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案

2022-02-16 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导入新课

  1、书课题后提问: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谁来读一读?

  2、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你从这句话中都读明白了些什么?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会闹僵,为了能使将相和,你现在的任务是劝劝正在气头上的廉颇。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吗?

  二、解析“完璧归赵”

  (一)自读故事,感悟人物特点。

  1、大家先读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了使你的劝说词更具说服力,老师建议你把蔺相如与文中其他人物作作比较,看看在秦赵两国围绕和氏璧发生的这一外交事件中,其他人都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而蔺相如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把有关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通过比较你或许很快就能发现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2、自己就近找有相同体会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通过和这些人物的比较,你发现了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依据是什么?

  (二)集体交流,深化认识。

  1、蔺相如与赵王及文武大臣对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点拨要点:

  (1)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

  a、为什么非常着急?

  b、生体会秦赵双方实力差距。

  c、想象一下赵王能急成什么样,谁能用自己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

  (2)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a、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

  b、加思索便成竹在胸,读一读这句话,想想强调哪些词,才能读出这种胸有成竹的从容。己先练一练。指名读。

  3、教师小结。

  4、蔺相如与秦王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生阐述结论,师追问:课文中哪些描写表现出了这一点,要言之有据呀!

  (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点拨。要点:

  A、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a、理直气壮”什么意思?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b、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c、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B、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这句话中有一处细节充分体现了蔺相如不仅胆大而且心细,发现了吗?

  (3)体会蔺相如洞察人心,秦王的`映衬作用。

  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a、王老师有个疑问,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蔺相如,大家来看这个重点段,一共三百来字,其中近一百五十字用来写秦王,作者这样写秦王,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呀?

  b、认为这样安排不合适的请举手,认为这样安排挺好的请举手。好,真理愈辩愈明,我们开一个小型辩论会,请大家各抒己见。

  c、学生讨论。

  d、这样的描写故事中还有吗?读一读,你有什么感悟?

  5、读完这个故事,了解了蔺相如,你会怎么劝廉颇呢?谁来说说?

  三、解析“渑池会见”

  1、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大夫,不久,他在渑池会上又立新功。那么这一次是不是如廉颇所言:“没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呢?”

  2、见时廉颇并不在现场,你能不能给他讲一讲当时都发生了什么?为了让大家更能入戏,请你从“赵王、赵王侍从、赵国大臣”这三个角色中选择一个,以这个角色的口吻给廉颇讲讲故事中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帮他分析分析蔺相如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了哪些过人之处。

  学生根据发言提纲准备发言,师巡视。集体交流。

  3、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为什么?

  4、自己学过的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四、小结全课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感悟,探究,我们深刻体会到蔺相如两次为赵国立下大功,绝不仅仅只耍些嘴皮子功夫,那张嘴后面是拳拳的爱国忠心,是超过常人的智慧和胆识。聪明的廉颇在冷静下来以后定然会明白这一点,接着还会发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下课。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将相和》12-28

将相和说课稿11-11

将相和说课稿11-04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23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刷子李》01-13

将相和课件下载11-29

《将相和》教学反思01-03

《将相和》原文全文07-24

五年级语文下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0-13

将相和的教学反思11-15

杜甫《蜀相》优质教案 二年级食品和健康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