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022-02-17 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

  2.让孩子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

  2.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噼里啪啦城的国家,那里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地方。所有的居民总在大吵大嚷——

  1.听一段噪音,噼里啪啦城的声音。

  2.看图片,噼里啪啦城的生活方式。

  二、悄悄话游戏,感受噪音带来的危害。

  1.在噼里啪啦城做客玩游戏,六个小队分别在一段刺耳的音乐声中比赛传同一句话“我是可爱的小朋友,你喜欢我吗?”

  规则:只能传给你后面的小朋友,不能让其他小朋友听见。

  最先传完的又完全正确的获胜。

  2.离开噼里啪啦城,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做游戏,传“祝贺你离开噼里啪啦城”。

  3.学生结合两次游戏,围绕噪音谈感受。

  三、揭示“噪音”。

  1.老师总结:刚才影响到我们的声音就叫——噪音。

  (1)从“噪”字入手:很多张嘴巴说话,就是“噪”。

  (2)音量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

  (3)不受欢迎、让人烦躁的声音。

  2.看图总体感知噪音的危害。

  出示:损害听力、影响睡眠、破坏心理健康……

  四、感受轻言细语的美好

  1.过渡:噼里啪啦城的喧闹王子过生日,想听世界上最想的声音,国王下令“等王子生日那天,全城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叫声。”

  可是,人们都很想听那最响的声音,所以约定只张嘴巴不出声,他们居然听到了——

  2.听一段悦耳的鸟叫声:从此,噼里啪啦城不再吵闹了,居民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他们有世界上最安静的孩子、最宁静的早晨、最温柔的警察……

  3.看一组美好的图片,感受安安静静的美好。

  五、我们怎么做

  1.小组交流,探讨:既然噪音这么可怕,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总结演示:“嘘,小声说话!”

  (1)训练小声传话。

  (2)训练小声放椅子。

  3.升华虽然要小声说话,但是发言要大声。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引导学生了解天山牧场的景色,并在积累运用中掌握品词品句的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获得美的享受,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天山牧场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天山的人的景。

  课前准备:

  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牧场风光图片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土壤肥沃、牧草茂密、野花芳香、空气新鲜的天山,有片迷人的牧场,想去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中《天山牧场》。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交流课文中圈画的生字词,提醒同学们注意事项。(音、形、义)

  2.找出在预习中较难的段落或句子练习读通顺。

  3.扩大视距,默读全文,首先思考如何运用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哪些地方写天山?哪些写牧场?(板书:远看天山走进牧场)

  三、重点探究。仔细品读

  1.分自然段指名读。(找7名同学读课文,其他思考问题:每一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2.概括段意:

  (1、2自然段)牧场概况;(3自然段)牧群肥壮;(4自然段)牧女的幸福;(5自然段)黄昏美景;(6、7自然段)牧民的生活。

  3.分两大板块

  前4个自然段——牧场景色;后3个自然段——牧民生活。

  4.学习第一部分:牧场景色

  (1)读1、2自然段,说一说介绍了牧场的什么?(位置、原始森林、野花、酥油草、溪水、蒙古包)

  (2)你喜欢哪句话,哪个词语。读一读,说一说,重点体会:点缀、镶、齐等词。

  (3)自学3、4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想,动笔记一记,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牧场与别处不同的地方?

  汇报:牧群特点:多肥壮。草原:美丽有生机。

  (4)透过四段你感受到哈萨克牧女们生活是怎样的?这一段应该怎么去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哈萨克牧女,会是什么感觉?

  (5)尝试背诵三、四自然段。

  5.学习第二部分:牧场生活

  (1)回忆第二部分讲的是什么?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黄昏美景

  板书:牧民生活热情好客

  欢乐夜晚

  (2)指名读5、6、7自然段,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

  A、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

  B、理解“金碧辉煌”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之妙。

  (四)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通过以上的学习,虽然我们人没到牧场,但心已到那了,同学们假如我们现在就到了天山牧场,看着这迷人的景色,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话?只是想到牧场的美景吗?我们祖国这么大,有《桂林山水》《金华的双龙洞》等等,像天山牧场这样的美景。看到牧场风光,就会想到祖国各地风光,用一句话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呢?

  看来,我们不仅爱上了天山牧场,更爱上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相信课后这个作业同学们一定非常有兴趣完成,收集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板书设计:原始森林野花

  景色(秀美)

  7——2天山牧场酥油草溪水蒙古包

  黄昏美景

  生活(幸福)热情好客

  欢乐夜晚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海寻声,激趣导入

  1、 CAI播放大海声音:听,这是谁在说话呢?

  2、学生猜测:大海

  3、 CAI再播放大海与孩子嬉戏的声音:再仔细听,你又发现了什么?

  4、学生猜想:孩子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全班进行交流。

  5、师引:听!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小孩与大海玩得很快乐,你们想去看看那快乐的场面吗?那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6、板书:小孩与大海

  二、海边采风,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小孩与大海玩耍的场面。

  3、全班进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画面?

  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远航

  三、海滩掠影,品味感悟

  1、师引:小摄影师们,让我们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画面吧!

  2、师配乐范读,CAI出示句子:

  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反馈。

  4、 CAI出示海边孩子们踏浪的兴奋场面

  5、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

  6、继续抓拍精彩处,读一读后面这几句话。

  7、师导:浪花真顽皮,逗得孩子们又笑又叫,孩子们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走,让我们再去欣赏一下我们拍摄的照片吧!

  8、齐读第1自然段

  9、学生交流对大海的.印象

  10、师总结:大海不仅给小孩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这些小摄影师们带来了许多乐趣,相信下节课,我们会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

  2、教师范写难写的生字。

  3、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七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2、画出相关的句子。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读第二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们还会堆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读第三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捡贝壳)

  (2)拓展:他们捡到什么样的贝壳?用贝壳做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读第四、五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看船出海。)

  (2)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大海给孩子带来哪些乐趣?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四、拓展学习。

  收集描写大海的句子,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抄写句子。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回答规定问题以理解句子。

  4.了解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他高超的医术和谦虚的品德。

  【教学建议】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看过电视《封神榜》吗?……”(周朝时,国王把大片土地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大臣将领。这些土地就由这些大臣将领管,就像一个个的小国家,还经常开战呢。虢国,就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小国。

  2.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3.激趣:“起死回生”什么意思?谁起死回生?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思考以上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板书读错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并提出问题。(分类对待;穿插有关知识:课文中的“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候有名的医学家。因为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就像传说中的神医扁鹊,所以后人就尊称他为“扁鹊”。但这是尊称,所以,课文中他自称“秦越人”。)

  三、结合句子,再读课文。

  1.学生划出国王称赞扁鹊的那句话,教师板书:“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2.提出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要求。

  什么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读文章时,我们会遇到不明白的词句。这时,可以查阅字典、词典,也可以作上记号后与同学、老师讨论。不过,最实在的办法是:联系上下文。就是:先提出你的问题,然后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能回答问题的词句,要是找到了,就联系起来想一想。因为今天刚学,老师已经替你们提出了问题。

  3.提示思考:“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国王为什么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学生划出表示太子“死”和“生”的语句,再说说:说问题,说句子,说理解。

  四、结合句子,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围绕刚才的句子提出问题。

  2.提示思考:“从哪里看出扁鹊医术高明?”

  3.交流。

  (1)从基本内容看,扁鹊医术高明表现在:从街头巷议中觉察太子死得蹊跷;与侍卫官简单问答后,心中便有了底;妙手回春,使太子死而复生。

  (2)指导朗读扁鹊与侍卫官的对话(第2-8节)。

  ①自读,找一找:写了几个人的对话?分别说了什么?

  ②想一想:从对话中,扁鹊了解到哪些情况?扁鹊的语气有什么变化?

  ③指导朗读,读出语气。(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注意语气变化。)

  ④最后分角色朗读,体会:为什么不交代说话人?(省略叙述语也能知道这话是谁说的;语言更为简洁,更能体现扁鹊当时的急切心情)。

  (3)指导朗读诊治部分(第10、11节)。

  ①自读,划出说明扁鹊医术高明的词句。

  ②指导朗读。(“不多一会儿”、“没多久”写医术高;“按”、“贴”、“听”、“凝神”、“这才”等讲病情复杂。理解“凝神”,完成《词句活动室1》。)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你从扁鹊的这句话中看出什么?(谦虚、实事求是)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提示:阅读课外读物上的《开店的小伙子》和《讳疾忌医》。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09-10

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要点09-03

语文第六单元集体课件05-07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02-11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08-17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题11-13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试题11-12

小学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模拟试题11-12

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与诗同行05-1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02-15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教时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