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1
【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美的享受。《纲要》和《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以往的传统音乐活动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为了让幼儿在自然游戏下边玩耍边学会演唱,所以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小猴真淘气》,活动中借助点兵点将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游戏的正确玩法;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感受到音乐游戏中互动交往的快乐,真正的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过程中,尝试有节奏地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3、在游戏过程中,懂得应该养成不乱扔脏东西的好习惯。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猴手偶2个,音乐伴奏。
2、师幼围坐成圈。
【活动重点】
能理解歌词,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正确的玩游戏,有节奏的轻点同伴,能创编出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导入情境,激趣导入。
师:森林里,有一只淘气的小猴,有一天,他吃完西瓜就把西瓜皮一扔,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
1、感知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词、
提问:这只小猴吃了什么?
吃完西瓜然后呢?
结果滑到了谁呀?(先滑到了……又滑到了……)
2、倾听范唱,唱完时出示手偶。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2)教师跟钢琴范唱,唱完出示另一只手偶。
(3)师幼游戏。
A、教师在圈中边唱边示范“找小猴”的游戏,并提问:我是怎么样找到他的?
B、教师示范唱最后一句,唱至最后一个字“呀”时,手偶停留在一位“小猴”头上。
C、教师第五次演唱歌曲,并完整示范游戏。
3、学唱歌曲,幼幼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乱扔西瓜皮的小猴呀?(想)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唱歌边一下一下地做点数动作。
(2)幼儿和同伴之间开展游戏,学唱歌曲。
(3)玩游戏2—3遍。
4、添加“小猴滑到情节”,继续学唱。
师:原来是这2只“小猴”乱扔了西瓜皮,西瓜皮先滑倒了熊大伯,又滑倒了鹿阿姨,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教师再次示范,在“找小猴”的基础上,添加“小猴滑倒”的情节,听音乐旋律做旋转的动作,音乐一结束,便摆出痛苦的滑倒造型,口数“五、四、三、二、一”后方可起身。
(2)请1名幼儿上来表演。
师:我们在滑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懂得保护自己千万别摔伤自己,滑倒是很痛苦的,我们一样要表现出痛苦的表情。
(3)请2名幼儿上来示范滑到的造型,并坚持至全体幼儿给倒数5个数方可起身。
(4)教师邀请1名幼儿“找小猴”并让被找到的幼儿扮演“小猴滑倒”的造型,完整游戏1遍。
5、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师:小朋友们模仿的'都不错,你们知道小猴为什么会被滑倒吗?因为他乱扔了西瓜皮,小朋友们如果有垃圾了应该怎么办呢?
三、反思评价
师:这个游戏已经玩了很多遍了,现在有个问题需要你们思考,你们觉得会唱这首歌了吗?你们可以先想一想,觉得会唱的小朋友请举手,待会唱给大家听,不会唱的可以坐在位子上,倾听别人演唱。
四、表演唱
1、请四位幼儿在圈内表演唱。
2、教师再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演唱。
3、全体幼儿演唱,活动结束。
4、集体表演唱
结束语:
猴儿们表现的真不错!今天我的小猴们已经有点累了,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教学反思:
歌唱本应该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可是每次学习新歌,孩子们的兴趣都不浓厚,积极性也不高,很难让孩子们都开口快乐的唱起来,实在让我头疼。该如何激发孩子们的歌唱兴趣,开启他们歌唱的快乐之门,让他们愿意唱、喜欢唱、自然地唱呢?我陷落了沉思……又是一节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这是首曲调简单,情节有趣,又贴近幼儿的生活歌曲。讲述了小猴在吃完西瓜后,乱扔西瓜皮,结果滑倒了熊大伯和鹿阿姨,最后害得自己也滑倒了的故事情节。活动开始,我顺手弹奏着孩子非常熟悉的音乐“比比谁最棒”。与往常一样,刚在课间游戏的孩子们一个个散开了,以飞快地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坐位并随着音乐做着简单动作,只有刚才还在玩“点兵点将”游戏的有几个孩子,似乎没有玩尽兴。“哎,真好玩,我都还没轮到呢?”“我们等下继续玩吧。”慢慢吞吞有些失落的回到座位上。我感到有些不妙,似乎打断了孩子刚快乐游戏的情绪,让我于心不忍。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2
游戏玩法建议:
师幼围坐成圆,领头人手带小猴的手偶,边唱边有节奏的轻拍圈上的朋友,当歌曲唱"小猴是谁呀?"的最后一个字"呀"时,就找到了扔西瓜皮的小猴。这只小猴就要站在圆心中间,随着音乐的快慢做滑来滑去的样子,最后音乐停止,小猴摔到在地。游戏一遍之后,这只小猴就是新的领头人,继续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1)累加故事内容。
(2)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3)完整"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游戏(1—2遍)。
(4)累加转的不同(快、慢)速度,完整游戏。(1遍)
5、自我评价师:现在你们都学会这首了吗?哪里不清楚?
6、小结: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听听它是怎么改正的。(教师清唱歌曲结尾)
友情提示:
1、在边唱边玩游戏环节,幼儿很容易只关注游戏,而忘记歌唱,所以每次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都要给幼儿一个歌唱的理由,激发幼JL快乐歌唱的兴趣。
2、因为每玩一次才会出现1—2个领头人,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开始的点数的位置,尽其所能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做领头人。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大胆表现小猴摔跤的神态和造型,体验并意会歌唱情节反转的幽默与寓言。
2、初步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乐于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3、能够接纳并欣赏他人的表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钢琴自制香蕉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范唱、提问等形式初步感受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
1、教师清唱歌唱,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
师:有一天,小动物们走在街上发现,哎呀,到处都是西瓜皮!到底是谁干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范唱1)
2、结合图片,提问及范唱,帮助幼儿初步理清歌词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是谁干的?原来是小猴子!它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猴子?(范唱2)
3、熟悉点兵点将的游戏方法,帮助幼儿稳定节奏,进一步熟悉旋律。
二、在“点兵点将”游戏情景中进一步感受和熟悉歌曲,并激发幼儿的游戏意愿。(和旋伴奏)
1、请自愿找小猴的幼儿尝试点数
2、询问是否都能点小猴,解决问题。
3、请前一轮被点到的.小猴当下一轮点小猴的人。
三、增加游戏挑战、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小猴摔跤的神态和造型
1、教师示范摔跤造型,并帮助幼儿了解在适当的音乐点时做造型
2、完整游戏(3遍)
3、加入摔倒音乐快慢要求(2遍)
四、自我反思与评价
师:刚才这首歌我们唱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
五、替换最后一句歌词,体验并意会歌曲情节反转的幽默与寓意
六、放松,集体演唱
师:我们把这首好听、有趣的歌加上你喜欢的动作送给一起送给客人老师吧!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4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情感与兴趣
感受故事《小猴真淘气》的趣味性,体验故事中动物们的情绪变化,产生对故事阅读的喜爱。
2. 认知与理解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猴淘气的行为以及带来的后果,明白在集体生活中要遵守规则。
认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如小猴、大象、长颈鹿等,并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特征。
3. 能力与技能
能够根据图片提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观察画面细节,从画面中获取信息,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 《小猴真淘气》的故事绘本、相关故事图片。
2. 小猴、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的头饰若干。
3. 模拟故事场景的简单道具,如小椅子、小滑梯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
教师头戴小猴头饰,模仿小猴的`动作和声音进入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呀?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小猴真淘气》。”
2. 故事讲述
教师翻开故事绘本,开始讲述故事。讲述过程中,声音生动,表情丰富,根据情节变化调整语速和语调。
当讲到小猴在森林里玩耍,一会儿跳到树上,一会儿在草地上打滚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问:“小猴在做什么呀?它是不是很调皮?”
讲到小猴推倒了小动物们搭的积木城堡,惹得小动物们很生气时,暂停讲述,让幼儿说一说如果自己是小动物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 理解故事
故事讲完后,教师展示故事图片,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
提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小猴做了哪些淘气的事情?最后小猴怎么样了?”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不能像小猴一样淘气?为什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幼儿明白在集体生活中要遵守规则,不能影响他人。
4. 故事表演
给幼儿发放动物头饰,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在一旁指导幼儿的表演,提醒幼儿注意角色的特点和表情,如小猴的调皮、大象的稳重、长颈鹿的优雅等。
表演结束后,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 活动延伸
在图书角投放《小猴真淘气》的故事绘本,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继续阅读和讲述。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森林小动物,或者制作一个关于遵守规则的小海报。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故事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感受故事的幽默风趣。
2. 能仔细倾听故事,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猴的淘气行为和故事发展的顺序。
3. 通过故事讨论,懂得在集体活动中要尊重他人,不能随意捣乱。
二、活动准备
1. 故事音频《小猴真淘气》。
2. 制作故事中主要场景和动物形象的`幻灯片。
3.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卡片(小猴、大象、小兔子等)。
三、活动过程
1. 播放音频,引发兴趣
教师播放故事音频的开头部分:“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猴,它呀,特别淘气……”,然后提问:“小朋友们,猜猜这只小猴会做些什么淘气的事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 图片辅助,讲述故事
教师依次播放幻灯片,展示故事中的场景和动物形象,同时生动地讲述故事。
当讲到小猴在滑梯上插队时,问幼儿:“小猴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是你们在排队,有人插队,你们会怎么想?”
讲到大象老师教育小猴时,引导幼儿观察大象的表情和动作,体会大象的严肃和认真。
3. 回顾故事,加深理解
故事讲完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
提问:“小猴一共做了哪些淘气的事情?它最后有没有改正呢?”让幼儿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请幼儿将动物卡片按照故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发展顺序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感悟道理
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班级里,有没有像小猴这样淘气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再次强调在集体中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5. 游戏互动,巩固认知
教师说出故事中的某个情节,如“小猴在树上扔果子”,让幼儿快速找出对应的动物卡片并说出小猴的错误之处。
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小贴纸奖励,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6.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再次强调故事的主题:在集体生活中要遵守规则,不能随意捣乱。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孩子。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6
一、活动目标
1. 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幽默和欢乐情绪,喜欢参与故事相关的活动。
2.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准确地回答关于故事细节的问题,如小猴淘气的地点、对象等。
3. 能够模仿故事中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提高语言表达和身体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 《小猴真淘气》的故事书、手偶(小猴、其他动物若干)。
2. 绘制故事场景的大幅画纸(森林、草地、滑梯等)。
3. 彩色笔、小道具(如小树枝、小积木等代表故事中的物品)。
三、活动过程
1. 手偶表演,引出故事
教师拿着小猴手偶出场,用手偶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猴,我可调皮啦!”然后用手偶表演一些淘气的动作,如跳来跳去、抓耳挠腮等。
教师接着说:“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我在森林里的故事。”从而引出《小猴真淘气》的故事。
2. 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教师翻开故事书,逐页阅读故事,边读边用手指着画面上的`内容,引导幼儿观察。
读到小猴在森林里追逐小兔子时,教师问:“小猴为什么要追小兔子呀?小兔子会害怕吗?”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读到小猴把小松鼠的坚果藏起来时,教师拿起小道具坚果,模仿小松鼠着急的样子说:“哎呀,我的坚果不见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变化。
3. 互动提问,巩固内容
故事读完后,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如:“小猴在哪些地方淘气了?”“它都对哪些小动物做了淘气的事?”“最后是谁帮助了小猴?”让幼儿举手抢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
教师还可以问一些拓展性问题,如:“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看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 模仿表演,提升能力
教师再次拿出手偶,邀请幼儿一起模仿故事中动物的语言和动作。
例如,教师拿着小猴手偶说:“我是小猴,我要跳到树上啦!”然后让幼儿模仿小猴跳的动作,并说:“我也跳到树上啦!”
依次模仿其他动物的语言和动作,如大象的缓慢行走、小兔子的蹦跳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身体表现力。
5. 绘画创作,拓展延伸
教师将绘制故事场景的大幅画纸展示在黑板上,给幼儿发放彩色笔。
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在画纸上添画故事中的动物或场景,如在森林里画上淘气的小猴、生气的小松鼠等。
幼儿创作完成后,邀请个别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画中的故事内容。
6.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所传达的道理。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像小猴一样淘气,要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7
一、活动目标
1. 欣赏故事,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激发对故事的兴趣。
2. 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如“淘气、捣乱、改正”等,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
3. 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小猴真淘气》的动画视频。
2. 故事文字卡片(写有新词汇)、图片卡片(故事中的关键场景)。
3. 小奖品(如卡通贴纸、小玩具等)。
三、活动过程
1. 动画导入,吸引注意
教师播放《小猴真淘气》的.动画视频开头部分,展示小猴在森林里活泼好动但又有些调皮的场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猴?”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猴的形象和行为,引出“淘气”这个词汇,教师出示写有“淘气”的文字卡片,教幼儿认读。
2. 完整观看,理解故事
教师让幼儿完整地观看动画视频,在观看过程中,教师适时暂停视频,解释一些幼儿可能不理解的画面或情节。
当看到小猴把小动物们的野餐食物弄翻时,教师问:“小猴这样做是不是不好?它在做什么?”引导幼儿回答“捣乱”,并出示“捣乱”的文字卡片。
看完视频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如:“小猴一开始做了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最后它怎么样了?”
3. 词汇学习,情境运用
教师拿出故事文字卡片和图片卡片,再次教幼儿认读新词汇“淘气、捣乱、改正”等,并通过图片卡片创设情境,让幼儿练习运用这些词汇。
例如,教师展示小猴淘气的图片,问幼儿:“这张图片里小猴在做什么?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让幼儿说出“淘气”,然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4. 推理判断,思维拓展
教师提出一些推理判断性的问题,如:“如果小猴没有改正错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还会和它一起玩吗?为什么?”让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假设性的情境,如:“如果小猴又遇到了新的小伙伴,它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淘气呢?”鼓励幼儿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回答。
5. 互动游戏,巩固知识
教师开展“词汇小能手”的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教师展示图片卡片,小组轮流回答可以用哪个新词汇来描述图片内容,回答正确的小组可以获得小奖品。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学习和运用新词汇。
6.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淘气是不好的行为,但只要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还是可以被大家接受的。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懂事、守规矩的好孩子,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专注能力,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安全教育意义,知道在生活中不能随意模仿危险的淘气行为。
3. 能够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猴淘气行为导致的后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小猴真淘气》的故事课件。
2. 与故事相关的安全知识图片(如不能在高处随意攀爬、不能随便推搡他人等)。
3. 故事角色头饰(小猴、大象、其他小动物若干),用于故事表演或角色扮演游戏。
三、活动过程
1. 课件展示,开启故事
教师打开故事课件,展示故事的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上的小猴形象,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只小猴,你们觉得它会是一只怎样的小猴?”让幼儿自由猜测,然后点击课件,开始播放故事。
2. 故事倾听,理解内涵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幼儿安静倾听。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小猴淘气时的动作、表情,其他小动物的反应等。
当讲到小猴在树枝上荡来荡去,差点摔下来时,教师暂停课件,问幼儿:“小猴这样做危险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并说出在高处随意攀爬是很危险的行为。
故事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重点讨论小猴淘气行为导致的后果,如惹得小动物们不高兴、自己差点受伤等。
3. 安全知识,结合故事
教师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安全知识图片,如不能在高处随意攀爬、不能随便推搡他人等,结合故事中的情节,向幼儿讲解这些安全知识。
例如,教师指着小猴在滑梯上推小动物的图片说:“小猴在滑梯上推其他小动物,这样很容易让小动物们摔倒受伤,所以我们在滑梯上不能推别人,要排队一个一个地滑。”让幼儿直观地理解安全知识。
4. 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教师给幼儿发放故事角色头饰,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尤其是小猴淘气的行为和大象老师教育小猴的情节,让幼儿在表演中进一步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其他幼儿进行评价,说说哪个小朋友表演得好,好在哪里,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评价能力。
5. 语言讲述,能力提升
教师让幼儿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猴淘气行为导致的后果。可以先让幼儿在小组内讲述,互相倾听和交流,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面前讲述。
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指导和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再次强调故事中的安全教育意义,提醒幼儿在生活中要注意安全,不能随意模仿危险的淘气行为。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家人一起分享故事中的道理。
- 相关推荐
【《小猴真淘气》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体育小猴学样教案10-30
中班健康小猴运桃教案03-10
中班音乐爱跳舞的小猴教案11-22
中班音乐小猴摘香蕉教案03-16
中班阅读活动小猴穿鞋教案07-27
中班阅读《小猴超市》07-28
小猴穿鞋教案03-07
小猴爬的教学教案06-12
小猴摘桃教案09-10
小猴摘桃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