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文教学教案

2022-02-17 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课文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语文课文教学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认识7个字,学写6个字。并能积累语言,选择喜欢的词说话。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使学生了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祖国真大。

  教学难点:

  借助本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诵读法

  学法:比较法 欣赏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扣题探读,找准入口

  1、出示中国各地美景图。

  2、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2课《我们的祖国真大》。板书课题,重点讲解“真”,表达骄傲的心情。齐读。

  二、初读感知,提炼主旨

  1.自读诗歌。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

  2.小组一人一句合作读。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选一小组汇报读。

  3.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用生字卡片反复读,要用字组词,选词说话。重点教学:鲜、飘、候滑雪、游泳

  三、研读理解,深情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读。

  2.学生自由读。读后讨论:你认为祖国有多大?你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加深理解。

  我们习惯把祖国分成南方和北方,同学们也分成两部分,坐在南边的读“南方”这一部分,坐在北边的读“北方”这一部分,我们比比哪组读得好。练习读。分南北两个组比赛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黑龙江属于哪方呢?“北方”先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看书中图),领另一组读。 到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呢?说各自好的地方

  4.齐读第三句话,骄傲的心情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国有多大。我和爸爸去南方(海口),坐了三天火车才到。”“我和妈妈去——,坐了好久飞机才到。以此说明中国之大。(多媒体课件)

  四、精读内化,品味赏析

  1.对比:我们的祖国和别的国家比大小。介绍拿来的照片。

  2.带着自豪之情朗读诗歌。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搜集祖国各地的图片进行展示。

  2.小练笔:仿写句子。

  六、达标测评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七、作业

  1.把诗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2.预习快乐读书屋一《家》。

  板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 飘雪花

  南方 开鲜花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一年级语文课文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学习苗苗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感受文中散发的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老师拉开窗帘阳光进来)看他是谁?(阳光)你们喜欢阳光吗?阳光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给别人送过阳光吗?有一个小女孩要给别人送阳光,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送阳光》。质疑题目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生字认识,标出自然段)

  3.指名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过多种形式的读,从读文中让学生感受,苗苗对奶奶的关心。)

  三、细读,感悟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苗苗要给奶奶送阳光的原因,让学生从苗苗身上知道应该如何对待老人。)

  体会:念叨的含义,说明了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一生把“不能”读得较重,还皱着眉头)

  3.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重点指导①苗苗沐浴在阳光的情景。阳光是什么样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你觉得阳光美吗?阳光这么美,你能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吗?指名读、男生、女生读。

  ②当苗苗看到裙子里充满阳光时会怎么想,然后又是怎么做的。

  “一……就……”说明了什么?用“一……就……”说句话。

  比赛朗读:苗苗想的那句话(读出苗苗强烈急迫的心情

  4.指导学生阅读第四自然段

  苗苗把阳光带回家后发生了什么?苗苗包得严严实实的阳光怎么没有了呢??

  “严严实实”是什么意思?(生答)你会象这样说一个词吗?老师给你一点提示:出示“干净”“整齐”指导学生扩词。

  苗苗把阳光丢了,心情怎样啊?(难过,生读)文文一开始多高兴啊,满心欢喜地给奶奶送阳光,可是,阳光不见了,苗苗的希望落空了,苗苗急得要哭了。谁再来读一读。(生读)是啊,奶奶晒不到太阳了,文文哭地多伤心啊!同桌互相读一读,感受文文心情的变化吧!(同桌互读,体会文文的心情

  5.奶奶为什么说没有丢?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设计意图:体会: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奶奶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想苗苗学习,做一个孝顺老人,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6.回归全文:朗读(全体学生)

  四、拓展延伸

  1.通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你以后会给别人送“阳光”吗

  五、总结

  只有我们心中有阳光,才能给别人阳光,希望同学们能做个有爱心的人,把阳光撒满世界,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板书设计:

  送阳光

  奶奶 :病重 想要阳光

  苗苗:送阳光 阳光不见了 已经送进了奶奶的心里

【一年级语文课文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课文《乡愁》教学教案11-13

观潮课文教学教案11-13

背影课文教学教案11-05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02-16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02-16

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12-13

语文课文《乡愁》教学反思11-14

语文课文《离骚》教学设计12-27

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11-07

语文课文《观潮》教学实录10-25

诗歌《未选择的路》教案 北师大附小一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