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2023-01-03 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春天主题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萌发爱护花儿的意识。

  2.知道花儿会在四季里有序地开放,了解花儿与自然界的关系。

  3.知道花儿与其他植物、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生命。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不同品种的花,初步感知四季会开不同的花。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唤起幼儿关于花的已有经验

  ——图片上有你认识的花吗?

  ——它长什么样?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花儿在四季有序地开放

  ——你知道图片中的这四块区域对应的是哪个季节吗?

  ——按四季的顺序点击,看看每个季节都有哪些花?

  三、出示组图了解花与自然的关系和花也有生命

  1.出示图片“花儿的生长-剖面图”,引导幼儿认识花的结构。

  2.出示组图“花儿的生长-特别的朋友”,引导幼儿了解花与自然的关系,知道花也有生命。

  四、组织游戏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季节开放的花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师幼共同游戏。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集体春游的乐趣。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带领幼儿外出春游,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春季的景色,鼓励幼儿大胆描述春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春天的相关知识与体验。

  2、幼儿设计路线图的材料。

  3、公布春游计划,邀请家长志愿者参加活动。

  4、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一起做好春游的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分组制订春游计划,讨论春游中要注意的问题。

  2、各小组交流,教师与幼儿一起评出最佳的春游路线图。

  3、按照幼儿制订的路线图,组织春游。

  4、让幼儿自由观察大自然的变化,看看小草,闻闻花香,找找树芽,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春天的变化。

  5、春游后,指导幼儿尝试用较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描述春天的特征。

  6、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春游采集的野花、小草等装扮活动室,让春天走进班级。

  7、见幼儿用书2-2-3。

  效果评析:孩子们很喜欢春游活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看小草,闻花香,找树芽,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蝴蝶花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与初步的统计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10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个物体,知道9添上1是10。

  活动准备

  1、花园背景图,画有9朵红花、9朵黄花。

  2、小蜜蜂移动卡片10张,红花与黄花移动卡片各一张。

  3、小商店活动区。

  4、幼儿统计表。

  活动过程

  1、出示花园背景图,请幼儿数一数红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2、教师操作花朵卡片,帮助幼儿理解9添上1是10,并认读数字10。

  3、教师利用小蜜蜂到花园采蜜的情节,巩固幼儿对9添上1是10的理解。

  4、请幼儿自由到小商店活动区,数一数哪些物品是9个?哪些物品是10个?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结果。

  5、组织幼儿交流统计的结果,并集体想办法让物品一样多。

  6、见幼儿用书2-6-7。

  效果评析:幼儿掌握情况好,知道9添上1是10。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4

  活动内容:

  放风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合作游戏能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及理解能力。

  3、练习走、跑交替地协调奔跑动作,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放风筝。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来各式风筝若干,悬挂在活动室。

  2、事先选好平坦安全的场地。

  3、《放风筝》的散文配图,《春之声圆舞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春之声圆舞曲》音乐,请幼儿自由欣赏已布置好的风筝,相互交流看到的风筝的外形是怎样的。

  2、教师简单介绍风筝的外形基本特征:左右对称,保持平衡。知道放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3、出示散文配图,教师朗诵散文,请幼儿倾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引起幼儿放风筝的兴趣,请幼儿自由结伴,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

  5、师幼一起到场地上放风筝,教师示范放风筝的方法,请幼儿尝试自己放风筝,提醒幼儿注意奔跑时的安全。

  6、展放风筝的比赛,比一比谁的风筝飞的高。活动结束后,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活动的快乐。

  7、在生活活动中,可请幼儿继续欣赏散文《放风筝》,并可多次开展放风筝的活动。

  8、见幼儿用书2-14,2-15。

  效果评析:幼儿对放风筝兴趣很高,感受真切,表达清晰,欣赏散文《放风筝》效果好。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春姑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能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朗育诗歌,尝试根据诗歌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春季的景色,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带幼儿春游。

  2、配乐诗歌磁带,绘有诗歌景色的图板。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交谈:春天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色。

  2、教师出示春季景色图板,请幼儿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3、运用多种方式请幼儿较清楚地说出看到的景色,教师及时捕捉幼儿语言的优点,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学。

  4、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学说诗歌语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5、欣赏诗歌录音,幼儿可以小声朗诵诗歌,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6、引导幼儿讨论:春天还有什么是有颜色有气味的?帮助幼儿根据诗歌句式进行简单的仿编。

  7、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诵诗歌(可以加上幼儿仿编的部分),鼓励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表演诗歌。

  效果评析:部分幼儿仿编时有一定困难,在教师指导下能完成。活动内容 春雨的色彩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6

  一、主题的产生:

  随着天气渐渐的暖和了,孩子们在户外的时间多起来,很多孩子喜欢趴在花坛边上玩土,我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等回到教室时,我问他们玩土时有没有发现什么?有的小朋友说看见土里有绿色的小芽,我问他们知不知道绿色的小芽是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可能是小草吧?有的小朋友说是种子发芽了吧?我对他们的说法没做任何评价。接着我又问他们还发现了什么?有的说土没有以前那么硬了。我接着问为什么?很多幼儿摇头表示不知道。于是我根据季节的特点设计“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

  二、网络的编制:

  我根据主题活动预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单实线为预设的活动,双实线为完成的活动,若有幼儿自己生成的内容将用虚线来表示。

  体育游戏

  春天 春天的照片 找春天 画春天

  (远足) (谈话) (美工) 学儿歌

  三、探究过程:

  一、谈话——找春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2、通过谈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让幼儿父母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公园里看大自然的变化或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问:“小朋友,你们到公园去玩了吗?”幼儿说去过了。

  2、教师问:“那你们说春天来了吗?”幼儿说春天来了。

  3、教师问:“谁能说说春天在哪儿?”张珈浩说:“小草变绿了,小树上长出叶子了。”。,任婉瑜说:“迎春花开了。”赵航说:“天气不冷了。”赵海川说:“我看书上说燕子在春天会飞回来。”赵惠宇说:“在冬天睡觉的动物会醒来。”胡俊宇说:“那叫冬眠。” 教师接着问:“你能说说哪些冬眠的动物在春天醒来了吗?”胡俊宇说:“有青蛙、有熊、有蛇。”李沛然说:“还有乌龟。”刘佳睿说:“我上动物园时看见很多的小动物从它的房子里出来了。”教师接着问:“我们出去玩时,衣服上有什么变化呀?”毕睿宁说:“不用穿棉衣了。”洋洋说:“不用戴帽子,不用戴手套了。

  4、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可真好,春姑娘来了,春风轻轻地吹着,小草会变绿,各种花会陆续的开放,小动物们也出来活动了。那些睡了一个冬天的熊、青蛙、乌龟和蛇也醒来了,我们出去玩时再也不用穿上厚厚的棉衣了。你们喜欢春天吗?”幼儿说:“喜欢。”教师说:“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春天还有哪些变化吧!”

  反思与体会:在谈话中没想到孩子们把春天说的这么具体,并且情绪高涨,可见家长已经带孩子进行了观察或者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这就增加了教师进行此项活动的信心。

  二、远足——春天的照片

  活动目标:通过拍照,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

  活动准备:进行安全教育、照相机。

  活动过程:

  1、向幼儿提出观察的要求小朋友我们要到外面去看看美丽的春天,在走路的时候可以把你喜欢的地方或者喜欢的花儿、树告诉老师,我们把它拍下来好吗?

  2、带领幼儿到外面去拍春天的景象,只要幼儿认为是春天的景象都给拍照。

  3、把照片洗好后布置出春天的像册。

  4、教师和幼儿共同说说美丽的春天。

  反思与体会:

  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视野发现春天,在照片面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讲述着春天的美景。

  三、美术——画春天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点线画出小草,并能选择绿色的笔来画。

  2、学习粘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画好的大树、各种半成品(搓好的柳条、剪好的柳叶、花枝、纸做的迎春花)、笔、胶水。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材料并按材料分成三组(在大树周围画小草、粘贴柳叶、做迎春花)

  2、幼儿按意愿分组进行活动,教师给予分别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延伸活动:

  利用作品装饰春天的环境。

  反思与体会: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使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作品,并在展示中把春天述说的有声有色。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用鲜艳明亮的颜色及各种造型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2、能选择各种材料,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创作的乐趣。

  3、幼儿尝试相互商量,共同作画。

  二、重难点提示

  幼儿学会合作、分工,能进行整体布局。

  三、活动准备

  幼儿有对春天丰富印象和感性认识,参加过一系列的春季活动,感受春天的到来。

  材料:水彩笔、水粉笔、颜料、皱纹纸、卡纸、树枝、蜡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四、活动过程

  1、幼儿与教师讨论踏青的所见所闻。

  教师小结:原来春天这么美,是因为温暖的阳光,蓝蓝的天,嫩绿树叶,美丽的花,还有从冬眠中苏醒的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在春天里能快乐地玩耍。还因为春天有很多鲜艳、明亮的颜色。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把春天留在我们教室里,留在我们画纸上?

  幼儿自由组成三组,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商量可以画春天的什么?怎样分工?用什么颜色,什么材料, 做春天的什么?激励幼儿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合作做出最美的春天。

  2、教师指导幼儿做画。

  1)制作中提示幼儿选择多种材料,用明亮鲜艳的颜色着画。

  2)要求幼儿想好后再取工具材料,注意保持桌面清洁,用具用后放回原处,不乱放。

  3)听信号后,小朋友分组收拾用具。

  3、展示幼儿作品,总结谈话。

  1)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观看每组作品,请每组幼儿介绍画或制作出春天的什么景象?并给自己组的画取名。

  2)教师对幼儿所用的颜色、所画的形态和所选的材料进行评价,帮助幼儿积累绘画的经验。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春天的秘密》是一首意境优美、拟人化的儿童诗歌诗歌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农民播种等春天的鲜明景象,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一个动感、美丽的春天。本活动通过介绍春天自然界及动植物变化,引导幼儿在欣赏诗歌作品中感知春天的意韵;通过仿编诗歌,让幼儿深入理解春天万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魅力。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理解诗歌内容,丰富词汇:嫩绿、秘密。

  2、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能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并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喜欢春天的美丽景色。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或家长带领幼儿去参观春天的变化,并将观察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征。

  2、配乐诗《春天的秘密》磁带,教学图片6幅(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农民播种各一幅),春天的各种植物、动物、风景卡片若干。

  活动建议:

  1、让幼儿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春天动植物及人们的变化,丰富幼儿对春天的知识。

  2、逐幅出示图片,理解诗歌内容。

  启发幼儿说一说:春天来了,小河有什么变化?垂柳穿上了什么样的衣服?还有什么也是嫩绿的?(引导幼儿了解:春天来到时,垂柳刚发芽,小叶子嫩嫩的,颜色黄绿,启发幼儿说出小草小花等刚发的小芽也是嫩绿的)春天那些果树开花了?桃花为什么红着脸?为什么看到小燕子我们会感到春天来到了?小麦苗有什么变化?农民伯伯春天种什么粮食?小河、燕子、垂柳、桃花、麦苗、拖拉机分别会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幼儿了解春天自然界的变化,教师注意提问在幼儿回答问题后,及时用诗歌中的语言小结。

  3、多形式的欣赏、朗诵诗歌,感受、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1)教师有感性的朗诵诗歌(可伴随轻音乐),请幼儿说出诗歌中说了春天的哪些秘密,启发幼儿能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幼儿看图随教师朗诵、配乐诗朗诵、表演朗诵等方式,让幼儿虚席朗诵诗歌。教师可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要小声说话?理解秘密的含义。请幼儿用声音、表情等表现出诗歌的意境美。

  4、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加深对春天的印象。

  教师要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运用各种动物、植物、风景等卡片材料,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大胆仿编,并提示幼儿每一段中重复句子不变。小组合作完成一首完整的新编《春天的秘密》,并进行朗诵。如: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嫩绿的小草使劲钻出地面(或:小蜜蜂在花丛间忙着采花蜜,嗡嗡嗡的叫着)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等。

  附诗歌

  春天的秘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淅沥淅沥的流着,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垂柳换上嫩绿的春装,在微风中轻轻的飘荡,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桃花红着脸,抿着小嘴,

  微笑着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里,叽哩哩的叫着,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绿油油的麦苗,使劲的从泥土里往外钻,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轰隆隆的嚷:

  “春天在这儿!”

  哈哈!春天真的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我看见了春天的秘密,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万物都有了性的变化,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的叶子绿了,桃花儿红了,春天还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这些都吸引了幼儿的目光。结合当前春天的季节,我开展了本节活动《春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能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续编诗歌,学习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拍了许多相关的照片,并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绘制图片供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将诗歌内容的图片一课件的形式一张一张展现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更快的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为续编诗歌的环节做了铺垫。通过教师的充分准备,幼儿对春天的景象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大胆地对自己知道知识进行描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某些名词。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挂图,也可将树芽、柳树、桃花、蝴蝶、青蛙、小朋友的形状做成磁性教具。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们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蝴蝶飞舞等春天的特征,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2)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3)教师采用边念诗歌边表演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学念诗歌,注意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醒”、“吹来”等词的含义。

  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了

  2、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鼓励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来阅读。

  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

  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教师边指导幼儿逐页翻阅图书,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了解图书内容,着重指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

  3、教师和幼儿讨论阅读重点。

  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4、幼儿边看画册边听故事录音。

  5、幼儿边看画册边讲述故事。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花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2、激发幼儿对于事物观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花,布置“小花园”。

  2、棉签、颜料、美工纸、铅画纸、水笔、蜡笔、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 启发谈话

  1、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发现我们周围有些什么变化吗?

  2、春天美不美?那是因为有许多漂亮的花来装扮它。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小朋友也一起收集了许多花,把我们的教室装饰地像小花园一样。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介绍一下,你拿来的是什么花?

  (二) 交流分享

  1、幼儿逐一介绍自己拿来的花的名称、花瓣形状及特殊含义等。

  2、教师总结并补充介绍几种花。

  3、幼儿到“小花园”看一下,再次巩固认识各种花。

  (三) 幼儿操作探索

  1、幼儿自由选择操作的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师巡回观察,加以适当的引导。

  (四) 布置“美丽的小花园”

  活动结束:

  幼儿将作品展示出来,成果交流。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11

  通过春天来了,引导幼儿们从自身及周围环境等的变化中,感受春天的到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活动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教学这个内容决定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教室到户外去认识春天,感受春天,体验春天。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是教学的最好课堂。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2、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3、认识“来”与“燕”两个字。

  活动准备

  带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花、草、树。

  活动过程

  一、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1、带小朋友们到幼儿园广场晒太阳。

  2、鼓励小朋友们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知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与了。

  二、观察幼儿园中的花、草、树木的变化。

  1、带领小朋友们观察幼儿园里的桃花,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知道春天来了,桃花已经开了。

  2、与小朋友们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小草变绿了,柳树长出了绿芽。

  三、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1、你们找到了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带小朋友到户外游戏。

  四、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小朋友回去与父母继续到户外观察、寻找春天。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想让幼儿认识春天,感受春天,体验春天,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于是,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园内的花草树木,一起去寻找春天。

  幼儿园的花草树木是幼儿最熟悉的,也是最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小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他们很认真地观察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于是在开展讨论说话时,我发现他们不仅认识了春天,还感受到了春天,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出对春天的喜爱。有几个小朋友还编儿歌,编得非常好。菲菲小朋友说:“树叶真好,我可以用树叶做小船。”含月小朋友说:“小草真好,蜜蜂可以停在上面休息。” 淑云小朋友说:“花儿真美,我们可以用来做漂亮的.花环”等等。小朋友不仅表达得非常生动,还有丰富想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小孩子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积累了学习的经验,同时也推动了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幼儿在这次活动中欣赏到大自然的美,还探索了大自然的秘密,能大胆地对春天进行描述与体验,了解到春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真正体验到春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到春天郊游的快乐,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春天的美,对春天的热爱。

  如果我重新上这个容,我想让小朋友们带上画笔与纸,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色画一画,那样不仅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还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想象能力。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12

  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孩子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可爱和美丽景色。

  2、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活力和万物展现的勃勃生机。

  3、 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孩子们对校园和春天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让幼儿从观察和诗歌中感受春天美,热爱校园,赞美春天。

  活动准备

  1、诗歌中提到的蝴蝶、蜜蜂、小兔的头饰,绿色地毯一块。

  2、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盘。

  3、春天挂图一副。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

  (1) 带领小朋友参观校园的春色,从而使他们对校园春色产生喜爱之情。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边走边向幼儿介绍校园的植物和动物,让孩子们边想边看:校园的动植物分别像什么?找出它们的特点,并说一说。

  (2)出示挂图,让孩子们再说说春天动植物和冬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基本环节

  1)以互动的形式进入教学,让小朋友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花怎么样(暖和、开了)

  (2)杨柳树枝高兴的怎么样?(笑弯了腰)

  (3)蜜蜂和蝴蝶都忙着干什么去了?(采蜜、授粉)

  (4)可爱的小白兔呢?(高兴的去吃草)

  (5)小朋友们说说春天怎么样?(真好)

  (6)教师带领幼儿读诗歌,在读下节诗歌的时候可以模仿小动物们做一些动作。

  2)幼儿自由朗读诗歌,可以边读边表演。

  3)指名朗读诗歌,要求读出表情,并录音。

  4)带上动物的头饰,然后分角色朗读诗歌,并录音。

  5)播放录音,让幼儿和老师共同欣赏,评比谁读的更好。

  6)齐声朗读,让幼儿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结束环节

  小朋友,本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春天,朗读了诗歌,感受到校园就像公园一样美丽,我们在校园里就像鸟儿在春天里一样快乐,小朋友以后要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保护好我们的乐园哟!

  4、延伸环节

  在游戏活动时,组织幼儿十个孩子拉手围成圈,边朗读诗歌边模仿植物和动物的姿态;要求孩子把看到的,知道的春天的变化说给自己的家长听,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 篇13

  设计思路

  四五月的乡间田野,春光明媚,杨柳青青,是孩子们踏青的天然公园,一段柳条,几根野草,甚至是随处可见的小葱苗,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手中的宝贝。

  《柳条哨儿葱叶哨儿》就是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设计的教育活动。活动以引发孩子对声音的探索兴趣、培养儿童愉快的情感和自信心为目的,以操作和具体的感知比较活动为手段,让幼儿在积极主动地做哨子、吹哨子、比较哨音的操作及探索活动中,轻松愉快地感知到哨音的高低不仅与材料有关,而且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有关系。

  活动目标

  1、情绪饱满地做柳条哨儿、葱叶哨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通过操作、探索、比较活动,能发现哨音的高低与材料及材料长短、粗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选在春季进行。

  2、枝条平整、粗细不同的柳条若干,小葱苗若干。

  3、葱叶哨儿、柳条哨儿数支,小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用哨音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请一幼儿吹葱叶哨儿和柳条哨儿(声音或长或短、或急或慢),其他幼儿猜一猜:

  1、是什么声音?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2、用什么做的?怎样做的?

  (评:变化的哨音,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了对活动的兴趣)

  二、学做柳条哨儿

  1、请有经验的幼儿示范、讲述柳条哨儿的做法。

  (评:同伴的示范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突破了柳条哨儿的制作方法这一难点,此时,孩子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么简单,我也会!”)

  2、讨论:做哨子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幼儿知道应该用小刀轻轻刮柳条皮,不弄伤手指。

  (评:此环节消除了活动中的隐患)

  三、幼儿自选材料做哨子、玩哨子

  教师指导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观察幼儿表现,给需要帮助的幼儿以适当的帮助。

  2、鼓励先做出柳条哨儿或有制作经验的幼儿当小老师。

  3、对于每个做出哨子的幼儿,教师都要指导他吹响,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评:此时,幼儿已充满信心地参与活动。对第一个做出并吹响哨子的幼儿,他们会羡慕不已,同时,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适时的点拨即可,让幼儿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引导幼儿发现哨音与材料及材料长短、粗细的关系

  1、选一对伙伴,两人吹各自的哨子,听一听哨音一样吗?为什么?

  2、找三个吹柳条哨儿(或葱叶哨儿)的伙伴,比一比声音怎样?为什么?

  3、找三支材料和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哨子,吹一吹,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哨子的制作材料不同,声音也不同;相同材料的哨子,如果长短、粗细不同,吹出的声音也不同。短些、细些的哨子声音响些,粗些、长些的哨子声音低些。

  (评:幼儿在充分地探索、感知以后,很容易发现柳条哨儿和葱叶哨儿的声音是不同的。带有比赛性质的

  问题1,可使幼儿进一步感知相同材料、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哨子声音是不同的;

  问题2,能使幼儿感知声音逐渐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五、幼儿自由吹哨子玩,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

  做实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相关推荐

【大班春天主题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主题教案:春天01-08

大班主题教案春天06-27

大班主题教案:春天07-06

大班主题春天教案03-22

春天大班主题教案10-23

大班主题教案《春天来了》07-14

大班主题教案:春天的色彩01-08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春天的朋友》09-22

大班主题春天的朋友教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