宵节啊!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节日,是团圆的日子。你们跟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什么?(指着照片)
幼:花灯
师:都看了些什么样的花灯呢?谁来说说看?
幼:兔子灯,荷花灯,走马灯,狮子灯,太阳灯……
(评析:以幼儿的照片为引子,激发幼儿元宵赏灯的回忆,知道人们张灯结彩是在庆祝我们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提升幼儿对元宵节的认识。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灯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视觉冲击、是一种审美享受。通过提问“都看了些什么样的花灯”,帮助幼儿回忆各种形状的花灯,对歌词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欣赏歌曲,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1)师:除了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了这么多好看的花灯之外,还有哪些人也欣赏了呢?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印有哥哥姐姐、爷爷奶奶的图谱】
幼:哥哥,姐姐,爷爷,奶奶
(评析:从幼儿赏灯的回忆中自然过渡到歌曲的歌词上来,以图谱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知道歌曲中赏灯的主要人物,以人物为记忆的起点。)
(2)师:他们都看到了些什么灯笼呢?仔细听!
【教师播放歌曲《大家来看灯》】
师:谁听清楚了?小哥哥小姐姐看了哪些灯?
幼:兔子灯,荷花灯,狮子灯,金鱼灯,舞龙灯、飞机灯……
师:老爷爷老奶奶呢?
幼:花篮灯,绣球灯,走马灯,青蛙灯,神仙灯,寿星灯……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将花灯贴在图谱的相应位置】
(评析:以歌曲中赏灯的人物为导火线,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欣赏歌曲,能够说出各种花灯的名字。贴花灯的图片不仅帮助幼儿加深花灯顺序的记忆,而且增添了音乐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共3页,当前第1页123
(3)师:还听到了什么?我们再来听一遍,边看图谱边听,仔细听哦!看看少了哪句。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图谱补充完整】
最后请幼儿对照完整的图谱再听一遍歌曲以确认图谱的完整性。
(评析:通过鼓励幼儿补充完整图谱,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打下了铺垫。图谱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的,加强了幼儿的参与性,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3.学习歌曲,重点把握歌曲旋律,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情感。
(1)师:刚才我们一起听了几遍歌曲,现在我要考考你们刚刚有没有认真听歌曲。看着图谱,我们一起试着唱一唱。
【教师以钢琴伴奏,带着幼儿一起唱,第一遍放慢速度,第二遍以正常速度伴奏】
教师小结:提醒幼儿注意歌曲节奏和旋律的起伏变化,能用活泼、欢快的情感表现歌曲。
(评析:歌曲的学习是在大部分幼儿掌握歌词的基础上进行了,避免了歌词记忆模糊的干扰,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第一遍以慢速钢琴伴奏进行,让幼儿慢慢熟悉歌曲,在熟悉的基础上再以正常的速度进行,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再进行情感的把握,让幼儿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集体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分组唱。
(4)男孩子、女孩子分开唱。
(评析:以集体唱、分组唱、男孩女孩分开唱的不同形式巩固歌曲,形式的多样化能够维持幼儿的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增添了音乐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
鼓励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大胆想象,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唱得非常好,你们愿不愿意边唱歌边表演呢?跟着音乐的节奏你们想做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我来看看谁的动作做得最漂亮!歌曲结束的时候跟你边上的小朋友说一声元宵节快乐,好不好?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动作的节奏感】
幼儿在愉快的歌表演中结束活动。
(评析:在幼儿园中,音乐和身体动作常常是分不开的,不仅满足了幼儿好动的需求,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记忆。本环节的设计比较注重幼儿的创新意识,并不规定歌曲的动作,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感受音乐表演的乐趣。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的同时,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
三、活动评价:
1.元宵节赏灯活动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风俗,一到正月十五都会有各种灯会,大街上满是元宵的气氛,是幼儿接触得到的,选材没有脱离实际。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会带幼儿外出感受灯会的热闹气氛的,所以就要跟家长做好沟通,实现家园共育。
2.整个活动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遵循来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在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歌词,在幼儿掌握歌词的基础上把握歌曲旋律,然后带入歌曲的情感,最后进行歌曲的表演。
3.活动形式多样化。首先是图谱的运用,更直观地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而且图谱是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增添了活动的乐趣。其次是歌曲的学习以领唱、集体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进行,维持了幼儿对活动的热情,以多种方式对歌曲进行巩固。共3页,当前第2页123
4.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歌曲的表演打破了一般律动“示范——模仿——练习”的形式,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独创性,感受音乐带给自身的愉悦感,能自如地以身体动作来表现,从而达到发挥音乐之优势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5.活动的综合性。本次活动比较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音乐活动中渗透了节日的教育,提升幼儿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音乐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也不容忽视,让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能用各种方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灯》教案13
设计意图: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请家长在平时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马线会肇成事故的危险性。
活动重点: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
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设计意图: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请家长在平时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马线会肇成事故的危险性。
活动重点: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
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灯》教案14
【教学内容】
1、欣赏《采茶灯》
2、学跳“采茶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南方山区茶园的迷人风光和人们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并了解茶的生长区域和茶乡的风俗民情。
2、通过模仿、律动等实践活动,学会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采茶灯》,感受乐曲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
2、学跳简单的采茶舞蹈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多媒体,中国地图、茶区风光片资料,茶艺表演影像资料、长纱巾或红稠(可请学生自备)、小篮等。
【教学过程】
一、民俗风情导入
1、以藏族踢踏舞律动进入教室
2、教师从藏族舞蹈中献哈达奉酥油茶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美味的酥油茶的原料——茶叶的由来,启发学生进行简短讨论,知道茶树的故乡在祖国的南方山区,为欣赏《采茶灯》做铺垫。
说明:
用律动来导入新课教学是一种方法,借用藏族民俗中与茶有关的形式内容使导入亲切自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习惯设计合适的导入方法。也可以用茶壶、茶叶等布置教室,营造出相应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产茶的主要地区特别是福建省在地图上的位置。
二、欣赏《采茶灯》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描绘的茶乡的迷人风光和采茶姑娘们在茶树林里欢快劳动的生动情景。
2、展开讨论
用语言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或用形体语言表现采茶姑娘挑担上山、下山、背茶篓的动作体态。
3、复听乐曲
观看茶乡的风光片,感受乐曲段落情绪的变化,想象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
说明:
乐曲《采茶灯》是一首福建民歌,表现了茶乡欢乐的劳动场面,然而城市的孩子对山区生活缺乏了解,因此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时,应以听觉先行,情感体验为主,启发想象,展开丰富的讨论,层层深入地感受乐曲,体会三部分情绪的变化,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最好能准备一些茶乡的风光片,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动觉多角度去体验音乐,特别是模仿挑担上山、下山的起伏行走动作,为表演做铺垫。而在讨论、学动作的时候,音乐要作为背景循环播放,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不要间断。
三、学跳采茶舞
1、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给学生茶叶,知道新鲜的茶叶经过十多道的工序才能变成香浓的茶叶,启发他们联想采茶姑娘劳动的场面。
2、学跳采茶舞
说明:
本环节是采茶舞曲的律动,采用的音乐是浙江的《采茶舞曲》,由于曲调比较短小,教师在教的时候,动作不宜太复杂,主要是让学生自发得带着愉悦的情绪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他们手眼一致,能够按音乐的节拍表演,鼓励他们在简单的动作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
四、创设情景、综合表演
在律动的基础上随着《采茶灯》乐曲,相互合作,根据乐曲情绪综合表演。
说明:
本环节既对主教材欣赏曲〈采茶灯〉的完整回顾,更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一次综合展示,学生在充分听赏、想象、讨论、模仿的基础上再次聆听乐曲,一定会产生很强的表演欲望,而上一环节的学习成果可以马上运用到表演当中,表演会更加容易,教师更要启发学生根据乐曲的速度、情绪变化进行表演,特别是乐曲中段,激发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出来。为了使表演更加生动,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道具,例如小竹篮、毛巾,还可以把红稠当作扁担,表演起伏行走于山间小路,让学生初步体会中国舞台艺术充满想象的特殊表演手段。因为是集体表演,更要启发学生在表演中互相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音乐的实践能力。
五、拓展:欣赏茶艺表演
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录象,师生共同讨论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说明:
本环节是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拓展,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通过欣赏茶艺表演让学生了解中国是茶的故乡和中国人自古以来“以茶会友、以茶待客”的良好习俗。如果可能,让学生品尝茶的滋味,学生对茶的了解又会更加真实,并让他们找找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延伸,如茶点心、茶饮料,以茶为原料的日用品,知道茶的良好保健作用,使这节课显得丰富实用。
六、跟着乐曲,“担”着茶筐走出教室
看似简单的动作,让情境创设贯穿始终,使教学更完整、更艺术。
《灯》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乐曲,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能随着乐曲表演。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花灯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提问:大家来看灯,看到了哪些灯?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花灯图片。
3、学习歌曲《大家来看灯》。
①跟着音乐的节奏,念歌词。
②随着教师的琴声,一句句地学唱歌曲。
③分组演唱。
4、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
鼓励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大胆想象,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延伸:请幼儿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家长听。
大家来看灯(音乐)二
活动目标:
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创编歌曲,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引导幼儿仔细参观花灯展,认识各种花灯,了解它们的名称,寻找自己最喜欢的灯。
活动过程:
1、回忆歌曲《大家来看灯》
2、引导幼儿回忆花灯展,讲讲自己最喜欢哪些花灯,为什么。
3、提问:大家来看灯,看到了哪些灯?
4、幼儿讨论。
5、请幼儿回答。
6、请幼儿试着把歌词中花灯名改成自己喜欢的花灯,并唱一唱。
7、小组演唱。
8、找好伙伴演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延伸: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快速、连贯的唱给家人听。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欣赏,幼儿需要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快乐,并能够快乐的学会歌唱。平时孩子们见到花灯的几率不高,所以在学习这课之前我就对孩子们布置要求,去街上看花灯,可以的话自己也可以买个花灯回家玩一玩。
在上社会课时拎出元宵节,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来历。
所以在进行这课时时,孩子们已经非常了解。已经可以知道并报出许多花灯的名字。比如:“兔子灯,荷花灯等等”花灯名。
所以这课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掌握了歌词,在钢琴伴奏的同时孩子们渐渐的学会这首歌曲,并且能够愉快的歌唱。第一段,我教授歌词。第二段,有意让幼儿进行创编,把原先的花灯改换自己喜欢的花灯,孩子们很有乐趣有:“小马灯、小羊灯、母鸡灯”各色的花灯,闻所未闻,但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想象,还是让我感觉很高心。
短短的一首歌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下课了,孩子们扔饶有兴致的在唱着:“小哥哥呀小姐姐呀……”
课后我也进行了延伸:比如元宵做花灯、吃汤圆。让孩子们体验自己做元宵的快乐。
【《灯》教案15篇】相关文章:
贾平凹《带灯》的灯08-26
夜灯随笔08-21
灯650字03-14
珠子灯 汪曾祺11-22
声控灯作文03-07
灯祭教学反思01-26
灯祭教学反思01-26
点燃心灯散文02-07
不灭的灯作文12-31
买灯阅读答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