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与思考》作文教案

2022-07-07 教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受与思考》作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受与思考》作文教案

  本堂课学习重点:

  1、培养感受与思考生活的意识。

  2、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认识。

  一、导入

  同学们写作文总爱用“三点一线”概括自己现在的生活,认为生活很单调,很平淡,没有什么可感受可写的素材。(生小声附和)其实看似简单普通的生活下却有许多被我们忽视的精彩,要想发现这些精彩,就要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作的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平凡而多彩的生活吧!

  二、感受生活

  1、区分“感受”和“观察”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由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

  我们要积极地观察生活,提取各种外界的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有意识得培养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2、感受生活要具备的条件

  (1)用心

  偶尔我也听人埋怨:天天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单摆”,生活很平淡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其实,人生天地间,哪里没有感人的生活?关键看我们平时是不是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个动作,哪句话,哪样东西,哪种风景曾经触动过你最柔软的心房呢?

  (几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预料之中的沉默)

  师:我先给大家讲讲我的感受吧。前段时间,因为生活中的不愉快,我的心里很压抑,甚至感到了悲观、失望,于是在博客中用文字发泄了一下,过了两天我看到了以前学生的留言:“老师你以前告诉我们,哪怕全世界都放弃你,你也不能放弃你自己,老师你要加油,我们都会支持你!”看到这段话,我心中的不快、失落一扫而光,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拨开云雾重见阳光”,也体会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说完这段话,我看到有学生在笔记本上疾书,我知道他们在写什么,不由微微一笑)

  师: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戴着面具,人人都很虚伪,我们常常呼唤着一个真实的世界,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从我们自己做起呢?让我们撕毁面具,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吧,说出你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学生们开始跃跃欲试)

  cw:我前段时间脚受伤了,行动不方便,刚好又碰上班上调整座位,这时候是我的朋友一声不响帮我把桌椅搬到了新的位置上,我想他是值得我相交一辈子的朋友,我很感激他。

  师:我听出cw的声音有些哽咽了,可见他的感谢是发自内心的,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你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和一个温暖的世界的。

  xd: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困难,社会、家庭、学校,个人都有重重的压力,我觉得很难。(她是一个有身体缺陷的学生,这时有些说不下去了,我示意她坐下)

  师:我们的生活的确充满了困难,让我们感到迷惘和手足无措,可是不管多大的困难,在时间面前都不算困难,只要我们还在生活,我们就有战胜困难的一天!

  (有学生鼓掌,学生受到极大鼓舞,开始畅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小结: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能在人们的心中引起某些独特的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所以,观察和感受生活要用心。

  (2)多情

  感受要用心,也要多情。多情才能善于感受。“感受”侧重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因而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自我情感色彩。人是感情动物、社会动物,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而又独一无二。只有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多情才能感受深刻,没有情的感受会是苍白无力的。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的“错误”在人们的心里也如莲花的开落;“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阳光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徐志摩抓住了那微妙的一瞬,日本女郎在异国青年男子面前低着头,娇羞又温柔,可谓形神兼俱,感受越是个性化、情感化,化作笔下的文字也必然越动人。

  小结:用心和多情,这是我们“感受生活”要特别注意的两点。

  三、思考

  有了一些感受,那还只是个人内心的东西,要化作文字才能为人所阅读。 “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思考生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就要展得开,“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毕淑敏《素面朝天》,就是由花草树木联想到人。宗璞《紫藤萝瀑布》也是这样,杨朔《荔枝蜜》还把自己跟蜜蜂融为了一体。“由此及彼”,强调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由这一事物而联想到另一事物,可以由这个人联想到那个人,也可以由花鸟虫鱼联想到所有的生命现象等。

  第二,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日本画家东山魁夷《一片树叶》,看到樱花的开与落、爱与赏,这是表面现象,然后又进一步联想到所有的事物,“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它们“瞬息即逝”,所以人们才觉得珍惜。强调人对“瞬息即逝”这一类事物所共有的认识。

  第三,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这种概括是在对生活的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就跳出了狭小的个人圈子,不只局限于一己的母子之情,并非只是狭隘的朱老总个人怀念母亲钟太夫人的一般悼文,而有它深刻的政治内涵。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实质上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赞美。自然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得以升华,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天下的劳动人民,因而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

  总结:本次写作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感受与思考生活的.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目的之二,还要我们“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对生活的认识”。

  写作练习

  一、“片段作文”练习,抓住某个独特的瞬间,引发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某些感受和思考。

  【精彩片段】一

  春天就这样来了。我坐在温柔的阳光下,看着窗台上那片清新的绿色,突然笑了。我似乎好久都没有这么真切的感受到春天了,似乎好久都没有安静地看蓝天白云了。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闭上眼,我听到时间和回忆在风中穿梭,好自由,好温馨。

  我想起了那一张张稚气年轻的脸,那些走过路旁大树抬头看到的阳光透过绿色树叶洒下来的斑斑点点,在空气中放肆奔跑时与风擦过的热烈的快乐的感觉,还有阳光和希望在澄澈湛蓝的天空下蹦跳飞舞的样子。只是一转眼,那些曾经的快乐都已消失殆尽,现在的我,依然是一个人走,依旧一路跌跌撞撞,依旧对未来有那么多的不确定。

  不停地有人对我我说,马上高三啦,只有一年时间了。我只是点头,然后悲哀和无奈地微笑。我发短信告诉姐姐说,马上高三了,我觉得呼吸都变得紧张起来了,我怕我一放松就会被现实撕碎。过了好久,姐姐回消息说,我们都是一路紧张着过来的孩子。

  的确如此。

  这段低潮迷惘的日子应该是每个即将成长的孩子必经的一个阶段吧。也许,勇敢一点真的就能够走过去。

  (节选自学生习作《勇敢一点》,作者为红安二中高二10班学生程瑶)

  【精彩片段】二

  日落·惜时

  我喜欢闲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看日落。看那个红的似火的大圆球,慢慢地降落,悄无声息。想伸手去抓住它,它却已经消逝了,真不知道它何时落向西山。时间亦是如此。没有源头,没有尽头,只知那曾经拥有的烂漫时光已随落日悄然流去。是的,夕阳是在告诉我要珍爱时间,才不会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慨,要在此觉悟。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大自然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总在不经意间,深触我心!

  (节选自学生习作《微妙自然,触动我心》,作者为红安二中高二10班学生吴婷)

  二、整篇作文

  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和思考。

  要求: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避免公式化、概念化。

  参考题目:

  1、河边漫步

  2、仰望星空

  3、老屋

  4、泪

  5、家乡的山

  【学生优秀习作】

  老家瓦房在唱歌

  又下雨了!

  “滴答、滴答……”“叮、叮……”“咚、咚……”这是老家的瓦房在雨中歌唱,我拧着眉头“享受”这场大型音乐会。别奇怪,当你听到雨水和你家盛水容器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时,你会开心吗?

  雨停了,终于停了。阳光格外灿烂,我望着老屋狼狈不堪的模样,活像一个掉在泥巴坑里的小孩。老屋很老,那暗红色的瓦片兀自在阳光下闪着温柔的光,粉红色的光圈在空气中不断扩大,让人倍感温馨,有家的感觉。那高高翘起的屋脊撑起了前后两片不同的天地:前面是梧桐的天地,后面是竹林的世界。

  竹叶翠绿翠绿的,让人感到生命的活力。风一吹,竹枝便轻轻弯下身子,用那纤细而温柔的双手抚摸着粗糙不平的瓦片,轻轻地抚着,犹如一个母亲抚摸着自己怀里的婴儿。

  前面的梧桐叶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妈妈轻轻一笑,她的孩子便用小脚丫去挠瓦片爷爷的痒痒。“呵呵。”瓦片爷爷咧开干瘪的嘴笑了。梧桐叶子更加肆无忌惮了,她们快乐地哼着歌,似乎想用歌声来润湿瓦片爷爷那粗糙不平的身体。

  阳光透过竹叶犹如碎银洒在瓦片上,整个画面犹如一幅唯美的湖中画,被一个调皮的孩子用小脚丫荡漾开来,只剩下美丽的光圈。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调皮的孩子,无知让我打碎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心灵被烦恼占据着,可当太阳重新升起时,我又会仰起笑脸和阳光接吻。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日升日落,那些留在记忆里的画面犹如莲花般开落,残留的香味混杂着泥土的芬芳,那香味里有我最原始的记忆,有我心中最温馨的画面——老家瓦屋在阳光下唱歌,唱那让我倍感温暖和幸福的歌!

  【简评】本文作者用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感受和体会着生活的点滴,他听到瓦房的歌声,看到梧桐叶挠瓦片的痒痒,想到调皮孩子漾开的湖中画,想象丰富且生动,赋予老家瓦房别样的风情,文中有画,文中有诗,文中有情,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的细致和用心,对生活感悟的表达的轻巧与灵活。(指导老师:杨小蓉)

  【教学反思】进入高中,绝大部分学生变得不爱发言,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成了课堂上的一个重要步骤。在这堂作文教学课中,笔者先讲述自身感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能让学生开口有话说。在学生讲述自己感受的过程中,教师作适当点评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由于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加上本地的山区特点,笔者在后面的作文训练中结合学生实际,给出贴近生活的训练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此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思考”部分的引导做得不够自然,还带有说教的成分,学生也没能完全掌握,今后还需要在这方面多花心思写出人物的个性

  红安二中王林花

  教学目标:介绍写人的基本方法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1、点拔法;2、质疑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纵观近年高考作文趋势,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意作文,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满分作文,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路是月的痕》等。而高一作文重点就放在记叙文的写作上。因而教材设计也突出了这一点。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这一文体很多高一年级的学生熟悉却很陌生,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情况,我想结合已学的课文谈一谈记叙文里写人的基本方法和写作技巧。

  二、介绍基本方法。

  1、肖像描写了扣特征。

  描写人物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品味:从杨二嫂的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同是写女人,《祝福》中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从而表现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变化。

  评:“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未经世事的孩子的眼睛是澄明的、清纯的,而历经世事的老人的眼睛则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或是睿智深遂。因此,同学们可以想象怎样写上课时老师的眼光。(或搜寻,或责备,或赞许,充满关怀)

  2、语言描写抓典型。

  “言为心声”好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传神出彩。

  如:别里科夫:“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套子式的语言,写出了别里科夫害怕新事物,保守落后。

  学生品味下面两个人物的语言: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曹操:“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明确:孔乙己“窃”不等于“偷”,本质毫无区别的两个字,写出他迂腐的性格。而曹操的一句话袒露了他奸诈的内心世界。下面是一个学生的语言描写,我们鉴赏一下哪一段更精彩:

  背景: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问“谁踢坏的?”

  ①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②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说:“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这一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咽一口水说。

  点拔: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张小勇油嘴滑舌;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怕事。②的语言描写更典型更富有表现力。

  3、动作描写重个性。

  写好动作,展示个性。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传神,要显示人物性格,符合生活真实。

  如《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行动描写: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灯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拴;一把抓过洋钱,捏一捏,了。

  品味:一系列致动作描写,读者似乎体味到了双手沾着革命鲜血的舒畅子手康大叔的贪婪,残暴和凶狠。

  体味:《守财奴》中这样写葛朗台:

  老头儿身子一纵,`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明确:两个动词“纵”“扑”写出了葛朗台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守财奴个性。

  4、心理描写写本真。

  写人写面须写心,写好心理,倾诉心声。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会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通过这种种情感的心理反应,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

  如《陈奂生上城》中写陈奂生: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块钱呢。”

  这段心理描写非常恰当地写出了陈奂生的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心理。

  5、细节描写去雕琢

  细节描写要真实,让读者看不出雕饰的痕迹,抓住细微的痕迹,摄取细小的动作显现人物个性。

  如:《荷花淀》中这样写: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个片断中,“震动”“吮”这样的动作揭示了水生嫂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胜过千言万语。

  请同学们一同欣赏这两段文字,比较哪段更精彩:

  ①今天,我晚一点起床,迟到了,被才师罚跑了两圈。

  ②昨天,心情迷惘,今天,晚点起床,迟到了。王老师举起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便轻轻地敲在石板上。

  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①段简单叙事,生硬,老师无情。②段文字细小的动作,表现了王老师假怒实热,关心学生的品性。

  当然,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掌握了,是不是就能写出好的记人的文章呢?有时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下面介绍几种写作技巧:

  1、注重抑扬褒贬

  在写人的文章里,我们常用到“先抑后扬”或“明贬实褒”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如唐弢《琐忆》中,开头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这是“抑”,后来通过故事表现鲁迅先生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以及他对那些攀附阔佬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抢掠的屠伯的“脾气”和“骂”,这些都是“扬”,先抑后扬,很好地表现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又如名著《红楼梦》中的宝玉,众人口中的混世魔王,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有《西江月》诗为证,这是贬,后来通过黛玉的了解,又写出了宝玉不喜束缚,不追求功名,追`求个性解放。以及对女性的尊重等,这是“褒”,明贬实褒,表现宝玉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爱情的精神。

  2、重视对比映衬

  通过不同人物的性格对比,映衬出其中一人的高大或渺小、智慧或愚昧的性格。

  如《失街亭》中的两个人物马谡和诸葛亮,用马谡的精率鲁莽,做事不计后果来映衬诸葛亮的心思缜密,神机妙算。

  3、借助景物烘托人物形象

  如《荷花淀》中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于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光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段景物描写,富予自然的美感:月亮、女人、苇席。纯美的境界烘托出主人公勤快利落。

  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最后让我用几句话对这节课主要内容作一个总结:

  记叙写人有路通,

  肖像神态写不同,

  语言动作要生动,

  细节心理不落空。

  抑扬褒贬显奇功,

  对比映衬须常用,

  景物烘托记心中,

  灵活运用好轻松。

  • 相关推荐

【《感受与思考》作文教案】相关文章:

感受与思考作文01-27

经典文学阅读感受及思考06-05

课堂教学作文感受与思考01-29

对这次疫情的感受与思考作文(通用6篇)03-23

感受思考想象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01-27

《感受思考想象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教学方案01-28

思考,懂得思考作文11-24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03-07

幂的运算的小结与思考教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