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教案

2023-12-04 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 理清故乡、母亲和我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准确概括母亲的个性特征。

  3.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故乡、母亲和我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关注情感,探讨情感问题,从而学会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散文的鉴赏方法。结合散文的文体特点,一般从形与神,情与境的角度去鉴赏。今天,我们介绍一种散文的鉴赏方法,那就是以文题为切入口去鉴赏散文。(板书:鉴赏散文的方法:形与神 情与境 以文题为切入口)

  (二)整体感知

  1.通读文本,理解文题的含义。

  (1)请大家看文章的题目,看到题目,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思考,什么时候故乡代替了母亲,为什么故乡可以代替母亲,故乡代替母亲能干什么,文题中“终于”又说明了什么。

  (2)学生通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语段作答。

  (3)明确文题的含义:

  ①爱母亲,所以爱故乡

  ②爱故乡,因为怀念母亲

  ③故乡代替母亲给人以力量和慰藉。(板书)

  2.把握文章的主旨。

  由此可以明确本文是一篇写母亲的回忆散文。

  (三)鉴赏品味

  1.感知母亲的.形象美

  (1)要求学生再读文本,在文本中尽情搜寻,勾画出能够揭示母亲品质的语段,并且进行概括,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2)两人一组,一生读勾画出的语段,一生用“母亲是……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3)小结:母亲是一个爱子如命、有远见卓识、勤劳简朴、坚忍不屈、宽厚仁慈、眷恋故乡的人。

  2.体味作者的情感美

  文中写母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那么作家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情感呢,请从文中找出来,并加以概括。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小结:爱母亲;敬母亲;感激母亲;报答母亲;对母亲的付出充满愧疚;忽略了母亲对故乡的依赖,感到懊悔;母亲去世,充满悲伤;怀念母亲。

  (四)比较阅读

  将朱自清的《背影》与本文比较阅读,让学生探讨两文的异同,并且互相交流。

  明确:两篇文章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而本文却是截取几个片段来表现人物。

  (五)活动体验

  1.说一说

  如果让你讲一句你对母亲最要说的话,你说什么。

  如果让你为母亲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说一说。

  2.写一写

  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六)课堂小结

  有一种爱无与伦比,那就是母爱;有一个人无法忘记,那就是母亲。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当他索要完母亲的一切之后,母亲问:孩子,你还要什么?孩子说:我要你的心。于是,母亲把心挖出来给了这个孩子,于是孩子就高高兴兴的跑出了门,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母亲的心啪的一声就掉在地上,然而母亲的心说出的话却是: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爱,一个愿意永远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一种爱!母爱是温馨的,母亲的形象在我们的心目中举足轻重、独一无二,歌颂母亲的语言可以是华丽的,可以是平实的,可以是深沉的,也可以是稚嫩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语言都是发自我们内心的,其中都蕴含着我们对母亲浓浓的深情,让我们理解母亲并学会爱自己的母亲吧!(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在歌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余华的小说《故乡》;

  2.通过小说阅读和分析,探究故乡对于人的意义和影响;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学会分析小说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故乡对于人的意义和影响;

  2.分析小说结构和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余华的小说《故乡》,简述小说内容和主题。

  提问:故乡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二、阅读(15分钟)

  阅读小说,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小说中故乡的理解和感受。

  三、分析(25分钟)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探究小说中人物对于故乡的情感表达,可以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

  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故乡对于人的意义和影响。

  四、总结(10分钟)

  回顾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强调故乡对于人的意义和影响。

  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阅读小说,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思考能力。

  五、作业(5分钟)

  布置阅读小说的'任务,让学生深入探究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和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探究小说中人物对于故乡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小说,了解故乡对于人的意义和影响,提高阅读能力和情感认知。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教案 3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2.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

  3.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到家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2.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

  3.领悟到家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

  2.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母爱是什么吗?你们是否曾经经历过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一篇文章,感受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你们准备好了吗?

  Step 2 学生阅读课文《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

  Step 3 师生讨论

  教师提问: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中发生了什么?

  2.故事中母亲对主人公的爱是什么?

  3.你认为故事中母亲的行为代表了什么?

  4.故事中母亲对主人公的爱与普通母爱有什么不同?

  5.你认为母亲的爱是怎样影响到主人公的成长的?

  Step 4 课堂练习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通过观看母亲的生活,感受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Step 5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他们从本次课程中所获得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主要通过阅读《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来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让学生领悟到家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重要性。

  • 相关推荐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教案】相关文章:

故乡你终于代替了母亲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7-04

母亲,我终于懂了作文01-29

母亲我爱您08-22

我爱您我的母亲作文06-03

作文我爱您我的母亲05-18

我爱您,我的母亲作文09-10

母亲我想您了的诗歌04-08

我爱您,母亲作文06-20

母亲,我爱您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