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

2022-02-26 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烧云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火烧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形态变化的特点。

  2.帮助学生会认“寿、秒、恍”等生字,会写“霞、紫、寿”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么描写火烧云形状、色彩变化的。

  2、领悟事物动态变化的描写方式。

  难点:1、唤起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感情。

  2、掌握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对某一事物展开想象,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1. 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火烧云图片,学生欣赏。

  2.火烧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红彤彤、多姿多彩.....)

  3.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a:正音:一模一样(mu)

  b:结合图片理解颜色的词语:葡萄灰,梨黄茄子等等

  2、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a:在你的阅读中火烧云都有什么特点?(生:色彩多形态变化丰富)

  b:课文主要写的是火烧云色彩和形态的什么?(生:变化)

  3、 朗读课文,体会火烧云的变化

  3、 精读课文,品味变化

  1、 学习活动一:找到最能体现火烧云色彩变化的词语填在气泡图内。引出“动态变化”描写方法

  2、 学习活动二:先默读文章4-6自然段,找出体现火烧云形态变化的词语,再填入气泡图

  分析里面的关键词表达(起来、跑着跑着模糊等)

  4、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延伸各种类型的“变化”

  1、学习活动三:选择你喜欢的变化方式对雁荡山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

  板书:

  站起来、大起来、伸开、模糊、跑、跑着跑着、一转眼、找不着

  形态

  色彩

  动态变化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火烧云教案 篇2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积累材料”,以尝试教学法的原理为指导,运用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读、学生的议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精心设计,重视预习。

  为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章可循,有事可做,在提示预习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预习思考题:1、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哪些地方讲火烧云?2、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3、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

  第二阶段 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火烧云》。(板书课题)

  2、提问学生:什么叫“火烧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注意不能一概照搬,应添加一定的词语,使回答更加完整。

  3、火烧云还有其他名字吗?通过回答,让学生知道火烧云又叫朝霞、晚霞、彩霞、云霞,并引导学生搞清什么叫朝霞,什么叫晚霞?

  4、我们知道,清晨的火烧云叫朝霞,傍晚的火烧云叫晚霞,那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呢?(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晚饭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来理解。)

  5、默读思考: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霞光、颜色、形状)

  第三阶段 抓住特点,精读课文。

  1、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霞光、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大家齐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霞光的?

  2、让学生分组讨论后,用一个字来概括霞光的特点。

  3、我们知道“变”是火烧云的特点。大家默读课文3——6自然段,然后进行讨论,看火烧云的“变”又有什么特点?(变化多、变化快)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通过分组讨论,说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哪些地方写了变化快?并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

  5、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多,而且很快。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师小结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方法,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6、既然我们知道了怎样学习,课文4——6自然段的结构和第三自然段差不多,就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学习4——6自然段。

  7、学习反馈,指名回答: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快?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呢?(千姿百态)

  8、指导朗读3——6自然段。注意语速、轻重,突出火烧云变化快的特点和作者那惊喜与惋惜的心情。

  9、用词练习:以“天空中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一句为例,让学生讨论:句中的“烧”换成“红”行吗?既然行,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呢?

  10、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d 有效的预习,不但能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障碍,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极好方法。

  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题。

  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用谈话法切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渴望知道知道答案的心理。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养成推敲字词的习惯。

  总评:

  对本文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贯穿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思、互相讨论、大胆尝试。通过教学,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火烧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身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身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考虑:“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2、集体推荐。(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推荐,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身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

  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

  五、指导书写

  1、学生完成作业。

  2、背诵喜欢的段落。

火烧云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评赏,教师的点拨,了解火烧云色彩的绚丽和形状的变化多端。激发学生爱美、爱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评点中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

  1.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那绚丽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个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烧云又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神奇、美丽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颜色、形状)

  2.指名学生读书,师生评点

  评:读的流利、正确,洋溢着喜悦之情。

  语言活泼,充满了对火烧云的喜爱。

  3.过渡

  二、师生互动,精读精评。

  1.自由朗读第二段,想想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2.讨论,交流:

  生评:颜色多:红通通、金灿灿……

  师点:屏显相关文字、颜色。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生评:颜色多: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

  师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天空可能有的其他颜色。

  生评:颜色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点: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含义。

  (屏显以下文字:)

  (1)、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2)、有时红通通的,有时金灿灿的,有时半紫半黄,有时半灰半百合色。

  生评:形状多:马、狗、狮子

  生评:形状变化快:一会儿、眨眼间、跑着跑着……

  师点: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看,天空里又飘来一朵云。(屏显动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展开想象,说出云朵的变化。

  3.小结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又多又快,同学们可以用哪两个词来概括?

  引导学生说出:五光十色、瞬息万变

  三、总结学法,赏读课文。

  1.火烧云实在是太奇妙了,可还没等人们欣赏够,它就下去了。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余兴未尽)

  2.是啊,美好事物的存在总是那么短暂,但作家却能将这瞬间的美丽化作永恒,想想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写作方法: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注意积累

  3.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选择你最喜爱的一段,用最饱满的感情读一读。

  4.齐读。(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四、迁移运用,内化情感。

  1.同学们,学完《火烧云》,你最想干什么?(看火烧云)老师这里有一段火烧云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屏显动画)

  2.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多变的云》,可以运用学过的词句,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要求说真话,吐真情。

火烧云教案 篇5

  火烧云

  1、借助工具书,学会生字新词,认识叠词的形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知道课文哪些地 方是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3、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描 写景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段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全文的重点。

  是了解学习课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有关火烧云的幻灯片或彩图;录音带;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启

  1.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只说天上的云彩吧,就变化万千。今天我们要见识的是一一一师板书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2.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3.弄清自学程序与方法及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

  1、教师提示学法和要求。①朗读课文,学习字词。②按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自学。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

  三、知一

  1.汇报分段情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第二段,第2--6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火烧云下去了),然后分段读课文,引导评议。

  2.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教师点拨、订正。

  ①生字“霞、盈”,要注意笔画;“揉”是左右结构。

  ②生词:

  “笑盈盈”是满脸笑容的样子;“恍恍惚惚”在课文中指看得不真切。

  四、读练二一一自学程序与方法(学习第一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边读边想象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②完成旁批中的问题。③在霞光的照耀下,人和动物身上显出哪些颜色?你觉得哪种颜色最有意思。④有感情朗读。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一段后述说画面。

  2.这一段中,在霞光的照耀下,人和动物身上显出的颜色有:红的,金的,紫檀色的。由于傍晚透过云层的阳光是红色的,人和动物的颜色不同,在霞光的照耀下,部分阳光透过云层射出的彩色光芒形成的是霞光。所以不直接写火烧云,而写人和物在霞光照耀下显出的各种颜色。

  3.指名有感情朗读。

  六、练知

  学生做课后习题二、三题。第二题听写后与课本对照自检,第三题老师出示答案,学生补充订正。

  笑盈盈:乐呵呵 金灿灿 亮晶晶 红通通

  恍恍惚惚: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 整整齐齐 规规矩矩

  七、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启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完成课后习题一、四题。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第二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火烧云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其变化特点是什么?②完成旁批中的问题。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

  1.读第2自然段后述说:“好像天空着了火”说明了火烧云一片红艳。

  2.读第3自然段后述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从“极多”这个词说明火烧云有多种多样的颜色,“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不仅说明颜色多,而且说明变化快。

  3.学生读第4自然段后述说:这几个自然段用比喻的方法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一会是“马”,一会儿是“狗”,一会儿是“狮子”,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多,“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忽然”、“跑着跑着”,“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表明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写“马”的第4自然段中第二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写“狗”的第一自然段是动态描写;写“狮子”的第6自然段前一句是静态描写,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第二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课文最后一段集中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哪些特点?②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三段后述说:“恍恍惚惚”的意思是看得不真切。因为看的时间长了,眼睛发花了,更重要的是火烧云是在迅速变化中消失的,所以火烧云下去时,“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又多又快。这段的中心句是:“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作者是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和颜色、形状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的,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不断积累材料的习惯。长期留心观察、讲究方法、不断积累、随时练笔,作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比较快的提高。

  六、练知

  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一、四题;

  2,第一题学生汇报交流,第二题检查学生背诵。

  七、总结

  1.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所得。

  2.教师提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附板书设计

  颜 色 多 快

  8 火烧云 变

  形 状 多 快

火烧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火烧云的特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

  过程与方法:

  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在朗读中领悟作者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教学难点】

  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3.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景色的美丽,体会人们欢乐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火烧云图。

  2.你从多媒体课件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火烧云)

  3.什么是火烧云呢?火烧云的景象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火烧云》吧。

  4.出示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主要有“檀”(前鼻音),“盈、彤”(后鼻音),“揉”(翘舌音)。

  (2)学生读生字,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4.课件出示“我会写”。

  必须胡子灿烂骑马分秒凶猛接着

  寺庙威武镇静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2)教师提示书写“必”“威”“武”。

  (3)学生写字。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为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作者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图。课件出示火烧云图。

  (1)什么是火烧云呢?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呢?(先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上发生的变化,接着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然后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3.学生默读课文,按照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使学生对火烧云有一定的认识,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细读第1自然段,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思考:

  (1)什么是霞光?

  (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完成填空。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了。红公鸡变成了。黑母鸡变成了。两头小白猪变成了。喂猪的老头儿的胡子变成了。(红的金的紫檀色的小金猪金胡子)

  3.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变了,你还能想象出有哪些变化吗?用“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变成了”的句式说一说。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自然段,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

  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运用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火烧云上来后大地上出现的美丽景色,感受火烧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五、课堂小结。

  火烧云上来了,大地笼罩在柔和明亮的霞光中,万物都改变了自己原有的颜色,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的感觉。那么,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又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语句,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著名女作家萧红以热情酣畅的笔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上发生的变化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帮同学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出新授课的内容。

  二、品读表现颜色变化的句子,感受美好。

  1.作者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的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

  2.讨论交流感受。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①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烧”字用得好。“烧”在句子中有扩展、蔓延的意思,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是红色的,又写出了火烧云的面积大)

  ②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烧云的颜色和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①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板书: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

  茄子紫

  ②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排比)

  ③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体会。(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这地方”成了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世界,真让人感到奇妙)

  3.小结: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渲染了红霞飞舞、令人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你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品读表现形状变化的句子,感受美好。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

  2.出示阅读提示。

  (1)课文给我们勾画出了哪些动态的画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2)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3)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3.汇报交流。

  (1)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板书:马狗狮子

  (2)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既多又快。

  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一匹马,写出了火烧云的姿态。从“一会儿、两三秒钟”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快)

  ②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大狗凶猛,后面跟着几条小狗,可见作者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

  ③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用生活中常见的庙门前的石狮子的形态来写火烧云的形状,使人感到具体形象。“威武”“镇静”突出了狮子的庄重、肃穆。写火烧云的形状变成马、狗和狮子,说明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

  (3)①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火烧云瞬息万变)

  ②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孩子们看累了,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想沉静一会儿再看,火烧云却下去了,孩子们是多么留恋火烧云的美景啊)

  4.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几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设计意图:

  用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课文,感受课文是怎样把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写具体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回顾总结,感受美好。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火烧云绚丽缤纷的色彩和千姿百态的形状,了解了火烧云瞬息之间由清楚到模糊,以及最后不见的过程。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板书:变美

火烧云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谈话激情:

  现在,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微机出示自信课前谈话是走向成功的桥梁),同学们一起来读。的目的是对,只要相信自己,课上敢于思考,积极发表激发学生的自己的见解,就一定会有收获。好,上课。课上参与

  一、导入新课热情。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出课件)

  二、检查朗读通过检查

  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读让学生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整体感知

  三、自主学习课文。

  A.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你通过学生自会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读)学探究理解课

  B.同学们都读得那么认真,下面请你们前后文内容培养

  四人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收获多。(学自主学习的生交流,师巡视。)习惯。

  C.谁能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

  (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谈自小结: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发生了这么多让己的收获。人惊喜的变化,真美!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及时的肯定

  (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与鼓励增强回答板书:颜色、形状]学生的信心

  四、朗读体会与积极性。

  (一)颜色

  A.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引导学生联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系课文内容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指名读)解决问题,

  师:(出示文字)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一训练学生的段,体会一下火烧云颜色有什么特点?(让分析和归纳

  学生看屏幕读)的综合能力

  生:颜色多。[板书:多]。并训练学

  师:有什么颜色?就这些颜色吗?你怎么体生有感情的会到的?朗读课文。

  师:火烧云不但颜色多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读读课文试试能不能体会出来?根据对颜色的

  生:变化快。[板书:变、快]学习让学生自

  B.天空中的火烧云不断变化它的颜色,那会学形状这部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分,目的是一下。(播放课件)培养学生思师:这是一幅多么绚丽多彩的画面,自己试维的深刻性一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达出来。(自由读和逻辑性。----指读----范读----体会读----齐读)

  (二)形状

  A.刚才我们通过读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那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读也能体会到。好,读吧。

  师:谁来谈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怎样体会到的?

  师:作者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你喜欢哪种动物自己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喜欢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可真奇妙,一会儿像狗,发挥学生的想象,一会儿像马,接下来会像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读的也不错。

  五、课堂质疑维的火花,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培养学生的决)自主意识和

  (机动课时)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确实体会到火创新精神。

  烧云的颜色、形状那么多,变化又那么快,这篇文章写得多么美啊,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好,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六、课堂总结:

  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火烧云美丽壮观的景色,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云彩、美丽的语言,永远的记在心中吧!

  附板书设计:

  火烧云

  颜色多

  变

  形状快

火烧云教案 篇8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做《火烧云》。什么叫火烧云呢?(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请打课本自由读,找出一句话来回答。火烧云还有其他名称吗?(朝霞、晚霞、云霞、红霞、彩霞)

  清晨的火烧云叫朝霞,傍晚的火烧云叫晚霞,那么课文写的火烧去是什么时候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去读一读,等一下看谁能用一个字来说说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变)

  二、初读

  课文哪一部分具体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36)节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6)节看看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特点。(颜色、形状)

  1、哪几节写颜色变化,哪几节写形状变化。

  2、读第3节,说说从第3节中你发现了什么?(多、快)

  3、能把颜色变化快这种感觉读出来。

  从哪里看出颜色多:

  出示颜色的词语: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说说这几种词的构词方式

  像

  一样的

  色

  4、从第三节中还发现了哪些颜色?还有哪句话说明颜色多。

  5、选择一种构词方式说说那种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三下面我们再来欣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美景,读46节,喜欢哪一种动物就把这一节多读几遍,等一下来谈谈读了之后的感受。(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快)

  师生合作读46节,师: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马是怎么样的?马是怎么变化的?后来消失了吗?

  从哪里看出形状变化快。

  46自然段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用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变化的快。

  展开想像的翅膀,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

  看图仿写

  作业:把火烧云的变化画下来,编成连环画。

  板书:

  颜色

  多

  出现

  变

  样子

  形状

  快

  变化

  消失

火烧云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2个特点。

  3、学会六个生字:积累十一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4——7节。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简单介绍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介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火烧云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师: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

  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板书:上来了)

  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板书:变化)

  1、默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观察图片)

  (2)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多快)

  (3)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指名圈出)

  出示: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__________ __________

  茄子紫__________ __________

  (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4)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一会儿一会儿)

  (5)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而用烧呢?(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6)指导朗读(喜悦语气)

  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指名读

  思考: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板书:狗、马、狮子)

  (2)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

  a、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b、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3)自学第4、5自然段。

  (4)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处设计让学生自学,与老师共同交流,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听录音,小结。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的状变化?(板书:千姿百态)

  (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指导背诵

  师: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此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背,变教师要求的被动为学生自己选择的主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选择背诵。

  (2)指名背。

  五、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板书:

  上来了

  颜色 多 快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快

  下来了

  评:

  (板书设计简单易懂,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本课的教案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火烧云教案汇编10篇】相关文章:

火烧云教案汇编8篇02-15

《火烧云》教案(15篇)02-17

【必备】《火烧云》教案四篇02-22

《火烧云》教案范文五篇02-21

有关《火烧云》教案3篇02-21

【精选】火烧云教案3篇02-08

火烧云教案范文10篇02-07

【精华】《火烧云》教案4篇02-04

火烧云教案范文7篇02-03

【精选】火烧云教案四篇01-29

口语交际教案 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