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糊涂的蝙蝠

2021-11-25 教案

  设计意图

  这是一本让孩子笑着看完同时明白道理的绘本。它故事有趣,插图以颠倒的方式呈现。在翻阅时需把书倒过来看,这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亲身体会换角度看问题的乐趣,同时也让孩子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与他人沟通相处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蝙蝠与其他动物看待事物的不同。

  2.通过玩相反游戏,发展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及相关音乐 ,红旗,评比栏,绿队、蓝队标志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对话中感知相反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

  出示正面的蝙蝠,这是谁?对,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说他是一只糊涂的蝙蝠,你们猜一猜为什么会说他是一只糊涂的蝙蝠呢?那这只蝙蝠是这样的吗?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2.分析图片,感知相反。

  (1)边放映幻灯片,边讲故事:故事要从蝙蝠刚搬来的时候说起。猫头鹰想要送给蝙蝠一件礼物作为见面礼,于是他请小动物问蝙蝠喜欢什么样的礼物,蝙蝠想要一把雨伞。于是小动物们送给蝙蝠一把崭新的雨伞,蝙蝠高兴的说:“你们的雨伞送得实在是太及时了。快要下雨了,不信你们看,下面的天空乌云密布。”

  蝙蝠是怎么说的?咱们一起来学学它说的话。小动物们听完它这句话都哈哈大笑起来:“真是一只糊涂的蝙蝠!”

  你们听出他糊涂在哪里了吗?(若听不出来就换一种问法:蝙蝠说的跟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不大一样的地方?)

  总结:天空在上面,不在下面。

  (2)接着讲故事:接着蝙蝠又说了一句有趣的话:“如果下了大雨,河水就会上涨,到那时河水就会把我的耳朵弄湿。”小动物们听完又哈哈大笑起来:“又犯糊涂了!”

  他又糊涂在哪里了?总结:河水上涨,会把脚弄湿,不是耳朵。

  (3)继续讲故事:蝙蝠根本没有听进去,它继续说:“本来我可以戴上防雨帽,但帽子总会掉到上面的草地上,这让我很烦恼。”

  小犀牛听不下去了,它会告诉蝙蝠什么呢?总结:草不在上面,在下面。

  (4)现在所有的动物都说蝙蝠是个彻头彻尾的糊涂蛋,都说他疯了。

  你们觉得蝙蝠真的疯了吗?(两类:疯了的,为什么疯了?2-3个孩子说理由;没疯的,为什么觉得它没疯?说理由)

  3.揭示真相,教师总结。

  (1)咱们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出示三幅蝙蝠倒挂图片,你们看看这几幅图片,谁来告诉我,为什么蝙蝠说的跟我们说的总是相反的?

  (2)教师总结:原来蝙蝠是倒挂在树上的,这是它的生活习性,因为它倒挂,所以他眼中看到的跟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总是上下相反的。

  4.亲身体验,感受相反。

  我找两个小朋友学着蝙蝠的样子,倒着看一看跟平时正着看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来说一说。大家都来学着蝙蝠的样子试一试。总结:原来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二、游戏体验,实践中发展思维

  1.蝙蝠看到的`跟小动物看到的总是相反的,很有趣。接下来咱们也来玩一个相反的游戏,怎么样?

  2.介绍游戏规则:幼儿分绿队和黄队,分别过三关,每关剩余人数多的队将会得到一面红旗,三关过后,获得红旗多的队胜利。第一关说相反,第二关做相反(老师先做几个动作,然后每队各找一个代表考对方的队员)第三关,说做相反,动作要简单些。

  三、回归故事,拓展中提升情感

  1.回归故事,拓展提问。

  游戏结束了,大家来休息一下,看看故事中糊涂的蝙蝠怎么样了呢?播放幻灯片,回归到故事中。

  故事讲完了,他是一只糊涂的蝙蝠吗?对,他只是观察的角度跟我们不一样,其实并不糊涂。这个故事名字就叫《糊涂的蝙蝠》。

  2.相关图片,拓展总结。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一起看一下吧。播放幻灯片,逐一说图片。

  总结:瞧,不好的东西换一个角度,也许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不要光想着难过,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些令我们开心的事情,把不开心赶地远远地。我们也去外面换一个角度看看风景吧。

  教学反思

  本节教育活动,生动有趣,巧妙地抓住了相反的教育契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的道理。故事本身就是富有情趣,在第一环节中,进行的节奏太快,给孩子留的思考的时间不多。

【大班语言:糊涂的蝙蝠】相关文章:

1.中班语言优秀教案《糊涂猫》

2.大班阅读活动:《糊涂先生作曲》

3.大班阅读活动《老鼠与蝙蝠》

4.糊涂爷爷糊涂记

5.大班音乐活动:《鸭妈妈真糊涂》

6.《糊涂》的美文

7.大班艺术活动:《鸭妈妈真糊涂》(歌唱)

8.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糊涂猫》

上一篇:大班数学:9的组成 下一篇:大班科学:动物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