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

2021-12-27 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身边人的姓名及已掌握的识字方法,会认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抓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探究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从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画风。

  3、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感受大自然中事物随风而动的特点,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同时提高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大自然中风动的现象,做小风车,收集几张画出风的图片。

  老师:小黑板或幻灯片,生字卡片,一幅画有房子、太阳、大树、鸟的画(参照课本插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阅读第一段,引出画风。

  1、出示一幅画有太阳、房子、树、鸟的图画(参看课本插图)。

  同学们,这幅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个别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指导:加上合适的词语说得更具体一些;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2、这画呀,是三个小朋友画的。(出示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抽读。

  是哪三个小朋友在画画呢,你能响亮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吗?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小艺”,贴在黑板上(或教师直接在黑板上端正书写这三个人名)。

  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宋、陈、赵”人的姓。耳东陈、走肖赵。

  我们再热情地给他们打声招呼。

  4、这三个小朋友不但能画红红的太阳、漂亮的房子、绿油油的大树、可爱的小鸟,他们还会画风呢!(板书课题)

  5、质疑:风是怎么样的?(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气味)

  怎么画出风来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出示词语,抽读,正音。

  洁白乌云眨眨眼睛

  忽然景物斜斜的雨丝

  旗杆呼呼地转显得更美了

  3、出示多音字:

  ɡǎn一杆秤一杆枪一杆笔秤杆枪杆笔杆

  ɡān旗杆电线杆栏杆儿

  zhuǎn转身转变转达转送

  zhuàn旋转转动

  教师指导:“杆”是多音字。读ɡǎn时,往往形容较小的木条,可以做量词;读ɡān时用做较长的木棍。“转”也是多音字,做改换方向或不是直接的意思时读zhuǎn;绕着圈儿动的意思时读zhuàn。在课文中找出有这两个字的句子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深读课文,合作解疑。

  1、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书中的小朋友都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出句子,画上波浪线。

  2、讨论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幻灯片或小黑板上):

  ①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④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3、自由读、抽读。句子中的“她”、“他”分别用文中的姓名代进去,幻灯片或小黑板上改好:

  ①只见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说着,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④赵小艺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4、他们画风的方法不一样,为什么都画出了风呢?你从哪些词里感受到风?自由朗读四个句子,有关的词下加小三角形。

  5、逐句讨论,交流,朗读,改编成小诗。

  A“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①抽读,我们感受到风了吗?你从哪些词感受到?

  ②板书“雨丝斜”。简笔画。看来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个“斜”字,风啊,就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③宋涛真能干。如果你是宋涛,画出了风,高兴吗?高兴地齐读句子。

  ④我们也很能干,谁能用“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这样的句式编一句诗歌。

  B“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①抽读句子,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风。

  ②板书“小树弯”。男女生比赛读这句话。现在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有风吹过的感受,请你和小树一样弯弯树枝、树干(手臂和腰)。

  ③风藏在哪里?能再编一句诗吗?(“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C“只见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①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风?

  ②板书“旗子飘”、“风车转”。简笔画:没有风时垂下的旗子和有风时飘动的旗子。玩一玩自制的风车,板画转动的风车(风车转动,三片风叶看不清了)。

  ③编成小诗:风来了,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动了,风藏在飘扬(舒展)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来了,风把风车吹动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D小结:瞧瞧我们多能干,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有表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吗?

  6、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课文4~8段体会)

  四、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填空总结并朗读下面一段话,复现再记生字。

  赵小艺画了在旗杆上飘动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陈丹画了弯弯的小树;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和斜斜的雨丝。他们都画出了风。

  2、抽读生字卡片。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3、比较记忆:乌――鸟丹――舟涛――寿陈――阵

  4、指导书写:艺、丹、涛、陈、丝。

  艺:草字头的横宜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尽量向左边斜,弯处较圆,向右稍平,钩往上。

  涛:右边三横一长撇,右下的“寸”不要写得太偏右下。

  丝:上面两个绞丝没有提,没有点,下面长横托住上面的两个绞丝。

  丹:第一笔竖撇,整个字稍瘦长,只有一点。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五、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1、2、3、4题。

  六、板书:

  15画风

  宋涛赵小艺陈丹

  雨丝斜旗子飘小树弯

  风车转

  (上课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够适时地进行这样评价:“你真是一个自信的孩子”,“你善于向别人学习”,“你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真会动脑筋”,“你能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为第二课时评价人物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照样子说一说。(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洁白)的纸()的小树()的雨丝()的风

  ()的小鸟()的房子()的太阳()的小朋友

  (不停)地转()地画()地吹()地想

  3、判断句子对错,认为句子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用双手在胸前交叉,并说说错在哪里。(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①“程”和“陈”都是后鼻音。

  ②“旗杆”和“笔杆”的“杆”都念“ɡān”。

  ③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4、课文中写了哪几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画出风的。

  二、练读对话,感受人物特点。

  1、文中的几个小朋友真了不起,他们能把看不见的风画出来,真让我佩服。请同学们自己挑选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抽一组反馈,评读。

  3、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讨论交流,穿插朗读句子,读出各自的语气。

  ①宋涛:敢于提问,并能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

  读第二段。(心里很得意,认为风画不出来,想为难陈丹和赵小艺。)

  板书:谁能画风?

  读第五段。(惊喜、大声。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非常高兴。)

  读第七段。

  ②赵小艺:自信,肯动脑筋。

  读第四段。

  比较句子:赵小艺说:“我能!”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第二句写得比较具体,看出赵小艺爱动脑筋。她经过思考以后非常自信地回答。)

  板书:我能!

  读第八段。(小艺积极思维,想出更多的方法。)

  ③陈丹:善于向别人学习。

  读第三段。(“谁也画不出风”为难的语气)

  读第六段。(“我也会画风了。”高兴)

  板书:我也会

  4、分角色读2—8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他们当时的动作、神情。

  6、齐读最后一段。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为什么画儿显得更美了呢?(风儿吹动画面,旗子似乎飘动起来,风车似乎转动起来,我们脸上也似乎有风轻轻拂过,真舒服啊!)

  三、创编诗歌,拓展练习,描绘美景。

  1、宋涛、陈丹、赵小艺能通过风吹过景物的变化,把无影又无踪的风画出来,你们能画出风吗?(板书:我们也能!)请你也用“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这样的诗句,画一画风。

  风来了,风把海浪卷起来了,风藏在卷起的海浪里。

  风来了,风把风筝吹得高高的,风藏在高高放飞的风筝里。

  风来了,风把黄叶吹落了,风藏在飘飞的落叶里。

  2、爱动脑筋的我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成了一首首诗,一幅幅画。叶圣陶老爷爷也把风变成了诗――《我们知道》。师生一起配乐朗读,感受美妙的文字。

  我们知道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微微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呢。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画气味,你会怎样画?讨论。

  四、补充练习

  根据课文第九段,仿写句子。

  大扫除后,教室显得。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显得。

  五、写字指导。

  转:右边“专”的第三笔“竖折撇”一笔写成。

  眨:注意右边“乏”各笔的位置。右边第一笔平撇稍长,第三笔横撇的横略向上倾斜,最后一笔平捺。

  学生书写“乌、显、忽、杆、眨、转、斜”7个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案12-10

画风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3-22

语文下册优质教案12-13

二年级下册语文《江凡》教案12-16

语文下册教案(15篇)12-13

语文下册教案15篇12-10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12-13

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教案12-10

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12-16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12-13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西湖的“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