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

2022-01-08 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桥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纸桥的承重力与物体的放置位置、桥面形状及桥墩的数量有关。

  2、探究纸桥承重力度,掌握简单的记录方法,学会记录、交流实验结果。

  3、乐于参加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了解物体的放置、桥面的形状及桥墩的数量等能够影响纸桥的承重力度。

  动手改变纸桥承重力量,交流、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积木桥,背景音乐,白纸,双面胶,雪花片,记录表每组两份,1-10数字卡片,不同高度的纸筒若干,硬币若干等。

  经验准备:家园合作,引导幼儿认识并知道生活中不同桥的造型,如:平面桥、石拱桥,索桥、吊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故事导入:《小马过河》

  出示提前摆放好的积木桥与用雪花片拼插好的小马,播放背景音乐《绿色通道》并讲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景,小马闯关一:探索搭建不同的桥

  (1)以幼儿提前了解到的生活中各式各样桥的造型为基础,教师实际操作,引导幼儿搭建平面桥,幼儿观察,启发幼儿探索拱形桥面的搭建方法。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之前爸爸妈妈给你看的桥吗?今天我们动手自己来建座漂亮的小桥吧!

  (2)五人一组,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若干组,引导幼儿利用提供的白纸作为桥面、不同高度的纸筒作为桥墩,搭建平面和拱形两种不同造型的纸桥。

  (3)引导幼儿猜测不同桥面的承重情况。

  师:小朋友们小马想带着身上所有的雪花片过河,你觉得他能过去吗?

  哪座桥小马能顺利通过?

  2、创设情景,小马闯关二:操作实验,验证猜想,评选大力纸桥。

  (1)介绍图表,引导幼儿用数字贴图的形式记录实验结果。

  (2)请每组幼儿分别把雪花片放到搭建好的平面桥上,发放第一张记录表,比赛放置雪花片的数量并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到图表中。

  师:比赛开始,看看哪组小朋友在桥面上放置的雪花片数量最多?

  (3)相同的方法,请幼儿把雪花片放置到拱形桥上,并记录结果。

  (4)请幼儿依据记录图表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师:A:请每组的小朋友分享一下你们组平面桥和拱形桥分别放了几个雪花片?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是大力桥?

  教师小结:纸桥的承重能力与桥面的造型有关。

  B:请获胜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的方法是什么?

  教师小结:纸桥的承重能力与物体放置的位置有关。

  3、创设情景,小马闯关三:为大力纸桥加力。

  (1)依据教师的总结和每组幼儿的分享发放第二张记录表,引导幼儿调整雪花片的放置位置尝试重新放置,验证大力之桥的承重力。

  (2)引导幼儿添加1个桥墩,增加纸桥的承重力,并记录结果。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小马想把雪花片和钱币都从小桥上运过去,怎样才能使小桥运送更多的`东西呢?

  (3)请幼儿依据记录表分享实验结果。

  师:A:你是如何做到把所有的雪花片都放到纸桥上的?

  B:放置了几枚硬币、几个雪花片?

  教师小结:纸桥的承重能力与桥墩的数量有关。

  4、创设情景,小马闯关四:总结——谁是真正的“大力王”?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那种小桥最有力量吗?

  怎样才能使纸桥变得更有力量呢?

  (1)改变桥面的造型。

  (2)改变物体放置的位置。

  (3)改变桥墩的数量。

  三、结束部分:游戏结束——“谁是游戏王”

  把之前幼儿在家中了解到的生活中各式各样桥的造型图片再次展示给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复习桥的名字,同时分成不同的组带领幼儿一块儿做游戏,比比谁记住桥的名字最多,记得多的一组获胜,即为本次的“游戏王”。

  活动延伸:

  ——生活实践

  请幼儿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附近的小河边或小湖边观察有什么形状的小桥,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桥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尝试不同的方法探究纸桥的承受力,体验探究的乐趣。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圆柱积木、白纸板、玩具汽车、记录表、笔、硬纸板、钉子、细绳等。

  活动过程

  一、演示激趣

  教师将一条白纸的两端放在圆柱积木上,形同一座桥,出示玩具汽车:车

  子能顺利通过这座桥吗?为什么?

  二、问题讨论

  1.什么方法能使车子安全通过这座纸桥?

  2.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简单地画下来,帮助幼儿记忆。

  三、动手实验

  1.教师给幼儿提供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分组大胆进行实验。

  2.请实验成功的幼儿与同伴分享经验。

  3.幼儿再次实验,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好方法。

  4.引导幼儿作记录。

  四、交流分享

  1.启发幼儿结合自己记录的实验结果,与同伴说说自己的经验。

  2.与幼儿一起将实验记录表展示在墙面上,引导幼儿继续分享交流。

桥教案 篇3

  摇摇晃晃的桥绘本教案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去学习,《摇摇晃晃的桥》这个故事是一出惊险、幽默的“独幕剧”。故事的场景都是在脱离了河堤的独木桥上在摇摇晃晃的桥上,狐狸与兔子作了尽情的表演。

  大班绘本讲述:摇摇晃晃的桥

  活动目标:

  1、了解绘本内容,感受作品惊险的情节。

  2、根据画面线索,用合理的语言进行猜测、想象。

  3、初步体会狐狸和兔子同时遇险时化敌为友的过程,感知沟通、合作、关心是化解矛盾的最好的途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介绍主角与地点,出示书名。讲述事件的发生。

  二、遇险

  他们都来到了这座摇摇晃晃的独木桥上,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太危险了!怎样才能保持平衡呢?

  三、化敌为友

  1、争执

  虽然原木保持了平衡,但两只可怜的小动物只能抓住木头一动不动,心情如何?好象在说什么?

  你觉得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2、交流

  狐狸和兔子就这样趴着直到深夜,天黑了,周围静悄悄的,呼呼的山风吹得周围的树木沙沙作响,在这漫长又恐怖的黑夜,狐狸和兔子心情如何?

  他们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关心

  发生什么事?为什么狐狸会关心和帮助兔子呢?

  4、关心与合作

  教师讲述情节,T: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狐狸这时候会对兔子说什么?

  兔子为什么救狐狸?你觉得狐狸还会抓兔子吃吗?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讲述

  狐狸说什么?为什么不吃这只兔子了?小结

  拓展阅读: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惊险的情节。

  2、初步体会狐狸和兔子同时遇到危险时,由敌人转化为朋友的矛盾过程。

  活动准备:

  绘本PPT;简易危桥模型;狐狸、兔子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跷跷板。引发幼儿已有经验,为活动做好铺垫。

  2、出示PPT第一部分故事背景及人物,猜猜讲讲故事内容。

  3、细致观察PPT第二部分,了解狐狸和兔子所进入的危险情境。

  4、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两只小动物该怎样离开危险的地方?”,并利用简易危桥验证幼儿想法。

  5、观察PPT第三部分,通过讨论了解深夜中两只小动物的心理变化,感受敌人转化为朋友的过程。

  6、出示PPT第四部分,再次引发幼儿思考怎样帮助小动物脱离更加危险地环境。并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的兴趣。

  7、交代书名、作者,完整讲述一遍绘本故事。

  8、延伸提问:狐狸为什么不再追兔子了,引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热门】桥教案三篇】相关文章:

桥优秀作文【热门】11-29

【热门】桥优秀作文11-26

【热门】关于桥作文06-06

关于桥作文【热门】06-05

【精选】桥教案4篇12-31

【必备】桥教案4篇01-04

友谊之桥作文【热门】12-20

【热门】描写桥的作文12-11

描写桥的作文【热门】10-14

写桥的作文【热门】09-10

大班传统文化春节教案 礼仪春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