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

2021-10-29 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3、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师: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师:“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2、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师: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4、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

  (1)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2)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3)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4)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5、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6、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1)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2)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3)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相关文章:

1.谁是猜拳高手教案

2.谁是猜拳高手大班数学教案设计

3.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设计

4.谁是猜拳高手优秀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5.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谁与谁是邻居》含反思

6.幼儿园中班优质数学教案《谁是动物大使》含反思

7.大班音乐教案《谁是灰太狼》含反思

8.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抽奖游戏》含反思

9.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数格子》含反思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学习5的加法应用题》含反思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之线条:麦田与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