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2022-09-13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 人类的形成 》是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

  2.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3.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是: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此外我还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将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 我是借用《圣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由此导入新课。

  环节2 学习新课

  1、人类的出现

  (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

  (2)人类进化史,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

  环节3 巩固提高

  本课内容学过后,教师投影图片《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让学生解读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结合本课学过的内容回答。最后,教师小结: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列宁领导的布尔会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曲折的斗争。

  环节4拓展延伸 辩一辩:请同学们分为两组,对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讨论或辩论。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学时重点

  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工业化的起步。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问题。

  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学时难点

  难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这一问题很抽象,对初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而将它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工业化的起步。

  请同学们阅读课前导读,“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我国经济状况如何”。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小结: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是一个经济上面临崩溃的旧中国,一穷二白。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合理的工业体系,几乎没有重工业。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水平,但仍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就是同样发展中国家印度也比不上。指导学生阅读书中表格。

  师: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

  活动2【讲授】工业化的起步。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一五”计划编制目的和它的起止时间。

  1953年,我国政府开始组织编制“一五”计划,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到1957年结束。

  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由学生看书总结)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那么,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呢为什麽还要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小结:“一五”计划开始的时候,虽然我国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历的水平,但是工业化的起点仍然很低。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多媒体再次显示:《中华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格和课前导读内容)

  可见,我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特别是经过抗美援朝战争和更复杂国际局势的影响,恢复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极端落后状况的客观要求显得更为紧迫。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怎样超额完成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师生共同小结)工业方面: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为钢铁工业)。1953年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为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机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多媒体显示:《鞍山大型轧钢厂》《我国制造的喷气式飞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交通运输业方面多媒体显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重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动态),学习交通建设主要成就。A、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B、“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30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师:“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完成书中“动脑筋”,指导学生看问题既要历史地看,同时也要发展地看,小男孩的观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在现在看来的确如此,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了不起的事情。激发学生发奋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经济建设也在加紧进行。具体表现是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请同学结合课文介绍大会召开的情况。

  学生复述:1954年9月,我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由毛泽东主持,全国人大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由人民参加商议国家大事,这在我国历还是第一次,它充分体现出人民当家,成了国家的主人。

  师:这次大会的任务一是制定了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在此之前,我国有一部文献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部文献叫什么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生:《共同纲领》,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制定的。

  师:当时,蒋家王朝虽然被,但全国大陆还没有完全解放,国内外的敌人还很嚣张,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处于一种过渡状态,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稳定,需要加强人民的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这次大会上,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那么,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和引文内容。

  师:宪法规定我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所有这些充分说明这部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你怎样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提示:可以结合课文及《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国民经济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得出小男孩的结论“了不起!……”看问题既要历史地看,同时也要发展地看。小女孩的观点“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在现在看来的确如此,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了不起”的事情。要激发学生发愤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练一练: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或更多的国家建设成就(书读课本,找出答案。)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2.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3.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4.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5.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6.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

  2、布置作业

  3、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收复新疆》。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4

  重点: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难点: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势的矛盾;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手段:

  利用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特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涌来。

  二、俄国1861年改革:

  一组同学演示:“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

  主要表现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欧洲。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二组同学演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显示改革内容。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组织学生探讨、评价改革的性质、作用及不彻底性。

  本目小结提问:为何在封建制度最顽固的俄国会出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且取得成功?

  强调俄国改革的力量大于封建势力。

  三、美国内战:

  三组同学演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地图。

  主要表现美国自独立后,制定的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扩张的手段、结果。

  播放录像:“西进运动”片断,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四组同学演示:“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

  北方的资本家因为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原料、国内统一的市场而无法开工。

  南方的种植园主一面在种植园中驱赶成批的奴隶劳动,一面与英国资本家大谈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运往英国,并从英国大批进口廉价工业品。

  本目为难点,学生不易理解透彻,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先讲明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南北双方的矛盾及矛盾产生的焦点,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矛盾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最后简介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两大阶级斗争的深入,结合教材两段资料探讨林肯上台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

  简介林肯生平,一名学生演示林肯演说的片断:“选票比子弹更有力量”、“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五组同学利用自制地图讲解内战经过,包括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失利、联邦政府颁布革命措施扭转战局、转折战役、南方投降等过程。

  探讨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从战争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分析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并客观地评价林肯其人。

  四、小结

  小结提问:为何资本主义的美国要用革命的方式取得成功?

  强调交战双方同是资产阶级,实力相当。

  小结全课: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对比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有何异同。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从目的、方式、内容、作用去思考。

  第二课时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课前发放本节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课上展开充分讨论,探讨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一、导入

  提问: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统一:

  六组同学演示:“德意志统一”

  利用新闻播报形式列举统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德意志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普鲁士完成统一的优势。

  学生演示俾斯麦上台,发表演说,阐明“铁血政策”。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两个资料分析“铁血政策”的性质。

  利用地图简介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讨论俾斯麦的统一策略对战争的作用,注意普法战争后期性质的变化。

  最后分析统一的历史意义,探讨德国的强大日后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提问: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三、意大利统一:

  七组同学演示:“意大利统一”

  展示14、15世纪意大利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文化的繁荣。对比19世纪中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探讨意大利在历史进程中落后原因。

  最后由学生归纳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统一的进程、特点和历史意义。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统一的特点、加富尔和加里波第在统一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四、小结全课: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第三课时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显著对比中知道是改革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提高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实行能者上岗,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放成龙从小到大照片,请学生发现照片之间的区别和变化。

  教师小结:你们想了解成龙小时候到现在这期间人们生活的变化和变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1、服饰的变化

  幻灯片放映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图片,让学生发现并总结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特点,并进行对比。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前颜色非常单调、单一,改革开放后名牌服装争奇斗艳,而且服装不但成为人们穿着、用的东西,还是显示人们个性、风格的一种亮丽的风景线。

  2、饮食的变化

  幻灯片放映改革开放前粮票、油票和厨房的图片,教师讲解粮票、油票的用途:油票和粮票就是当时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的钱,只有用这个才能买到吃的、喝的,实行着统分统配的政策,规定了你一个人一个月能有多少规定量,油有多少斤,粮食有多少斤。学生总结改革开放前物资非常紧缺。

  幻灯片放映改革开放后人们饮食的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谈谈现在饮食的特点。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之前匮乏单调,甚至温饱都困难,之后讲究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粗细搭配。

  3、居住条件的变化

  幻灯片放映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和现在的居住条件图片,学生观察居住条件循序渐进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进行对比。并引入“四大件”的知识。

  教师总结:外部:改革开放前就是看看哪边的风水好就在哪边建,现在要整齐规划,粉刷漂亮。内部:从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到新“四大件”(汽车、手机、电脑、数码相机)。

  4、出行方式的变化

  询问学生的出行方式,引入改革开放前,人们是怎样出行的。幻灯片放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图片,通过蒸汽火车使学生联系已学过知识。对比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和现在的出行图片,学生总结变化趋势。教师总结:道路设施逐渐完善,出行方式多样化。

  教师提问:从这些图片中能发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提问:人们生活方式变化有哪些原因?给学生2分钟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前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改革开放后是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物资丰富、城乡居民收入极大增加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5.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学生自主探究,看教材、互相讨论,完成改革开放前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对比的表格。

  教师最后总结。

  教师提问:就业制度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自主择业带来个问题是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弱势群体呢?

  学生思考,互相讨论回答。

  (三)巩固提升

  通过随堂练习,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深理解。

  (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教师引导小结,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学生完成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变化

  服饰;饮食;居住条件;出行方式。

  2.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7

  【课程标准】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试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的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下P93——98,明朝建立后,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明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把握。但是学生对于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实,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对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经验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经过、意义等,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本课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

  (2)戚继光抗倭是另一重点。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识别善恶美丑,对端正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

  2.难点:

  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师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一副照片,一张票证,就是一段凝结的历史。出示一套邮票,问纪念什么历史事件?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8

  一、课程目标

  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讨论:如果你是皇帝,你将如何选拔人才为你所用?

  科举制的诞生:

  学生对比学习: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和科举制

  科举制的完善:

  学生设计:科举制发展线索图

  科举制的影响:

  小组讨论:科举制的影响

  方案一:讨论:在此之前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现今的选官制度对比

  方案二:课堂小论文:科举制度之我见

  方案三: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以后,请你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的形式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能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有关的建议书或计划书。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

  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法:阅读指导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09年7月的淮北平原,突然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这场雨一连下了十几天,淹没了道路,雨刚停歇,就有许多人聚集在大泽乡的山坡上,因为这场雨延误了他们去渔阳守边的行期,按秦法规定,误期当斩,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他们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结果如何?同学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秦朝末期的那段历史。

  二、新课探究:

  1、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导入框的文字和图片。(媒体显示图片)

  学生思考: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学生们自然会想起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古代修建这样庞大豪华的宫殿群,需要怎样的艰辛劳动?

  2、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

  话题: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各小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收集归纳整理。(媒体显示)

  秦的暴政表现在:徭役和赋税很重,刑法残酷,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举例说明)不仅如此,宦官赵高掌权,政治变得更加黑暗。秦朝暴政在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3、学生自主思索:

  在这种情况下,你知道人民会怎么样?最初点燃战争的“导火线”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媒体显示)

  战争的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战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分组学习:“陈胜、吴广起义“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造纸术的发现改进。《九章算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二、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对比和归纳综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秦汉时期许多重大的科技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特别是造纸术的发现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现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创制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伦的医学成就。

  教学难点:

  地动仪的构造原理。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教师作简要说明: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封建经济有了发展,这为秦汉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秦汉时期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象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就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

  二、导学新课

  (一)纸的发现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纸的发明(板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从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讲起,以便学生了解发明纸的历史背景。

  师问:甲骨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

  生答:龟甲、兽骨。

  师问:“金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

  生答:青铜器。

  师问: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什么样的书写材料?

  生答:竹简、丝帛。

  (教师用课件演示,兽骨、龟甲→青铜器→竹、帛→纸)

  师讲:纸普遍使用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就把竹木简当作书写材料。现在我们还把书按“册”计算,这个“册”字就是个象形字,很多竹木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册”了。但竹木简太重了。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一天要看一百二十斤重的文书。而帛又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从事造纸术的研究。

  2、蔡伦改进造纸术(板书)

  在蔡伦之前,我国劳动人民虽己发明了造纸的方法,但纸的质量还比较差,产量也不高。

  东汉时,宦官蔡伦负责管理为朝廷造纸的作坊,(用课件演示蔡伦的图象),它总结劳动人民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蔡伦用于造纸的原料。

  师问:当时蔡伦都用哪些原料来造纸?

  生答: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

  (用课件演示造纸原料)。

  师讲:这些原料很容易搞到又很便宜,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成本,造出的纸的质量比以前要好得多。不仅提高了纸的质量还提高了纸的产量,纸的使用也逐渐普遍起来了。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3、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

  (略讲)纸的传播,(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纸最初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又向西传入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和非洲。

  师问:与竹木简和帛相比,纸的主要长处是什么?

  生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造价低廉而又携带方便。纸的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和人类文化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全书共分九章,书中有很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此处师讲)

  (三)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利用课件演示张衡与地动仪的图像)

  师讲:张衡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既是文学家,又是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他于132年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西方制作的类似仪器要早1700多年,(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课件:向学生介绍地动仪的结构和原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叙述地动仪结构的小字部分,然后说明其测报地震的科学原理。

  (四)医学的成就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

  1、华伦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板书)

  (利用课件演示华伦人物图像)

  华伦是东汉著名的医生。他擅长针炙、麻醉术和外科手术。华伦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他还创制了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这套体操模仿鹿、虎、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这部分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

  2、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医圣”,(课件演示张仲景图像)。《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三、课堂小结:

  在秦汉时期,中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领先于世界的?

  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很多成就是世界之最,处于领先地位。西汉初期,我国劳动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九章算术>>的许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华伦的麻沸散,并用它来实施外科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最早的,这么多伟大成就,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

  四、巩固练习

  利用课件演示课堂练习题。

  (一)、选择题:

  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因为它(D)

  A、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B、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

  C、能够测定地震方向

  D、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

  (二)填空题:

  1、东汉时候,______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

  2、《》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3 、东汉著名医学家________创制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4、________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________”。

  (三)讨论题:

  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本讨论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查找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五、板书设计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二、《九章算术》、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

  三、医学方面: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华伦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通过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再现、自学概括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备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在以《大汉天子》主题曲《守业更比创业难》为背景音乐中开始。

  师:为什么我们的华夏族会改称“汉族”?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我们的语言被称作“汉语”?中国文字又被称为“汉字”。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实际上这一切都跟汉朝有密切关系,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际威望高。正因为汉朝的强大,不仅影响到世界,而且对中国后来的发展同样影响深远,因此,很多同中国有关的称呼被冠以“汉”字而固定下来。)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汉朝的强盛情况。

  (三)讲授新课:

  1.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展示史料:

  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材料二:“《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汉书·王吉传》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董仲舒《天人三策》。

  引出探究问题一:

  你认为“大一统”的含义是什么?汉武帝在位时期如何实现汉朝的大一统的?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

  这里所说的“大一统”不仅仅指领土的统一,它还包括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

  展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回答工“汉武帝在位时期如何实现汉朝的大一统的?”并理解什么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后教师可归纳以下几点并板书:

  (1)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势力

  (3)军事:北击匈奴,巩固边疆

  (4)经济:统一铸币,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第3、第4点在后面的第13、第14课会祥细学习)

  课堂练习1、2题,由一个小组作答,分值可由教师决定。

  教师小结:

  这种大一统局面是在汉武帝时期实现的,我们一起通过一个片断了解一些汉武帝。

  2.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展示“汉武帝”视频材料引出。

  探究问题二:为什么汉武帝在位时能实现这个大一统局面?(对于本问题估计同学们发言会比较踊跃,可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引导学生将实现大一统的条件归纳为两大类: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汉武帝本身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客观条件、物质基础:汉朝初年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朝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局面;

  小结:这人问题提醒我们,分析问题要注意全面,要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汉朝初年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朝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局面的具体情况。

  3.文景之治:

  展示史料: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卷15

  材料三: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引出探究问题三:材料二、三描述的是怎样的社会状况,这种状况与材料一所描述的社会状况相比,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是由汉朝政府推行的哪些具体措施来实现的)?学生讨论活动后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良好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文帝景帝时期政府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具体措施有:(1)轻徭薄赋;

  (2)奖励农桑;

  (3)提倡节俭;

  (4)重视以德化民。

  课堂练习3、4题(由没能选题的小组作答,分值由教师决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缩影把我们带到了几千年前的繁荣安定的社会,围绕“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这个中心,我们也知道了:这个繁荣安定的社会是怎样实现的?为什么在汉武帝时期能够实现?这个繁荣安定的社会不仅仅影响到当时的中国社会、影响到当时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它同样影响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影响到我们今天。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学如何会全面分析问题,客观辩证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初中历史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03-01

春季开学第一课的教案08-25

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12-10

春季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03-24

小学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06-15

春季开学第一课中班教案01-19

美术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01-19

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教案01-19

春季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08-25

小学春季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