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2022-07-29 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在水中制造泡泡。

  2、萌生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活动准备

  1、水盆、透明玻璃瓶、吸管(粗细不一样)、塑料瓶(与幼儿人数相同)。

  2、吹气动物玩具、棉花、纸棒、线、磁铁、大头针。将水盆分开摆放,便于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瓶子冒泡泡。

  1、出示两只看上去一样的塑料瓶,请两位幼儿各自拿一只瓶子,同时放入水盆中,引导幼儿观察。

  2、为什么两只一样的瓶子,一只会冒泡泡,一只不会冒泡泡?

  3、引导幼儿再次观察,发现一仅有洞,一只没有洞。

  二、它们也会冒泡泡。

  1、每位幼儿选择一些物品放进水中,看看会不会产生气泡。

  2、引导幼儿探索各种物品在水中的现象。如:线放在水里不会起泡。磁铁放入水中时会有一点点泡泡,开口的玻璃瓶沉进水里会产生一连串的泡泡,摇晃塑料瓶中的水,就会产生泡泡,用吸管能在水中吹出一连串的泡泡。

  三、我当制泡高手。

  1、请幼儿尝试用同样大小的塑料瓶来制造泡泡。

  2、谁制作的泡泡多,谁就是制泡高手。

  3、教师肯定幼儿的制泡尝试活动,奖励他们每人一只小气球。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领域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一目标。“今天你喝水了吗?”这一数学活动正是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孩子从数学中量的感知出发,将600毫升这一抽象单位具体化,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了喝水次数与600毫升这一量之间的对等关系。孩子们通过观察、测量、探索、操作,感受到自己每天大概喝多少水才能使身体更健康。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幼儿在玩水、做小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喝水的重要性,从而乐意主动安排饮水计划,自觉喝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活动目标:

  1.学习测量每天饮水量的方法,能够尝试安排饮水计划。

  2.懂得饮水对人体的重要性,有主动喝水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操作感知喝水次数与600毫升总量之间的对等关系。

  2.难点:初步感受理解总量不变,每次的倒水量和倒水次数呈反比关系。

  设计思路:

  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喝水的重要性→学习测量饮水量的方法一用小茶杯倒水的方法,感知大概需要用小茶杯倒几次水才够600毫升→自主制订饮水计划表,讨论合理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健康小博士;

  2.量杯、杯子、一瓶水,红色小贴纸和若干小杯子贴纸人手一份;

  3.每人一张计划表;

  4.一个大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1.讲一讲一了解喝水对健康的重要性。

  师:今天你喝水了吗?为什么要喝水?

  幼:口渴、健康。

  师:喝水之后有什么感觉?

  幼:舒服、不渴。

  师:如果你不口渴,还需要喝水吗?为什么?

  幼: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看课件:健康小博士说喝水的好处。

  2.找一找——学习测量饮水量的方法。

  (1)了解幼儿大约每天必需的饮水量。

  师:我们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

  幼:自由猜测。

  看课件:健康小博士说“小朋友至少需要喝600毫升白开水。”

  (2)认识量杯,找600毫升的刻度。

  师:600毫升是多少水呢?我们能用一个特殊的杯子量出来。这个大杯子就叫量杯,它能告诉我们600毫升是多少水。

  师:量杯上有什么?

  幼:观察发现有线——刻度,数字——多少毫升的水。

  幼:用红色贴纸给600毫升做个标记。

  3.量一量——操作探索,测量倒水的次数。

  (1)幼儿尝试探索测量倒几次水正好是600毫升。

  师:我们的小杯子上有没有刻度和数字?

  幼:观察平时喝水的小杯子。

  师:平时你每次要倒多少水喝呢?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每天喝多少水才够600毫升呢?我们要请大量杯来帮忙。教师示范测量方法。

  师:你平时喝多少水,就先在小杯子里倒多少,然后倒进量杯里,就像我们喝了一次水。试试要倒几次水才能到600毫升?

  幼:幼儿操作,倒一次水,就在桌角上贴一个水杯贴纸记录。

  师小结:矿泉水瓶里还有水吗?水到哪里去了?量杯里有多少水?原来,我们每天最少要喝差不多这样一瓶水呢!

  (2)幼儿比较倒水次数的多少与每次倒水量之间的关系。

  师:你贴了几个小杯子贴纸?

  幼:点数水杯贴纸。

  师:你倒了几次水?和小朋友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师:同样倒了600毫升水,为什么有人倒4次水,有人要倒8次?

  幼:猜测倒水次数与每次倒多少水是有关系的。

  看录像:初步感受倒水量和倒水次数的关系。

  师:他们倒水的次数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多?(有的人每次要喝大半杯水,所以只倒了x次,有的人每次喝的水少.所以要倒很多次呢!)

  4.贴一贴——自主设计饮水计划表,安排每天的喝水计划。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每天至少要喝多少水呀?

  幼:600毫升。

  师:可是如果我们一次喝这样600毫升的水,行不行?我们一天要分好几次喝呢!这么多水怎么在一天中喝完呢?我们来计划一下吧!这里有一张计划表,上面画着什么?幼儿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多喝些水,为什么。

  师:请你把刚才贴在桌子上的水杯撕下来,贴到表格不同的时间里。

  幼:相互交流,讨论同伴的计划是否合理。

  展示个别幼儿的表格,共同讨论合理性。

  师小结:如果我们按自己订的计划喝水了,身体会变得更健康。但有的孩子每次只倒一点点水,那可能要喝十几次呢!所以每次喝水时可以适当多倒一点,这样就能减少喝水的次数了。在夏天、运动或生病之后,还可以增加喝水的次数。

  5.理一理——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把桌上的水倒回大水桶里,回教室再调整一下你们的计划,然后按计划喝水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经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出示一个土豆教师:这是什么?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此刻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

  (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二、引导发现

  1、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2、教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样明白的?

  3、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

  5、此刻请你们再拿两个不一样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6、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经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明白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明白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明白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明白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样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明白蜜蜂与蜂蜜的关系。

  2、了解蜂蜜的味道及其在生活中的用处。

  3、认识养蜂行业。

  活动准备

  1、《养蜂人家》。

  2、挂图《蜂蜜是怎样来的》。

  3、蜂蜜、可做果汁的蔬果,如胡萝卜、黄瓜等。

  活动过程

  一、将蜂蜜放在碟子里,请幼儿尝尝味道,然后猜一猜:

  1、这是什么?

  2、你们明白它是哪里来的吗?

  二、观察挂图《蜂蜜是怎样来的》,介绍蜂蜜的由来。

  1、蜂箱是养蜂场里养蜂的地方。

  2、收蜜时,采蜜人先戴好面罩打开蜂箱盖;然后用喷烟器喷一喷,让蜜蜂飞走。

  3、再取出一片片蜂巢。

  4、用刷子刷下还留在蜂巢上的蜜蜂。

  5、最终将一片片蜂巢放到机器上旋转,把蜂蜜甩出来。

  6、流出来的蜂蜜,经过处理,就能够装瓶上市了!

  三、大家一起来榨果汁啦!

  请幼儿选择一中事先准备好的蔬果,放入果汁机,加入适量的水,盖好盖子,开始榨果汁。

  四、品尝果汁,并进行比较。

  1、把榨好的果汁倒出来,请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

  2、加入蜂蜜后再请幼儿品尝,并说说又是什么味道;加蜂蜜前后哪一种更好喝。

  3、大家一起享用好喝的蜂蜜果汁。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初步感知视觉暂留现象,探索扇子转动时扇子两面不同位置的图案与所形成的有趣画面之间的关系。

  2.喜欢操作,并用语言大胆表达对图案变化的发现与感受。

  准备:

  一面为鸟笼图案,一面为小鸟图案的扇子人手一把,没有图案的扇子人手一把;各类相关图片(鱼缸、鱼;鸟笼、鸟;刺猬、苹果;青蛙、荷叶;鲜花、蝴蝶等)若干;固体胶人手一份。

  过程:

  一、探究、发现视觉暂留现象

  1.出示扇子,引出话题。

  师(出示扇子):我这里有一把扇子,两面有不同的图案,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师:扇子的一面画着鸟笼,另一面画着小鸟,小鸟不在鸟笼里。

  师:现在我想看到小鸟飞进笼子里,让两幅画看起来像一幅画,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自主表达。)

  幼:转转就可以了。

  师: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我在“苹果乐园”玩过。

  师:你还能记得以前玩过的东西,给你点个赞!

  幼:我从爸爸给我买的书上看到,转一转就可以了。

  师:书上能找到答案,真厉害。还可以有什么好办法?

  幼:把一面上的图撕下来,贴到另一面上。

  师:如果不能撕,你有其他好方法吗?

  幼:扇一扇也可以。

  算:哦,你是这么想的。等一会儿你可以试一试,看看用扇一扇的办法能不能让小鸟飞进笼子里。

  幼:蚂咪蚂咪哄。

  师:你想到了用念咒语的方法,是从故事里听到的吧?

  师(小结):你们想了这么多方法,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接下来,就请你们去玩一玩。看一看。请你们每人拿一把扇子,试一试让小鸟飞进鸟笼里。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方法与结果。

  3.交流、分享,梳理经验。

  师:你用了什么办法?看到了什么?

  幼:我拿扇子扇一扇,没看到小鸟飞进鸟笼里。

  师:那你试过别的方法了吗?

  幼:我看到小鸟飞进鸟笼里去了。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

  幼:我是转转转的,扇子转起来,小鸟就飞进鸟笼里去了。

  师:你来试试看,其他小朋友仔细看。(一幼儿演示。)

  师:大家看到了吗?小鸟有没有飞进鸟笼里?

  师:谁是跟他一样转的?你的小鸟也飞进笼子里了吗?

  师:哦,xx,xx小朋友转的时侯,小鸟没有飞进笼子里,请你再转一次看看。(请没有探索成功的幼儿再次尝试。)

  师:xx小朋友的小鸟这次还是没有飞进笼子里。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帮帮忙。

  幼:他转得太慢了,要转得快—点。

  师:好,那我们请xx转得快一点试试看。(该幼儿再次尝试。)

  师:转得快一点,小鸟果真飞进笼子里了。让我们给xx鼓鼓掌。

  师(小结):原来快速转动就可以让分别在扇子两面的图案看起来好像在—起了。真有趣!

  4.比较图案位置,再次感受视觉暂留现象。

  (教师把三只小鸟贴在扇子的一面。位置对应于另一面的鸟笼图案的上方、中间、下方,然后转动扇子。)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小鸟在什么地方?现在我转动扇子,你们看看小鸟是不是都飞进鸟笼里了?

  幼:一只飞进笼子里了,有两只没有飞进笼子里。

  师:哪两只没有飞进笼子里呢?它们分别在笼子的哪里?我现在再试一次,你们仔细看看。

  师:你看见小鸟在哪里?

  师:哦,一只飞进了笼子里,一只在笼子的上面,一只在笼子的下面。

  师(小结):小鸟在不同的位置,当扇子转起来时,它们各自在鸟笼的位置也不同,有的在笼子里面,有的在笼子上面,也有的在笼子下面,但它们都和笼子在同一面上。真神奇!

  二、尝试装饰不同画面的扇子,探索不同扇面的图案组合在扇干转动时形成的有趣变化

  1.明确任务。

  师(出示蜜蜂、花、蝴蝶,大树、小草、刺猾等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师:如果让你来做小小魔术师,设计、装饰一把神奇的扇子,你想怎么做?如果规定选两张图片,你会选哪两张?你想在扇子转起来时看到怎样有趣的画面?(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幼:我想选女孩和蝴蝶结。扇子转起来时,女孩可能会戴上蝴蝶结。

  师:这个想法真好,待会儿可以试一试。

  幼:我想让小鱼游到帽子里。

  师:这个想法很有趣。

  幼:我想选刺猬和蜜蜂。

  师:那你想一想扇子转起来时,有可能会看到怎样有趣的研。

  幼:我想选男孩和眼镜。

  师:哦,本来男孩没有眼镜,结果扇子一转,男孩就戴上眼镜了。真神奇!

  师:特会儿去试试。先想一想:怎么样才能阽出这样的效果呢?

  师:每组桌上都有图片,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两张,装饰一把神奇的扇子。然后转一转,看一看会不会出现你想要的画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扇子转动后产生的神奇效果。

  3.分享操作过程和发现,提升经验。

  (幼儿将贴好图案的扇子展示在架子上。)

  师:你用了什么图案?扇子转起来时看到了什么?

  幼:我用了小花和蝴蝶,扇子转起来时,我看到蝴蝶飞到花的中间了。(该幼儿演示。)

  师:你刚才也是这么想的吗?实现自己的想法了。真棒!

  幼:我也用了小花和蝴蝶,扇子转起来时,蝴蝶飞到花的上面了。

  师:哦,他们两个人都是用了小花和蝴蝶,为什么扇子转起来时,看到的图案不一样呢?请你们仔细看看,他们两个人贴的小花和蝴蝶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展示两把扇子正面背面的图案。)

  幼:一个蝴蝶在上面,一个蝴蝶在下面一点。

  师:两张一样的图由于贴在扇面上的位置不同,转起来时看到的画面也会不同,但它们都在—个画面上了,是吗?

  幼:我选了桌子和蝴蝶结,扇子转起来时,蝴蝶结跟桌子在一个画面上,这样桌子就更漂亮了。

  妨:我用了刺猬和蜜蜂,它们是好朋友。扇子转起来时,蜜蜂在刺猬上面飞。

  幼:我想让项链戴到女孩脖子上。可是扇子转起来时,项链到头上去了。

  师:哦,这可怎么办呀?谁有好办法?

  幼:可以把项链移下来一点。

  师:哦,请做的人用小朋友想的办法再试试看。(幼儿恪正并再次转动。)成功了没有?(成功了。)

  师:还有谁也遇到困难,想做而没有做成功的?

  妨:我想让蜜蜂和蜜蜂在一起飞,结果两只蜜蜂叠在一起了。

  师:这也是—个问题。谁有好办法?

  幼:把一只蜜蜂往上或庄下移—点。

  师(小结):你们做的扇子转起来时,两个图案好像都在一个面上了。真棒!如果有的扇子转起来出现的画面跟你们原来设想的不一样,可以改一改。

  师:有哪些小朋友做的扇子转起来时画面和自己想的不样?现在,请你们再去想办法调整一下。仔细想一想:图案的位置怎么调整,是向上、向下移动,还是向左、向右移动?

  4.幼儿调整自己扇子上图案的位置,再次探索不同扇面的图案组合在扇子转动时形成的有趣变化。

  师(小结):不同的图案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多有趣的画面;同样的图案,放在扇面上的位置不同,转动时看到的画面也不同。

  三、延伸活动:组合更多图案,进一步探索视觉暂留现象的神奇和有趣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图案,待会儿我把它们放到科学区,请你们有空再去做神奇的扇子,可以贴3个4个甚至更多图案,然后转一转,看看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活动准备:

  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教师想想办法。

  (2)讨论用一种记号,记录下自我想到的方法。

  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到你的纸上。

  幼儿能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一下自我想到的方法。

  2.在操作中去验证自我的猜想。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一试,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冰融化的最慢?并把你使用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教师我用被子盖起来它就不化了。

  教师我把它放进冰箱里他也不化了。

  教师我把它放进了凉水里。

  ······

  (2)总结哪种材料使冰化的慢一些。

  请幼儿比一比剩下的冰,讲讲使用的方法,就明白使用哪种操作材料融化的慢了。

  3.提出新问题:用什么方法使冰化的.快一点。

  (1)师:教师这又有一块冰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使冰化的快一些?请小朋友们用周围的材料试一试。

  幼:教师我把它放在热水里,冰变小了。

  教师我把它放在暖气上,冰都化了,变成水了。

  教师我把它砸碎了,放在水里冰不见了,变成了水。

  ······

  (2)请幼儿比一比谁的冰最小,讲讲它的融化方法。总结出冰化的快的方法。

  (3)经过比较,让幼儿学会几种使冰融化的快的方法及保存冰块的方法,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方法。

  4.玩游戏:冰中取物。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教师带来了好多的小礼物,藏在冰里了,请小朋友们用你刚才学过的方法,把礼物取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拿到礼物。好,预备开始。幼儿开始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热水以及操作工具时注意安全,如果水洒了提醒幼儿及时地用抹布清理干净。(幼儿开始了自我的探索,都想第一个把礼物取出了,有的幼儿就很快想到了刚才使用过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把冰放在暖气上,静静的等待冰的融化过程,一点也不羡慕别人,就在专注自我的融化过程。取到小礼物的小朋友能够互相欣赏一下小礼物,并向小伙伴讲讲自我是怎样取到小礼物的。

  5.活动延伸:

  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请幼儿讲讲在生活中是怎样储藏冰糕及融化冷冻食品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不一样材质的杯子,并渗透环保知识。

  2、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本事。

  活动准备:

  各种杯子、彩色面泥、托盘。

  活动过程

  一、欣赏杯子

  1、出示杯子

  2、教师: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貌的?用什么做的?

  二、引导幼儿自由探究、观察,经过看、说对不一样的杯子初步感知。

  1、教师:今日,教师带来了许多的杯子宝宝,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掀去盖布,幼儿充分观察)请你们跟你旁边的好朋友轻轻地说一说(幼儿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杯子。经过比较认识杯子并给杯子分类包括外表、花纹、大小、质地、高矮等多次出示不一样的两个杯子让幼儿比较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包括外表、花纹、大小、质地、高矮等幼儿给杯子分类。(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提问:你是怎样分的?)

  3、小结:这些杯子都不一样,有的杯子高,有的杯子矮;有的杯子有把子,有的杯子没有把子;有的杯子是绿色,有的杯子是红色;有的杯子是塑料的,有的杯子是玻璃的;有的杯子是陶瓷的,有的杯子是搪瓷的玻璃杯、瓷杯容易碎,搪瓷杯容易脱落,所以我们要轻轻拿、轻轻放。

  三、介绍几种特殊的杯子、认识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塑料杯。

  1、出示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提问:一次性杯子有什么好处呢方便、卫生,你觉得用纸杯和塑料杯哪个更好为什么?(请个别幼儿说)分析纸杯与塑料杯对环境的影响。

  2、教师:是不是用所有的一次性杯子都很卫生呢?引导幼儿说出塑料杯会造成二次污染,而纸杯却能够再次利用。让幼儿明白要利用对人类环境有利的物品,要学会保护环境。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杯子下头有一条长长的线,还有插孔,这是什么杯子呢?(电热杯)

  3、师演示用电热杯烧水。

  4、认识保温杯。(依次出示玻璃保温杯、不锈钢保温杯,让幼儿观察)介绍:一种是玻璃保温杯,它是由双层玻璃构成的,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热水就不容易变冷了。还有一种是不锈钢保温杯,是由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成的盛水的杯子,顶部有盖子,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里面的水延缓散热,到达保温的目的。

  5、小结:杯子世界真奇妙,有这么多可爱好看的杯子。

  四、想象和制作杯子

  1、今日请小朋友们来当聪明、能干的设计师,设计出你最喜欢的杯子。幼儿动手制作杯子。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我的杯子。(怎样做的什么形状、色彩有什么用处?)

  3、展览幼儿制作的杯子。让幼儿在观察、探索、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不一样材质的杯子,并了解相关的环保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经过游戏、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了解各种各样的口袋名称及材料。

  2、幼儿经过实践活动了解口袋的功用,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口袋(塑料袋、网袋、布袋、纸袋、蛇皮袋、麻袋等)。

  2、操作材料:米、水、小金鱼、球、玩具、水果等,毛巾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幼儿经过玩口袋,认识了解各种口袋的名称及材料。

  1、幼儿游戏玩各种口袋。

  2、幼儿认识各种口袋。

  3、幼儿根据材料的不一样为口袋分类。

  二、操作活动:尝试了解口袋的用处,并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1、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口袋的用处。

  2、幼儿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口袋装物品,并记录自我的尝试结果。

  3、师生共同小结口袋的功用。

  4、找出生活中最常用的口袋:塑料袋。

  5、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结束活动

  把装的物品运回教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动物细部特征来辨别动物。

  2、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拼图等游戏活动了解动物特征,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3、有积极探索的欲望,能大胆的猜想,并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游戏用转盘、森林背景的课件。

  2、动物各部分图片、动物拼图、声音素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的场景中。引导幼儿观察大森林的场景:“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森林,大家看看大森林里漂亮吗?里面有什么?”让幼儿通过观察,增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提问:“大森林是谁的家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使幼儿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游戏部分

  1、游戏:《玩转盘》转盘上是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的头部、尾部图片。教师出示大转盘,请幼儿自己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指针指到哪个动物,即说出动物的名字。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初步学习推断的方法,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对动物的认识程度。

  2、游戏:《辩声音,学姿态》

  (1)课件中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并作模仿。猜对的话课件呈现该动物的图片。

  (2)一幼儿模仿该动物的走路、活动的姿势体态,让其他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最后一起模仿。

  3、游戏:《找动物》请幼儿将老师藏在大森林里的动物部分图片找到,这些动物并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在找到后,还要推断出它是谁,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喜爱科学活动的情感。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将动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教师将动物的完整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三、结束部分——《拼图游戏》请找出相同动物图片的小朋友,合作将动物的各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通过操作活动,能观察到动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进行拼图,将动物图片拼完整。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建议: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动物拼图,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中班科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一样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一样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一样之处,引出粗细的概念。

  2、把3根木棒两两经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从而使幼儿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

  6、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科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能按顺序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衣着相同的两个小熊找出来;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本事。

  活动准备

  1、挂图:《视觉辨认》

  2、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22页;

  3、小熊卡片24张,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各6张,分4组;

  4、水彩笔、粉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有一天,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走丢了,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弟弟很着急,所以,想请小警察帮忙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个环节。

  二、游戏:“猜猜我是谁”

  玩法:教师依次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依次出示4张不一样衣着的小熊卡片,让幼儿观察,分别说出每张卡片上小熊裤子的颜色。

  四、团体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

  教师将有衣着条纹不一样小熊卡片发给幼儿,幼儿将卡片举在胸前,然后,在4个圈里找到和自我拿的小熊卡片一样的小熊,就在哪个圈里。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小熊裤子条纹的颜色排列寻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儿再次比较)。

  五、游戏:找到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

  1、玩法: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一样的小熊在哪里》图上的10个小熊的衣着,然后让幼儿找出衣着相同的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

  2、发书让幼儿自我操作,把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用彩笔圈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一样的睡觉方式,初步懂得动物睡觉方式的原因。

  2、能大胆讲述观察的结果,体验游戏的欢乐。

  3、热爱大自然,有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绘本:《一本讲述睡觉的书》

  2、PPT课件。

  3、动物图片、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参观交流,引起兴趣。

  教师:上次请大家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收集小动物睡觉的秘密,你收集了吗?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二、交流调查情景,了解不一样的睡觉姿势。

  1、教师:你收集的是什么小动物?它睡觉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2、小结:小动物睡觉的姿势各不相同。有的站的睡,有的躺着睡,有的蜷着睡,还有的倒挂着睡。

  三、绘本阅读,了解多种动物的睡觉方式。

  1、教师:教师也带来了《一本讲述睡觉的书》,里面有许多动物睡觉的秘密,请大家看一看,说一说。

  2、教师:你看到了谁?它是怎样睡觉的?

  3、教师小结:动物睡觉的姿势、睡觉的时间和睡觉的地点都不一样,那是因为它们长得不一样,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的习惯不一样。

  四、巩固游戏,体验欢乐。

  1、问答游戏。

  2、模仿体验。

  五、拓展延伸,了解其他动物睡觉的方式。

  教师:你还明白哪些动物睡觉的秘密?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继续了解动物的睡觉方式,用自我的方式记录。进一步了解睡眠与人类的关系。

  中班科学教案 篇14

  一、活动目标:

  1、经过引导幼儿自我动手做实验,从而明白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本事。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日,教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明白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教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教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此刻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样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教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能够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能够用瓶子,也能够用调色卡,还能够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明白不一样的蔬菜有不一样的生长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类。

  3、培养幼儿的合作本事。

  活动准备:

  蔬菜图片若干、疏菜整株与部分

  活动过程

  一、回忆蔬菜?

  1、帮忙幼儿回忆都吃过什么蔬菜?

  2、是什么样貌的?

  教师:蔬菜王国里有很多蔬菜,此刻教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课件)

  二、蔬菜是怎样长出来的?

  1、教师出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蔬菜如: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请小朋友辨别一下是哪种蔬菜,并找出我们吃的部分。

  2、教师出示蔬菜的整体与局部的课件,帮忙幼儿理解不一样的蔬菜有不一样的生长方式。(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茎叶;有的吃底下的茎)

  3、看到蔬菜的图片,认识蔬菜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猜猜看:看课件引导幼儿猜出谜语(西红柿)。

  4、列举植物的果实: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幼儿说说这些蔬菜能够怎样吃。

  5、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萝卜”的谜语。出示课件让幼儿明白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6、出示吃叶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7、蔬菜的块茎:土豆、藕。

  三、蔬菜分类。

  1、出示多种整株蔬菜,请幼儿根据我们吃的部分进行分类。大体分为(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

  2、出图说一说这些蔬菜分别吃哪一部分。

  3、做游戏:找朋友(给蔬菜找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尝尝的活动中了解水果变成水果干后的不一样滋味。

  2、能大胆地在团体面前交流自我的经验,体验与同伴分享的欢乐。

  活动准备

  1、水果及它们制成的水果干(猕猴桃、苹果、香蕉、菠萝、芒果、葡萄、龙眼、金橘);

  2、幻灯图片;盘子、勺子或筷子、牙签;垃圾筒、湿巾纸等。

  活动过程

  一、情感导入

  1、幻灯片一(放鞭炮)

  (1)听听是什么声音?

  (2)什么时候要放鞭炮?

  (3)要过新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吃的东西招待客人,你们想准备些什么呢?

  2、小结:新年里我们会准备许多好吃的东西,那今日我们一起到水果店去看看有什么新鲜的水果吧。

  二、观察讨论

  1、幻灯片二(一盘水果)

  (1)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

  (2)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3)小结:水果的营养真好,有丰富的维生素,吃了以后还能美容的。

  (4)这么新鲜的水果吃不完怎样办,过两天就坏掉了,聪明的叔叔阿姨们想了一个好办法,明白是什么吗?

  2、幻灯片三(葡萄干)

  (1)你们认识它吗?它是什么水果变成的?

  (2)小结:原先叔叔阿姨们把新鲜的水果变成了水果干,让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吃到香香甜甜的水果了。

  (3)你们明白还有哪些水果也能变成好吃的水果干吗?

  3、出示水果盆,配对活动

  (1)今日教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干,请你们看一看、闻一闻,猜猜它们是由哪种水果变成的?(5-6名幼儿回答)

  (2)有没有你不认识的水果干?

  (3)团体验证:有异意的水果,能够请幼儿自我验证,也能够由家长或教师给予验证。

  (4)小结:原先水果在变成水果干之后,它的颜色、形状、味道有时是会变化的。

  活动延伸

  《新年好》音乐响起

  今日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水果干宝宝,让我们请爸爸妈妈一起来尝尝味道吧,说一句好听的话多谢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心。

  中班科学教案 篇17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要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建立空间思维能力,引导幼儿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填充、组合关系。本活动就是通过幼儿最喜欢的游戏、生动的课件、动手操作等方式,在形象引导、细致观察、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提升幼儿对图形的整体感知和空间的组合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有机配对、填充、组合。

  2.能探索图形组合的不同方法并做记录。

  3.体会变化、操作的乐趣,获得空间组合、观察、想象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一组、履写屏。

  2.学具:由5个不同图形组合成的"智多星王国"的特殊钥匙;由3个不同的小图形组合成的一个正方形;幼儿人手一份操作记录表(如图1);活动场地周围有一些供能力强的幼儿挑战的学具(每份有4个不同的小图形)。

  3.幼儿有履写屏操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初步了解图形配对组合。

  (1)游戏导入,了解图形配对、填充的方法。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个图形朋友(图2)6(遮罩功能,小图形有两种颜色)这两个调皮的小图形想坐车去智多星王国玩儿。智多星王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好地方呢?(充满智慧,爱动脑筋的聪明王国)(出示车,运用隐藏功能,车能开动并发出声音,车上有四个座位,标有数字。图3)车上的哪个座位最适合这两个小图形位呢?

  幼:红色小图形坐1号座位,黄色小图形坐2号座位。(在幼儿说的同时,教师将座位与图形进行联线,帮助幼儿观察。)

  由幼儿将两个图形分别送到相应的座位中去,如果幼儿做对了,课件会给予肯定(点课件音效:谢谢!真舒服!)如果幼儿有不同意见,教师要注意验证并让幼儿观察比较:如果有空余的地方会比较浪费,刚刚好是最合适的。同时还要引导幼儿观察并运用旋转法,直到合适为止。

  师小结:原来我们在配对图形时,不仅要观察图形的外形,还要观察图形的方向,有时还要将图形旋转一下,这样才能配对填充好。

  (2)运用游戏,了解图形翻转、组合现象。

  师:听!是谁在叫呢?(课件播放音效:我们也要去!我们也要去!)让我们来找一找。(聚光灯寻找、发现三个小图形,蓝色1个,绿色2个。图4)这3个小图形都要上车,可是车上只有2个座位,怎么坐呢?请仔细观察!

  幼儿:蓝色图形坐3号座位。两个绿色的小图形可以合并起来,坐到4号座位上去。

  师:蓝色图形坐3号座位。谁来送?(翻转)

  师:这两个怎么坐呢?(请幼儿组合好送回到座位上)送好后放课件音效:你们真会动脑筋!(笑脸)

  师小结:原来在帮图形找座位时,除了翻转图形,我们还可以将图形进行组合呢!现在小图形们都坐上车了,它们非常高兴,感谢小朋友们的热情帮助!现在向智多星王国出发了!(车子伴随着音乐前行。)

  2.拼拼玩玩,探索多种组合方式。

  (1)交代要求,激发兴趣。

  师:智多星王国到了!(课件:出示图形王国的大门。图5)好漂亮!你们想进去吗?可是传说智多星王国的大门被一位魔法师施了魔法,想进智多星王国,必须解开这个魔法。你们有信心吗?这是大门的机关(指空白处,能闪动),打开机关的钥匙在这儿(出示5个小图形,图6),图形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表示图形的号码)小朋友们看一看,哪两个小图形组合在一起,正好是机关的形状?魔法师说,你们必须想出三种不同的组合方法才能破解魔法。小朋友的小筐里有这5个小图形,还有一张这样的记录表(出示记录表),小朋友们可以拼一拼,看哪两个图形组合在一起正好是机关的形状,然后将你的方法记录在这张表上。

  (2)观察记录表,明确记录法

  师:第一次你是用哪两个图形组合成的?就在第一排相应的数字上画个圈;第二次你又用了哪两个小图形组合?记在第二排上;第三次就记在第三排。记住,每一次组合的方法要不一样哦。开始破解魔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拼图方法与其记录是否一致,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完成任务;提醒完成任务的幼儿注意再次验证和检查,确保自己的方法正确,能破解魔法。

  (4)组织交流,验证操作。

  ①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你们找到三种不同的方法了吗?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幼儿说,师在课件上记录方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对于不正确的方法,师记录以便验证)

  ②进行集体验证。

  师:我们的方法行不行呢?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其中有一种方法请幼儿验证)在验证时,教师要注意追问幼儿:放哪儿呢?为什么?(还要故意试误位置,引导幼儿在组合时要注意观察机关的整体形状和小图形的形状、位置。)每次验证结束,请幼儿看一看: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方法?记录表上有吗?

  ③提炼操作方法: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做得又对又快,现在我要采访他一下:'请问,你刚才用了什么好方法?你是怎么做的?'"(注意追问:你验证了吗?)

  幼儿交流方法后,师提升方法: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在组合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反复组合,还要把两个图形放入机关检查验证,然后把自己的方法一种一种记录下来。看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瞧!魔法破解了!(点击课件,大门打开并有音响效果:欢迎你们来到智多星王国,此时王冠飞出来。)

  3.多种组合,探索整体图形的组合方法。

  (1)播放课件,创设问题情境

  师播放课件:多漂亮的智多星王冠呀?你们想得到它吗?请看!(点课件,王冠后面出现3个图形)呀,谁能在规定的时间用这3个图形组合成一个正方形,谁就获得智多星之王冠一顶。有点难哦!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

  整体图形如下: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师:请从椅子底下拿出图形准备好,我点燃烟花计时器,你们就开始操作。如果你桌上的正方形拼好了,时间还没有到,你就去挑战智多星王国中更难的任务,在后面蓝色的篓子里——用4个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挑战的空间)。准备开始!

  (3)幼儿交流,集体验证。

  师:时间到,全部停下!你们完成了吗?(师引领幼儿互动检查)完成的幼儿上来领取王冠!没有完成的孩子可以继续。(最后师带幼儿听着音乐戴上王冠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履写屏互动、动手操作,使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获得对图形的空间转换、组合、配对能力。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情境融入,符合、满足了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幼儿参与的兴趣很高。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放屁_中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秋叶飘飘_中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捉泥鳅_中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_中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磨豆浆_中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玩沙_中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春天_中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花猫钓鱼_中班科学教案07-01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3-30

中班科学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