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物体的数量分类》优秀教案

2021-11-03 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按物体的数量分类》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优秀教案1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

  1、观察法

  2、情景谈话法、

  3、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

  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

  幼儿认读

  展开:

  1、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优秀教案2

  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1.《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反思

2.《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反思

3.幼儿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4.按物体大小分类教案

5.关于按物体的数量分类的科学活动方案

6.按物体的长短分类教案

7.按物体大小分类精选教案

8.中班数学:按数量分类

9.新版按物体名称分类说课稿

上一篇:小班《蚂蚁运粮食》优秀教案 下一篇:《三峡》公开课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