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游戏——贪吃虫

2021-11-12 教案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故事,却对数字和计数活动没有兴趣,这里我们就给家长介绍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贪吃虫。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为孩子设计了一群贪吃的毛毛虫,通过孩子对每只毛毛虫身体里所吃食物数量多少的判断,帮助孩子理解“多余”、“少于”和“一样多”的含义,并对7以内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正确的判断,为孩子日后进行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游戏一谁吃得多

  游戏准备:和孩子一起将图1中的12只毛毛虫沿虚线逐一剪下。

  游戏玩法

  1.找出所吃食物数量多的毛毛虫。

  家长随意指定一只图2中的毛毛虫,让孩子在已剪下的卡片中找出比这只毛毛虫吃的食物数量多的毛毛虫卡片。

  指导语

  一群刚刚吃饱的毛毛虫聚到了一起。

  一只毛毛虫爬了出来,说:“我的食量最大,我是最能吃的,你们谁都比不过我。

  ”其他毛毛虫都不服气,大家提议比比看。

  于是这只毛毛虫说:“谁比我吃得多,请你们站出来。

  ”这只毛毛虫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先在你的小卡片中找出说话的这只毛毛虫,然后再找出比它吃的食物数量多的其他的毛毛虫,摆在它的下面。

  2.找出所吃食物数量少的毛毛虫。

  家长随意指定一只图2中的毛毛虫,让孩子在已剪下的卡片中找出比这只毛毛虫吃的食物数量少的毛毛虫卡片。

  指导语

  这时又有一只毛毛虫说:“谁比我吃得少呢?请你们站出来。

  ”同样先在你的小卡片中,找出说话的这只毛毛虫,然后再找出比它吃的食物数量少的其他的毛毛虫,摆放在它的下面。

  3.找出所吃食物数量一样多的毛毛虫。

  家长随意指定一只图2中的毛毛虫,让孩子在已剪下的卡片中找出和这只毛毛虫吃的食物数量一样多的毛毛虫卡片。

  指导语

  一只毛毛虫说:“谁吃的和我一样多呢?快站出来吧。

  ”在你的小卡片中,找出说话的这只毛毛虫,然后再找出和它吃的食物数量一样多的其他的毛毛虫,摆在它的下面。

  温馨提示

  此部分游戏家长可与孩子重复进行,让孩子对7以内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熟练的判断。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一次找到所有的答案,不要急于提示孩子,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去发现。

  游戏二谁最贪吃

  游戏准备:将图1中的4张大嘴巴卡片沿虚线剪下。

  游戏玩法

  1.孩子逐个点数图3中每一对黄毛毛虫和绿毛毛虫所吃食物的数量,判断哪个虫子吃得多,就把大嘴巴卡片摆放在两张卡片中间,并且大嘴巴朝向数量多的一方。

  指导语

  毛毛虫们学会了一种判断谁贪吃的新方法,就是一个一个地数一数,谁吃的食物数量多,就是谁最贪吃,大嘴巴口就要朝着它放。

  你想知道吃同样食物的两只毛毛虫谁更贪吃吗?现在请你来当裁判,谁吃得多,就把大嘴巴口朝向它摆放吧。

  温馨提示

  这部分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判断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并用嘴巴卡片表示出来。

  在这个环节中,引用“大嘴巴”卡片的目的是让孩子利用这种有特定意义的符号,将判断两组物体多少的结果表示出来,相当于数学中的“大于”和“小于”符号。

  2.让孩子逐一找到图4中每一组的毛毛虫卡片和嘴巴卡片,并照样摆好,然后根据图中给出的数量关系找出相符合的所有毛毛虫卡片。

  指导语:想一想问号处放哪几张毛毛虫卡片合适呢?

  温馨提示

  在玩法1中,让孩子判断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并用大嘴巴卡片表示出哪个最多。

  而玩法2的操作形式正好相反,先给定嘴巴卡片的方向和一张毛毛虫卡片,让孩子找出符合这种关系的所有毛毛虫卡片,孩子操作的时候需要转换思维方式,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让孩子找出一张或所有符合条件的毛毛虫卡片。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不要求他们认识规范的“>”、“<”符号,只要求孩子能理解“大嘴巴”卡片所表示的特定含义即可,即谁吃的数量多,张大的嘴巴就朝向谁的一边;并引导孩子通过游戏感受复杂的数量关系,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趣的数学游戏——贪吃虫】相关文章:

1.有趣的斗西瓜虫游戏作文范文

2.有趣的斗西瓜虫游戏小学作文

3.有趣的数学游戏作文

4.有趣的游戏的数学教学反思

5.有趣的西瓜虫作文

6.有趣的贪吃小兔学生作文

7.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教案:贪吃虫

8.有趣的游戏

上一篇:二年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策划教案 下一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