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雷雨教案 篇1
教学分析:
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充分自由地参与创造性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尝试、体验。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思路设计始终把语文新课标理念作为教学灵魂。以素质个性化培养目标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题,重视学生间的互评互助学习模式。紧扣“趣味性、自主性、创新性”核心原则,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运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会生字、新词,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注重教材的整合和拓宽,将语文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构建出民主、开放、自主的新型创新合作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制作的有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录象。
2、生字卡片
一、课件引入
初步感知
真实的画面、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
欣赏多媒体制作和教师的朗读,置身于情境之中。
1、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吧!
2、播放录象,把学生带进课文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雷雨前、中、后的情境中,边播放边动情朗读。
二、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
1、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2、摘果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4、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满足学生之间不同的需求,使教师真正地站在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
1、自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识记。
2、同桌互助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全班认读生字卡片。
4、会读、会记哪些字就拿下果子,领大家读,教大家识记的方法。观察字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记:
联想法:乱动作法:压、垂换偏旁识字:虹
5、学生交流看见过生字的地方。
6、学生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1)猜猜它是谁?(2)说说怎样记住它。
1、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文章啊,老师都忍不住想快点学习一下了,你们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课文亲身感受一下这么美的画面,并画出不会读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谁来当小老师,说说识记的方法?
3、小组合作识记。
4、拓展识字方法: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能见到字,如电视里、商店里等,你平时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巩固生字、新词。
三、读课文
读中感悟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应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朗读的基本技能。
2、多种形式读书,调动学生乐读的积极主动性。注重挖掘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在交往中学会合作。
3、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互动,画面与美文交融,通过欣赏画面,朗读文章美句、联系生活经验的想象,全身心的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展现。
4、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发表富裕个性体验的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1、学生自由练习:(1)学生自己读两遍,读得准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2)读给自己的同桌听听,并要求互相评价。
2、指名读指定的段落,其余学生听,听后作出评价。
3、跟着多媒体的画面与音乐,全班齐读课文。
4、闭上眼欣赏老师朗读,并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各自不同的景象。
5、小组讨论、交流,并请代表发言。
6、说出自己最想对大自然说的一句话。
1、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你们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分别有哪些不同的景色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怎么样?
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纠正学生读时丢字、添字和读破词、句的现象。
3、听到自己的同学读得这么好,你有什么想法吗,想不想也来试试?
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实在忍不住想念念了,你们同意吗,在老师读的时候,还想给大家提个建议:请同学们把眼睛闭起来听,听时再想象一下,你看到了几幅图,每幅图中分别有些什么?
5、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听得也非常得仔细,那么你们知道这么美的景色都是谁带给我们的呢?
6、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写字
1、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
2、基本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学生观察说难写的字。2、学生书空。3、一名学生说笔顺,其余的书空。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5、观察、对比、评议。6、学生练习写生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写生字。
五、课外作业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搜集所需的材料,扩展视野,让学生逐步养成勤学、好问、多思、善疑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课外找资料
大自然是非常奇特和神秘的,你知道大自然还给了我们带来了哪些美景和好处呢,请大家下课后去找找资料,我们下节课来探讨一下,看哪个同学找得又多又好!
雷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难点: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教具
准备多媒体,电影或话剧《雷雨》视频。课时
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结合注释①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课文,组织看话剧《雷雨》的录像,了解故事情节。
2.通过阅读课文或观看录像,要求学生明确课文中出现的八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二、导入新课
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品在当时社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雷雨》就曾引起轰动,因为它是上个世纪30年代作家曹禺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图卷,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 (板书课题《雷雨》及作者曹禺)
三、戏剧常识介绍(简单)
补充说明几个名词术语: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四、简介作者及《雷雨》
1.作者(略)
2.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五、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理清剧本结构,把握戏剧冲突。
(1)请把课文节选部分分为两场,请同学分别概述各场的内容。
第一场内容的概述要点:①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②周朴园和鲁侍萍在周公馆的客厅偶然相遇。
③周朴园看到侍萍以为是新来的下人,但是看到她关窗户的动作非常自然,又忽然觉得她很奇怪。
④周朴园从侍萍的口音和她自小在无锡长大的情况,引出对三十年前在周公馆发生的一桩事的询问。
⑤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讲述自己被周公馆少爷玩弄后抛弃的悲惨遭遇。
⑥周朴园认出了面前站着的这个“下人”就是当年投河未死的侍萍时,他立刻转变了先前的态度,严厉地追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并且冷冷地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但是,为了避免事态的发展,他拿出了骗人的伎俩:一面继续用虚伪的感情欺骗、软化侍萍;一面妄图用金钱堵住侍萍的嘴,了却三十年前的这笔旧账。
⑦鲁侍萍撕了支票,只要求见见自己的儿子萍儿。
第二场内容的概述要点:
①鲁大海代表矿上罢工工人找董事长谈判。
②周朴园用金钱收买“没有骨头”的工人代表,破坏罢工,开除了鲁大海。
③鲁大海愤怒揭露周朴园镇压工人的血腥罪行。
④周萍出,命人打亲兄弟,侍萍挥泪忍恨离开周家。
(2)分别找出其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矛盾冲突的焦点。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 (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 (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针锋相对的冲突。
矛盾冲突的焦点:
第一场:三十年的恩怨(爱情的纠葛)
第二场:罢工与反罢工的矛盾(阶级斗争)
六、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场第一层。
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1层。
2.提问:这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有哪几次变化?鲁侍萍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请按情节发展叙述。学生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后回答。
明确: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周并不知道,也没想到侍萍会出现。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二人开始了对话。对话围绕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展开,其中周朴园几次问到侍萍的身份,问语各有不同。他先是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觉得“很奇怪”。但这时他还不知真情,心里还比较平静,因此问的虽然有些迟疑,语调还是平静的。但是当侍萍反复说梅小姐“不是小姐”,“也不贤慧”,而且点明“她叫侍萍”时,周朴园感到有些意外,也有些吃惊,所以他“抬起头来”,直截了当地问“你姓什么”。接着侍萍告诉他梅小姐没有死,她的孩子也还活着,周朴园更加疑惑,而且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所以紧张地“忽然立起”,再次追问。侍萍继续述说梅小姐的辛酸往事,当她说出衬衫上的“梅花”和“萍”字时,周朴园更加怀疑,所以慢慢地站起来,疑虑地问。当侍萍肯定了他的疑问时,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又“低声”问了一句。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不同的问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周朴园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疑虑消除而不知所措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这过程中,面对周朴园的谎话,侍萍欲说还休,一步一步巧妙地显露着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欲言又止,其中既有单纯的幻想,又蕴含着三十多年的悲愤,是侍萍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接下来的控诉,更显示了她的极端愤怒。
(二)研习第一场第二层。
1.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第2层。
2.提问: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之后对侍萍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完成下面的表格。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手 段 言 行
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用感情软化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点拨: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但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炼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侍萍悲愤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
3.提问: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4.提问:鲁侍萍又是如何对待周朴园的呢?从这一场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学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发言。)
投影: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与自尊。
在对话中侍萍既有意识的在隐藏自己的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的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七、布置作业:分析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分析了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第二场,并归纳人物形象。
二、问题探究:
提问:周朴园还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投影: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1.怀念是真——婚姻不如意、赎罪
2.怀念又是自私与虚伪的——自己的名誉、地位是否受到威胁
三、研讨课文第二场: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场。
2.提问:此时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看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
3.提问: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学生找出相关的内容回答。)
4.提问:鲁大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有何意义?鲁大海的出现,使我们透过故事情节的阴郁氛围,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些许亮色。正如曹禺先生所说,鲁大海这样一个工人形象,“当然写得很不像样子,很不成熟,但我是同情这个人,甚至佩服这个人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作品中略嫌单薄的鲁大海这个形象赋予了很大的热情,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对人们有着相当重要的激励意义。
二、分析人物形象——周朴园: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
曹禺谈“周朴园”: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冷酷、虚伪、残忍、奸诈。
三、归纳主题: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四、探讨:“雷雨”这一标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学生探讨后自由发言。
投影: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五、布置作业:阅读第一场中周朴园与鲁侍萍具有个性化的对话片断,体会凝练传神的对话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第三课时
一、鉴赏人物语言。
戏剧语言有两种,一是舞台说明,二是人物语言。
1.课文前面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烘托了悲剧色彩,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2.《雷雨》人物语言的三个特点:
第一、 高度个性化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 个性化语言的好处是:作家通过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者通过它直观(实际上是“直听”)人物的性格,生动可感,真实可信。
学生找出相关例子来说明。
如: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第二、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有含有别的意思。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潜台词的特点是语言简练而有味。
请学生找出人物语言中有潜台词的,进行分析。
如:下面的人物语言有潜台词,情形是当事人不便说: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再看下面的潜台词,鲁侍萍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一实一虚,一口一心,很有意味: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另一个角色的意思就是:
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第三、富于动作性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多媒体投影相关片段,让学生展开分析。
第二幕的结尾,繁漪与周萍的对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繁 漪(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女人逼得太狠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①
周 萍 我已经准备好了。②
繁 漪 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来了!③
①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后来她确实把什么都抖出来了),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周冲对繁漪的背叛使矛盾激化),③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一语双关。
《雷雨》中人物的动作语言有时也带有作者很强的主观动机,让读者很明显的感觉到“人为”的痕迹,请看下面鲁侍萍的语言:
1.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暗示周朴园,使情节继续 )
2.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 推动情节发展 )
3.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强烈的暗示;不问也行 )
4.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推动;几乎是提醒周朴园 )
5.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 推动;几乎要明说了 )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固然很想见到她的儿子,因此带着幻想对周朴园不断的提醒,暗示,这些当然合情合理。但她这些每每在情节快要中断时候的语言,却不单是她的心思的合情合理所能解释得了的,而最重要的,是恰好的起到了暗示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结:戏剧人物语言的特点,这三点是主要的,当然还有其他特点,比如
语言的口语化,便于观众当场接受等,这里就不涉及。通过学习《雷雨》,了解戏剧人物语言的三个主要特点,对于剧本的阅读和创作,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二、布置作业:
1.阅读剧本《雷雨》。
2.就自己对《雷雨》感兴趣的方面写一篇赏析文章。
板书板书设计:
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鲁侍萍:正直、善良、刚强、有尊严
鲁大海:觉醒、坚定、勇敢、无私、求实、经验的不足、鲁莽
教学
反思
雷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
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
作为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可先给学生介绍〈〈雷雨〉〉的梗概,通过反复阅读或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进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理解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用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看过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为我们勾勒的酝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
二、简介曹禺及〈〈雷雨〉〉
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简单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 (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四、 本文的情节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这一部分又以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通过周朴园认出待萍后态度的变化和侍萍的表现,暴露周朴园的伪善面目。
第二部分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会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提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斗争。
五、本文的矛盾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 1 ) 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 2 ) 周朴园同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 3 )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 4 ) 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 5 ) 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 6 ) 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心理与个性
教学方法:
发现探究、讨论点拨、朗读品味
一、导入
《雷雨》的成功,可以说首先就是语言上的成功。(投投影:“钱谷融语”。全体齐读:)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
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创造了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来把握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二、品读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发现、讨论、分析、概括周朴园的性格,教师点拨归纳。
重点研读段落举例:(分角色朗读)
周朴园不觉地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小结: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曹禺先生会这样说:“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所以人艺著名演员郑榕也很有感慨地说:“要完全认清周朴园这个人物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但不论如何,要把握人物内心,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应从语言入手,且要重视对关键台词和关键舞台说明的分析。
三、练习
四、作业
品味戏剧语言,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随笔。
雷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指导“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课前先学: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圈画生字,标注自然段。
2、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难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用“?”标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4、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或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展示:
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你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今天课件中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出示课件展示雷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谈观看的体会,相机板书课题:雷雨
二、引发想像:
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教师板题。
三、自学汇报:
1、小组交流课前先学情况。
2、老师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
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四、学习课文: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二、继续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3、展示课件,深化感悟。
三、诵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了,( )也( )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 ) 一动不动( )( )
五、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作业布置:
1、1号本生字词
2、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 乌云密布
雷雨中 大雨倾盆
雷雨后 雨过天晴
雷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2、 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
3、 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电的危害,同时揭示了本课要了解的内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主体部分共设不友好的来访者和避开雷电防雷击两个主题。
教学重点:
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雷电
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
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
4、 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进行补充。可以利用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二、正确认识雷电的危害
1、 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20xx℃,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的危险?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雷电的危害。
3、 教师小结:“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4、根据真实案例体会雷电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实再现”的案例,教师提问:“这样的严重后果你想到过吗?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你想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发生吗?”
(2) 学生交流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雷电灾害的了解和认识。
(3) 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雷击事件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明确地认识雷电,重视雷电的危害。
三、整理资料
1、 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和通过学习了解的雷电危害进行整理。
2、 学生交流收获。
四、野外预防雷击
1、 教师引言:‘当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外出游玩的时候遇到雷雨天气是常有的事情,那么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结合教材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l)避雷、避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使用雨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留意自己的衣着有没有容易导致危险的物品。
(4)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5)不进行危险活动。
五、家庭防雷电措施
1、 教师出示一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电图片,让学生判断其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教师给予分析和补充。
2、 教师启发:“我们在雷雨天气应该注意防雷击,那么在平时没有出现雷电天气的时候,又该怎样预防雷电呢?”
3、 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电措施,教师补充,如安装避雷针等。
六、雷击后的救护
1、师:“雷电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倍小心。不过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电伤害,我们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犹豫不决耽误救治的时间,学习正确的施救方式可以让我们及时帮助遭遇雷击的患者摆脱生命危险。”
教师播放对遭遇雷击者的紧急救护视频,并结合视频进行救护方法的讲解。
2、学生分组进行救护技能的训练。
雷雨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欣赏戏剧冲突
2、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3、欣赏人物语言
【学习重点】
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
欣赏人物语言
【知识链接】
作家与作品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他们应召回国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繁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而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自主探究
1、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重读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B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C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D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2、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湿潮的空气,低压着屋内的人,使人成为烦燥的了
B如果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是可以的
C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距,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D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检出来
二、 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本课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
三、文本研究:合作探究
(一)剧作题名为“雷雨”,第二幕的幕前提示里说:“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湿潮的空气,低压着屋内的人,使人成为烦躁的了”这对于剧情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二)周朴园一直用着侍萍用过的旧家具,记着她的生日,甚至保留着她喜欢关着窗子这样的生活小习惯,怎样看待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读剧中有关周朴园、侍萍、鲁大海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他们性格的句子,感悟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
(四)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
1、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这四个短句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成“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试做分析)
2、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表现了侍萍什么复杂的感情?第二句话巧妙在哪里?)
四、拓展提高——我思,我进步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雷雨》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A 重音字应是“旧”
2、B(A“燥”应为“躁”;C“ 距”应为“矩”;D “检”应为“捡”)
二、整体感知
明确:第一场戏: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意外相见,二人之间展开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
第二场戏: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的相见父子相见,却是仇人,血的控诉,让人不忍卒听;母子相见,却无法相认,还不能不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本场主要是由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
三、文本研究
(一)明确:“雷雨”是来势凶猛、冲决一切事物的象征,“更阴沉,更郁热,湿潮的空气”是雷雨将至的征兆,它暗示了剧中沉闷压抑的气氛,剧中主要人物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更让读者产生“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意识到将会有大的事件发生这一提示语起到了铺垫情节、渲染气氛的作用
(二)明确:首先,周朴园并非认识不到自己当年对侍萍所犯下的罪恶,比如在侍萍讲述往事的时候,他“苦痛”“汗涔涔地”,因此,为了求得良心上的安宁,为了表示自己的赎罪之心,他有些刻意地表达自己对侍萍的怀念,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怀念是刻意、虚伪的
其次,当年他和侍萍确实感情深厚,侍萍还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他难免会留恋过去他和侍萍的感情生活这种留念之情是真实的,也是如今他的感情中让人觉得最有“人性”的部分不过,它是属于过去的,因为如今他的感情已经被严重扭曲了,因此,当他得知侍萍没有死,而且就是眼前的鲁妈时,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他的温情一下子消失了,于是发出了冷酷无情、带有侮辱意味的质问至于他向侍萍表白的他是如何“纪念”她的话,基本上是为了软化她罢了
(三)明确
1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虚伪、冷酷、自私
2、鲁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 劳动妇女 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来自乡下的温柔貌美贤惠的侍女→心地善良、正直
默默承受三十多年的悲惨→刚强
面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倔强
撕毁周朴园的支票→骨气和尊严
“命,是不公平的命叫我来的”→尚不知道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对周朴园的生日哄骗心软,不敢当众揭周朴园的底→斗争不坚决
3 、鲁大海
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 ,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揭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 手段在他面前无计可施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 斗争中 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四)明确
1、说“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只是平实的叙述,无法传达出说话者此时应有的复杂感情用四个短句,形成急促的语气,表现了周朴园极度吃惊、恼怒的心情;连续出现上升语调,又使他的吃惊、恼怒中带上了几分惶惑,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感受
2、侍萍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还抱有幻想,但当她看到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特别是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她的幻想破灭了,于是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表现了她感情上受的刺激第二句利用同音词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又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四、拓展提高
明确:应该是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摧残和拷打的人性,因此,《雷雨》也是一出人性悲剧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我们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应看到其悲剧的一面,应看到其性格的复杂性不能一味地因循前人对他的看法,要从人性悲剧的角度挖掘其性格的另一面
雷雨教案 篇7
【教材特点】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设计理念】
1、加强初读,读不好书不开讲。
2、充分利用音乐、声音、画面、生活场景等多种手段激活学生的生活库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还原文字”,勾勒语像,品赏课文的语言美。
3、强化诵读,内化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描绘刮风、下雨、风和日丽等天气的音乐。
2、你知道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天气吗?你记得这样的天气吗?
学生们都曾经经历过雷雨时节,经历过各种天气,这些画面和意境都沉睡在他们的脑海里。通过这些音乐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唤醒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求:
⑴对自己不认识的字词问问周围的同学或者画下来。
⑵读到课文中有注音的几个生字时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标出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按照“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了解学生在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教师相机示范纠正,随时在学生读书困难的地方引导全体学生练读。特别要注意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衔接与停顿。
要面向全体同学,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同学。
3、在在语言环境中与生字充分见面的基础上,把生字从文中提出,集中识记。
⑴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⑵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摘果子等。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细读课文:
⑴读课文,看画面: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画的内容,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幅图画的内容。梳理出课文“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条理。
⑵分小组读课文,互相正音,评价。
⑶教师范读。
⑷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激发想象,品味语言,指导朗读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⑴出示“天空只有几朵乌云”和“天空乌云密布”两副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判断哪副图更能准确表现句子的意思。
⑵体会“压”字:教师一边用手势在学生头顶做着使劲往下压的动作,一边描述“如果一个很重的东西在你头顶上这样压下来,离你很近,你感觉怎样?”
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话读出感情。
2、第二自然段重点抓住“垂”字指导朗读:通过讨论,可以用手比划,或用绳子、粉笔做实验,让学生摸一摸,体验“垂”的感觉。
3、品读朗诵“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体会:“哗哗哗”应该怎样读?
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应读得快一点,表现雨下得很急,有的会说应读得慢一点,把“哗”字拖长一点,表示雨声很大,有的会说“哗哗哗”三个字应由慢到快,以表现雨下得越来越大。重在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思考体会,引导说话和朗读。
4、对“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进行重点句子训练:
⑴多媒体播放一阵由大到小的雷雨声,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雷声、雨声渐渐变小了。
⑵出示句子“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诵读。
⑶说话训练: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三个画面:
画面一:花儿渐渐地开放。
画面二:天色渐渐地暗下来。
画面三:小朋友渐渐地长大。
提问:“谁能看着画面试着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5、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雨停后景色的美:
⑴通读感受。
⑵分小组学习,每小组发放一个情境图片材料袋:房子两间(推开窗和紧闭窗的)、树两棵(静止的树和随风飘动的树)、白云乌云各几朵、青蛙、荷叶、荷花等。
⑶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拼成一幅画,并说说自己挑选材料的理由。
⑶你认为还缺什么还可以画出来:
(入情入境体会雨后的美景)
⑶给自己的画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⑶有感情地朗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雷雨教案 篇8
一、目的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二、重点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难点
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方法
解读、鉴赏、分析
五、过程
【一】 结构分析
明确
节选的这一部分以鲁大海出场为界,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这一部分又以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主要写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
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通过周朴园认出侍萍后态度的变化,暴露周朴园的伪善面目。
第二部分,写周朴园和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会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斗争。
【二】主题思想
这本剧本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二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三】写作特点
对话个性化是这个剧本的突出特点。
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处理上,也都相应地有所变化。比如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周朴园由未认出侍萍打听30年前梅小姐的情况,到认出侍萍始而惊愕,继而威吓,进而以钱封口,用词和语气前后有很大的变化,充分显示出当侍萍已死去不再威胁他的地位、声誉时,他可以不忘掉她,一旦侍萍站在面前,他的资本家的本来面目就暴露出来了,他对当年侍萍的怀念都服从于作为资本家的他的利益了。又如鲁侍萍对周朴园,开始尽量克制,显得平静,等到周朴园露出真相,她就悲愤加交地斥责,充分显示了她刚强、自尊、质朴的性格。另外,面对周萍打鲁大海,侍萍欲言又止,随即改口的一段话,把她当时的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是又一特色。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把现在和过去交织起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许多人物之间都有双重关系——周朴园与鲁侍萍既同居又是主仆关系,周朴园与鲁大海既是父子又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周萍与鲁大海既是兄弟又是资本家少爷与工人的关系,周萍与四凤既是兄妹又是恋人、又是少爷与女仆的关系等等。这种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使剧情紧凑,起伏跌宕,吸引读者,同时具有深刻广泛的社会意义。
【四】作业; 主要人物周朴园和鲁侍萍性格分析
雷雨【三】
一、目的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二、重点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难点
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方法
解读、鉴赏、分析
五、过程
【一】主要人物周朴园和鲁侍萍性格分析
在这一幕出场的四个主要人物中,周朴园和鲁侍萍性格比较复杂,不易把握,这是学习中的难点。认识周朴园是一个既有地主阶级某些特点,又有资产阶级某些特点的封建性很强的资产阶级人物,同时又不能只是着眼于其阶级属性,而忽略其作为一定阶级的人的性格的丰富性;特别是他对侍萍的感情是复杂的,他确曾“爱”过侍萍,侍萍被赶走后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不能因为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当然也不能因为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与冷酷。要认识到,周朴园思想行为的变化,正是他“这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彼时彼地和在此时此地的特殊表现。
鲁侍萍的行为多次出现悖谬。如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时她欲去还留,对自己的身份始隐终露,在周萍面前两度“失言”,几乎暴露母子关系。这些现象学生理解起来都会感到困难。学习中要努力探入侍萍心灵深处,把握其性格中的悖谬机理,从而更准确地领悟这一性格的丰富内涵。
【二】 破折号的用法是:(1)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2)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3)表示语音的中断延长,(4)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请选出对下面八句话中破折号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②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③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鲁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④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⑤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
⑥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⑦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⑧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A ②③⑦⑧ㄧ④⑥ㄧ①ㄧ⑤
B ③⑦⑧ㄧ②④⑥ㄧ①ㄧ⑤
C ②④⑦⑧ㄧ③⑥ㄧ①ㄧ⑤
D ③④⑦⑧ㄧ②⑥ㄧ①ㄧ⑤
【答】B
雷雨教案 篇9
一、导入。
1、出示——雨。
2、都认识,那大家一起来读。
3、读的很准,哪位同学能想到和“雨”有关的词语?
4、课外积累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大家听得真仔细,打雷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夏季经常出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课题就是——雷雨(板书)。课文中所描写的这场雷雨是怎样的呢?通过学习你一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识字、读词语。
3、请三个同学读全文。(1—3)、(4—6)、(7—8)。
**读地很流利,现在我们也来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雷雨的?
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细读,品味
㈠1、指名读1---3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2、学生回答,老师引读(板书:蝉不叫、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3、现在我们知道了雷雨前会出现这些景象,那么你觉得作者用哪些词语把这些景象写的更具体的呢?我们一块来读一读,找找看吧!学生自读。
*边引导学生理解词义,边指导朗读。
A、黑沉沉:ABB式、你能说出像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B、压下来:说明乌云来得快而且凶猛。(板书:压)
C、一动不动:说明当时一丝风也没有。(板书:不动)
D、乱摆:什么乱摆?(树枝)说明风特别大。
E、垂下来:风很大,蜘蛛顺着蛛丝掉下来逃走。说明蜘蛛心里害怕。(板书:逃走)
F、越来越亮*响:一次比一次亮,一次比一次响。(板书:亮响)
(为什么先写闪电,再写雷声呢?)
4、刚刚我们知道下雨之前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除了这些,你能想到还有哪些其它的现象也是表示要下雨了呢?
提示:①燕子低飞。燕子拍拍翅膀低飞。②蚂蚁搬家。蚂蚁搬家。
(可联系课文《要下雨了》。)
5、乌云压下来了,叶子一动不动,蝉不叫了,蚂蚁都在忙碌地搬家,燕子在低飞。让我们想象着雷雨前的景象,有感情的朗读这三段吧!
先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
㈡*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出示课件:第一幅插图)
1、看图,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随机板书:雷雨中雨大、看不清。)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把描写雷雨中的段落读一读。
3、指名读,指导学生把雨中的变化读出来。(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
㈢*雨的变化可真大,一下子哗哗哗地下起来,来得急,而且越下越大,可没一会儿工夫,雨渐渐地小了,嘿,天晴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可美了,赶紧来读一读吧!
1、指名读。
2、你觉得你最喜欢哪一句,就读哪句吧!
(师随机板书:雷雨后:雨停太阳出来蝉叫了、蜘蛛坐青蛙叫、彩虹。)
3、引导联想:雷雨前蝉是怎样的呢?蜘蛛是怎样的呢?
*你的观察真仔细,雷雨前蝉是一声也不叫,而雷雨后蝉叫了;雷雨前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而雷雨后蜘蛛却非常悠闲的坐在网上;雷雨前天空是乌云、闪电打雷,而雷雨后天上出现的是美丽的彩虹。
4、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雷雨过后那充满生机的美景。(出示课件:第二幅图)
5、看图说: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假如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雷雨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想做什么?)
*让我们想象着自己已经走进这美景之中,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地读7、8两段。
6、指名读,评议。
①要读出雷雨后清新、洁净、那充满生机的美丽。
②师范读,再指名读。
让我们再次共同感受这场雷雨吧!------齐读全文!
四、总结:
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想: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雷雨教案 篇10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
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3学生课前准备:
(1)在生活中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利用百度搜索雷雨的相关知识、视频,加深对雷雨的认识。
二、教学课题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这一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在火热的夏日,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雨后的景色更是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确、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极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雷雨》 内容分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了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景,多形式读文,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书写“压、垂”。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感悟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准备:
课前利用百度搜索《雷雨》相关的音频、视频,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悟雷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方法
1、信息收集法:课前让学生留心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学法:利用百度搜索的音频、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再现雷雨的情境,加深学生对雷雨前中后景色的感悟,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感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并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3、书写生字,出示课件,重点指导“压”、“垂”的书写。
4、让学生配合课件思考:为什么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用“垂”字,而不用掉、落等其它动词?
5、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6、开火车读生字。
7、把词语放入句子中,指名读句子。
三、朗读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看画面,认真听,认真看,想想课文围绕雷雨写了哪几个时候的景象?(播放课文情境朗读的画面)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让同学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初感“雷雨前”:
1、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雷雨到来方前我们会看到什么景象?生汇报。(播放画面)
篇三: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 教案—公开课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认读。
2、“捧奖杯”游戏识字。
二、观看动画,整体感知:
1、观看动画。
2、复述: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3、分别指出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3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静
1、看图一(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说说图片上的景色是怎样的。
(2)你认为这些景象写得怎么样?
①漫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这句话说明什么?“压”字给你的感觉怎样?)
②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为什么叶子不动,蝉也不叫?)
2、看图二(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观察天气有了什么变化。
(2)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么样?
①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为什么要加上“忽然”?)
②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哪个词写得好?)
3、看图三(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说说天气又了哪些变化?
(2)比较句子:
①闪电亮,雷声响。
②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4、齐读“雷雨前“这一自然段。
5、归纳: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6.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二)学习第4—6自然段,感悟“雷雨中”的猛
1 看图一(雷雨中的景象)回答:
(1)这时天气有了哪些变化?
(2)三个“哗”字说明什么?
2、看图二(雷雨中的景象)回答:
(1)往窗外望去,外面的景象怎样?
(2)为什么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
(3)两个“渐渐低”说明了什么?
(4)用“渐渐地”练习说话。
3、齐读“雷雨中”这一自然段。
4、归纳: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5、指导朗读,边读边想主要写什么?
(三)学习第7、8自然段,感悟“雷雨后”的美
1、看图一(雨后的美景),读一读。
2、看图二(雨后的美景),说一说图中出现哪些景物。。
3、齐读“雷雨后”这一自然段。
4、归纳: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5、指导朗读。
三、对比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口头述说,完成表格。
四、整理全文脉络。
五、总结:学习了《雷雨》这篇课文后,我们了解了有关雷雨的一些自然知识,知道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六、拓展
1、有关天气一些谚语。
2、完成课后“读读抄抄
附板书:
18、雷雨
前:乌云 大风 电闪 雷响
中:雨(大→小)
后:太阳 彩虹
【关于雷雨教案合集10篇】相关文章:
【精华】雷雨教案4篇12-19
《雷雨》教案锦集6篇12-21
雷雨教案模板集合九篇12-21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05-05
雷雨天作文合集六篇12-11
雷雨天作文合集7篇12-09
关于雷雨闪电的550字11-15
雷雨阅读答案09-07
《雷雨》听课报告10-10
《雷雨》听课记录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