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奥尔夫音乐教案1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活动与指导
1.发声练习
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
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D大调卡农》)
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绿色的蝴蝶结和橘黄色蝴蝶结是间隔的,一个绿色一个橘黄色再一个绿色再一个橘黄色,两种颜色轮流出现。)
请男孩和女孩分别站在绿色和橘黄色蝴蝶节前面,使他们加深颜色轮流出现的印象。
3.倾听
倾听作曲家帕海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音乐舒缓、优美、像小河流淌、像云朵飘动、有追逐的感觉等等。)
4.轮说
幼儿分为两组,尝试用轮说的方式来朗诵儿歌《小白兔买梨》,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第一组先开始说到第二小节,第二组开始说。
反复练习几次两声部轮说儿歌,为轮唱歌曲做准备。
5.轮唱
(1)初步尝试轮流演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轮唱)《小星星》。
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轮唱。第一组唱完第一小节后第二组开始演唱。建议幼儿可以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保持节奏的稳定和一致。当第一组演唱到两名教师各负责一组幼儿引导幼儿注意跟随本组的声部的演唱进度,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影响。
(2)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
播放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教师介绍歌曲名称《保卫黄河》。
请倾听后幼儿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方法和以往听到的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男声和女声轮流演唱歌曲、歌声起伏不断等。)
向幼儿介绍这种轮流演唱歌曲的方法叫轮唱,也叫卡农练习。提示幼儿刚才唱的歌曲《小星星》运用的就是轮唱的方法。
(3)提高轮唱的难度,提议结尾部分同时结束。
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唱才能使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最后一起结束演唱。
按照幼儿讨论结果试唱歌曲《找朋友》。使幼儿在尝试中发现,可以采用最后一句重复的方法使两个声部的演唱同时结束。
6.互动
幼儿邀请其他教师或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轮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延伸:
1.练习轮说古诗,逐步增加轮说的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轮唱歌曲的时候增加声势动作,提高卡农练习的难度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围绕理解卡农练习(轮唱)的含义,也就是轮流的含义展开的。我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安排了两个预备活动,一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动作练习来理解轮流含义。另一个是排图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也轮流出现的。
在活动中先利用观察蝴蝶结的排序,把体验和观察活动深入进行。在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的过程中,还安排了两个倾听的环节:听卡农曲中经典的曲目《D大调卡农》、听轮唱歌曲《保卫黄河》。这两个曲目对于孩子倾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处于注重音乐教育活动开端性的考量,觉得孩子在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听比较经典的曲目,以求给孩子一个比较完美的印象体验经典作品所带来独特美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的感知已经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就进行了轮说和轮唱两个环节。
当教师提出提高轮唱歌曲难度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怎么样做才能使轮唱的歌曲在结束的时候,一起结束演唱?”一个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同意。教师回应说:“如果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齐唱了,不过既然他这样提议,那么我们试一试吧。”大家一起齐唱了一次歌曲《好朋友》。这时教师再次提出刚才的建议:“我还是觉得轮唱歌曲特别好听。轮唱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一起结束演唱呢?如果先演唱的一组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者两次,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起结束呢?”于是,小朋友很高兴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了演唱,结果很有效,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一起结束了演唱。
这个小插曲出现的时候教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体现出教师对随机教育的注重。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孩子的提议,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曲直接再次体验到齐唱和轮唱的不同,为更好的进行卡农练习做了又一次铺垫。如果教师急功近利的把方法告诉大家,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建议,就失去了这次宝贵的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打击了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园内试教的时候,活动中的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和排图活动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出现的,园领导指出活动略显拖沓。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活动,虽然对于理解轮流的含义十分有效,但蕴涵的音乐元素不外显,所以把这两个活动变为晨间准备活动,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活动。
在铁东区指导的试教中,区领导为我们提出了活动环节上安排的缺欠,指出我们出现了轮流、循环这两个概念上的不清晰。我们及时改变指导语,使活动的中指导用语明确、准确,易于幼儿理解。同时也把原来观察蝴蝶结圆形的方式,变为直线的方式,使活动形式里体现轮流的含义更为贴切。
在市级试教的过程中,市领导及时的发现了我们活动设计中,忽略了发声练习部分。我们及时的进行了修改,结合活动特点选择了《山谷回音真好听》来作为发声练习曲目,又灵活的把回声部分轮流演唱,为轮唱做了准备也打下了伏笔。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
这次活动活动先后进行了一次说课、三次试教,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有提高,也确实使我们体验到深入研究、动态研究的优势。各级教研领导精准的点拨,使我们及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同时,作为执教者我们也把持自己的观点,在调整中坚持特色,坚持原有的基点。经过多次的磨合和改进,才呈现出最后的活动展示。
这次音乐活动有别于传统的音乐活动,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是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奥尔夫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AB两段不同的音乐,感应AB曲式。
2、尝试乐器演奏,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道具准备:彩色沙巾若干、手摇铃人手一个、配套音乐和挂图。
2、情感经验准备:有观察云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讲诉白云在天上一会一个样,一会儿变成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和白云乘着风在天上飘动的故事,让幼儿感知音乐。
二、音乐律动。
1、个别体验:
A、教师带着幼儿坐下或跳跃,空手抓白云的动作。
B、跟着音乐,前后、左右摇摆。
2、两人一组牵手。
在听到A段音乐是请幼儿到处逍遥的走动,当听到B段音乐的时候就请幼儿面对面或背靠背坐着,左右摇晃
三、造型游戏,感知音乐。
配合音乐,教师做大象云的造型,在A段音乐时伸出长长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处走;B段音乐时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摇摆。
四、利用乐器感知音乐。
1、教师介绍乐器,并激发多种演奏方式的创编。
2、A段敲奏手摇铃,B段摇奏手摇铃,原地摇晃。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发现幼儿对A段歌曲学习比较困难,而且不乐意跟着表现歌曲,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会跟着拍子做上下、左右摇摆的动作;B段的爵士乐比较活泼,加上让幼儿共同配合表演荡秋千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气氛非常活跃,看到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演,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节活动总体来说很适合我们的孩子。
在用纱巾变动物造型的时候,孩子们一拿到纱巾时都很高兴,拿着纱巾摆来摆去的,当老师提出要求——用纱巾变动物(大象)造型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用纱巾做出大象长长的鼻子,并随着拍子摇摆,只有1个孩子没有参与表演,变小鱼的时候幼儿就觉得有些困难,有的幼儿会把纱巾放在身体后面当鱼尾巴左右摇摆,有的幼儿则不会(如:苗嘉豪、李佳俊,这两个孩子本身在动作协调性方面就很差,而且模仿能力也较差,所以站在原地不动)。虽然这是课前准备时让幼儿练习过,但由于幼儿协调能力等的限制,对幼儿来说还是有点困难。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组织活动时间较长,个别幼儿已经不耐烦,坐不住了,所以在积极引导这一块做得不够好。
奥尔夫音乐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AB曲式和高低问答句。
2.初步学习顽固伴奏* * * *
3.体验营地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集体搭帐篷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一张、桌布、CD、呼啦圈
三、活动过程:
1、以《小松鼠进行曲》进场。
2、节奏问好。
3、故事导入:
宝宝跟着爸爸妈妈到郊外野营,第一次野营,宝宝觉得好新鲜… … (音乐)
4、律动游戏——营地活动
1)宝宝的小手(小脚)会唱歌:(* * * *)我们去野营,一起搭帐篷… …
2)音乐律动——搭帐篷
A段:边念语词,边做钉钉子状。
B段:用肢体感应高低问答句。(噜噜噜噜放低低,啦啦啦啦举高高)
3)听音乐进行搭帐篷游戏
教师先配班教师给幼儿做示范
A段:用脚踏出顽固伴奏(可以根据情况走动)
B段:1 3 2 1放低低,6 6 5 3举高高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4)最后请全体幼儿一起围着桌布进行搭帐篷游戏。(游戏中注意幼儿安全)
5、结束游戏《小松鼠进行曲》
宝宝们可真是能干,搭了这么漂亮的帐篷,星星来的小天使知道宝宝很辛苦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喝的白开水,我们踏着整齐的队伍一起去喝水了。
奥尔夫音乐教案4
课程名称:奥尔夫音乐课程
(东方爱婴音乐课程第三阶段,选材的原名是奥尔夫音乐)
适合年龄:2岁以上
课程简介:奥尔夫音乐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通过音符、音阶、各种音乐知识的系统趣味学习,可以让宝宝认识基本的音乐符号,为宝宝步入实际演奏作铺垫;通过对古典世界名曲的图谱欣赏,加强宝宝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让宝宝通过舞蹈、打击乐器来感受四大族(蒙族、藏族、鲜族、维吾尔族)以及各地方的音乐和风情;通过演绎世界各国有名的儿童剧,让宝宝感受舞台剧的魅力;通过音乐厅礼仪学习,让宝宝学会如果去音乐厅欣赏音乐会,听着音乐的故事成长。未经马老师改编的原型教案:
一、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材料准备:1、较大的毛绒金鱼、鱼网、钓鱼玩具
乐器准备:2、铝板琴、砂锤
操作过程:1、引出金鱼,讲解金鱼的外貌和生活特性
2、出示毛绒金鱼,串讲歌词
3、闭眼听一段曲目
4、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
5、出示铝板琴,和着歌曲刮奏
6、出示沙锤,和着歌曲匀速振动
7、律动表演:两手手腕交替摆动,做小鱼前后左右游泳的动作,宝宝跟学
8、游戏表演:沿蒙氏线和着歌曲做游泳的动作,蒙氏线外侧为大海,唱到“游到大海边”时,跳到外侧,摆动两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动作
9、游戏表演:教师各拿鱼网(纱巾)两端四处捉小鱼(宝宝)
10、出示金鱼图,宝宝给空白的金鱼图涂色
11、拍手:宝宝再见
改编后的祥案:
课例:曲目及操作:
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材料准备:1、较大的毛绒金鱼、小鱼模型,鱼网、钓鱼玩具
乐器准备:2、铝板琴、沙锤
操作过程: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
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
平,“手起”节奏问好:宝宝好—
节奏问好环节:主课教师引导宝宝及家长坐在教师对面的蒙氏线上,进行节奏问
好练习。
A、教师边说边拍手︱XXX—︱
宝宝好
B、配课教师带领宝宝回答︱XXX—︱
老师好宝宝好(不出声音)老师好(不出声音)C主课教师不出声音说“宝宝好”同时拍手︱XXX—︱D、辅课教师带领宝宝用同样的方法回答︱XXX—︱
E、主课教师向家长讲解节奏问好的目的:“节奏问好主要通过简单的问答呼应教宝宝练习四拍子节奏。回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带宝宝练习。”
2、律动:丰收之歌。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习: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
3、引出金鱼,讲解金鱼的外貌和生活特性: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这位小客人呀,它的`家在水里,它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身的金衣裳闪闪发亮,它还有一条漂亮的大尾巴,在水中摆来摆去,优美极了,宝宝猜到了吗?这位小客人是谁呢?
4、出示毛绒金鱼,串讲歌词:这条小金鱼是一只很有志气的小金鱼,它不满足在小小的池塘里游泳,它对它的妈妈说:我在这里觉得不适宜,(插入,小朋友,什么是不适宜呢,不适宜就是不舒服,不自在的意思),我要到大海里游泳。妈妈对小金鱼说,孩子,到大海游泳要走很远的路,经过高山和小河,你能坚持下来吗?小金鱼说,我能。它勇敢的向大海游去,一天又一天,终于来到了大海边,小金鱼在大海里游泳可真开心呀。
小金鱼的故事好听吗,勇敢的小金鱼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呢?老师把小金鱼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继续)
7、乐器演奏:
1)出示铝板琴,和着歌曲刮奏,两拍一次:我们会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
们的乐器来给这首歌伴
奏了。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件乐器叫铝板琴,它有7个音块,可以敲奏,也可以刮奏,(示范)今天我们用刮奏的方法给小金鱼伴奏。
2)示范: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
3)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有秩序的上前取乐器
4)提示宝宝随意练习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
5)和着音乐用乐器伴奏,提示宝宝大声唱出歌词
6)请宝宝有秩序的把乐器摆回老师面前,老师收回乐器
8、出示沙锤,和着歌曲匀速振动,步骤同上。注意提示宝宝演奏前把沙锤放在自己面前时,两个沙锤的距离应与肩同宽,方便拿取。
9、请宝宝坐在老师的位置,面对着家长进行沙锤乐器的表演,老师在对面做提示动作。
表演结束提示家长给予鼓励和宝宝鞠躬答谢,并坐回自己的位置
10.律动表演:老师出示玩具小金鱼或鱼缸里活动的小金鱼,请宝宝观察,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
小金鱼游泳时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两手模仿金鱼尾巴的动作交替摆动,做小鱼前后左右游泳的动作,一忽儿上,一忽儿下,左右前后,两侧等变化
11、律动表演:请宝宝站起,沿蒙氏线和着歌曲做游泳的动作,在间奏时老师讲解:蒙氏线外侧
大海,宝宝唱到“游到大海边”时,跳到线外侧,摆动两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动作
12、游戏表演:请宝宝当小金鱼,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哪个小金鱼游得最快,不被老师捉到。教师各拿鱼网(纱巾)两端四处捉小鱼(宝宝),被捉住的宝宝要跟着歌曲唱一句歌词。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较低)
13、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老师总结:小金鱼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
伴奏,还做了小金鱼的表演。小金鱼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小金鱼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金鱼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金鱼图,提示图上小金鱼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金鱼图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4、手起,宝宝再见
A、主课教师拍手与宝宝再见︱XXXX︱
宝宝再见
B、辅课教师带领宝宝与主课教师再见︱XXXX︱
老师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习。)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习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习。)
(3)随A段音乐集体练习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习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奥尔夫音乐教案6
【活动目的】
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感应曲式,并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
【活动重难点】
重点:特定音效的听辩与摸索。
难点:角色扮演活动。
【解决方法】
重点:通过各个环节的摸索及律动,在游戏中让幼儿听辩特定音效。
难点:首先让幼儿理解各个钟的声音,在让幼儿扮演。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幼儿成半圆形坐在老师周围。
乐器:将所用乐器放在托盘内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筹备】
道具:CD机、各种钟的图片、伸缩布偶。
乐器:第一课时不需要任何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时钟有很多种,有一种时钟里面住着一只小鸟每次叫小朋友起床时,就会打开小门探出头来叫
“咕咕、咕咕”,另一种时钟有装置闹铃……还有一种老爷钟……
二、感应曲式
A段:老爷钟及咕咕钟、闹钟。
B段:感应两个乐句。
Coda:感应4拍。
三、听辩“咕咕”声
1、老师操作伸缩布偶,配合音乐于“咕咕”声时伸出布偶和学生打招呼。
2、音乐律动
A段:伸|缩——双手、头或肢体各部位。
B段:双手左右伸懒腰|展翅左右飞。
Coda:拍手四次。
3、两人一组面对面活动同2,coda两人互拍。
四、听辩“闹钟”声
1、音乐律动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上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拍手四次。
2、两人一组面对面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互转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互拍手四次。
奥尔夫音乐教案7
活动名称:奥尔夫音乐
活动内容:潜山县九星幼儿园小班教案《奥尔夫音乐》(teddy的发现)
活动目标:
1、听辨一种声音的音源;
2、增强幼儿听辨音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碟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带领幼儿一起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都玩过哪些游戏?带领幼儿一起回忆,让幼儿对自己所玩的游戏能够有更深层的认识;
(2)、我们所玩的游戏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如:捉迷藏、抢椅子……
同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到的这些游戏的玩法也告诉我们,对于能够大胆说出来的小朋友,教师应表示认可,给予鼓励。
2、对我们刚才回忆到了我们以前所玩的游戏中,捉迷藏,通常我们所玩的过程中,都是一个人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去找,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把一个小朋友的眼睛蒙起来,让他去抓他身边的伙伴。
3、规则:
(1)、教师播放出音乐《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
(2)、教师出示铃鼓,将一名幼儿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幼儿都围在他的周围,教师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铃鼓,让蒙眼的幼儿听随声音的方向去抓身边的小朋友,鼓励每位幼儿都参与游戏中去,反复练习,互换游戏角色,感觉其中的乐趣。
奥尔夫音乐教案8
《开车歌》
设计意图:
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作品《开汽车》,儿歌语言精练,是一篇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规则意识渗透的好作品,幼儿对此十分熟悉,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合小班孩子学习。同时,音乐游戏:开汽车。贴近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能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呼啦圈;汽车图片;红绿灯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汽车喇叭声音“是什么声音?”
引出“有哪些小朋友是乘汽车来幼儿园的?”
“是这种车呢?还是这种啊?”(出示汽车图片)
“通常是谁在开车呢?”
“他是怎么开车的?”
“什么时候车子会停下来呢?”
车子遇到红绿交通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
幼儿跟随教师的鼓声假装开车行进的动作,车速与鼓声的节奏要保持一致。
三、欣赏《开车歌》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开汽车》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你们听到什么?
2、小朋友再仔细听听,音乐中那个地方像是车子遇见红灯了。
3、请小朋友坐下来,随着歌曲用双手做开车和等待的动作。
1、集体学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儿歌,加上动作。
四、开车游戏
观看图片,讲解规则
(1)当看到摩托车图片时,请幼儿2人一组,1人当司机,1人当乘客。
(2)当看到汽车图片时,请幼儿4人一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
到老师所指定的路上开车。
(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换角色,轮流扮演司机与乘客。)
五、师小结:
小朋友上街的时候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要要看红绿灯,我们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1.活动前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交通规则。
2.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
3.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贝贝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5-︱54 32︱1-‖
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
(小朋友)唱:12 34︱5-︱54 32︱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
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平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爱婴提示:
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粉刷匠》是一首波兰儿童歌曲,她以活泼、风趣的曲调和轻松、幽默的歌词相结合,描绘了小小粉刷匠愉快劳动的情景。韵律清晰明快,歌词浅显易懂,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和心里特征。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我这样组织了教学:首先利用粉刷匠的图片来吸引幼儿,以此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的欲望然后,在“小小粉刷匠”的游戏中,引导幼儿学做房子或粉刷匠,在教师一遍遍的范唱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首歌曲。最后让孩子随着音乐一起挥动手中的小刷子,给房子进行粉刷。从一个小房子到一个大房子,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通过这次活动,我得到以下启示:
1、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在活动中,为了让孩子学会这首歌,我多次让孩子唱,激发不同的情感去唱,来体验这首歌中的滑稽,轻快的情景。但是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带着孩子们唱,我的声音一直非常的大,其实孩子们都已经学会了,我可以声音轻一点,让孩子声音大一点,主动权交给他们。
2、评价单一
一个活动的好坏,还缺不了多元化的评价。而在活动中,我也针对孩子的回答进行了评价,但大多是集体评价,也比较单一。在活动中多一点个别评价,比如在孩子刷墙壁时,对他们进行不一样的评价,如:你的房子刷的真漂亮,啊,你里面都刷了……相信这样的评价,幼儿的兴趣会更高、
3、教学动作再夸张一点
好的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的教态、教态也包括语言和肢体。而粉刷匠,需要用动作来表现粉刷匠的滑稽幽默的风格。课堂上我还是放不开,如果我放的更开得话,可能活动的效果还会更好。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应× × × O 的节奏,感受四分音符休止符,
2、皮质乐器音效探索与听辩;
3、感受利用肢体表现休止符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各五个,铃鼓人手一个,软垫人手一份,配套图片、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宝宝很乖的睡着了,小精灵想试试宝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他演奏起了动动鼓……
二、音色听辩,暖身
1、完整欣赏儿谣一遍后提问
有哪些乐器?
2、介绍大鼓、小鼓、铃鼓及感知三种乐器的音色,并且为每种乐器制定一个动作。
3、第二遍欣赏儿谣,拍膝念语词一遍,“敲三下”时根据音色做指定动作。
4、音色听辩游戏
幼儿做睡着状,老师边问“小××小××睡着了没?”边用不同的鼓敲节奏。学生敲不同音色的鼓用指
定动作做回应“小××小××没睡着!”
三、感应× × × O 的节奏
1、肢体律动,感应节奏
(1)来了哪些动物呢?谁会学他们的叫声和动作?
(2) 配合语词,作出动物的动作,并将语词替换成动物的叫声,空拍处做不发声,躲起来状。
2、道具操作,感应节奏
(1)配合语词念儿谣,于“敲三下”时用正确的演奏方式,按节奏敲奏软垫,空拍时捂住软垫,做不出
声状。
大鼓:软垫直立,手臂敲奏
小鼓:软垫平放,双手轮奏
铃鼓:一手拿软垫一手拍奏
3、乐器演奏,感应节奏
分三种角色按语词节奏演奏三种鼓,空拍处抱住乐器。
四、皮质乐器音色探索
1、音色模拟与创编
人手一只铃鼓,师幼共同讨论如何模拟演奏出三种动物的叫声,幼儿创编出后教师进行总结。
2、根据上一环节中创编的音色为儿谣伴奏
老鼠:点点点——吱吱吱
花猫:抓抓抓——喵喵喵
小狗:搥搥搥——旺旺旺
奥尔夫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受ABACA的回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认主题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
3.尝试多种乐器合奏,感知多种乐器的音效。
活动准备:
农夫、小鸟、小鱼流水、雷电图片;响棒、手摇铃、沙锤、铃鼓、三角铁;配套音乐CD和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来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回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乐
师:春天的到来大家都很开心,连森林里都想起来春天的声音……(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
师:刚才有哪些小动物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了?
2.随故事情景感受音乐曲式
(1)肢体动作创编
师:小动物们看到春天来了都做了点什么漂亮的动作?你们来做一下试试……
(2)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讲故事,伴随肢体动作。
3.角色扮演——辨别主题、感受情境
(1)教师和幼儿合作扮演
农夫:学农夫耕田和播种
小鸟:学小鸟捉虫、戏水、梳理羽毛、飞翔、玩耍
小鱼流水:学流水中的小鱼戏水
打雷闪电:用手抱住头或两人相拥
(2)幼儿自主扮演
三、乐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乐器音响效果
师:今天哪些乐器宝宝来了?
(教师分别演奏各种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了解乐器音响之间的区别)
师:你们来听一听,今天来的乐器宝宝像什么声音?
(教师一一演奏乐器,请幼儿猜想乐器和动物形象的配对)
2.教师示范乐器操作
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变化操作各种乐器。注重乐器的正确操作姿势。
3.幼儿分组操作
四、导出活动
——律动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蚊子是害虫。
2、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打蚊子。
3、剖析节奏ta ti-ti,并用乐器拍奏全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 录音机、铃鼓、 蚊子图片 、其他昆虫图片、手摇铃若干个、捕蚊拍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1、故事引导: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很大的音乐会,为了防止扰乱,所以青蛙兄弟负责守卫。就在大家都沉醉在美好的音乐中的时候,突然飞来了一群捣鬼的家伙,他们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小蚊子是害虫还是益虫“害虫”“为什么”“它叮人、会传染疾病”
3、你认识哪些益虫呢?“青蛙、蜜蜂。。。。”
二、幼儿肢体表演
师:负责守卫的青蛙兄弟,也为了怕蚊子来捣鬼而伤透了头脑
1、感受特定拍
我们来听一下音乐会上的蚊子是怎么扰乱的,欣赏全曲。
2、分段欣赏感应蚊子飞行“飞”的次数。
3、“如果有蚊子叮你,你会……”“拍死它”
4、“拍死蚊子你高兴吗?”“高兴”大声的笑一下“哈哈”
5、“如果你是小蚊子,请你做一个死翘翘的动作和大家的肢体动作不同”
6、幼儿自学蚊子飞,可以根据儿谣做不同于他人的动作,到“飞”时要拍手,最后做“死翘翘“的动作造型!和大家不同的动作就一起来学学!
三、游戏“打蚊子”
1、除了用手拍蚊子还可以用什么打死蚊子。“电蚊拍、蚊香”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蚊拍,来拍蚊子,可是在这些蚊子中间有一些益虫,小朋友千万要看清楚。不要打死益虫噢。
3、幼儿听到“啪”时候才能打蚊子,其它时候就学小蚊子飞和做死翘翘肢体造型
4、幼儿游戏,教师察看是否有幼儿拍错蚊子。
5、师:蚊子的家族是很大的,我们把中国的蚊子消灭了,蚊子的外国亲戚又来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都消灭光!
四、节奏练习ta ti-ti ,并用乐器演奏
1、幼儿练习徒手拍节奏(根据幼儿的情况是否再次练习)
2、音乐会要开始了,请我们去演奏,我们先练习一下,请小朋友叫醒你的小乐器。
3、一半幼儿拿领鼓,一半幼儿拿木鱼,听音乐练习演奏全曲。
4、交换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5、教师组织幼儿收乐器。
结束语:好了,刚才小朋友们都很棒,都把小蚊子这些捣鬼的家伙打死了。
奥尔夫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利用图像引导幼儿,找出语词、声音与图画的对应之处。
2、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根据歌词模仿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3、能拍念出固定的语词节奏,并以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能找出语词、声音与图画的对应之处,会运用肢体动作模仿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2、会拍念出固定的语词节奏,并以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
活动准备:
语词节奏图谱,铃鼓。
活动过程:
1、出示音乐图画书,让幼儿观察。
1)这是谁?它要跑到哪里去?(引导幼儿说出:灯台)
2)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小老鼠的歌,我们来听听,小老鼠究竟发生了蟹什么事?
2、播放歌曲,让幼儿聆听。
1)你听到了什么?
2)小老鼠滚下来发出什么声音?
3)我们来数数小老鼠犯了几个跟斗。
3、学唱歌曲。(点音乐图画书学唱、轮唱等)
4、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小老鼠
小老鼠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动作?头油吃呢?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呢?
5、尝试拍出语词节奏,并用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
1)小老鼠跑呀跑,跑到哪里?(上灯台)
2)小老鼠头油吃后发生什么事?(下不来)
3)小老鼠叫妈妈,妈妈来了吗?(妈妈不来)
4)最后小老鼠怎么样了?(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
5)引导幼儿用点、捶、摇的动作拍出语词节奏(出示图谱)
6)学习用乐器铃鼓来演奏。(先全体一起演奏,后分角色演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14
设计意图
唐老鸭和米老鼠是中班孩子较为熟悉和喜欢的动画人物,从这两个人物导入出发,采用音乐《开火车》这个具有鲜明特点的音乐来作为活动主体音乐,该乐曲为三四拍子,风格鲜明,旋律轻快活泼,带有童趣的色彩,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音乐活动主要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及舞步。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四分之三拍子音乐,并认知三拍子音乐的特点及舞步;
2、感受音乐中的颤音;
3、锻炼幼儿肢体协调性。
活动准备
坐垫、纸、笔(均为各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律动
1、手指跳动;
2、围圆圈走动;
3、两两拉手。
二、有节奏地问好
介绍自己的名字向大家问好。
三、活动主体
1、看图问答
问:“唐老鸭和米老鼠要坐小火车去迪斯尼乐园玩,小火车前进会发出什么声音?”
学习小火车,模仿动作。
2、两两相对坐好,随音乐做动作。
3、游戏
老师做火车头,鸣笛处邀请一对不同颜色的宝宝接火车。
4、任务交接
每到一处鸣笛,任务交接,前一个火车头向下一个火车头敬礼交接。
5、画火车轮
活动延伸:
乐器操作、合奏:三角铁、碰钟。
奥尔夫音乐教案15
设计意图:
我通过参加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从中学到到了很多前言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奥尔夫先生曾说过:“我们进行奥尔夫教学注重的蚌埠市结果,而是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针对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们大家动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音节变化。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握手舞》《库企企》
活动过程:
一、问好环节,音乐热身律动
1、《握手舞》
2、师:宝宝、宝宝、早上好。宝宝好。
幼儿:老师、老师、早上好。老师好。
3、小音符游戏。
二、感知音乐《库企企》
在一座大城堡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要想得到这些财宝必须说出一句咒语才能打开城门,而这句咒语就藏在音乐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1、初步欣赏音乐。
师: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咒语。
2、引导幼儿逐渐展开活动。
3、创编声势动作.
在这首音乐里,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三、创编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带幼儿一起动起来。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与幼儿一起动起来。表扬每位幼儿的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奥尔夫音乐教案集合6篇02-13
奥尔夫音乐教案集锦八篇02-21
奥尔夫音乐教案集合7篇02-21
奥尔夫音乐教案模板汇编10篇01-26
奥尔夫音乐教学工作计划02-17
奥中班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12-23
小学传统音乐教案02-16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2-16
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