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教案

2022-02-22 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2、理解句意,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设疑猜谜:

  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 (打一物) (鞋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关古代鞋子的故事:《郑人买履》。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五、疏通文义

  理解句意

  讲故事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六、分析课文

  A 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 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 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看待郑人?

  C 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告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七、兴趣作业:

  1、课文翻译一遍;背诵寓言。

  2、如果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七年级《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案02-16

《繁星》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2-06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2-06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02-16

《冰心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02-16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优秀教案02-16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繁星》说课稿12-17

郑人买履寓言01-20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说课稿12-17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讨论稿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2-06

三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