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含反思

2021-10-31 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含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不停变化的。

  2、学习故事中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语言CD,幼儿学习资源2第1~3页,表现夜晚宁静的背景音乐一首,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1、出示夜晚的图片,听优美宁静的音乐,教师组织幼儿说一说晚上天空中有什么,月亮像什么,引出活动。

  2、教师运用挂图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可用以下关键提问进行: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裁缝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

  (3)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呢?请幼儿操作四幅图进行排序。

  3、教师利用四幅图再次讲述故事,幼儿看自己排的顺序是否正确。

  4、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描述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启发幼儿用故事中的用词形式自己描述一下月亮,加深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我采用观察法、对比法、猜测法、排列法开展。一开始我用开放式的提问来引导,如教师提问:“这里有三张月亮姑娘的照片,请你看看,比比。画里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发了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后,都发现了三张图片的不同,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经验来建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

  我给幼儿创设了个能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环节,我运用了比较法、视听结合法、归纳法。教师先进行设问,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让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结合的积极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儿注意力。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整个故事。在为故事取名这个环节,让教师真实把握幼儿理解故事的程度,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较好的回答。

  第三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是为了幼儿更深刻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教师运用了图片演示法、讲述法、追问法、提升法,让幼儿再次听故事后,逐一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含反思】相关文章:

1.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

2.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教案

3.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大班)

4.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

5.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含反思

6.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月亮姑娘做衣裳》

7.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月亮姑娘做衣裳》

8.幼儿园语言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

9.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通用6篇)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鱼和水草水族倌》含反思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我骄傲,我是中国娃》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