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幼儿园教案 1
【教材分析】
《昆虫音乐会》是一首节奏抒情的乐曲,多以四分音符为主,重点是熟练掌握4/4拍节奏特点,学习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按强弱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合拍地演奏。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叫声,借助图谱学念节奏。(重点)
2.认识木鱼、碰铃、响板等乐器,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尝试用乐器打击节奏。(难点)
3.体验用乐器随音乐演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了解昆虫的叫声,蜜蜂、蛐蛐、蝈蝈图片。
2.图谱卡片,木鱼、碰铃、响板等乐器。
3.节奏卡片蜜蜂:xxxx|x——-蛐蛐:xxxxxx|x——-蝈蝈:x.xx.x|xx——-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利用情景游戏:邀请幼儿参加昆虫音乐会。
2.逐一出示蜜蜂、蛐蛐、蝈蝈图片,分别学一学它们的叫声。
二、通过情景“昆虫唱歌”,引导幼儿学习节奏型。
1.教师设置野外的情景“昆虫唱歌”。提问:蜜蜂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第一段,出示蜜蜂的.节奏卡片:xxxx/x——-/引导幼儿拍打节奏。
幼儿按照节奏学说小蜜蜂的声音:嗡嗡嗡嗡/嗡————/2.追问:蛐蛐是怎样唱歌的?
教师范唱第二段,出示蛐蛐的节奏卡片:xxxxxx|x——-引导幼儿拍打节奏。
幼儿按照节奏学说蛐蛐的声音:蛐蛐蛐蛐蛐蛐|蛐——-
3.再次追问:蝈蝈是怎样唱歌的?
教师范唱第三段,出示蝈蝈的节奏卡片:x.xx.x|xx——-引导幼儿拍打节奏。
幼儿按照节奏学说蝈蝈的声音:蝈.蝈蝈.蝈|蝈蝈——-
三、昆虫合奏会。
1.幼儿分三组,分别扮演蜜蜂、蛐蛐、蝈蝈看节奏卡片拍打节奏(蜜蜂—碰铃;蛐蛐—木鱼;蝈蝈—响板)。
2.教师弹奏乐曲,前半部分集体合奏,最后两小节两种乐器进行合奏。
3.尝试用两种乐器合奏。
四、整理乐器。
引导幼儿按类摆放整理乐器。
《昆虫》幼儿园教案 2
活动目标
1、借助昆虫运动会的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以作出判断。激发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4、模仿昆虫的动作姿态,在活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昆虫运动会的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难点: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以作出判断。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昆虫图片及头饰、昆虫课件
活动过程
一、律动。《去郊游》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那我们赶紧准备好一起去郊游吧。
二、说一说:
1、在大自然里你都看到了什么虫虫?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虫虫,我们看一看他们都有些什么特征,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三、总结虫虫一样的地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嘴,一对触角,眼睛,具有三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膀)像有这样特征的小虫虫就叫昆虫。
四、讲述故事《昆虫运动会》,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
1、师:夏天来了,昆虫们要在这美丽的季节开个运动会,小昆虫们都来了,你们猜一猜,会有哪些昆虫来参加那?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昆虫都来了。(教师讲述故事,并贴出图片)
提问: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
(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主要特征)
3、(出示毛毛虫)毛毛虫来了,他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
4、为什么毛毛虫能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那?
5、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五、活动延伸:模仿游戏
模仿昆虫动作姿态比赛,锻炼幼儿大肌肉动作协调性。
活动反思:
多元整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内容我们也把学习活动的内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有机整合,把孩子对昆虫积累的经验和对体育运动有那些等方面经验的收集进行有机整合,使孩子对两个不同的内容出发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便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
活动目标也是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把对昆虫特征的感知与不同运动的操作的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孩子在思索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观察昆虫的特征,还要寻求不同运动的玩法,通过观察比较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样的运动更能适合这个昆虫参加比赛。
还有组织形式的有机整合,活动中通过集体交流、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的有效运动,使得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积极表现得欲望,使得孩子的一有经验在活动中通过老师的梳理、提升得到全面的发展。
《昆虫》幼儿园教案 3
【活动目标】
1、感知坐标点的空间位置关系,促进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
2、学习用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坐标点的具体位置,并学习记录坐标位置。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喜欢使用数学语言。
【活动准备】
房子、动物PPT、分组操作材料若干份
【活动过程】
1、用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森林里新造了一幢昆虫公寓,小昆虫们要搬新家了都特别高兴,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楼房,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
师:哗,好高的楼呀!这个楼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来数数是几层楼?你们是怎么知道?
(2)每一层楼里有几间房?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3)教师小结。原来看旁边竖着的数字从下往上数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有几层楼;看横着的数字从左到右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有几间房。
3、练习坐标点位置的口头表达。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边操作边提问:"这座大楼里住着很多小昆虫,你们看蝴蝶家住在第几间?毛毛虫呢?"
(2)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同检查。
4、学习记录坐标点位置的'表达形式。
(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小昆虫们住在哪里啦,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永远记住它们住在哪里呢?"
(2)出示地址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东西?"
(3)横线表示什么?帮我们记录什么?竖线呢?师:横线记录第几间?竖线记录第几层?
(4)教师讲解记录坐标点的记录方式。
师:小七星瓢虫住在第几间第几层?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蚂蚁呢?谁来记录?
5、配对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识记坐标。教师出示操作挂图,随机请个别幼儿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1)师:刚才经过大楼时,发现有些小昆虫哭起来,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不过,没关系,我们小朋友呀!把它们家的地址记下来啦!我们一起来帮帮忙,把动物们都送回家吧!
(2)游戏后,教师与幼儿检查,并引导幼儿说出每个动物家的坐标。如:"小蚂蚁家住在第一间第五层……"
6、分组操作活动。
(1)记录地址。
(2)送小昆虫回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有幼儿记录错误的,要及时给予引导。
7、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对操作能力强的幼儿进行表扬,对操作能力弱的幼儿进行鼓励。
《昆虫》幼儿园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昆虫,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2、初步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激发幼儿喜爱和关心昆虫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搜集昆虫的资料、图片、图书。
2、活动前教师带幼儿捕捉昆虫。
3、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呀?
2、教师出示昆虫,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昆虫,说一说你见过那些昆虫,叫什么名字。
3、教师提问:
(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些昆虫的基本特征。
(2)、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
4、幼儿自由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十分钟之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查到的答案,教师做记录。
5、教师出示昆虫和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找出哪些是昆虫。
6、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那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
7、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益虫放回到大自然中。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昆虫标本。
《昆虫》幼儿园教案 5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特性。
2、通过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初步认识昆虫的天敌,了解昆虫天敌的作用。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6、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蜻蜓、七星瓢虫、蜘蛛、青蛙、燕子等和相关昆中的图片;
2、昆虫生活习性介绍的文字或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并区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
师:“你们知道他们这些动物朋友是吃什么的`?”(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进行讨论)
(二)请幼儿观看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或老师通过讲述文字资料(动物自我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虫虫,出现有关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1、蚊子、蚜虫、苍蝇、蝗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
2、这些昆虫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令它们死亡?
3、小结:昆虫在其生活过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还会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三)介绍昆虫的天敌:
1、什么是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由于动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如青蛙吃蝗虫,青蛙就是蝗虫的天敌;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敌等。
2、昆虫的天敌有些什么种类呢?观看视频,请幼儿说说昆虫天敌是怎么吃昆虫的?老师进行引导并进行归纳:
1)赤眼蜂,把自己的卵产在青菜虫、小菜蛾、棉蛉虫、玉米螟的卵内。沙眼蜂这种把自己的卵产在昆虫的卵内,并吸取昆虫卵的营养慢慢长大,这种天敌叫做寄生性昆虫天敌。
2)瓢虫吃蚜虫,是直接把蚜虫吃掉,这种直接把昆虫吃掉的昆虫我们叫捕食性昆虫天敌,螳螂捕食大部分昆虫,它也叫捕食性昆虫天敌。
3)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网捕杀昆虫,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并给这些昆虫打医学专用针,再慢慢吸干这些昆虫的体液,这种只捕食昆虫的天敌我们叫它为食虫性动物天敌,青蛙吃害虫、燕子捕杀蝗虫,青蛙和燕子也属昆虫天敌。
(四)昆虫天敌的运用:
1、“菜地长虫了农民伯伯会怎么处理?”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灭虫的方法——喷杀农药和捕捉菜虫等。
2、还有些什么方法?引导幼儿利用昆虫天敌的作用来思考解决问题。
3、如何保护好这些益虫?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等。
活动反思: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昆虫》幼儿园教案 6
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2、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活动准备
1、昆虫头饰、昆虫拼图四张,画架四个。
2、昆虫图卡若干,食物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昆虫
1.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
2.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4.提问: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
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
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5.教师: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
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二、游戏《昆虫找食》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
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2、教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图卡。
3、教师小结:小昆虫做得真好,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什么昆虫,你是怎样行动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
请幼儿回答。
三、益虫和害虫
1、教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
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
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
幼儿找家。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昆虫》幼儿园教案 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昆虫的外形特点与生活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2、通过猜谜语捕捉、观察各种昆虫,发现其中的奥秘。
3、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若干个,也可以让幼儿从家里把捉到的昆虫带到幼儿园来。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主题。
教师念谜语: 小小虫,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传花粉,采花蜜,
人人夸它爱劳动。 (蜜蜂)
一对翅膀薄又明,
两只眼睛亮晶晶,
飞低飞高报阴晴,
飞来飞去捉害虫。 (蜻蜓)
幼儿猜谜底,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捉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三、将幼儿捕捉到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盒子里,比一比谁跳得最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上,比一比谁爬得快。用火柴盒做小火车套早昆虫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回2爬?
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会飞。
将昆虫放在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会怕水。
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么翻身。
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的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昆虫》幼儿园教案 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昆虫、体验创作的乐趣。
3、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对昆虫的认知。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过程:
1、提供笔、纱布、剪刀、胶水、枯树叶、竹枝、布等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运用画、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种方式制作各种昆虫作品,如制作昆虫头饰、昆虫玩具、昆虫吊饰、昆虫模型等作品,并进行展示。
2、启发幼儿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昆虫的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在活动室里为昆虫建一个家,并把自制的昆虫模型、玩具或昆虫标本放入昆虫的家。
3、学习欣赏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歌舞等文艺作品,让幼儿进一步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组织幼儿讨论;怎能样把探究昆虫的结果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激发幼儿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的愿望。
5、请家长和别班的老师、小朋友们来参观,鼓励幼儿主动向老师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昆虫作品,大胆为他们表演节目。
活动反馈:
1、通过主题活动《昆虫》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帮我们收集了大量昆虫的资料、图片。他们利用节假日带幼儿捕捉昆虫,探索昆虫的秘密,促使我们主题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活动反思:
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的生成过程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昆虫》幼儿园教案 9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PPT;录音;小记录表6张;小昆虫4只为一组共6组;保护色前期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怎么玩?(一个人抓,其余人躲)
2. 有一些昆虫想和你们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认识他们吗?
3. 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认识昆虫。(蝴蝶、瓢虫、蚱蜢、知了、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节)
二、基础部分
(一)昆虫捉迷藏
1.你们现在都认识了这些昆虫,那让我们来找一找吧!
2.找昆虫
⑴(出示图二)谁躲在了这里?花螳螂为什么躲在这里?(看看它的颜色,花的颜色:花螳螂的颜色和花的颜色一样,这样子不容易被发现)哦!花螳螂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什么事保护色呢?(这种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⑵还有许多昆虫也藏了起来,你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出示木枝节)
木枝节为什么要躲在树枝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所以藏在树枝里不容易被人发现)
原来木枝节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⑶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那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你们找到它了吗?(出示枯叶蝶)
枯叶蝶为什么要躲在树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像枯叶,躲在树上就不容易发现)
原来,枯叶蝶也藏在了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3.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先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4.其实,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昆虫可不仅仅只有花螳螂、枯叶蝶和木枝节,还有一些昆虫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你看!它是谁呀?(纺织娘、尺蠖)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
(二)帮助昆虫藏一藏
1.还有一些昆虫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帮它们藏一藏好吗?
介绍操作方法:我在后面桌子上分别放了一张记录表和一些小昆虫,待会每张桌子坐四个小朋友,然后这四个小朋友根据“保护色”的方法一起合作帮这些小昆虫找一找最合适它们的隐藏地方。操作前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记录表:这一栏表示什么?(隐藏的地方)那么另外一栏就请你贴上隐藏在这的`昆虫。昆虫后面我贴了双面胶,待会把双面胶拨下来后请你放在盒子里就行了。行动!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谁来介绍一下?这是谁?为什么躲在这里?能不能躲在其他地方?为什么?(颜色相近的地方都可以用来躲藏)
原来,你们都是利用保护色的方法帮小昆虫们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的。
三、本领迁移
1.(过度)其实,除了一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我们一一看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好吗?
2.(播放动物图片)
⑴狮子:这是谁,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⑵猫头鹰:你看谁藏在这里了?它又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⑶雷鸟:这又是谁?它为什么要躲在雪地里?(雪地的颜色和自己的颜色相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们的雷鸟可厉害了,它还能根据季节的变化改变自己身上的颜色呢!冬天的时候它的羽毛是白色的,可是到了夏天它的羽毛又变成了与周围颜色一样的颜色呢!
⒊那我们人又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呢?(出示图片)(看看衣服、脸上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怎么样?)哦!他们为什么要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四、活动延伸
1.其实,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谁愿意说说你想躲在哪里,为什么?
2.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空的时候就来用保护色的方法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昆虫》幼儿园教案 10
活动目标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虫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知道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蜻蜓
2.课件:动画片-蝴蝶
3.课件:正确找出昆虫的名字
趣味练习
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那些昆虫吗?请你说一说。
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更多的秘密吗?
二、观看动画片:蝴蝶
1.动画片中的昆虫叫什么名字?(蝴蝶)
2.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头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队翅膀?有几对脚?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三、ppt课件:蜻蜓
1.还知道哪些昆虫?
2.观看各种蜻蜓
蜻蜓长的什么样子?
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
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3.蝴蝶和蜻蜓它们共同的'名子叫什么?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有些昆虫(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如蚊子。)
四、初步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蝴蝶在幼虫时有吃嫩菜叶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ppt课件——了解蝗虫
通过观看了解,蝗虫是危害庄家的害虫。
五、讨论怎样对待昆虫
1.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2.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
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使害虫无法生存等。
《昆虫》幼儿园教案 11
活动重点及难点:
幼儿能够掌握五个词组,认识昆虫名称,对昆虫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轻松、活泼、师幼互动的氛围中学习有关昆虫的五个词语:蜜蜂、蚂蚁、蝴蝶、螳螂及蜻蜓,并了解五个词语的共同特征——都有虫字旁。
2、扩散幼儿思维,幼儿了解各种昆虫的习性和特征。
3、在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律动——《去郊游》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大森林里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发生,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我们出发吧。
二、幼儿了解参加音乐会的昆虫,学习词语。
1、幼儿听声音乐,猜昆虫。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蜜蜂)蜜蜂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大森林里要开昆虫音乐会,昆虫们都想参加,我们看看这么热闹的音乐会都有谁来报名了?
2、在观看课件基础上,教师与幼儿互动,进行识字活动。
(看课件认识蜜蜂两个字)教师提问:第一个来报名的是谁呀?(幼儿看后回答蜜蜂)教师配着旋律提问:谁来了?(教师引导幼儿说:蜜蜂)哦,勤劳的小蜜蜂来报名参加音乐会,我们在看看还有谁来了?
(看课件认识蚂蚁)教师提问:第二个来报名的是谁呀?(幼儿看后回答:蚂蚁)教师配着旋律提问:是谁呀?(幼儿说:蚂蚁)教师:小蚂蚁也来报名参加音乐会了,大森林里太热闹了,有一只昆虫都等不及了,急忙忙的赶来报名,它是谁呢?
(看课件认识蜻蜓两个字)教师提问:第三个来报名的谁呀?(蜻蜓)教师配合着旋律重复提问,让幼儿认识词组。
(看课件认识螳螂两个字)教师:这么热闹呀,有一只昆虫从这里经过,也来凑热闹,这回谁来报名了?(螳螂)。螳螂是第四个来报名的,这时,有一只昆虫正在远处传花粉,它听到大家的议论,也跑过来报名,谁来报名了?(幼儿回答:昆虫)(看课件认识蝴蝶两个字)教师:第五个来报名的是谁呀?﹙蝴蝶﹚,教师配合着音律问:是谁呀?﹙蝴蝶﹚教师:有这么多的昆虫报名参加音乐会,我们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只昆虫来报名?点数1、2、3、4、5,有五只昆虫来报名了。
教师:大森林里要求昆虫们用2天的时间练习节目,2天之后在音乐会上表演。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了,小昆虫们都排练了节目。两天过后,音乐会要开始了,你们还记得谁来报过名?
三、师幼互动,巩固认识的昆虫名称。
教师:谁是第一个来报名的?﹙蜜蜂﹚哪只昆虫是最后一个来报名的?﹙蝴蝶﹚谁是第3、4个来报名的?﹙蜻蜓和螳螂﹚第二个来报名的谁?﹙蚂蚁﹚教师小结:小朋友的记忆力真好!小昆虫们都精心准备了节目来参加音乐会,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四、在游戏中,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领域间的整合。
1、蜻蜓将登上紫色的舞台为大家表演节目,谁愿意送蜻蜓登上舞台?谁知道蜻蜓有什么本领?
2、下面小蜜蜂将登上蓝色的舞台,谁愿意送蜜蜂登上舞台?蜜蜂每天为什么在花丛中忙碌?蜜蜂怎样采花蜜,谁能学一学?
教师:蜜蜂真勤劳,每天采蜜忙,我们一起学一学蜜蜂采蜜的动作。蜻蜓和蜜蜂是益虫还是害虫?对了,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3、螳螂将登上粉色的舞台,谁愿意送螳螂登上舞台?谁知道螳螂的故事?
4、这么多昆虫都登上了漂亮的舞台,美丽的蝴蝶着急了,谁愿意送蝴蝶登上舞台?如果你是蝴蝶你会表演什么节目?﹙请幼儿表演﹚
5、还有谁没有登上舞台?谁愿意送蚂蚁登上舞台?
教师:小蚂蚁是怎样来参加音乐会的?﹙全体幼儿学一学﹚教师小结:昆虫们都登上了星光闪闪的舞台,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字宝宝都有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一样?
寻找规律:这些词语都带有"虫"字旁。对了,所有的名字都带"虫"字旁,这么多昆虫都来参加音乐会,你还知道哪些昆虫吗?今天,也有一些昆虫来参加音乐会,它们是来做观众的,我们一起看看它们是谁?
五、了解带"虫"字旁的其他昆虫。
1、我们先看看蚊子的.名字,蚊子的名字中有没有"虫"字旁?
2、我们再看看蝉的名字?"蝉"的名字中有没有"虫"字旁?
3、前两只昆虫我们看到了,下面再看看蚱蜢的名字长得什么样?"蚱蜢"的名字中有"虫"字旁吗?有几个虫字旁?
4、再看看蟋蟀的名字?蟑螂的名字呢?
教师:这些观众都是昆虫,它们的名字中都有"虫"字旁,有的是一个虫字旁,有的是两个虫字旁。下次活动时,我们来学习它们的知识。
六、幼儿猜谜语戴词卡,音乐会开始,一同跳舞。
教师:昆虫音乐要开始了,昆虫们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参加,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可是小朋友们必须回答问题,回答正确了才能带上词卡,我们看谁会得到词卡?
《昆虫》幼儿园教案 12
活动目标
1、了解蟋蟀、蝗虫等昆虫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
3、能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活动准备
ppt课件:秋天有哪些昆虫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话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昆虫吗?
你知道那些昆虫吗?谁想说一说。
2、小朋友已经知道秋天有哪些昆虫吗?
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的秘密吗?
二、观看昆虫图片,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Ppt课件:秋天有哪些昆虫
1、蟋蟀
(1)图上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2)它长的什么样?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蟋蟀?
(3)蟋蟀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
(4)蟋蟀都会叫吗?为什么?
2、蜻蜓
(1)蜻蜓长的什么样子?
(2)数一数有几对翅膀?几对脚?
(3)蜻蜓的'头上有什么?
重点让幼儿了解蜻蜓的眼睛。
(4)什么时候能看到很多的蜻蜓而且飞的很低?
(下雨前)
3、螳螂
(1)请幼儿观察螳螂的外形特征
让幼儿根据图片,互相讲一讲。
(2)螳螂有几对翅膀,几对足?最前面的一对大足长的像什么?
(3)螳螂喜欢捉什么吃?
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 。
4、蝗虫
(1)认识蝗虫的外形特征
(2)蝗虫在什么地方生活?
(3)蝗虫吃什么?(农作物)
小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昆虫
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三、初步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四、讨论怎样对待昆虫
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
要注意环境卫生,给益虫创造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昆虫》幼儿园教案 13
活动目的:
1、学习如何观察昆虫。
2、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提供放大镜、图画纸、蜡笔。
2、在区域设置饲养角指导要点:
1、幼儿可在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游戏时间,进入“饲养角”,继续观察昆虫。
2、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它们长得怎样?有几只脚?翅膀是什么颜色的?眼睛长得如何?它们在做什么?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3、鼓励幼儿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图画纸上。
4、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并比较每个人观察的'相同点及相异点。
5、将幼儿的记录结果粘贴在饲养角的墙面上。
昆虫拼图
活动目标:
1、巩固加深对蜜蜂、蚱蜢、蝗虫、蝴蝶、蜻蜓等常见昆虫外形特征的认识。
2、学习拼贴技巧,锻炼手指小肌肉。
活动准备:
提供昆虫拼图卡、画有草地、花园的背景图指导要点:
1、提供自制昆虫拼图于区域中,幼儿自由选择图片,根据昆虫的外形,将散乱的图片拼贴成一幅昆虫画,要求幼儿拼贴工整。
2、引导幼儿多拼出几只昆虫,并摆放在画有草地、花园的背景图中,比比谁拼的昆虫多。
3、活动延伸经;继续将拼图卡投放入益智区中,也可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剪成若干块,使拼图卡片不断更新。
《昆虫》幼儿园教案 14
教学理论依据:
草地上的蚂蚱、花丛中的蝴蝶,神秘的昆虫世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能蹲在地上看一上午的蚂蚁搬家,喜欢追着蜻蜓飞舞,更想捉一只瓢虫数数到底有几颗星星……
他们玩着、说着、画着、问着,乐此不疲。但是,螳螂有几种颜色?竹节虫长什么样?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离大自然却越来越远了。
因此选择《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教学内容正是遵循了《纲要》中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三个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所感兴趣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能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
在《捉迷藏的昆虫》活动中,教师始终坚持幼儿想、说、做在前,教师指导、小结在后的原则。皮亚杰还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因此,本次活动将探索过程与游戏结合起来,既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维持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
实施策略:
整个活动的组织以游戏贯穿始终。
1、师幼游戏,打好铺垫。通过游戏“捉迷藏”,理解 “隐藏”与“发现”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做铺垫。
2、趣味寻找,探索发现。寻找花草丛中、图片中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的小昆虫,探寻昆虫保护自己的奥秘,体验发现、探究的乐趣。
3、角色扮演,知识拓展。通过扮演角色,复习巩固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经验。
教学目标:
1、了解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藏有螳螂、蝴蝶、蚂蚱等昆虫的花草丛。
2、《昆虫躲猫猫》图片。
3、《春天》的音乐,昆虫头饰若干,小鸟头饰一个。
活动重点:
了解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活动难点:
对昆虫“保护色”的理解。
活动过程:
1、游戏“捉迷藏”,理解“隐藏”与“发现”之间的关系。
教师带领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亲身感受:如果想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必须要隐藏好。
2、探究、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找找、说说
①教师带领幼儿寻找藏在花草丛中的昆虫。
②请幼儿说说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讨论为什么这些昆虫藏在和身体颜色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昆虫以及与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2)看看、听听
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枯叶蝶、竹节虫、兰花螳螂等昆虫是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
(3)找找、认认
①教师出示《昆虫躲猫猫》大图片,请幼儿寻找图中已经认识的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
②请幼儿找出图片中的其他昆虫,拓展幼儿关于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经验。
3、游戏《小鸟和小虫》,复习巩固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经验。
教师带领幼儿玩“小虫和小鸟”的游戏,鼓励幼儿将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到游戏中。
延伸活动:
激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1、鼓励幼儿和家长收集关于动物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影像等资料。
2、鼓励幼儿通过向家长、教师请教或观看图书、影像等途径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动物保护色原理”的应用。
3、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昆虫。
《昆虫》幼儿园教案 15
活动目标
1.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巩固对常见昆虫名称和主要特征的认识。
2.培养观察辨别细节的能力,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利用各种工具在校园里捕捉过昆虫,和爸爸妈妈参观过昆虫馆。
2.材料准备:多媒体制作——昆虫小博士、昆虫小侦探图片数张或昆虫录像。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唤起回忆。
最近你们和爸爸妈妈参观了昆虫馆,请给大家介绍看到的昆虫名称。
二、学当昆虫小博士,
1.挑战一:看阴影猜猜我是谁?
2.挑战二:躲起来猜猜我是谁?(出示昆虫局部明显特征)
(交流:天牛的触角是它们年龄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带刺的刀。瓢虫家族的害益之分,
如:七星瓢虫是益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等)。
3.挑战三: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亮眼睛一:快速看图片,合上图片回忆有哪些昆虫?
亮眼睛二:哪些昆虫躲在里面?
亮眼睛三:再次打开图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种昆虫?
4.挑战四:从以下图片中猜一猜什么昆虫会和它们在一起?
(出示花、雷鸣记号、灯泡,猜出蜜蜂、蝴蝶、萤火虫等昆虫。)
为自己当上昆虫小博士而高兴。
三、建造昆虫馆
1.昆虫是个大家族,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名称,可是家族成员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
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从以上昆虫中归纳发现昆虫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贴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虫馆里来了许多虫子,有一些不是昆虫也混在里面,请小博士把它们找出来。
(教师将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独角仙、蜗牛等都放进原来出示的昆虫中,请幼儿
分别把不是昆虫的虫子找出来。)
4.共同对照检查对错,说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虫的朋友告别:“对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虫馆。”
(例如:蜘蛛八条腿、蜗牛没有腿都不是昆虫,蜜蜂符合昆虫的特征要求,是昆虫。)
5.昆虫馆开馆。播放录像,感受
《昆虫》幼儿园教案 16
活动目标
1、喜欢昆虫,乐意探究昆虫的基本特征。
2、认识昆虫,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能根据昆虫的共同特点判断小动物是否是昆虫。
活动准备
蜻蜓放大的图片,蚂蚁、蚯蚓、蜗牛、蜘蛛、苍蝇、蚊子等小动物图片和生日蛋糕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老师来说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答案:蜻蜓)
——师:你见过蜻蜓吗?它长什么样子?谁能模仿一下它?
二、观察认知。
——教师出示蜻蜓图片,请幼儿说说蜻蜓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翅膀、脚、眼睛等等)
——师:蜻蜓的躯体分为三节:头部、胸部、腹部。在这些部位分别长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一对翅膀、六只脚。请大家分别找找到它们。
——师:在自然里面,有很多跟蜻蜓身体结构类似的小动物,我们统称它们为昆虫。
小结: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胸、腹。有眼睛、触角、三、判断游戏。
——每个幼儿观察1只小动物,如蚂蚁、蚯蚓、蜗牛、蜘蛛、苍蝇、蚊子等,判断并其是否是昆虫。
——师:小蜻蜓要过生日了,它邀请昆虫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许多动物都来了,你们看看哪些是昆虫,请把它们放在生日蛋糕旁边。
——教师和幼儿一起帮小蜻蜓判断哪些小动物是昆虫,哪些不是。
三、活动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三个部分,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昆虫有两对翅膀,有的有一对翅膀,有的`没有翅膀。大家可要记住了哦。
活动应变
可以拿一只蜻蜓的标本,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游戏用的小动物如苍蝇、蚊子图片一定要放大版的,以方便幼儿观察分辨。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室外去找昆虫。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小动物图片和蛋糕图片,鼓励幼儿为小蜻蜓区分昆虫。
益智区:
1、投放昆虫的拼图图片,让幼儿拼一拼,说一说。
2、教师将瓶盖贴上小动物,让两个幼儿轮流翻瓶盖,判断是否是昆虫,是昆虫的就赢得这个瓶盖,不是的就要收走瓶盖,看谁赢的瓶盖多就为赢。
环境创设
主题展示区:贴上蜻蜓、苍蝇、蚊子等昆虫图片。
家园同步
请家长在网上搜集一些昆虫图片,和幼儿一起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随机教育
昆虫的种类繁多,有些昆虫会咬人,提醒幼儿不要随意抓昆虫来玩。
相关链接
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电影《虫虫危机》,感受昆虫的生活环境。
附录:蜻蜓吃什么
蜻蜓是益虫,它们几乎生来就是专门捕捉害虫的,对人类生活帮助很大,不但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对农田作物的丰产也起很大的作用。
蜻蜓的食量是非常惊人的。它属于肉食类昆虫,专门把蚊子、苍蝇和其他小昆虫作为食物。一种俗称为“青头楞”的绿色大蜻蜓,一天能轻轻松松地吃掉二千只左右的蚜虫等这类小飞虫。它吃蚊子、苍蝇之类更是不在话下。此外,凡是会飞会爬的小飞蛾、小昆虫,它都欢迎。这样大量地为人类消灭害虫,叫它“益虫”是当之无愧的。
《昆虫》幼儿园教案 17
活动目标:
1、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2、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萌发爱益虫、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点:
区分昆虫与非昆虫。活动难点:区分益虫与害虫。
活动准备:
1、昆虫分类框架图、昆虫及其它动物卡若干。
2、对一些常见昆虫的名称、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破译招聘启事:
(1)出示图夹文的招聘启事,让幼儿讨论猜测。“招聘启事上说了些什么?”
(2)出示“报名者”让幼儿回忆昆虫及其它动物的`名称。
2、区分昆虫与非昆虫:
(1)揭开第一个条件,让幼儿猜测,并将符合条件的放到合适的分类图中。
(2)教师小结:昆虫有三对足 、一对触角、两对翅膀。
3、区分益虫与非益虫:
(1)揭开第二个条件,让幼儿猜测,幼儿再次合作分类。
(2)幼儿介绍分类方法并一起检查、纠误。
4、判断能否除害:
(1)揭开第三个条件:“除害、不除害”。
(2)幼儿分类介绍。
5、成立昆虫保安大队:宣布昆虫保安大队的名单,并以开庆祝会的形式结束活动。
《昆虫》幼儿园教案 18
活动目标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进一步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ppt: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动物的图片;小昆虫头饰若干;用于捉迷藏的道具若干。
教学重难点:
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原理以及方法。
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活动过程
1、游戏方式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那谁能来说一说捉迷藏是怎样玩的?小朋友们说的真完整,看来大家对这个游戏是非常的熟悉,怎么样,想不想玩啊?那不如我们现在就来玩玩这个游戏吧。
师:请小女生负责藏,小男生负责找。小女生可以藏在我们活动室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都挤在一起,这样很容易被发现哦。好了,小女生准备好了吗?请你们快速安静地走到自己选择的地方……好了,小男生出发吧,看谁能第一个找到小女生。
(根据现场情况,若女生全部被找出,就请男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位小朋友的?若有个别女生藏的隐蔽,没有被找出,那就请该小朋友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藏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藏?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师:这个小游戏真的太好玩了,老师小时候也经常玩呢,不过呀我还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不但我们喜欢玩捉迷藏,你们知道吗,小昆虫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呢,而且它们捉迷藏的功夫可咱们高明多了,不信你们看(播放课件)
2、寻找不易发现的昆虫
师:小朋友,这幅画面上藏着8种小昆虫,你们发现它们了吗?请你说出它的名字吧。(相对容易找出的昆虫)老师根据幼儿找到的昆虫数量,提问:8只昆虫中我们找到了X只,还有几只没有找到呢?(幼儿计算)咦,我好像听到什么声音了,快听,原来是竹节虫在说话,它说小朋友怎么还没有发现它们呢。快,大家再好好找找它在哪呢?(此处可根据情况适当引导)呀,竹节虫原来在这里啊。那么还有谁没找到呢?请小朋友们根据刚才的方法再找找(若幼儿找不出,教师就出示枯叶蝶、花螳螂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来寻找)
3、老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师:这下我们总算把8只小昆虫都找到了,不过刚才我们为什么没发现这些小昆虫呢?为什么看不出它是一只昆虫?它们躲在哪里了呢?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联系?
根据幼儿回答总结:因为它与周围的`植物颜色非常接近,所以不仔细就看不出它是一只昆虫。师:那昆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4、讲述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认识昆虫的保护色。
教师配乐介绍: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非常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想办法保护自己,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此处放课件:介绍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你看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蝶就像一片儿破叶子,它停在树上和叶子非常像。小鸟飞过来,看不见它,就又飞走了。你再看看竹节虫,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看完课件提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小朋友,想一想,昆虫的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叫什么呢?
教师总结:昆虫本领真大,为了保护自己,它们会把身体变得和身边环境的颜色一样,我们把昆虫的这种本领叫“保护色”。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5、师幼交流,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师:在大自然中,很多昆虫和小动物都会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当然还有些小动物它们还有一些奇特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pt:壁虎、乌龟、乌贼、刺猬、变色龙、黄鼠狼)引导幼儿说出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师:怎么样,小动物们这种自我保护的本领是不是很厉害啊?在大自然中,几乎每种动物,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的敌人,不过呀幸好这些小动物,小昆虫都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方法。小小的昆虫都能用如此聪明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那我们伟大的人类当然就更不能落后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啊生活当中我们人类也模仿了小动物“保护色”的本领而设计出了迷彩服,大家看(解放军迷彩服的图片)他们是谁?为什么要穿成这样?他们脸上是什么?为什么要化成这样?
教师总结:原来解放军为了保护自己,迷惑敌人,他们就利用了昆虫的这种“保护色”的本领来掩饰自己,使敌人不容易发现咱们。除此之外呢,解放军作战时用到的坦克还有在野外住宿用到的帐篷都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设计的(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看来“保护色”这个本领不但能保护小昆虫,而且对我们人类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不如,我们就利用小昆虫的保护色这个本领来玩个游戏吧。
6、游戏“小昆虫做迷藏”巩固昆虫保护自己的本领
师:老师这里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头饰,有小昆虫也有花朵、大树之类的,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随音乐跳舞。(创设情境,老师扮演小鸟)当小鸟出现时,小昆虫要立刻藏起来。(找一种与自己衣服颜色相近的东西或衣服相近的伙伴可以拥抱一起,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戴头饰选择相应的地方藏起来。)
两遍游戏之后讨论:刚才小鸟为什么都没有发现咱们?你藏在了哪?为什么要藏在那儿?
7、活动延伸
结束:刚才我们都是用了保护色保护了自己,其实啊有关于小动物和小昆虫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请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继续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吧。
活动反思
纵观本次活动,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目标层层递进地展开。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从幼儿的参与情况及其反应来看,本次活动设定的目标还是比较合理的,幼儿也都能达到预设目标。这个活动所传授的知识点,由于幼儿平时接触的比较少,所以他们比较感兴趣;另外活动中课件的制作、电脑的使用,都能很好地吸引幼儿,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幼儿的参与性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再次利用游戏将本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提升,并与开头的游戏相呼应,使幼儿在愉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预设目标要求。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乐趣。当然,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活动过程中,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幼儿答案,没有让幼儿尽情地回答;环节设计方面,感觉还是不够新颖,这些都需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继续完善。
《昆虫》幼儿园教案 19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教学准备
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8-29页
教学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打一动物) 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aaa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虫儿飞》。
6、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那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
7、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益虫放回到大自然中。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昆虫标本。
《昆虫》幼儿园教案 20
【教材分析】
昆虫的巢穴活动来源于一次户外,幼儿在观察蚂蚁的爬行过程中,追寻它的行走路线,找到了蚂蚁的巢穴,孩子们兴奋的眼神、乐此不疲地探究精神是我们组织活动的来源与动力。昆虫巢穴需要孩子们认真仔细、长期深入的观察才会发现的秘密。因此,此活动旨在通过分享交流引发好奇心,可以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活动延伸,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蚂蚁、蜜蜂等虫儿的巢穴,知道它们的巢穴名字及外形特点。(重点)
2.能准确分辨出不同虫儿的居住场所,愿意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难点)
3.体验与同伴在探究中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带领幼儿观察蚂蚁的家。
2.在班级的饲养角增加“蚂蚁工坊”材料。
3.昆虫住所的课件、昆虫图片、设置昆虫的家场景。
【活动过程】
一、设疑,引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蚂蚁的家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追问:猜一猜蚂蚁的家里会有哪些房间呢?
二、欣赏故事“蚂蚁的家”,了解蚁巢。
1.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并提问:蚂蚁的家在哪里?蚂蚁家里都有哪些房间?各有什么功能?
2.讨论: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蚂蚁?蚂蚁除了把家的房子盖在地里, 还有其他的房子吗?
3.结合课件为幼儿介绍树栖蚁巢。
二、结合课件,了解探究其它昆虫的居住环境。
1.出示蜜蜂图片,提问:蜜蜂住在哪里?它的家叫什么名字?
小结:蜜蜂的家叫蜂巢,由数千个巢房连结在一起组成,是工蜂用自身的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在大树上,形状似下垂的花生。
2.通过课件介绍,了解其他虫儿居住的环境。
3.教师小结:蟋蟀居住在草地上,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蝈蝈的家在树上,它能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
蜘蛛有一种特别的'本领——盘丝和结网。在室内、野外,屋檐下,树木之间,处处都有蜘蛛的家,蜘蛛走到哪里,随时都可以建造自己的家。
三、游戏“昆虫找家”,进一步了解昆虫的巢穴。
1.介绍游戏玩法:每个幼儿手中有一种昆虫的图片,音乐响起,小昆虫随音乐自由舞蹈。音乐结束,昆虫迅速回到自己的巢穴中。
2.组织幼儿游戏,教师提醒幼儿音乐结束才能找家。
3.与幼儿共同查房,看看每种昆虫是否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出现错误的请其他幼儿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家。
【活动延伸】
户外散步时,继续观察幼儿园内各种秋虫的家,观察昆虫的巢穴特点。
《昆虫》幼儿园教案 21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
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① 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② 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③ 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昆虫》幼儿园教案 2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分别认识蚂蚁、蝴蝶等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昆虫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初步建立动物中昆虫类的概念。
2、指导学生了解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认识昆虫在动物界中的特殊地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蝴蝶、蚕蛾、蚂蚁、蝗虫、天牛、蟋蟀等动物的实体、标本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认识蝴蝶、蚕蛾、蚂蚁三种昆虫在外形上的共同特征。
2、认识蝴蝶的外形特点。
3、认识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4、教师总结。
谈话:(出示蝴蝶、蚕蛾、蚂蚁的挂图)这是我们熟悉的'蝴蝶、蚕蛾、蚂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你知道吗?那就是昆虫。可为什么它们属于昆虫呢?什么样的动物才是昆虫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昆虫的共同特征。(板书课题)
(1)谈话:首先我们还是从熟悉的蝴蝶、蚕蛾、蚂蚁来研究,观察它们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观察
从蝴蝶、蚕蛾、蚂蚁全身看,身体都有什么特点?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观察,汇报,填空,板书)
再从头部来看,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汇报,填空,板书)
(1)谈话:我们都很熟悉蝴蝶,你能用语言来描绘一下它的外形吗?
(2)指导观察。
出示蝴蝶展翅图,观察蝴蝶的身体分成哪三部分?(观察,汇报,填空)(板书: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出示蝴蝶的头部图,观察蝴蝶有几对触角?触角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汇报,填空)(板书:头部有一对触角)
出示蝴蝶的胸部图,观察蝴蝶的胸部有几对翅和几对足。(观察,汇报,填空)(板书: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
(3)小结:从外形上看,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细小的鳞片遍布全身各处,呈现出各种颜色。
(1)谈话:蝴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出示图)(板书:从哪里来?)美丽的蝴蝶和丑陋的毛毛虫会是一家人吗?你是怎样想的?
(2)指导观察:观看录像片《蝴蝶的一生》,思考一下,蝴蝶从小到大都是一种模样吗?如果不一样,你觉得蝴蝶的生长经过了哪几个完全不同的阶段?(观看录像片,汇报观察结果)
(3)讲解:蝴蝶的寿命一般只有一年。蝴蝶的一生是从卵开始的。卵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是球形的、有的是炮弹形、有的是甜瓜形的等。这是蝴蝶的第一个生长阶段——卵。
一段时间后,毛毛虫就从卵里孵化出来了,它先吃掉卵壳,再去吃植物并迅速长大,每隔一段时间,毛毛虫就要蜕皮一次,换上更宽松的表皮。一般来说毛毛虫要蜕四次皮,这是蝴蝶的幼年时期,为第一个发育阶段——幼虫。
毛毛虫长大之后,就会选择地点,吐丝固定身体,蜕皮化成蛹,这是蝴蝶的第三个发育阶段——蛹。
蛹一般经过数天就变成了蝴蝶,也叫成虫,蝴蝶成虫的主要任务就是产卵,第二年卵又发育成幼虫、蛹、成虫,就这样蝴蝶在大自然中一代代延续下来。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它的身体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个过程就叫变态。
(4)提问: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哪四个阶段?毛毛虫与蝴蝶是同一种动物吗?
课后感受
学生对于昆虫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昆虫一生的四个阶段有了深入的认识。
【《昆虫》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昆虫教案12-07
昆虫教案08-04
昆虫教案08-04
昆虫教案08-04
昆虫教案08-04
昆虫教案08-04
昆虫教案08-04
昆虫教案08-04
昆虫教案08-04
昆虫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