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具》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文具》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
2.买文具时,能与售货员正确对话。
3.教育学生说话时态度要自然大方有信心,语言亲切、有礼貌,听别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
教学重点
1.能进行买卖文具的对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2.分角色对话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难点
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质量差、价格贵等)能及时应付。
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到商场或文具店柜台买文具,也可以观察别人买文具,
记住买文具的过程,感知买文具的一般知识。
2.准备六个文具柜台及各种文具。
3.激励学生的红旗、奖杯。
一、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角色。
1.师:同学们,你们单独买过东西没有?(指5—6名学生回答,并调查一下有多少学生没单独买过东西。)
2.揭示课题:看来咱们班的不少同学都单独买过东西,能帮爸爸妈妈不少忙。这
买东西可有学问了,会选、会说才能买到满意的商品。今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上一节口语交际课《买文具》,好吗?(展示课题,采用飞入效果,生齐读)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播放录像,示范交际。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大家注意,小耳朵要认真听,小眼睛要仔细看。看看
录像里的小同学是怎样买到需要的文具的,她那些地方做得好,待会看完录像我们一起来夸夸她。(播放自拍的买文具录像)师画外音:这是开发区青年路的新华书店,你瞧,一位小同学走进书店了。
师生交流:问:你们觉得这位小同学表现得棒不棒?谁来夸夸她?
(生:我来夸夸她,她很讲礼貌,用了“您好、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而且
声音响亮,自然大方,面带微笑,表达得也很清楚。)
师:大家说得真好。刚刚从录像中我们看到售货员阿姨热情周到,买文具的小同学礼貌大方,人和人生活在这么和谐文明的环境中,多好啊!邓老师也很想体验体验,我来试试做卖文具的售货员,谁来试试做小顾客?
2.师生合作,示范交际。
A:创设情景:师戴售货员牌,柜台上摆几样文具,标好价格,各种一件,买完学生可拿走。(展现买文具的全过程:问好—选物—问价—付钱—告别)
预设情境:商品合格,质量好,服务态度好,双方交流愉快。
售货员(师):欢迎光临百事佳商场。
顾客(生):阿姨,您好!我要买……,有吗?
售货员(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要什么样的……啊?
顾客:我想要……。
售货员:我们这里……款式多,美观又实用,这些款式都不错,请你自己选吧。
顾客:这个多少钱?
售货员:8元
顾客:我就买……。
售货员:这是你的……。小朋友,还需要些什么?
顾客:……阿姨,再见!
售货员:小朋友,再见!)
请1—2人表演,即时一句话评价,鼓励。
B:师生评议:刚才这些同学表现得真棒,他们棒在那里呢?谁来夸夸他们?(表
演的同学站前面接受大家的夸奖或建议。请几名学生回答,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文明礼貌,声音是否响亮,态度是否大方等方面评议。)
师:大家说(评)得真好!明白了文明小顾客要做到,(出示文明小顾客要求,生齐读:大胆、大方、响亮、文明、有礼;说清楚需要什么),文明小顾客的3点要求大家记住了吗?(记住了)大家想不想做文明的小顾客。(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学买文具时应该怎样说好吗?(好!)谁来当顾客,谁当售货员?好,开始。
出示参考句式:
顾 客: , 您好!我要买 。
售货员:你喜欢什么样的 ?
顾 客:我想要 ,请问多少钱?
售货员: 元。
(付钱)
顾 客:谢谢**,再见!
(师:现在咱们1357组的同学当顾客,2468组的同学当售货员。咱们一起学一学买东西时怎么说,好吗?(可参考提示句式,一次对话后再交换角色)
现在大家知道买东西时应该怎么说了吗?那平时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说的和这上面的一定要一模一样啊?(生答略)
所以大家买东西时,只要做到文明小顾客的三点要求:大胆、大方、响亮、文明、有礼;说清楚需要什么就可以了,而不一定要和这上面(指屏幕的参考句式)说得一模一样,明白了吗?
师:大家想不想练习一下买文具?(生:想!)下面我们同桌合作表演买文具。好,请大家将自己的铅笔盒打开,放在两张桌子的中间,然后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咱们一起来练习买文具。记住我们的约定,音乐一停,买卖文具就结束。
3.同桌合作,自由交际。
(学生人人放松地参与到买卖文具中,教师此时也走到学生当中去购买文具,询问价格,与学生打成一片。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汇报表演,师生评议。
刚刚邓老师到各间文具店都逛了逛,发现了不少热情的售货员和文明的小顾客,现在那组同桌愿意上来把“买卖”文具表演给大家看。
师:刚刚我发现第*组的同学表现特别棒!请你们上来表演。(4组同桌,每组一对)
生评价:请你夸夸他们。(或提希望)
(每一组表演完,让学生即时评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及指导。并让生提建议前,先进行:我来夸夸他。)
今天啊,看到大家这么聪明能干,都学会了买文具,我特别高兴。邓老师有件事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吗?(生:愿意)请看屏幕,这位是李老师,昨晚她给我打了个电话。我们一起来听电话录音:
录音内容:
李老师:喂,你好!请问邓老师在吗?
邓老师:我就是,请问您那位?
李老师:我是向阳小学的李老师,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邓老师:您请说。
李老师:是这样,我现在北京出差,明天晚上九点才能赶回广州。可明天是我女儿佳佳八岁的生日,我想送个铅笔盒给她。听说你们班的学生特别聪明能干,而且和我女儿差不多大,你能不能托你们班的学生帮我买个铅笔盒。
邓老师:好的,您放心吧!
李老师:那实在太谢谢你了。
邓老师:不用谢!
李老师:再见!
邓老师:再见!
2.听了电话录音,大家猜到邓老师想请大家帮什么忙了吗?(生:邓老师想让我们帮李老师买个铅笔盒给她女儿做生日礼物。)
师:你们愿意帮邓老师这个忙吗?(愿意)
5.生生合作,自由交际。
谢谢大家,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孩子。
大家想去文具城逛逛吗?(想)现在请大家闭眼,我们坐在了开往文具城的大巴上,出发!请大家睁开眼睛。(出示文具城图片)瞧,我们已经到了新世纪文具城,这里的文具店各具特色。而且在文具城地下一层还有六间大型文具店。待会大家可以到自己喜欢的文具店买自己需要的文具。别忘了买文具的时候,帮邓老师留意一下铅笔盒,待会逛完文具城后,邓老师还要请你们说说你打算推荐李老师买什么样的铅笔盒送给她女儿做生日礼物呢,特别要说清楚铅笔盒的外型、颜色、图案和功能。好,每一个同学都赶紧把握好这次机会,开开心心地去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吧。别忘了我们的约定,音乐一停,赶紧回位。
(听课老师担任六个文具柜台的售货员。学生人人放松地参与到买卖文具中,教师此时也走到学生当中去购买文具,询问价格,与学生打成一片。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若学生想不出好办法,老师要给予恰当的点拨,使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解决问题,学会互相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师: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啊! 还记得邓老师请你们帮忙的事吗?那你打算推荐李老师买什么样子的铅笔盒呢?
生:
师:你还别说,听了你们的建议,我还真动心了。这样吧,我们现在就去买。行吗?
生:不行!
师:对,别忘了,我们是帮李老师选文具盒,在买之前,最好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否则,买回去,人家不喜欢,就很遗憾了。可是李老师现在北京,该怎样和她联系,把我们挑选的情况告诉她呢?(生答)
师:大家知道的真多,懂得运用信息高科技产品,你们真棒!(学生的办法:发电邮、传真、写信、 打电话等),
师:今天,我带来两部电话机,我们练习给李老师打电话。谁愿意给李老师打电话呢?
生:你好!请问是李老师吗?
师:是的,你是谁啊?
生:……
师:……
生:不用谢,再见!
师:再见!这个同学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答略
师:还有谁愿意打电话?
生:喂,请问是李老师吗?
师:她不在。
生:她去哪儿呢?
师:不知道
师:你有什么事吗?
生:是这样,我是开发区二小邓老师班的学生***,我推荐她买这个文具盒。
师:这个文具盒是怎样的?你能介绍一下吗?
生:
师:多少钱?
生:
师:能不能*元买下来。
生:
师:(面向全班学生说)现在的物价都放开了,很多时候我们买东西要讨价还价,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我们不但要会选,还要会讲价。
请两位学生表演买文具的讨价还价(略)
师:看来大家不但会说,还很会选文具,而且价钱也合理。邓老师放心了,待会下课后就请***代表我们班去帮李老师买铅笔盒,好吗?
(三)总结提高,学以致用。
今天,同学们都特别能干,不但明白了文明的小顾客要做到大胆、大方、大声,文明有礼,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且都学会了怎样买自己需要的文具盒。回家后,能不能做妈妈的小帮手,帮妈妈购买一些日用品呢?(出示实践题:帮妈妈购买日用品)
师:(指着黑板上的红旗、奖杯)瞧,大家多棒啊!通过今天上课,邓老师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同时我还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班小朋友合作的智慧,你们都是美丽的文明之花,真希望文明之花在全社会遍地开放,你们就是文明使者,愿意吗?(生:愿意!)
下课
《文具》教案2
活动准备
《文具恰恰恰》的歌曲磁带、录音机。
自制图画一幅(采用拟人化得手法画出各种文具,有微笑的细长铅笔,笔头下写出字,橡皮在擦掉错字,尺子画出直线,转笔刀正在削铅笔,挂着一串铅笔屑,四方的铅笔盒。)
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让幼儿能从直观的歌曲中了解文具的很多用途。
把激发幼儿自主创作表现乐曲的动作,体验双圈集体舞的快乐作为活动的难点。
活动目标
能力目标:引导幼儿了解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自主创作表现乐曲的动作,体验双圈集体舞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小朋友都经常使用的文具是什么?你们都知道他们的用途是什么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轻松自然的过渡到教学活动中。
二、播放歌曲
《文具恰恰恰》,请幼儿欣赏歌曲。
幼儿在很好的表达自己对文具的了解之后,我以一首歌曲的出现把幼儿的情绪带动了,愉悦的心情有利于本次活动更好的衔接。
三、出示图画
请幼儿观看图画,听老师慢唱歌曲,并记住歌词内容。
直观法的运用,让幼儿能更清晰的了解图画所带来的魅力,因为这个年龄段得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从幼儿认识事物求了解物体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四、采用整体教唱法教授歌曲(老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以这样的姿态面向幼儿,使幼儿能够善于观察老师在教授歌曲时的表情,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观察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并鼓励幼儿尝试跟着音乐集体唱、分组唱、个别唱,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逐步加快速度,培养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五、幼儿之间相互扮演“小老师”学习歌曲
让幼儿做幼儿的“小老师”,让个别唱的正确的幼儿师范唱,让其他幼儿跟学,这样不仅让示范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能激发其他幼儿参与的欲望,形成互动效应。
六、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学跳双圈集体舞
加入歌曲的烘托,夹杂自我创作的元素,我又在歌曲中“恰恰恰”处,及时引导幼儿做好衔接动作,使幼儿从中体验到双圈集体舞的快乐。
七、活动延伸
让家长带孩子选购部分文具,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文具》教案3
师: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师根据回答板书 :
5+3=3+5
7+13=13+7
156+65=65+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等号两边加数相同。
生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你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述你的发现吗?试一试。
生1:可以用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可以用○+□=□+○
师:“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生:a+b=b+a
师: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用过?
生:验算加法时用的就是加法交换律。
评析与反思:上面的教学过程经历了三步。第一步从身边生活入手;第二步抽象概括;第三步推广应用。通过这种生活中感知——小组讨论分析——集体综合归纳的过程,使学生切实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具体含义。同时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从而主动寻求和发展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真切地感到“旧知不旧”,还有新问题、新规律可以发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文具》教案4
【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P70~71第6单元《购物》里面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特别是对分币的认识,更是知之甚少,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发给小朋友人民币的卡片(中有各种元币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并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4、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学习重难点】
认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会实际买文具。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小面值人民币及课件。
学具: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有个别同学,到上课做练习就没有笔呀,橡皮呀,本子呀……可是一下课,他就把自己包里的钱全都拿来买零食吃了,小朋友说一说他这样对不对?我们应该把钱拿来买学习用品是不是,该到哪里去买呀,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地方,就是机灵狗新开的一家小小商店(电脑出示小小商店)小小商店里的东西可多啦,琳琅满目,任你选购。不过,要买东西得用到什么?(钱)对极了,世界上的钱啊多种多样,请看……(电脑出示世界上有代表性的钱及中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呢?我们中国的钱,它的名字叫什么?你们知道吗?(人民币)(你的课外知识真是太渊博了)。
(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等一会儿我们学了人民币,老师就带大家到机灵狗的小小商店去--“买文具”好吗?
二、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
师:瞧,有这么多的人民币!摆在那里是不是有点乱呀?我们来想办法给它整理,分类好吗?
师:有的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
2.特征辨认
师:你们认识哪些人民币呀?指名回答,等等学生回答后,
教师说明:大面值的人民币下节课我们再学,本节课我们只学习小面值的人民币。
师: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电脑示一张1元的纸币)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上面写着数字“1”字。
师:写有1就是1元吗?你看这张人民币也写有1,它是1元吗?(电脑示一张1角的纸币)。
生:还写有“壹圆”,它还比1角大……
师:对,有“壹圆”的字样。(小结补充,我们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单位。)
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颜色、数字、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但主要看它数字和它的单位。
师: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下其它小面值的的人民币。(电脑示,学生认)……
3.再强调认识学生不太熟悉的分币。
三、互助交流
理解元角分的关系
师:评价学生认识人民币比较熟悉。
师:小朋友你买过东西吗?会自己付钱吗?好的,那我们来笑笑买文具吧。笑笑今天要买什么呢?电脑显示(一支钢笔1元钱)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笑笑包里有什么样的人民币。(电脑显示)
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想一想,你觉得笑笑会怎样付钱呢?
(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
得出1元=10角
笑笑还要买一张手工纸5分钱,该怎么样付钱呢?如果买两张呢?又该怎么样付钱呢?
得出1角=10分
再一次评价学生,学的好,认真学……
四、应用创新
体验生活
师:笑笑买完手工纸,想起老师说要准备尺子,用来学习厘米的知识,就决定再买一把尺子(电脑显示一把尺子8角钱)。
师:这个尺子漂亮吗?老师也想买一把,可老师没空,我这里有钱,谁能帮老师买一把呢?学生想。
指名上来,问:你见过没有一张面值是8角钱的人民币呢?那这个8角钱又该怎么付呢?请你凑一凑吧。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小奖励)
师:笑笑买了这么多的学习用具又买了一瓶水喝,就只剩1元钱了,小朋友想一想,笑笑还可以买什么呢?(电脑显示小文具)
五、学生活动
换钱游戏
1、大家不但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而且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换零钱”的游戏好不好?假如我是顾客,你们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现在我拿5元到银行去找你们,全部换成1元的零钱,你们该拿多少张和我换呢?(各小组商量好,并动手摆出来)
2一张2角的能换几张1角的?
3、5角又怎么样换2角和1角的呢?
(反馈后)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看来呀,只要多动脑筋,大胆尝试,同一个问题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不过,看到大家这么聪明,笑笑可不服气了,她偷偷告诉老师,她不但认识单张的人民币,好几张人民币放在一起,她也认识,你们想不想与她比一比?(练习2、3、见课件过三关,指名答)
六、实践活动
购买文具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教师拿出所有物品及标价)
师:这些商品谁来卖呢?我们请一名勇敢的同学当售货员。(售货员站到小柜台)
师: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地去买,还有,你们要先选择你喜欢的文具,再数出所需的钱数,然后再去买。售货员们要注意,听清楚你的顾客买什么东西,还要看清楚他付的钱够不够。
学生活动,教师倾听、指导。
七、品德教育,总结延伸
(渗透爱护人民币)笑笑呀,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题目是这样的:你们知道每一个别人民币上都有一个什么标志吗?(国徽)
对了,上面都有一个国徽,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去买东西了,我们还要爱护人民币。
《文具》教案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闪电读词”和“闪电出字卡”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通过“文具认领会”和“整理书包比赛”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熟悉的文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教师导问: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闪电读词”: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生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绢。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一个“戈”就念”找”。
生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找”字。“拍”字右边的“白”换成“戈”就是“找”。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字。“闪电出字卡”游戏旨在让学生愉快地巩固生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总体感知内容,以及对识字方法的复习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对识字教学更有帮助。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师: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设计意图:用课件展示平时学生不注意丢弃的文具,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平时的浪费,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
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预设:生1: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
生2: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
生3: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
生4: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
2.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预设:生1: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生2: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
生3: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师引导教育: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应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爱惜它们。)
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预设:生1:我确实不知道啊!
生2:我该怎么回答啊?
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
6.假如你身边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会眨着大眼睛问什么呢?
7.谁能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词语意思,同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惜文具的教育。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师导问:我们都来当写字小能手,在十分钟之内,按老师教的方法,仔细观察“包”“让”“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
2.小组交流,指生汇报。
重点:“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先外后内。
示范“平”的书写,上横稍短。
3.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
4.词语开花,积累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本课的一个生字并组词。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交流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生字书写得正确、美观。
四、拓展延伸评价鼓励
1.导学: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价、表扬、鼓励。
4.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5.总结:如果你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再也不会把你们的小伙伴弄丢了。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转笔刀――文具盒
仔细检查――平平安安回家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的生字教学采用了多种识字法,抓住重点生字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识写分开,目标落实到位。通过朗读、分析课文,学生明白了爱护文具的意义,再通过实际的“整理书包比赛”进一步明确了应该怎样去爱惜、保护文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具》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
2、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买文具的游戏,掌握简单的付钱方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一个“文具店”,分别摆放各种文具及价格牌,价格均为1元、5元钱、10元。
2、教师教学资源(认识人民币)。
3、幼儿每人自备小钱包,内装有1元、5元、10元的硬币和纸币。
4、每人一存折(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自己钱包里的人民币,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外形特征及名称。
1、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发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们买东西用的钱,我们穿衣服、用的家电,吃的菜等都是要用钱买的。外国的钱叫人民币,上面都有国徽、“中国人民银行”的汉字以及表示钱数的数字、汉子等。他们也有许多不同点,如有硬币和纸币之分;上面的图案、数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2、游戏:看谁找得快。
玩法:教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相应的人民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如教师说:“请找出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人民币。
二、出示教师教学资源,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学资源,初步理解5元=5个1元的换算关系,鼓励幼儿自主探索10元与1元和5元的换算关系。
三、第一次“文具店”购物,初步了解购物付钱的几种方法,巩固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1、玩法:幼儿带着钱包,到“文具店”选购文具,没人一件,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教师担任,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2、建议提问:5元(10元)的商品有几种付钱方式?如5元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元或5个1元来付钱。10元有三种付钱方式。
四、第二次购物,发现很多种付钱方法,初步探究最简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儿到“文具店”选购文具,每人两件,收银员可由能力较强的幼儿或老师担任,教师重点观察提升幼儿付钱方法。
2、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可以涉及以下问题:“你买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钱?你是怎么样付钱的?”如6元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元的来付钱,或用1个5元和1个1元合起来付钱。第二中付钱方法简便多了。
3、出示“存折”,介绍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每位幼儿一个“存折”,教师根据幼儿日常的各种表现,奖励小印章,每个小印章在角色游戏时可以到“银行”兑换“1元钱”,并在游戏中使用。
【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及时督促幼儿洗手,并提醒幼儿人民币上有许多细菌,要认真洗手。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⑥第6~7页,巩固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使用方法。
3、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各种付钱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元,角,分为背景,结合购物情景,初步认识小数。我在设计本课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借助购物情景,帮助学生建立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验,突破重难点,达到学习目标。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小数读法的学习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小数,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读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纠正,互相促进,从而互相分享知识经验,初步建立小数读法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找自己喜欢的小数读一读来巩固小数读法的数学模型,最后用小老师的考一考进一步熟悉小数读法,形成正确的知识经验。这样就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在潜移默化间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不足之处:练习题的设计不够多样化,也没有体现出层次。再者是对孩子的评价语言单薄,没有针对性,新的教学评价观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一点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文具》教案7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习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要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0以内的人民币、黑板画《文具超市》
活动过程
1.复习10以内的人民币。教师出示面值10以内的人民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习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2.连一连。
(1)把幼儿用书《文具超市》画在黑板上,观察各种文具上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2)引导幼儿想一想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
延伸:结合庆“六一”玩具义卖活动,幼儿扮顾客,教师扮售货员,幼儿拿钱买玩具,并告诉其他幼儿自己用多少钱买了什么?它有什么用?
《文具》教案8
买文具执教:孙丽萍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买文具》70页。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课突出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买文具教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买文具,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功能;难点是人民币的简单兑换。
学生分析:1、低年级学生的直观感知、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认识事物带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性,因此,创设新颖、生动、富有情趣的生活情趣,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在日常的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简单的辨认一些常用的面值,但缺乏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还有一部分孩子只知道用钱可以买东西,但自己却从未买过。因此,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买文具,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使他们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实际背景及功能,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会简单的兑换。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人民币的功能;培养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买文具,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简单兑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面额的人民币、货架及各种文具若干。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套小面额的人民币。
课前参与:1、收集小面额的人民币(包括纸币、硬币)2、观察每张人民币各有什么特征。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1、播放《一分钱》
2、 师:这个多媒体教室与平时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大)所以,我们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怎么样?(特别的响亮)认识:伍—大写汉字5贰—表示数字2壹-表示数字1(强调声音要响亮)
二、引入:师:刚才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一分钱)对!(出示1分钱图片)这就是1分钱,这是我们中国的钱,不过现在平时生活中已经很少能见到。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字,(出示)比如:英国的钱—英镑。美国—美元;日本的钱—日元。而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板书)(齐读)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一部分的人民币。(板书)。
三、认识人民币师:你知道哪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生:。。。。。。)
1、操作师:大家的桌子上的盒子里就有一套人民币,把你认识的,向同桌介绍介绍。
2、汇报A.1元教学把人民币放回盒子里,比一比那组小朋友的动作最快!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来介绍介绍?(。。。。。)你是怎么认出的?(1+元=1元)
师:对了,这就是一元。你们看,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表示数字“1”(出示),“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平时写作“元”。(出示,并跟老师念:1元)
师:小朋友们的盒子里就有1元的人民币,把它举起来。(生动手)跟大屏幕上不一样的,请挥挥手。(拿生手中的1元硬币)这个1元是用金属做的,叫硬币。跟老师说:硬币。屏幕上的人民币是用纸做的,叫纸币。(跟老师念)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这是新款的1元,也是纸币。刚才这3种人民币,他们的款式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面额大小是一样的,都表示1元。
师:把人民币放回盒子,睁大眼睛看屏幕,看看这是什么标记?(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人民币。那我们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啊?(不乱图乱画,不搞破坏)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张人民币的正面,除了文字和国徽,还有什么?(头像、美丽的图案、盲点,教案《买文具教案》。。。。。。)现在,老师把这1元2个字遮了,你还认识这张人民币吗?(认识)它是多少?你是从哪里认出的?
小结:我们认识人民币,主要可以从文字中看出,但也可以从头像、图案、颜色中看出。B.其它人民币教学(出示)
师:接下去,我们用刚才学习的方法,一起来认识其它的人民币。(屏幕上集体认识:遇到1角、2元问:你是怎么认出的?)
3.分类:
师: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能)请你按自己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同桌合作)(师巡视)
师:举手的同学,桌子上的人民币不要动,你再动脑子想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分类方法?反馈: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A、按制作材料,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
B、按人民币的单位可以分成:元、角、分。C、按数值大小,可以分成:1、2、5.)(板书:元、角、分)(统计。问:是这样分的请举手)
四、买文具—元角分的关系。
师:今天早上,孙老师到水果店买草莓(拿出1个),这个草莓价值1元人民币。但是,当时老师身上没有1元面额的人民币,只有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出示,正面朝上)你猜猜,老师是怎么付钱的?(同桌讨论一下)
1、单种货币师:现在我们来现场表演一下,孙老师卖草莓,你们用投影上的人民币来买孙老师的草莓,愿意吗?(愿意)
但是,要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谁能用同一种人民币。“同一种人民币”是什么意思?(全是5角或2全是角或全是1角)谁能用同一种人民币来买老师的草莓?预设:2张5角。请上来表演。
师:上来表演的同学要注意:把人民币举到头顶,并对大家说:我拿了几张几角。(板书:2张5角)老师能把草莓卖给他吗,为什么?(提示:老师的草莓是1元,为什么他拿了2张5角,就可以卖给他?)(生:2张5角就是1元)(板书:=、大括号)如果用角计算,2张5角就是几角?(10角)
师:这位小朋友钱付对了,那老师就把这个草莓奖励给他!而且,他是第一个上来表演的同学,真勇敢,大家一起给他鼓鼓掌!谁还能用同一种人民币来买老师的草莓?(同上)
2、混合货币师:大家还想来买草莓吗?老师还有(拿出一个)。但是,谁还能用其它的方法来买老师的草莓?师:A、谁能用2种人民币来买老师的草莓?B、谁能用3中人民币来买老师的草莓?(板书并奖励)
3、小结。A、师:草莓没了,但还有这么多同学举手想说。说明后面的想法还有很多很多(板书:。。。)我们课后去讨论。师:通过刚才的买草莓,大家想想,其实,刚才我们只要把这些人民币凑成几角,就可以买到草莓了?(10角)也就是说:1元=10角。(板书、齐读)
师:1元是等于10角,那你想想,1角=( )分呢?(板书、齐读)B、师:通过刚才的记录,你还发现了什么?(1元能换几张5角。。。。。。)五、练习。
师:1元钱可以买草莓,你想想还可以买其它什么东西?(。。。。。。)
1、P71(出示)师:学校开了个文具店,看看都有什么呀!(师生配合读)笑笑拿着1元钱来到了这个文具店,却不知道该怎么买,你能帮帮她吗?(数学书P71,生动手)
反馈:1:问: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所以1元能买10快橡皮)
2:问: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10角-8角=2角)
4:方法一:买2枝铅笔要1元,笑笑的1元钱买2枝铅笔就花完了。所以再买练习本和橡皮就不够了;方法二:1角+1元+2角=1元3角而笑笑只有1元,所以够。
师:笑笑说:“谢谢大家,你们可真厉害!”话还没说完,淘气跑着过来了(出示)他说:“你们也得帮帮我呀,下面这几题太难了!”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出示)集体反馈师:淘气说:“你们一( )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我也要好好学习,和你们一样厉害!
六、总结。大家看看黑板,想想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1元=10角 1角=10分)
七、机动题:猜价格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老师带来了几件小礼物要送给大家。听清楚要求:如果谁能在下课之前,第一个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元 角 分2张5角5张2角1元 = 10角10张1角1角 = 10分2张2角+6张1角1张5角+5张1角1张5角+1张2角+3张1角……
教学反思: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如为学生创设了“买文具”的购物情境,通过观察、操作、师生及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购物情境中逐步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功能,并学会合理的使用人民币,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注重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购物这个过程中及小组合作主动获取知识的环节中,需要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并能与别人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在设计时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的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比较完整的认知状态,使他们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的探索。
《文具》教案9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本节课学习小数加减法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自主探究和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课堂上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是借助元角分这一直观实物在初步认识了小数以及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习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解决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买
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教学点】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李泳叔叔主持的非常六加一么?其中有一个内容是猜物品的价格,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玩玩这个游戏,(老师拿出一本书)这是老师从海洋书店买的一本《通话故事》书,大家来猜猜它的价格,根据我的高了或者是低了的提示及时调整你的价格,看看同学们几次猜出它的价格。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导入既是对上节课分数比较大小的巩固运用,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二、 提出并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老师出示另外一本书并告知价格并板书:童话故事 3.2元 数学世界 11.5元)
1. 提出并解决问题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问题:
问题1: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问题2: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1 (列式3.2+11.5=)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2.探究新知 3.2+11.5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呢?
(1)估计一下两本书大概要多少钱?
(2)生独立思考计算,师巡视。
(3)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4)展示交流。
(个别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不同算法,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师小结并课件展示几种算法:a.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再把元和角加在一起b.将两种图书的价格转化为角进行计算c.用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原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关键所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生生之间提问解答的方式,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角色转变,变“学会”为“会学”。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展示交流 4.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和整数加减法的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新知运用,巩固延伸
1.碰碰车,用碰在一起的两辆车上的数字相加和相减,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2.森林医生,先说说病症,然后进行诊治。(改错)
3.购书。海洋书店里还要很多课外书籍,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去买买书呢?(课件展示各类标有价格的书籍)如果你有50元,你可以买那些书?怎么买?
设计意图:通过碰碰车,森林医生,购书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来进行计算练习,避免了计算练习的单调和枯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给大家提点什么意见吗? 课后留心,看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那些生活问题呢?下次课交流。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让学生系统回顾旧知,完善知识结构,实践作业的布置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
《文具》教案10
教学目标
1.懂得数字1、2、3、4、5之间的大小关系。
2.懂得1、2、3、4、5之间相差多少。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13页
2.幼儿用书
3.蜡笔34支
教学过程
1.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文具盒,你的文具盒里都有什么?各有多少?
2.今天这节课就是关于我们文具宝宝数量多少的
3.带读:文具宝宝多
4.上课之前,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我们第一节的时候玩的“看数拍手”游戏
5.出示PPT 幼儿看数拍手
6.加大难度,出示PPT,幼儿任意拍手,并说出自己拍的数字和图片上数字之间大小的关系
7.出示1 我比几小?(2、3、4、5)
出示3 我比几小?(4、5)我比几大?(1、2)
出示4 我比几小?(5)我比几大?(1、2、3)
出示2 我比几小?(3、4、5)我比几大?(1)
出示5 我比几大?(1、2、3、4)
8.看黑板,跟老师一起给小花填空缺
9.幼儿自己画书上“填空缺”一题
10.小猪、小狗、小老鼠各有几只?给数量最多的一种动物涂上颜色
11.观察螃蟹、小鱼、乌龟、大虾各有几只?给数量最多的一种小动物涂上颜色
12.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文具》教案11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
活动过程
1、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逐一出示书包、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并讨论它们的用处。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2、观看情景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提问:表演说明了什么?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小明作业做完了,小方还没有完成?
——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3、讨论: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如何将书包望的用品摆放整齐呢?
4、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请一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
——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如何立足于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开展数学学习是我自课改实验以来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为了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在课前我积极地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动化、人文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让生活走进课堂。
现实生活中的数是十分丰富的,如何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数学的天空更加广阔,是我这节课着力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数一数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文具、找一找教室和生活中见过和用过的数字、玩一玩平时小朋友喜欢的数字游戏以及课后找一找等活动,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数一数、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玩一玩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接受的过程,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3、开放教学,让数学教学解放学生的大脑。
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主学习、体验探究与成功的乐趣。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特点,如“找朋友”的连线,顺序是开放的;数文具的方法、数数的思维过程是开放多样的,有一个一个地数,有多个多个地数;“看一看、想一想在教室里、生活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字”,学生可以自由地观察感知,得到多种的结果,还可以开放式想像校园里、家里数字的存在与价值;此处,学生表达的语言是开放的,教师没有限制学生表达的方式与方法,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得到逐步培养。
4、让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同步发展。
如何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有讨论、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与表达,学会了矫正和评价,敢想、敢说的氛围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
《文具》教案12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上节课已经初步认识了倍的含义,对于区分用乘法还是除法解决相应的倍数问题,部分学生会有困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解决具体的问题。
2、通过观察图意,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
4、通过交流合作,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解决逆向思维的问题。区分乘除法。
教学手段:
主题图,小棒或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题图片。
师:小狐狸的文具店开业了,小动物们都来文具店买东西,你们愿意帮它们算算帐吗?
生:愿意。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
师:请小朋友认真看图,看完后四人一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小兔买了1枝笔,花了2元钱。
生:老黄牛买了3枝笔。
生: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师:大灰狼说,“我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个那么多。
生:就是4个2元。
2、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老黄牛花了多少钱?
生: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教师板书问题。
3、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把算式写在书上。
学生汇报。
生: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老黄牛买3枝笔花了6元钱。算式是:2×3=6(元)。
生: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也就是4个2元。算式是:2×4=8(元)。
教师板书: 2 × 3 = 6 (元)。 2 × 4 = 8 (元)。
三、体验感悟
出示“画一画”第1题。
学生齐读问题,然后动手在书上画一画。
师:你是怎样画的?
生:每3片叶子画在一起,一共有5个3片叶子,可以配5朵花。
生:因为15里面有5个3,所以15片叶子配5朵花。
出示第2题。
学生独立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
生:△的个数是○的2倍。
四、实践应用
1、完成“练一练” 第1、2、3题。
师:看清图意,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指导。
学生汇报。
生:第二根铅笔长16厘米。算式是:8×2=16(厘米)。
生:10元是5元的2倍。算式是:10÷5=2。
生:斑马有35只。算式是:7×5=35(只)。
生:红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3倍。算式是:6÷2=3。
第3题是一道思考题,逆向思维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帮助理解题意。只填数,不列式。
练习设计:第49页的练一练。
板书设计: 文具店
大灰狼:我花了 8 元。 2 × 4 = 8 (元)。
老黄牛:我花了 6 元。 2 × 3 = 6 (元)。
作业:数册
反思:
少部分学生分不清除法和乘法,要引导他们去理解题意,到底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还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文具》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交流,懂得爱护人民币,感受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游戏,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及简单的付钱方式。
【活动准备】
小钱包(内装有1元、5元、10元的硬币和纸币)、表格、幻灯片、文具实物等。
【活动重点】
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
【活动难点】
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掌握简便的付钱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外形特征及名称。
1.出示钱包,提问:“这是什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钱包,请你看看钱包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发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钱可以买什么?
小结:钱可以买衣服、用的家电,吃的菜等,我国的钱叫“人民币”,上面都有国徽、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汉字以及表示钱数的数字、汉字等。他们也有许多的不同点,如有硬币和纸币之分;上面的图案、文字、数字也不同。(图案渗透:1元背面有三潭印月,5元背面有泰山观日峰;10元背面有三峡。)
二、创设坐公交车的情境,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带领幼儿坐公交车,并在公交站牌兑换人民币。
小结:5元等于5个1元,10元等于10个1元或是2个5元,1个5元和5个一元合起来也是10元。
三、创设“文具店购物”情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购物付钱的几种方法,巩固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1.出示海报,设计购物计划表。
2.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
3.提问:谁买的5元的文具?你是怎样付钱的,谁的付钱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小结:5元有两种付款方式,用1个5元或5个1元来付钱。
提问:谁买的是10元的文具?你是怎样付钱的,谁的付钱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小结:10元有四种付款方式,可以用1个10元、可以用2个5元,可以用10个1元、还可以用1个5元和5个1元来付钱。
四、再次利用“文具店购物”情境,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初步探究最简便的付钱方式。
1.第二次限时抢购活动马上开始了,请看第二期海报(出示PPT)
海报上有几元的文具,如果买6元的文具你怎么付钱,请你拿出你的钱试一试。
小结:买6元的商品有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一元的来付钱,或是用1个5元和1个1元合起来付钱,第二种付钱方法比较简便。(出示PPT)
2.请在海报上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商品用最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讲解记录纸使用)
小朋友让我们拿着自己的计划表去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吧!
活动延伸: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多种付钱方式。
《文具》教案14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装有各种文具的小书包。
2、笔、记录板
3、标签纸、各种自制纸币若干
4、售货员标志
活动过程:
1、介绍我的文具——幼儿分小组结伴,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文具。
——代表介绍。
2、布置文具店——每组布置一个“文具店”,讨论:怎样分类摆放。
——幼儿分组布置,并贴上自制的价格标签。
——给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况。
3、统计文具——幼儿作文具店统计员,统计并记录本店的文具数量。
——同伴相互交流、检查。
4、游戏;小小文具店——选出一个售货员,顾客自由地到各个文具店用“十元钱”购买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归放到自己的小书包中。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为幼儿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思考,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整个活动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确,并能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础。活动层次要清晰,做到层层深入。
《文具》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幼儿园文具安全教案,文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学习用品,我们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具,但是很多文具都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我们应该要教育幼儿注意文具安全,不要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2 幼儿园文具安全教案:文具不能咬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戏、生活中许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对食品卫生安全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饼干每人一份;铅笔、橡皮、衣服、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利用实物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饼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吧,大家尝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师出示实物铅笔、橡皮、衣服、玩具,师幼一起说说铅笔、橡皮、等的作用,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二、情报模拟。
教师手拿铅笔,采用拟人化的口吻,告诉幼儿几种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铅笔小弟弟,我喜欢看书,协助和画画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万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小朋友健康成长,你记住了吗?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颜六色,嗅一嗅还有点香味,你喜欢我吗?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欢我但一定要记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三、活动讨论。
1、讨论:铅笔、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吗?为什么?
2、小结:铅笔、橡皮、玩具有相当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吃到肚子里,不卫生,不安全。
四、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来咬的东西,并说说为什么。如:各种玩具、积木、课本、布娃娃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觉咬被角等这些行为都是不讲卫生的行为,老师不断强化幼儿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文具》教案(15篇)】相关文章:
1.《文具》教案
2.买文具教案
3.文具小超市教案
7.文具安全大班教案
8.文具店教案
9.文具安全大班教案